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字数:1189

赵冈与王珮璋发现高鹗补过两次漏洞。第九十二回回目“评女传巧姐慕贤良,玩母珠贾政参聚散”,文不对题,只有讲列女传,玩母珠,没有慕贤良,参聚散。乙本补上巧姐的反应,及贾政谈母珠与聚散之理。

第九十三回水月庵闹出风月案,赖大点醒贾芹必是有人和他不对。“贾芹想了一想,忽然想起一个人来,未知是谁,下回分解。”下回不提了,没有交代。乙本改为“贾芹想了一会子,并无不对的人”。

乾隆壬子木活字本,即原刻乙本,这两处都没改。高鹗并没有补漏洞,是今乙本补的。

此外如“五儿承错爱,”以为宝玉调戏她,“因微微的笑着道”,原刻乙本同甲本。今乙本改为“因拿眼一溜,抿着嘴儿笑道”,变成五儿向宝玉挑逗。

第一〇一回凤姐园中遇鬼,回家贾琏“见他脸上颜色更变,不似往常,待要问他,又知他素日性格,不敢相问。”甲乙本同。今乙本始误作“凤姐见他脸上颜色更变,不似往常,待要问他,又知他素日性格,不敢相问”。

乾隆百廿回抄本第七十八回朱批“兰墅阅过”四字。杨继振相信是高鹗的稿本,题为“兰墅太史红楼梦稿”。俞平伯吴世昌都认为不是。自己的稿子上怎么会批“阅过”?俞平伯倾向于乙本出版后,据以抄配校改旧抄本。吴世昌的分析,大意如下:

前八十回——底本:早期脂本。

改文:高氏修改过的另一脂本抄本。

后四十回——底本:高氏续书旧本。

改文:高氏续书改本之一——先后改过不止一次。

“可以定为乾隆辛亥(一七九一)以前的本子,亦即程伟元在这一年付排的百二十回《红楼梦》全书以前的钞本。”(《红楼梦稿的成分及其时代》)

这就是说,是甲本出版前的一个抄本。既非高氏稿本,当然也不是他叫人代抄的,而是拿来给他鉴定或作参考的。想必他这个较早的后四十回改本也与后四十回旧本一样流传。

我看了这百廿回抄本的影印本,发现第九十二、九十三回的漏洞已经补上——“慕贤良”、“参聚散”、贾芹“并无不对的人”。第一〇九回柳五儿也“拿眼一溜,抿着嘴笑”,第一〇一回凤姐遇鬼,贾琏变色,凤姐不敢相问,俱同今乙本。

第一〇六回补叙贾珍代理荣府事,作“老太太太太(们)和爷们”,也是照今乙本涂改的,前面已经提过,此外不能多引了。据此,这抄本的年代不能早于壬子(一七九二),原刻乙本出版的那年。

但是在“金玉姻缘”、“金石姻缘”的问题上,全抄本又都作“金石”(第九十五、九十八回),同原刻乙本,与今乙本异。

此外当然还有俞平伯举出的“未改从乙(即今乙)之例二条”第一项:第六十二回“老太太和宝姐姐,他们娘儿两个遇的巧。”同甲乙本。今乙本“老太太”作“大太太”。

这种地方是酌采,还是因为是百衲本——像俞平伯说的——须俟进一步研究。这本子本来有许多独立之处,也有些是妄改,俞平伯分析较详,但是声明他没有仔细校勘后四十回。所以他认为改文是乙(即今乙)本。吴世昌则含糊的称为“程本”或“高氏修订后的续书本子”,不言甲乙,一定是在后四十回发现有些地方又像甲本——因为原刻乙本未改甲本。好在他说高氏续书“正如他的前辈曹雪芹一样,也是屡次增删修订而成”,这不过是改本之一。

高氏在乙本出版后还活了二十三年,但是如果又第三次修订《红楼梦》,不会完全没有记载。今乙本一定与他无关。但是根据吴世昌,今乙本是高氏较早的改本,流传在外,怎见得不是别人在乙本出版后渗合擅印的?

倘是高氏早期改本,修改时手边显然已无后四十回旧稿,就着个残缺的过录本改,竟没看出至少有两处被人接错了。佚文未补,补了两个漏洞,出甲乙本的时候又挖去,留着五个漏洞,这都在情理之外。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