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字数:565
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过程中,有一个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的名字叫乔治·托马斯·斯当东(George Thomas Staunton),时人称为“小斯当东”。
1840年4月7日,英国的下议院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辩题是“要不要向中国派遣远征军”。在漫长的辩论过程中,一位叫小斯当东的议员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特殊重视。在他发言的时候,全场鸦雀无声,人们听得异常认真。小斯当东以果断的口吻说,以他对中国统治者性格的了解,他认为战争不可避免:“我很了解这民族的性格,很了解对这民族进行专制统治的阶级的性格,我肯定,如果我们想获得某种结果,谈判的同时还要使用武力炫耀。”
小斯当东的发言对议员们的决定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发言结束后,下议院里响起了长时间的掌声。在后来进行的投票中,主战派271票,反战派262票,9票之差。也就是说,如果再多5张反对票,鸦片战争就不会在那时爆发。
为什么小斯当东的话如此有说服力呢?因为他是当时英国最著名的中国专家,而且他13岁就到过中国,还曾经与乾隆皇帝“亲切交谈”。
原来,小斯当东正是当年马戛尔尼使团副使斯当东的儿子。马戛尔尼访华时,13岁的他被作为“见习侍童”带到中国。在驶往中国的漫漫旅途中,小斯当东学会了简单的中文。因此在觐见的时候,他有机会直接和乾隆用中文聊天,乾隆一高兴,还赏了他一个荷包。
回到英国后,小斯当东继续刻苦学习中文,成为知名的汉学家,以及下议院议员。
这样一个人当然在中英关系中最有发言权。他告诉英国人,对中国必须采取强硬手段,想通过和平手段让中国人尊敬英国是不可能的。这是他在与乾隆打交道的过程中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