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温度1:寻找历史背面的故事、热血和真性情

字数:3699

推荐序

张玮请我为他的新书写序,作为他的老师,我很高兴这一天终于来到。

2001年,我给复旦中文系98级文科基地班开设比较文学。文基班当年是复旦在上海以提前录取的方式开办的尖子班,现在已经没有了。文基班的学生们个个眼界开阔,好学上进。张玮就是当时这个精英班的团支部书记。

印象中的这位团支书,高大英俊,沉稳内敛,对学习和工作都很认真负责,话不多,也不是那种喜欢围着老师转的风格。复旦学生素质总体上非常高,校园文化和学习氛围很好,我总结过,就是低调又好学,冷静有温情,务实不功利,宽容不苟且。我觉得这句话用来形容学生时代的张玮非常贴切。这与学校的传统有关。复旦的风气,看上去有点散漫,有点像复旦民间的校训“自由而无用的灵魂”,但其实每个人都很努力,这种努力不是管出来的,而是自然地产生的。在一个宽松而精英荟萃的地方,师生们会自然而然地激活自身的主动性。

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这位低调务实的张玮同学的主动性真是让我眼前一亮。他竟然在做完了卷子之后,又在背面用了整整两页来谈他对一个叫《合金装备》的游戏的叙事手法与对文学性的开拓的认识。在今天,年轻一代都玩过这个游戏,但是2001年,《合金装备》刚刚问世,那还是全社会视游戏为毒品,为旁门左道,为洪水猛兽的年代,一名人品端正、老实低调的好学生,竟然在至关重要的期末考试上忍不住倾诉自己对一个全新的文化现象的赞叹。没啥好说的,我果断给了一个A。说真的,16年过去,我已经忘光了当年出的考题,但张玮的那段文字还在我的眼前。什么是自由而无用的灵魂?这就是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2014年,我来到澳大利亚工作,这里地广人稀,我举目无亲。有一天,我收到一份快递,打开一看,是张玮从国内寄来的《合金装备》限量纪念版手办。在知音难觅的异国他乡,没有比这更好的安慰了。十几年过去,《合金装备》主角斯内克(Snake)已从小生变成了大叔,《合金装备》中的VR(虚拟现实)任务已经发展成今天真正的VR版,张玮也从一名青涩的学生成为知名的媒体人士。毕业后,他先是做了多年的体育记者,曾任解放日报社的新媒体中心主任。后来又成为解放日报整体转型后的运营、技术中心总监(App叫“上观新闻”)。他自己业余经营一个微信公众号,叫作“馒头说”。这个公众号运行时间不长,有10多万的订阅者,动辄10万+的阅读量。本书就是“馒头说”上最受读者欢迎的文章的精华版。

在张玮毕业后的十几年中,我们很少见面和联系,但是我确实感觉到我们之间有一种无形的纽带。张玮从传统媒体走向新媒体,我后来曾兼任一份大众科学杂志《新发现》的主编,也非常关注新媒体的发展,尤其是新媒体与文学的关系。“馒头说”为何倍受读者的欢迎?这个答案,16年前的张玮已经做出解答,那就是他既是复旦最精英的文基班认真负责的班干部,又对新的文化潮流有着敏锐的触觉和激情。白天他是循规蹈矩的好学生、好记者,到了晚上他就变成了上天入地的斯内克,驰骋在激动人心的新媒体世界。作为资深记者,他知道读者关注的是什么,什么题材最受欢迎,热点在哪里。作为中文系的高才生,他知道怎样把文字调配得恰到好处。但这些都还不是关键,在今天的新媒体中,抢眼球,玩文字,搞“震惊体”的人多如牛毛。炒作有术,也有效,但大浪淘沙,最终能不昧良心,赢得读者真正尊敬和认同的新媒体账号又有多少?“馒头说”不算超级大号,但粉丝的质量和认同度却很高,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张玮的真诚、敬业与客观。

比如,《我认识一个男人,叫刘翔》。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看到过的所有写刘翔的文章中最好的一篇,最真实的一篇,也是最温情的一篇。唯其真实,所以理解,所以温情。但这样的文章,真不是那些复制粘贴的“震惊党”写得出来的,那需要多少年与刘翔的相交,不光是相交,还要相知。对了,还需要共同的对电子游戏的爱好。再比如关于中国游泳队的故事,背后的内幕,他不回避遮掩,也不渲染夸大,不诿过于人,而是冷静地直面一段历史,完整地写出漫长的前因后果,把一位负责任的职业媒体人的素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的大半生都是在传统媒体的时代度过,也一直在思考新旧媒体的关系。我注意到一个现象:新媒体中那些最受人尊敬的、最具有可信度的人士,大多由传统媒体中的从业者转型而来。这也让我们在为新媒体鼓劲喝彩的同时,重新思考传统媒体的那些“传统”的规矩、习惯、标准的意义。在一个狂奔的年代,我们有时候也要停一下,看看走过的路,整理一下自己的行囊,然后再重新出发。张玮把他新媒体中最热门的文章用最传统的方式出版,也有这种冷却与回归的意义。相信张玮在他未来的道路上,一定能继续把这种冷与热的关系处理得很好。

严锋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自序

2016年7月15日,我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了一篇文章,叫《历史上的今天:奥特曼出生,杨贵妃自缢》。

“馒头说”这个微信公众号,其实我很早就注册了,当初注册的目的,是用来发一些随笔和感想,一直有一搭没一搭地更新着,直到有一天,我想:要不拿一个微信公众号的“原创”标签?

按照微信的规定,要拿“原创”标签,就要持续更新一段时间。于是我想,写什么东西能让我有动力持续更新下去呢?想来想去,想到了“历史上的今天”这样一个题材。

选择这个题材,一是因为我从小就对历史很有兴趣,本科的专业也算与历史有关(是一个提前招生、文史哲都要学的班级),二是选择“历史上的今天”其实有点投机取巧,因为网上有很多“历史上的今天”的资料,每天在历史上都发生那么多事情,我只需要挑几件感兴趣的评说一下就行,完全不会有作为公众号运营者最大的烦恼:每天找选题。

第13天,写完第13篇推送的时候,我在后台得到了微信的通知:我获得了“原创”标签。

但原来打算拿到“原创”标签就休息的我,却发现我停不下来了——我有了一批每天会在固定时刻等我更新的读者。

我自己本来就是搞媒体的,对“读者”的概念并不陌生,但作为传统纸媒的写作者,其实我离所谓的“读者”挺远的——十几年的记者生涯,我除了收到过几十封寄到报社的读者来信之外,并不知道看我文章的读者有多少,他们都是谁,他们对我的文章到底有什么想法。

但我通过“馒头说”,能真真切切感受到读者通过后台消息和留言评论给我的反馈,他们说,喜欢看我写的历史故事,因为客观,同时又有温度。

关于“客观”,我只能说,作为“业余选手”的我一直努力在尝试。在“馒头说”的一个个历史故事中,我都尽量用一种第三方、不带感情色彩的口吻还原当时的历史事件,而在每篇末尾,我都会写篇“馒头说”的短文,或短或长,抒发自己的感受。我一直想表达我自己的一个观点:很多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都有两面性。我们不能跳出当时的历史环境,在现在用“上帝视角”去评价当时的人和事,这对当时的人来说,不公平。

关于“有温度”的评价,效果有一点出乎我预料。直到现在,依旧都会有读者给我留言,说不敢在公共场合看“馒头说”,因为会哭。有的说,“在地铁上直接就哭了”;有的说,在“公交车上哭得稀里哗啦”;还有一位告诉我,“在办公室看哭了,领导过来问我,是不是被人欺负了”。

其实我对“有温度”的理解是,历史不是冷冰冰的,我们看似由时间、地点和一连串数据组成的历史事件,背后的主角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有血有肉的人构成了我们的历史。而既然是人,就一定有人性,一定有故事,一定有温度。

因为希望能做到“客观”和“有温度”这两点,我的“馒头说”开始越写越长。原来我的初衷,是每天花半个小时,把我觉得有兴趣的“历史上的今天”几个故事串一串,简单点评一下。但越来越多的读者在后台留言说“不过瘾”“不解渴”,于是,慢慢演变为每天只写一个历史故事,尽量写透。

因为我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所以“馒头说”的写作只能放到睡前。由于读者越来越多,责任也越来越重,大量细节的考证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写作时间从最初的半小时,变为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直到现在每天睡前的三个小时(有时甚至需要更多),甚至要写到凌晨。

曾有其他媒体采访我时问:让你坚持把“馒头说”写下去的动力是什么?

我想了想,没有其他原因,只有一个:读者的期待和支持。

在后台,曾经的国民革命军将军的长孙媳妇,留言说谢谢我写了她家长辈誓死抗日的故事;有航天工程师的家属,留言说谢谢我让大家知道航天人的不易和艰辛;我的很多读者,在参观我写过的历史人物的博物馆、故居或经过以他名字命名的路牌时,都会拍照片发给我一起分享;我的一些女性读者,说自己原来对历史不感兴趣,但现在可以和男友或老公一起探讨一个历史或国际政治问题,甚至对方还要向她请教。我印象很深的是一位去台湾大学交流的大陆女生在后台留言,说上历史课,教授提问谁知道“四行仓库”的故事,全班40多个台湾学生没人知道,而她站起来侃侃而谈——她说,因为是看了“馒头说”那篇《一座被死守的仓库》。

正是每天后台成百上千读者的留言和鼓励,让我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到了后来,每天开始有一群不同的读者发来同样的留言:“出书吧!”

面对读者的留言,我其实是诚惶诚恐的。因为这毕竟是一篇篇发在自己微信公众号上类似随笔一样的文章,尽管尽量力求客观,但肯定还是带着个人的情感烙印;尽管尽量考证,但因为业余时间仓促,肯定有不少谬误——这些东西如果结集出版,只能当作一个业余历史爱好者个人的一些随笔,是绝不能当作历史书籍来看的。

但内心毕竟还是有一些小憧憬的,希望自己坚持了一年的写作,能有一个小小的交代。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的想法得到了中信出版社的支持。在黄维益编辑的鼓励下,我真的开始把以前写的推送开始筛选,校对,结集——我从没想过,自己的微信推送,最终真的能成为一本书。

在筛选文章时,确实有一点痛苦:截至2017年4月底,“馒头说”已经推送了136篇正式的文章,字数达到了68万字——这肯定是一本书所容纳不了的。经过反复的选择,最终将其中一些文章重新整理和删改,收录到了这本书里。而因为只能收录部分文章,所以不可能以“历史上的今天”这样的时间线作为索引,于是分为“人物篇”、“逸闻篇”和“战争篇”三个部分。

而书名,经过读者的投票,最终就叫《历史的温度》了。

(对不起当初选《历史的真性情》的读者们了。不过编辑和我说,以后可能会出第二本、第三本,以“馒头说历史”为系列名,书名还可以继续变化。)

最后,还是想再次报告的是:这是一本收录一个业余历史爱好者感想的随笔集,还望大家对其中的谬误多宽容,多谅解,多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2017年4月27日

写于重庆飞往上海的航班上

人物篇 是非留待后人说

逸闻篇 往事并不如烟

战争篇 一寸山河一寸血

后记

附录 读者评论


历史的温度 - 张玮人物篇 是非留待后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