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 傅乐成

 第一章 从史前时代到信史时代
  一、旧石器时代的人类
   (一)北京人
   (二)河套人
   (三)山顶洞人
  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
   (一)细石器文化
   (二)彩陶与黑陶文化
  三、古史的传说时代
   (一)黄帝
   (二)尧和舜
   (三)夏朝的大事
  四、信史时代的开始(殷商时代)
   (一)商朝的建立及其兴衰
   (二)商代的政治和社会
   (三)商人的生活
   (四)文字艺术和科学知识
 第二章 封建帝国的兴衰(西周时代)
  一、周的灭商与封建
   (一)周人的兴起
   (二)武王伐纣与初期分封
   (三)周公东征与重定封国
  二、封建社会的阶级
   (一)王室
   (二)诸侯
   (三)卿大夫
   (四)士
   (五)庶人
   (六)奴隶
  三、家族制度和宗教信仰
   (一)宗法
   (二)婚姻
   (三)宗教
  四、外患与东迁
   (一)周室的衰落
   (二)西周的外患
   (三)平王的东迁
 第三章 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
  一、春秋战国的分期
   (一)分期的商榷
   (二)分期的必要
  二、春秋诸侯的争霸
   (一)春秋初期的国际局势
   (二)齐桓公的称霸
   (三)晋文公的继起(附宋)
   (四)晋秦楚的角逐
   (五)吴越的崛兴
  三、春秋各诸侯国的内乱
   (一)鲁国的三桓
   (二)晋国的六卿
   (三)齐国的田氏
  四、战国七雄的争衡
   (一)魏齐的迭盛
   (二)秦国的强大
   (三)楚赵的拒秦
  五、秦国的统一
   (一)昭襄王的大张挞伐
   (二)秦王政的并吞六国
 第四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学术思想
  一、春秋战国的学术环境
   (一)诸家并兴的原因
   (二)诸家的起源
  二、孔子与儒家
   (一)孔子的生平
   (二)孔子的人格修养
   (三)孔子的政治理想
   (四)孔子与教育
   (五)战国时代的儒家
  三、道家
   (一)老子
   (二)庄子
  四、墨家(墨子)
   (一)墨子的身世和墨家的组织
   (二)墨子的反儒
   (三)墨子的思想
  五、法家
   (一)法家的流派
   (二)韩非的学说
  六、阴阳家
   (一)阴阳家的兴起
   (二)邹衍的学说
 第五章 集权帝国的发展与倾覆
  一、秦始皇的事业
   (一)始皇的为人
   (二)对内的措施
   (三)对外的战争
  二、政府与军队
   (一)中央政府的组织
   (二)地方官制
   (三)兵役与爵赏
  三、秦的灭亡与汉的代兴
   (一)二世即位与陈胜发难
   (二)巨鹿之战与刘邦入关
   (三)项羽分封与楚汉战争
 第六章 汉帝国的盛世
  一、汉初的封建及无为政治
   (一)高祖的封建
   (二)吕后握政与诸吕事件
  二、文景之治
   (一)文帝时代的政局
   (二)贾谊的改革建议
   (三)晁错的削地政策
  三、武昭宣时代
   (一)武帝的新政
   (二)武帝的晚年
   (三)昭宣时代的承平
  四、外戚政治与王莽篡位
   (一)外戚王氏的兴起
   (二)王莽的辅政与篡位
   (三)王莽的改制与灭亡
  五、东汉的建立及其初期政治
   (一)光武的统一
   (二)光武的治术
   (三)明章的政绩
 第七章 汉代的武功
  一、匈奴的讨伐
   (一)汉初与匈奴的和亲
   (二)武帝的北伐
   (三)匈奴的称臣
   (四)东汉的再伐匈奴
  二、南徼的开辟
   (一)东瓯、两越的平定
   (二)西南的拓展
  三、东北的经略
   (一)朝鲜的征服
   (二)倭奴的来朝
   (三)乌桓、鲜卑的归附
  四、西域西羌的平服
   (一)西汉的初通西域
   (二)西域霸权的争夺
   (三)东汉西域的通绝
   (四)西域与中西文化的交流
   (五)西羌的叛降
 第八章 汉的制度与学术
  一、中央官制
   (一)汉初的丞相制
   (二)内朝的产生
   (三)尚书权力的发展
  二、地方政府
   (一)郡国的政府组织
   (二)刺史制度的演变
  三、兵制
   (一)征兵法
   (二)编制与调发
   (三)募兵的兴起
  四、财经制度
   (一)常赋
   (二)杂税和国营事业
  五、法律
   (一)法典与司法机关
   (二)刑法总则
  六、学校与选举
   (一)大学的建立与扩充
   (二)选举制度的推行
  七、学术思想
   (一)汉初的学术概况
   (二)经学的派别
   (三)黄老思想与道教会
   (四)文学与史学
 第九章 汉的衰亡与三国的分合
  一、汉帝国的瓦解
   (一)外戚宦官的斗争
   (二)党锢之祸与黄巾之乱
   (三)边患之炽盛
   (四)军阀的称兵与割据
  二、三国的建立
   (一)曹操的统一北方
   (二)孙氏拓地与刘备入蜀
   (三)魏蜀吴的成立
   (四)三国的疆域与政治
  三、晋的统一
   (一)蜀汉的北伐与灭亡
   (二)晋的篡魏
   (三)晋的灭吴
 第十章 五胡乱华与晋室偏安
  一、晋政的败坏
   (一)晋初的颓风
   (二)贾后的乱政
   (三)诸王的称兵
  二、胡族的叛乱
   (一)胡族的种类
   (二)北方的沦陷
   (三)胡族的混战
   (四)氐族的强盛
  三、东晋的政局
   (一)初期的内乱
   (二)晋人的北伐
   (三)晋秦的淝水之战
   (四)淝水战后的局势
 第十一章 南北朝的对峙
  一、南北朝的形成
   (一)晋末内乱与刘裕崛起
   (二)刘裕的北伐与篡晋
   (三)北魏的统一北方
   (四)南北朝的疆域与人口
  二、南朝的内政与外战
   (一)宋元嘉之治与北伐
   (二)宋的乱亡与齐的继起
   (三)梁的兴盛
   (四)侯景之乱与陈的建立
  三、北魏分裂与南北统一
   (一)北魏的汉化与衰乱
   (二)六镇之变与魏分东西
   (三)北齐北周的交兵
   (四)隋的篡周与平陈
 第十二章 南北朝的社会
  一、社会阶级
   (一)世族阶级的形成
   (二)世族与寒门的对立
   (三)世族的衰落
  二、民生状况
   (一)士庶的生活
   (二)农商业与钱币
   (三)国内与国际交通
  三、宗教信仰与社会风气
   (一)佛教的昌盛
   (二)道教与旧有迷信
   (三)清谈及其他风习
 第十三章 隋帝国的兴亡
  一、隋的建国规模
   (一)文帝的政绩
   (二)政府的组织
   (三)田赋与兵刑
   (四)运河的开凿
  二、隋的对外关系
   (一)突厥
   (二)西域与吐谷浑
   (三)海外及南方诸国
   (四)契丹与高丽
  三、隋帝国的乱亡
   (一)炀帝的纵欲
   (二)群雄的起兵
   (三)唐室的建立
 第十四章 盛唐的内政
  一、太宗贞观之治
   (一)太宗的即位(玄武门之变)
   (二)太宗的优点
   (三)政治的改进
  二、武后的称帝
   (一)高宗的易后
   (二)武周的代唐
   (三)武曌以后的女主余波
  三、玄宗的政治
   (一)开元的兴革
   (二)天宝的衰象
   (三)安史之乱
 第十五章 盛唐的武功
  一、突厥铁勒的平定
   (一)东突厥
   (二)西突厥
   (三)铁勒诸部
  二、西域与西南诸国的用兵
   (一)西域
   (二)吐蕃
   (三)吐谷浑、党项和天竺
  三、高丽、奚、契丹的征讨
   (一)高丽
   (二)奚、契丹
  四、帝国的版图与文化动态
   (一)版图变迁与国际交通
   (二)文化的吸收与传布
 第十六章 安史之乱以后的唐帝国
  一、藩镇的割据
   (一)藩镇的强大
   (二)诸镇的连兵
   (三)宪宗的征讨
   (四)藩镇的复盛
  二、外族的猖獗
   (一)回纥的渔利
   (二)吐蕃的寇侵
   (三)南诏的叛服
  三、宦官与党争
   (一)宦官权力的膨胀
   (二)宦官与外廷的冲突
   (三)外廷的党争
  四、唐帝国的灭亡
   (一)懿僖时代的寇乱
   (二)藩镇的交兵
   (三)中央政府的解体
 第十七章 唐代的制度
  一、中央政府
   (一)三省制的演进
   (二)相权的剥夺
  二、地方政区
   (一)府道的建置
   (二)节度使区
  三、财经制度
   (一)田赋
   (二)杂税与币制
  四、兵制
   (一)府兵与 骑
   (二)中叶以后的禁军
  五、法律
   (一)法典的修撰
   (二)刑法与司法机关
  六、科举与学校
   (一)明经与进士
   (二)中央官学
 第十八章 唐代的宗教与学术
  一、佛教
   (一)佛教的宏布
   (二)宗派的兴衰
   (三)学术的贡献
  二、其他宗教
   (一)道教与祅教
   (二)新教的输入
  三、经学与史地
   (一)经学的演变
   (二)史地的著作
  四、文学与艺术
   (一)骈文与古文
   (二)诗与词
   (三)小说与书画
 第十九章 五代与十国
  一、五代十国的形成
   (一)名称与地域
   (二)梁初的局势
  二、五代十国的战乱
   (一)后唐的拓土与内乱
   (二)契丹的灭晋
   (三)汉周的代兴
   (四)周世宗的恢复
  三、五代十国的结束
   (一)宋的代周
   (二)宋的统一
 第二十章 北宋与外族
  一、北宋的外患
   (一)宋的国策及其影响
   (二)宋辽的战和
   (三)西夏的兴起
  二、宋室的图强
   (一)变法的酝酿
   (二)王安石变法
   (三)新法与党争
  三、宋室的偏安
   (一)宋的联金灭辽
   (二)宋室的南渡
 第二十一章 南宋与外族
  一、宋金的和战
   (一)高宗的乞和
   (二)金亮南侵与孝宗北伐
   (三)开禧用兵的再挫
  二、蒙古的强大
   (一)蒙古的兴起与南进
   (二)蒙古的西征
  三、金宋的灭亡
   (一)宋的联蒙灭金
   (二)元的灭宋
   (三)元的其他对外战争
 第二十二章 宋的制度与学术
  一、政府与军队
   (一)中央政府
   (二)地方政区
   (三)军队的种类
  二、财政与法律
   (一)赋税与货币
   (二)法典与刑法
  三、科举与学校
   (一)贡举与制举
   (二)官学与书院
  四、学术思想
   (一)经学与理学
   (二)文学
   (三)史学与书画
 第二十三章 元帝国的组织
  一、开国规模
   (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
   (二)政治阶级的划分
   (三)财政与兵刑
  二、社会情况
   (一)宗教
   (二)工商业与交通
  三、帝国的瓦解
   (一)汗位继承的斗争
   (二)顺帝的失政
   (三)群雄起兵与元室颠覆
 第二十四章 明代的政治
  一、明初的政局
   (一)太祖的规划
   (二)成祖的事功
   (三)海外的经营
  二、宦官与明政的败坏
   (一)宦官专权的由来
   (二)宦官政治的流毒
   (三)宦官政治下的士大夫
  三、明室的倾覆
   (一)中叶以后的外患
   (二)流寇的猖獗
   (三)满人的入关
 第二十五章 清的入主及其盛世
  一、清的统一
   (一)南明的灭亡
   (二)三藩的戡定
   (三)台湾的平服
  二、清前期的政治
   (一)清室的统驭策略
   (二)康雍时期的政绩
   (三)乾隆时期的文治
  三、清前期的武功
   (一)蒙族及回部的征服
   (二)西藏的内属与苗疆金川的开辟
   (三)藩属的经营与对俄的交涉
 第二十六章 清帝国的乱亡
  一、清室的衰落
   (一)嘉道时期的内乱
   (二)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三)太平天国及捻回的叛乱
  二、列强的交侵
   (一)英法联军之役与俄国的侵略
   (二)藩属的丧失与港湾的租借
   (三)外患中的革新运动
   (四)八国联军之役与东北危急
  三、清室的覆亡
   (一)清末的革命运动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二十七章 明清的制度
  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
   (一)内阁制的演进
   (二)行省制的变迁
   (三)外族地区的治理
  二、兵制
   (一)卫所制
   (二)旗兵与汉兵
  三、财政与法律
   (一)赋役与币制
   (二)法典与刑法
  四、科举与学校
   (一)常科与诏举
   (二)官学与书院
 第二十八章 明清的宗教与学术
  一、宗教
   (一)佛道与回教
   (二)基督教
  二、儒学与史地
   (一)理学
   (二)经学
   (三)史地
  三、文学与艺术
   (一)文与诗词
   (二)散曲与戏曲
   (三)小说与书画

中国通史/傅乐成著.-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10.8

ISBN 978-7-5456-0123-7

Ⅰ.①中… Ⅱ.①傅… Ⅲ.①中国-通史 Ⅳ.①K20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0)第161163号

中国通史

傅乐成 著


出版发行 贵州教育出版社

社 址 贵阳市黄山冲路18号A栋(邮编 550004)

印 刷 河北省三河市汇鑫印务有限公司

开 本 787mm×1092mm 1/16

印张字数 43印张 600千字

版次印次 2010年8月第1版 2010年9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456-0123-7/K·44

定 价 68.00元(上下册)

如发现印、装质量问题,影响阅读,请与印刷厂联系调换。

厂址:河北省三河市京哈路李旗庄村东 电话:0316-3222120 邮编:101600

本书初版于1960年,1978年修订再版,在台湾出版的数十种中国通史之中,“是大家公认为很好的一部作品”。在台湾重印达三十多次。

本书所述,上探旧石器时代,下至1912年清帝退位,凡六十余万言。文字浅近平易,不做繁征博引,叙说清晰,见解持正,数千年中国史事之此伏彼起,重要节点,前因后果,俱在目前。意在使读者对中国历史有一较为清晰而客观的概念。全书重心有四:政治社会的变迁;对外关系;各种制度的演进;学术思想的渊流。所据资料有三:历朝旧史;近代学人的研究成果;作者的读史心得。对所据资料的整理及叙述,力求忠实谨慎,缺乏实证的见解和过分主观的议论,均不予采用。

本书原版无插图,为方便阅读计,此次出版选配了部分插图,重点在战争地图,图注皆为编者所加。

中国通史

傅乐成/著 许倬云/序荐 周邦道/题签

简体版序

傅先生的《中国通史》在1960年出版,1978年修正再版。这本书在台湾出版的中国通史之中,是大家公认为很好的一部作品。现在这本书也要出大陆版了。傅先生在1984年故去,至今也有二十多年,墓木已拱。此书,虽然旧了一些,但也反映了台湾前面三分之一岁月的学术水平,也许,在大陆上长久是“一家之言”的学术天地中,这本书也呈现了实证史学的风格,让读者看到另一类的学术风格。

“中国通史”这种体裁,是中国近代史学史第一阶段就出现的叙述历史方法。1905年,清朝改变学制,许多中学和高小都需要读历史课。当时的课本,不论什么科目,普遍受到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新式教育的影响。历史课也不是例外,因此,当时第一批出现的历史教科书,都带着日本学者那珂通世和桑原骘藏所写的东洋史的影响。主要的特色是将西欧历史的中古近代三分法,带入了中国史。这一个时期的断代,毋宁是削足适履,将不同的历史发展放在一个模子里面硬套,和后来唯物史观的五段论,犯了同样的毛病。

稍后一个时期,尘埃逐渐落定,学者们回到中国的史学传统,编纂中国通史。柳贻征和吕思勉这些国学大家,从《资治通鉴》和《通志》、《通典》、《文献通考》这些所谓“九通”中汲取材料纂为通史。这一类的著作史料丰富,但是常常不带入自己的史观。章太炎和梁启超都曾经发过宏愿,要纂著有自己史观的通史,可是,都没有如愿完成。

其实,中国的通史传统,早在春秋和三传的时代就是编年的通史。司马迁的《史记》更是初创体例的通史。断代史的《汉书》反而是《史记》之后的按照时代叙述的历史。上面所说的《通鉴》是编年的通史,三通九通是专题的通史。中国的学术传统,经史互补,以史证经,以经论史。所以,宋明的书院都有刚日读经,柔日读史的课程。《史记》、《通鉴》等书,其为通史,也是既为修身也为经世致用。读史的目的是在求知之上,更加一层深层的意义,史家可以藉此发舒自己坚持的人生价值。中国通史中,钱穆的《国史大纲》长久为大家喜好,就是因为他在抗日战争期间,在通史中灌注了国族主义。

1930年代以后,中国的史学,有了实证主义的传统,也有了如同西方史学最常见的专题论文,刊登于学术刊物,在一个一个专题内,用严谨的考证和编排,解决历史上的一些课题。这种实证史学的作品,一个一个解决问题,累积而为可信的历史叙述,不是上面所讲的几类中国通史可以比拟的。傅乐成先生是傅斯年先生的侄子,和他的堂兄傅乐焕、堂妹傅乐淑,都追随着孟真先生的实证史学,三人对于外族和中外文化交流的研究,各有专长。傅乐成先生在台湾大学任职,从助教到教授,他的研究专业是唐代历史,尤其注意安史之乱前后的民族关系。他对朔方兵和回纥马的研究,和东北、北方、西方与西南各种外族的起伏兴衰,有详细的分析,指出了安史之乱的本质,其实等于外族在中国土地上争衡。

他对于1930年以后许多历史专业研究的成果也非常熟悉。他的《中国通史》能在十几种市面流行的同类书籍中,脱颖而出,获得特殊的地位,就因为他能够将几十年来史学界专业研究的成果,纳入通史的叙述中。例如:在隋唐史的部分,他不仅采用了陈寅恪先生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和《唐代政治史略论》两篇名著的观点,也大量地采用了严耕望、全汉升、赵铁寒、傅乐焕、傅乐淑和方豪等等学者的意见。同样的,在上古史部分,他采用了李济、梁思永、傅斯年、杨希枚和石璋如等人的研究。在其他各章节,无不如此,他广泛地收纳了抗战前后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也将台湾50年代以后二十多年的学术研究,都提精摘要,融入他的《中国通史》。

相对于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傅著并没有特殊的史观,却十分重视经过考订的历史现象。钱先生的大著,吸纳了顾炎武、顾祖禹、顾栋高、赵翼和钱大昕等人的著作,因此《国史大纲》中,埋藏了上百个可以作为博士论文的题目。傅先生的《中国通史》,则是综合已经成定论的许多研究发现,做个总结。两者各有长处,而两者也正可以在几十年教条主义的框架下,提供另外一些读史的角度,对读者绝对是有益处的。可谓遗憾者,今天的环境,和史料的增加,尤其考古学部分出现大量的新史料,这两本书都已问世几十年,确实有点接不上情况的难处。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半个世纪的教条主义框架,让这两本书提供一些不同的信息,也未尝没有阶段性的意义。

写这个序文时,我不禁回忆起和傅乐成先生在台大的一段关系。我考入台大时,他是助教;后来,我回校工作,又与他是同事。只是,二人作息时间,一朝一晚,难得碰头。他中风之后,我去问疾,看见他在台大医院的病榻上,努力要学着将一根相当粗的线,穿过黄豆大的孔,而他居然屡次尝试,不能成功。那个景象,令人酸鼻,至今犹如目前。

聊城傅家,出过至少四位当代的中国史专家。傅孟真先生领袖中国的史学界数十年之久,自己的学术造诣,既有功夫,也有观点,确是一代人杰。1950年,傅先生在台湾大学校长任上,十分辛劳,为了学生福利,在台湾省议会的质询时,因为议员质询过当,既累又怒,心脏病发,竟以身殉。傅乐焕先生专业是辽史和东北的民族关系,1966年文革期间,他在北京陶然亭投水。傅乐淑女士是中西交通史的专家,曾在匹兹堡的杜肯大学任教多年。她的《中西交通史编年》,是这个领域的重要著作。我在70年代初到匹城时,她也在匹城,但是,她离群索居,不太与人来往,因此也没有向她请益的机会。后来,她迁往加州,也曾经回国在内蒙教书。2003年在美去世,遗骨还是回到中国。傅乐成先生终身未娶,生活起居,乏人照料,刚过中年,就中风不起。聊城傅家,人物丧亡俱尽,实在令人伤感!

2010年9月5日许倬云 * 谨序

注 释

  • 许倬云:著名历史学家,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自 序

近人所著中国通史一类的书,目前在台湾流行的,约有十来种,它们各具特殊的风格和优点,但大都是二十年前的旧出版物。由于近二十年来,新的史料与研究结果不断发表,它们的内容已有若干应加补充之处;文字方面,有些也已不能完全配合一般读者的水准。因此,在学校里想为学习中国通史的学生们开列几种课本或参考书,是一件颇不容易的事。作者近年在台大讲授中国通史,便经常遭遇这种困难,其他学校讲授同样课程的教师们,想必也有同感。两年前,作者得到写这部书的机会,基于上述的理由,乃不揣浅陋,来作这个尝试,希望能够配合着当前一般大学生的程度,写一部比较适用的历史教本,自然也希望能对其他程度的读者们有些助益。但这部书究竟能否实现作者的希望,只有等待读者的评判。

这部书只是我国历史事实与演进经过的一个简要叙述,其重心共有四点:一、政治社会的变迁。二、对外关系。三、各种制度的演进。四、学术思想的渊源和流派。作者对这四点,都有系统的说明;其他方面的史实,则不详载。所据的资料,除了历朝的旧史,近二三十年来若干学人的研究结果,也颇有采用,尤以史前史和上古史居多,此外极小一部分是作者的心得。作者对于这些资料的整理和叙述,力求忠实谨慎,缺乏实证的见解和过分主观的议论,虽新颖动人,也尽量割爱。文字与章节的编排,则力求浅近简单,避免繁博的引征。重要的来源,则于每章的附注中标明。总之,读者如能从这部书获得一个对中国历史比较清楚而客观的概念,作者的心愿便算达成。

当今我国的史学研究,在方法上虽较清代有长足的进步,但在研究重点上,仍然承袭清代朴学的余风。以考据个别的历史问题为主,对于整个历史的通盘论述,则未曾著力。诚然,在若干历史问题未获明了以前,写通史无法臻于完善;但个别历史问题的解决,是一种无限期的工作,而通史一类的著作,则是当前一般读者的迫切需要;因此作者认为两者是不可偏废的。同时作者更虔诚希望当代知名的历史学者们,能抽暇写几部合乎理想的通史,以飨国人,来矫正当前史界偏枯的现象。

作者为才力所限,加以写作时间短促,写来颇感力不从心。书中谫陋谬误之处,自所难免,务请读者不吝指教。写书期间,曾得到不少友好的帮助;初稿写成后,承夏卓如先生详加校订,获益良多;谨在此一并志谢。

1960年5月傅乐成于台北

新版自序

今年春天,大中国图书公司薛颂留先生与我商量,希望我把我的《中国通史》,再作增订;增订后决意重新排版,加人名地名及书名号,并力求印刷及纸张的改进。我对他这种求进步革新的想法,有点儿感到意外,因此欣然答应。

本书曾在1968年增订过一次,改正了其中若干小错。我在增订本《自序》中说过:“硬把编排已就的章节字句中,加入若干文字,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这次的增订,也遭遇同样的困难。因为章节的限制,除非完全重写,简直无法作大幅度的更动,这一点要请读者原谅。这次增订,对原来的内容几乎完全保留。所加添的,主要仅是我个人对历史人物或事实的若干意见。这些意见,大部是我近十年来所作的历史研究的一些心得,老实说,也多半卑之无甚高论,较之“成一家之言”的著作如钱宾四先生的《国史大纲》等,还差得远。

本书的这次增订,帮助我最多的是周云锦棣。她为本书加列人名、地名及书名号,并誊清许多零散的增补文字,这些都是极其烦琐的事。她的热心,令我感激不已。此外承周庆光老师赐题封面,顿使本书增加不少光彩。庆光师是我高中时代的校长,道德学问,为世楷模,也是我平生最仰慕的良师。回忆抗战期间,他主持母校国立第三中学,以学校为家庭,爱学生如子弟。如果没有他的教诲,我能否有今天的这点儿程度,实不敢说。今庆光师已寿登八旬,而我因久病,常有“人生如寄”的感觉。此时能得到恩师的墨宝,使我获得无比的欢欣鼓舞,现在就以此书权充献给他老人家的寿礼吧!

1977年傅乐成序于台北

第一章 从史前时代到信史时代

第二章 封建帝国的兴衰(西周时代)

第三章 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

第四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学术思想

第五章 集权帝国的发展与倾覆

第六章 汉帝国的盛世

第七章 汉代的武功

第八章 汉的制度与学术

第九章 汉的衰亡与三国的分合

第十章 五胡乱华与晋室偏安

第十一章 南北朝的对峙

第十二章 南北朝的社会

第十三章 隋帝国的兴亡

第十四章 盛唐的内政

第十五章 盛唐的武功

第十六章 安史之乱以后的唐帝国

第十七章 唐代的制度

第十八章 唐代的宗教与学术

第十九章 五代与十国

第二十章 北宋与外族

第二十一章 南宋与外族

第二十二章 宋的制度与学术

第二十三章 元帝国的组织

第二十四章 明代的政治

第二十五章 清的入主及其盛世

第二十六章 清帝国的乱亡

第二十七章 明清的制度

第二十八章 明清的宗教与学术


这是第一篇第一章 从史前时代到信史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