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李作鹏回忆录 >
- 第四篇追寇南下 >
- 第二十章摧枯拉朽占广州
一、“兵强马壮”运动
宜春地区在南昌盆地的西部,处于武功山脉和九岭山脉之间,人口比较稠密,土地肥沃。交通、文化和农业经济均比较发达。南昌暴动、秋收起义对这一带都有直接影响,以后游击战争的战火也经常波及。1930年曾成立县苏维埃,在农村实行打土豪、分田地。因此,群众对苏区、对红军、对共产党的主张和政策不仅不生疏,而且十分支持和拥护。
我军进入江南后,部队由北国雪野转战东岸南国水乡,遇到许多新的情况和新困难。这些问题在湘赣战役中已经明显的暴露出来,并直接影响了部队的战斗里,增加了完成战斗任务的困难。促使我们必须正视和立刻着手解决。压在我们各级领导身上的具体工作担子更显繁重。
部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第一、水土不服。北方战士天天吃大米,喝凉水,马喂稻谷,稻草,因此饮食极不习惯。再加上阴雨绵绵,粮食发霉,不管是人吃,还是马吃,都造成人泻肚,马拉稀,人泻的没劲,马拉的无力。
第二、雨季和酷暑。气候多变莫测,半个月中三分之二是阴雨绵绵,不下雨则是酷热。部队既无雨具,又无蚊帐。雨天行军全身湿透,因而晚上宿营亦得不到好的休息。进行军中,烈日如火,仅127师就中暑热死了六十余人。晚上蚊虫捣乱,不能安睡,蚊虫引起的疟疾尤为严重。全军患痢疾、腹泻好疟疾者上万余人,还有被毒蛇咬伤、疥疮、盲肠炎、脚气烂脚、眼疾等,部队非战斗减员严重。
第三、马匹患病占三分之一。牲口不习惯南方气候,吃不上草料,体力消瘦严重。道路泥泞,石头多,马蹄湿软钉不上掌,马拐腿的很多,马匹的死亡率上升,据三个师不完全统计,两周死亡马十八匹;据一个师统计,十天病吗一百零四匹。
第四、因连绵雨和无防雨装具,已造成武器弹药、通讯、卫生器材损害。
第五、药品奇缺。随军携带的药品,以战场救护为主。对于防护中暑,治疗疟疾、痢疾、腹泻等药品,由于事先估计不足,携带很少。离后方又远,补给困难,就地购买有限。因此患病人员得不到及时治疗,增加许多痛苦。
第六、江南山多、河多,路少、路窄。部队装备不适应。不但牵引重炮的汽车和运输弹药粮草的汽车不能随军行动。就是脚轮大车也失去作用。完全依靠人背肩挑、马驮骡载。这样重武器及车辆,只能绕道前进,不能发挥其作用。道路泥泞特别费草鞋,非常消耗体力。河水遇雨即暴涨,有时候一个小河沟,就能耽误数小时,甚至不能通过。
第七、北方人听不懂江西话,江西老表又听不懂北方话,军民关系受到不少影响。由于语言不通,常发生“所问非所答”及其他误会现象,令人啼笑皆非。越往南走,方言土语越不易懂。一时很难解决。
第八、由于上述种种原因,部队产生一种普遍性的“厌南思北”的思想倾向。思恋东北的冰天雪地,大豆高粱。思念东北的父老乡亲。这是当前最难做、又必须做好的政治思想工作。
我们把遇到的问题,迅速向四野司令部进行了报告。以我和政委张池明、副军长龙书金、参谋长黄一平名义发给四野的电报,详细报告了部队行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针对这些困难采取的措施。
我们提出三点意见:
第一是在指战员中加强政治思想教育,面对遇到的困难,开展干部战士找对策的讨论,寻找克服困难的方法。从思想上解决怕雨、怕热、怕走山路、怕过河、怕露营的心理。
第二是在编制上进行必要的调整,这包括:
1、为了适应南方作战山多水多的特点,部队重型装备必须减少,军炮兵团取消榴炮、野炮,改为一个山炮营,一个战防炮营,一个重迫击炮营。师山炮营,三个4门制山炮连给我三个3门制山炮连,取消重迫击炮连。团战防炮连取消,改为一个2门制92步兵炮排,两个迫击炮排(4门)合成一个连。步兵营机炮连的重机枪由6挺改为4挺,六零炮由9门改为6门。军炮团减少车辆,师、团火炮骡马驮载,以增加运动灵活性。
2、轻装指挥机关,干部行李须减少,必要的办公用品驮起来。各单位须增设兽医和掌工。山地作战骑兵通信员作用减少应随之减少,因此要加强步兵通讯和信号联络。
3、将强工兵建设,专设工兵排(主要用于架桥),师设工兵连,军设工兵营。
4、伤员战场抢救今后以第一线为主,采取就地安置无须向后方转运,军担架营除保留一个连,其余拨入师团,加强第一线。
第三是在战术教育上,干部着重研究山地、丛林、河流几种情况下的行军、作战方法战士着重爬山、走小路、山地、丛林、水田中的前进与搜索,还有操舟、搭浮桥和单兵游泳练习与训练,及对日常生活习惯、防病知识的教育等等。
毛泽东获此情况,在7月26日的电报中说:“盛夏行军病员大增极为悬念。你们已改为旅次行军及三伏休整,当可以使情况改善。”1【注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三军军史》第336页黄河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四野首长决定:“部队暑期休整”。军党委决定:“休整期间,半天工作,半天休息”,“保证吃好、睡好,恢复体力。”
于是我军在敌前开展“兵强马壮”运动。首先是各医疗部门开始行动,对生病的指战员按病种分别集中,成立医疗站,修养所。大批药品从后方运来,医生护士夜以继日地进行治疗护理,大量战士很快康复归队,医疗队在恢复部队战斗力上立了大功。
部队还进行防疫教育,做到不喝生水,不吃不干净的食物,各排订立卫生公约,注意个人卫生,对驻地水源等地进行消毒。发动群众想办法,用野草熏蚊子,学用竹皮作蓑衣。后勤部门筹集粮食,提高伙食标准,战士营养得到补充,身体素质很快提高。
各军建立兵马治疗站,将患病的军马集中治疗,在有马匹的部队强调对马匹的爱护,提出保证马匹健康就是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从而减少马匹患病和死亡。
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向部队反复说明进军中南的伟大意义,牢固树立把“光荣路走到底”的思想。针对有的战士“三怕”(怕爬山,怕泅水,怕天热)和思北厌南的情绪,进行形势任务教育,提高阶级觉悟。
部队砸休整期间,总结南方作战经验教训,有针对性地训练部队在河网、稻田、山地的作战方法和战术动作,进行游泳、划船等训练。使部队适应南方地域作战能力大幅度提高。
我军自傲宜春地区,经过四十天的“兵强马壮”运动,疾病被有效控制,掉队、住院人员陆续归队。战士们又恢复了饱满的战斗情绪。部队元气完全恢复。通过学习与动员,指战员们“将购买进行到底”的决心更加坚定,克服各种困难更有信心。部队必须的各种物资弹药进行了及时的补充。总而言之,继续南下,进军广东的思想基础更加牢固,作战和生活物资准备更加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