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之治:大一统局势的奠定
汉高祖(前202—前195)建立的王朝,自前202年至公元8年,共二百一十年。新莽代汉十五年,光武帝继起,再用汉的名称,史称后汉,因《后汉书》而得名。亦有称西汉、东汉者,似不如称前汉、后汉妥洽。
汉高祖凝合天下各国平民的力量所建立的政府,这个大一统的政权,与秦始皇以一国之力而并吞其他各国,在实质上,在意识形态上,均迥然不同。因此秦始皇一面要积极推行天下一家的工作,一面要防止各国反叛。汉高祖以天下人而统一天下,他不必去推行什么统一的工作,只要能继续推行秦始皇已经规划好的大方针,顺应天下万众一心的和平愿望便够了。天下人所希冀的政府最好是没有政府,人民安居乐业,共享和平。与高祖共同兴兵“除暴乱”的全是平民出身,如陈平、陆贾等是无业游民,樊哙卖狗肉,周勃在丧事中吹箫,娄敬替人赶车。地位稍微高一些的如曹参和任敖也不过曾在监狱任职,职位最高的萧何是沛县“主吏掾”。唯一附从的贵族是张良,但他是在韩王成被项羽杀害后,复国梦想彻底无望之后才死心塌地归附刘邦,时刘邦已为汉王矣。到此时天下一统已是天经地义,所以项羽一死,大家便毫无疑问地再拥出一位皇帝。这位皇帝也毫不犹豫地施行将政府所管的事,减少到最低程度的政策,这便是无为而治的“黄老之术”。
汉高祖将秦的徭役及各种苛法全部废除,但政府组织则因袭秦代树立政制的规模。这个制度历代沿袭下来,各代对之均有损益,即使官名相似,职掌亦有变异。因为中国以后各朝代的政制都以秦汉的雏形为蓝本,故笔者在此扼要简叙之。
中央政府的最高官是三公九卿。三公为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
大司徒,即古代的“司土”,总理庶政,有时称相国,多数称丞相或宰相,有时置左右丞相各一人,是三公之首。
大司马,古名“司马”,一直管军事,又称太尉。武帝以总理内廷诸务的“大将军”兼大司马职务。大司马的权势凌驾大司徒,因为大将军均是外戚的缘故,这种情况到后汉才有所改变。
大司空,由古代的“司工”演变而来,至秦汉时主纠弹的责任,又名御史大夫。
九卿是:太常,主管宗庙祭祀,后亦兼主教化,博士在秦汉均属太常卿;光禄勋,主管宫廷门禁,又称郎中令;卫尉,又称中大夫令,主管宫廷警卫;太仆,主管皇帝的舆服车马;大鸿胪,又称典客,主管朝觐外交;廷尉,又称大理,主管皇帝对百官的司法;大司农,又名治粟内史,主管全国农政五谷;宗正,又称宗伯,主管皇族之事;少府,服务于内廷,主管皇帝生活琐事,有尚衣、尚食、尚席、尚浴、尚书等次级主管,尚书,亦称中书,替皇帝主管个人文书,这个卑微职务的演变变化惊人,以后再述。
综观九卿的职掌,多属以皇帝为中心之事务,这与秦制脱胎于封建贵族制度有关。九卿的官名,后代一直保留,逐渐演变成主管执行事务的衙门,或者偶尔说几句话的“言官”。此外尚有“列卿”,地位低于九卿,官额无定数,如掌理藩属的典属国,负责首都秩序的执金吾等。
武职以太尉最高,其下为将军,以职掌不同而分别冠以称号,如伏波将军、楼船将军等;将军之下为校尉,亦分别有称号,如越骑校尉、胡骑校尉等。由此可见,武职已经有了今日将、校、尉的雏形。
汉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置郡守,又称太守,“掌治民、进贤、劝功、决狱、检奸”等职务,下置长史、郡丞等以助理之。因地方特殊形况,亦有变通,如地在开垦屯殖区,则置农都尉,地在边境则以都尉为太守。郡下之县分两类,万户以上之县,置县令,万户以下置县长,以县尉、县丞佐之,与秦制同。
汉代的俸禄全以米计算,三公号称万石,实给每月谷三百五十斛;九卿号称两千石,月给谷一百八十斛;列卿及郡守亦两千石,月给谷一百二十斛。最低的官号称百石,每月实得谷十六斛。因此我们知道汉代的若干“石”,只代表品级,并非俸禄之实数。
汉高祖是被七个国王共戴为皇帝的,这七个诸侯王分别是齐王韩信、淮南王英布、长沙王吴芮、赵王张耳、梁王彭越、韩王信、燕王卢绾,他们的领土占天下一大半,刘邦的帝位十分不稳固。因此,刘邦费尽心机,将这些异姓诸王一一翦除(长沙王吴芮未除),而代之以他的兄弟子侄,最终共封十国,并且规定只有姓刘的才可以封王。王国的领地大者逾百城,小者亦三四十城,形同割据,与周代封建层层分封不同。有军功的则封为“列侯”,食邑若干户,很少有超过万户的列侯。开国元勋萧何也不过一万五千户,这种列侯虽多到一百四十三人,但只坐收租税而已,不足为患,为患的仍是刘家的亲人。
按刘姓诸王专制一方,官制与中央相同,仅太尉改为中尉,除丞相一职由皇帝任命外,其他一切官吏皆由国王任命。中央派来的丞相孤孤单单的,并不能实际治理国事,所以汉初的诸侯王实际上形同独立王国,叛变很难避免,高祖死后四十年即有“七国之乱”。“七国之乱”是高祖的侄儿吴王濞,纠合六位刘家的子孙反对刘邦的孙子汉景帝(前156—前141在位)。叛变三个月内便被平定,景帝乘势对各国大事改制,丞相更名为“相”,大小官吏任用权收归朝廷,从此诸侯王军政大权全失,汉朝到七国之乱结束后才算真正统一,那时距高祖即帝位已四十余年。
汉高祖凝聚天下的平民所组成的政府,除因短见和自私而大封宗室的政策而外,一切施政,大体上均能顺应人心,符合天下的愿望。自开国以来,政府大体均实行黄老之治,做到了与民休息,脍炙人口的“文景之治”(前179—前141)是其极点。五十余年的休养生息,使天下生民真正地舒了一口气。
秦始皇及二世不恤民力,民众之痛苦,已不堪言状,再加上十二年混战,以尸积如山、血流成河等词去形容当时战争的残忍,并非夸大。前205年两次楚汉大战,被挤落进河中的汉兵,每次十余万人,可见一斑。高祖于天下已定之后经过一座昔日繁荣、人口达三万的大城,发现城中留下的人口只存五千,所谓“十室九空”,并非虚言。汉高祖唯一要做的事是培养社会元气。汉高祖在位十二年而崩,太子继位为惠帝(前194—前188在位)。惠帝暗弱无才,由饱经忧患的吕后干政。吕后盱衡全局,对外隐忍(匈奴之事,本章第三节将叙述),对内绥抚。惠帝在位八年而夭逝,吕后临朝称制,为中国首任“女皇”(前187—前180在位)。吕后先后任萧何、曹参等人为丞相。萧何、曹参二人均小吏出身,深知民间疾苦,一切遵守“清静而民自定”的黄老之术,“使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吕后的政策是“填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扰乱,是以衣食滋殖,刑罚用稀”。至于吕后僭夺刘家皇权和残忍对待情敌,与其施政无关。我们必须承认文景之治是吕后政策的延续,吕后也是汉初大一统政府的奠基者,因高祖死后到文帝继位之间的十六年的关键时期是由她主政。
文帝(前179—前157)为高祖中子,即位时年已二十四岁。文帝出生后不久父亲便做了皇帝,但成年后的文帝毫无膏粱子弟习气。他在位二十三年,一切施政均以节简朴实、与民休息为主。比如文帝曾想修一座“灵台”,匠人估计需要百金建筑费,文帝认为是十家中人之产,遂不筑。他衣服朴素,宠爱的慎夫人也“衣不曳地”。按贵妇人均长裙曳地,有人牵携,自不能工作。他为自己预筑陵寝,不以金银铜锡作装饰,均用瓦器,又挖山为坟,不筑坟,以免役民。他还提倡农桑,开垦田地,藏富于民。他征税,仅为百姓收入的三十分之一,竟有十一年未收田赋。《史记》叙述文帝时政府仓库的陈米之多,竟至腐烂不可食的程度。景帝(前156—前141在位)统治十五年,虽略用刑名之法,但节约爱民一如其父。有了这自惠帝以来五十余年的培养,汉人对长期以来百般凌侮中华的匈奴,自要扬眉吐气一番了。黄老之治也自有其弊端,亟待清整。景帝将有关对外与对内的两大重任,留给他十七岁的儿子——汉武帝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