十二

字数:634

山谷云:“天下清景,不择贤愚而与之,然吾特疑端为我辈设。”(1)诚哉是言!抑岂独清景而已,一切境界,无不为诗人设。世无诗人,即无此种境界。夫境界之呈于吾心而见于外物者,皆须臾之物,惟诗人能以此须臾之物,镌诸不朽之文字,使读者自得之。遂觉诗人之言,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自言,此大诗人之秘妙也。境界有二:有诗人之境界,有常人之境界。诗人之境界,惟诗人能感之而能写之,故读其诗者亦高举远慕,有遗世之意。而亦有得有不得,且得之者亦各有深浅焉。若夫悲欢离合、羁旅行役之感,常人皆能感之,而惟诗人能写之。故其入于人者至深,而行于世也尤广。先生(清真)之词,属于第二种为多。故宋时别本之多,他无与匹(2)。又和者三家(3),注者二家(4)(强焕本亦有注,见毛跋)。自士大夫以至妇人女子,莫不知有清真,而种种无稽之言,亦由此以起(5)。然非入人之深,乌能如是耶?

[注释]

(1)此数语见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三。

(2)观堂先生《清真先生遗事·著述二》:“案先生词集,其古本则见于《景定严州续志》、《花庵词选》者曰《清真诗馀》;见于《词源》者曰《圈法美成词》;见于《直斋书录》者曰《清真词》,曰《曹杓注清真词》。又与方千里、杨泽民《和清真词》合刻者曰《三英集》(见毛晋《方千里〈和清真词〉跋》)。子晋所藏《清真集》,其源亦出宋本,加以溧水本。是宋时已有七本。别本之多,为古今词家所未有。”

(3)宋人之和清真全词者有方千里《和清真词》(汲古阁刻《宋六十名家词》本)、杨泽民《和清真词》(江标刻《宋元名家词》本)及陈允平《西麓继周集》(朱祖谋刻《彊村丛书》本)三家。

(4)宋人注《清真词》者有曹杓、陈元龙两家。曹注已逸,陈注即《彊村丛书》本《片玉集》。

(5)宋人笔记之记清真轶事者甚多。若张端义《贵耳集》、周密《浩然斋雅谈》、王明清《挥麈馀话》、王灼《碧鸡漫志》等书均有,类多无稽之言。观堂先生于《清真先生遗事·事迹一》中一一辨之,斥为好事者为之也。


十一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