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1427

因此,全球化从根本上改变的第二个中国历史规律,是经济增长规律。

和人口一样,中国历史上的经济,也是遵循着治世增长、乱世崩溃的规律。一有战争和动乱,经济也迅速残破。

比如安史之乱,数年之间就造成“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政府办公机构十中有九被毁,民居更是大面积烧光,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人烟断绝,物资空乏,一片荒凉。[45]

关于近代以来的经济状况,相信大部分读者心目中的印象就是一团糟。我们所熟知的,就是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经济入侵,迅速导致中国自给自足的传统自然经济破产,大量民众陷入贫困化之中。

然而事实上,近年来的历史研究已经更新了这个结论。“1840年以后的近30年时间里,外来的机器制品并没有真正打开中国市场,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结构基本上没有变化。”直到1869年“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使对华贸易的商路大为缩短,……大幅度降低了英国机制工业品的成本,从而大大增加了英国工业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能力”,才促使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出现瓦解。[46]

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国经济近代化过程是从19世纪7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一方面,太平天国运动此时平息下去,大规模的社会动荡结束,洋务运动开始兴起。另一方面,以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和海底电缆的铺设为代表的全球化进程,进一步把中国和世界经济联系在一起。

晚清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经济的全球化之路,让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扎下根来。然而洋务运动的成果是有限的,因为官办企业效率很低,民营经济没有起步,因此中国经济发展只迈开了一条腿。中国真正的工业革命起始于甲午战争。

历史教科书说,“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使半殖民地化速度进一步加快,民族危机愈益深重”。然而凡事都有两面,中国经济发展曲线,恰恰从甲午战争之后开始迅速上扬。

因为《马关条约》允许开放中国市场,外国人可以在中国投资,直接设立企业。为了抵御外资,清政府不得不宣布“一切仿照西例”,鼓励民族资本发展,许多领域被迫不再由官办企业垄断,而是向民间资本开放。1898年,清廷颁布了《振兴工艺给奖章程》,首次承认了民营企业的合法性。1904年又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公司法——《公司律》。民族企业普遍引入西方企业管理方法,实行了董事会制和监事会制,与官办企业相比发生质的变化,促进了近代工商业迅速成长。

我们来看几组数字:

1894年中国民营资本总额是710万元,到了1913年则达到1.62亿元,翻了22倍。

1895年中国的铁路总里程是467公里,到1911年达到9292公里,增长了19.89倍。

1895年中国轮船吨位只有32708吨,到1911年增加到90169吨,增长了2.76倍。

甲午战争前的20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口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94%,出口增长率为2.54%。甲午战争后,1910~1914年间,出口平均增长率为5.9%,进口年平均增长率为7.4%。[47]

吴承明估计,中国市场商品量1869~1894年的增长率为1.25%,而1894~1908年为4.02%。按照汪敬虞等经济史学家的研究结论是,1895~1913年,中国一些行业的年增长速度甚至高达15%~20%。这一现象“不仅过去所未有,也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所谓黄金时代”[48]。

在普通读者心目中,民国最乱的是北洋时期,也就是“军阀混战”时期。然而事实上,这一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民营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比甲午战争之后增长还要快。正是在此期间,中国在现代铁路建设、交通、教育等方面都取得很大进展,这是因为大一统崩溃,没有了对民营资本的政治约束,中国实现了一次自下而上、由民间力量主导的金融与财政革命。现在大家经常说南京政府时期中国经济出现了“黄金十年”,不过是北洋时期经济成果的延伸与壮大。

秦晖先生综合民国经济方面学者的研究成果发现,“这个时期的中国的经济总量和人均量,也在内忧外患频仍之中取得了艰难的增长。据迄今为止多位权威学者的统计与修正值,从甲午当年(1894)到1931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42.493亿两增至192.252亿两,净增了3.52倍(可资比较的是:同一时期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仅增加1.98倍);中国的人均GDP则由1894年的10.2两,增至1930年的40.8两,平均每18年翻一番”。

正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导致人口发展模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