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1695

菲利浦·赵,也就是三个星期前在北京时知道了自己的排名序号上升到096的中国特工,怀着忐忑不安和激动不已的心情回到华盛顿。三个星期后的今天,他的激动已经平静下来,不安却在逐日加深。

他苦思冥想过各种方法,可是仍然毫无头绪。连北京国家安全部对006情报员的情况都所知有限,加上各种保密的原因,他们给他提供的信息就更加有限。靠这一点有限的资料和信息,要找出006是谁,出了什么事,以及他出事前获得了什么样的情报,无异于大海捞针。

这三个星期他在一遍一遍否定了自己定下的计划和设想时,唯一的安慰就是反复回忆北京面见国家安全部许部长时的温馨、充满信任和希望的场景。第三个星期的星期六晚上,在绝望中,他再次拿许部长信任的眼神和叮嘱来鼓励自己、振作自己。这时他想起了许部长告诉他的,“你掌握了最厉害的两门武器,电脑和圣经!”

当“电脑”这两个字出现时,他突然想起了几年前听到的弗罗里达电脑工程师帮FBI确认911恐怖分子名单的故事。

那位电脑工程师被直升飞机接到华盛顿FBI 总部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根据他从电视上看到的FBI和反恐专家们对恐怖袭击分子的推测性描述,电脑专家发现这些描述的特征早就成为电脑数据和资料储存在美国的电脑里。美国早就进入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的特征之一是一切都可以变成电脑资料,而吸收了电脑资料的电脑又控制着整个社会。恐怖分子只要踏上美国的领土,那么他的一举一动都被联邦政府、州政府、公共事业和各大公司储存了起来。他进入美国时,美国的海关电脑记录了他的护照和签证,甚至还有签名,他住旅店租房租车时都必须把个人资料输进服务单位的电脑,他去学驾驶飞机,使用银行服务等等几乎所有一切活动,都会在电脑上留下资料。工程师根据从电视上看到的 FBI描述的恐怖分子的特征,编写了一个软件,这个软件可以在成千上亿的名单中筛选出符合事先编写好的软件上的特征的人,例如当他把美国两亿人的名单资料输入他编制的软件系统后,第一个程序就打出:过去五年进入美国的,这样两亿的数字一下子就成为三百万;然后软件继续自动筛选:“两年内出过国”,“信仰伊斯兰教” ,“到过纽约” ,“年纪在六十岁以下、十五岁以上”,“工资收入在4000美金以下”等等,这些一旦输入,出现的名单已经减少到数百人。然后FBI再把这些人的照片打印出来,对照FBI总部恐怖分子资料库和当天三大机场的闭路电视摄像……

电脑工程师要实行自己的计划,唯一阻力就是他无法得到联邦和州政府电脑资料库的美国公民人员名单。当FBI半信半疑地向他提供了他需要的所有电脑信息后,电脑工程师在两天内提供了一份六十七人的名单,其中参加劫机的恐怖分子中的八人的名字跃然纸上。这八人也是美国联邦局最先确定出的一批恐怖分子,根据这些恐怖分子的名单,顺藤摸瓜,又找出了其余劫机犯的身份。

电脑工程师成为FBI内部推崇备至的反恐英雄。但他发明搜索软件的事被FBI 压下来。后来,FBI和CIA技术部门联合研制大批用于情报和反情报的软件,其中名为“先发制人”的反间谍软件,就是用来打击包括中国大陆,古巴和俄国在美开展情报活动的。美国把所有到美国的中国公民名单输入这个“先发制人”软件,这个软件是根据中国特工的特点编写的。这个程序成功确定中国大陆派遣到美国的间谍特务,成功率高达百分之七十。

当然,菲利浦赵对于后面这件事一无所知。就连弗洛里达的电脑工程师的故事,他也是在华盛顿偶尔听到一位口无遮挡的FBI外围研究人员透露出来的。

菲利浦想起这两件事后,激动地“霍”地站起来,他再也坐不住了。那种软件非常容易编写,只要事先获得下面两方面的资料:一是必须严格列出搜寻对象的全面、准确的特征作为软件的筛选条件,以防挂一漏万;二,必须取得美国某些机构的人员名单和个人隐私记录。

这两条对于菲利浦赵并不太难,虽然对于006情况所知有限,靠这些零星的资料很难拼凑出一个完整的个人,更难拿着这些资料到处打听,但如果把这些信息输入电脑,在有限的范围内查找,相信结果不会超出十人。至于第二项,对于研究了好几年电脑,对黑客技术也非常熟悉的菲利浦,可谓小菜一碟,何况这些资料在美国并不是非常保密的。

菲利浦感觉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他在家里来回踱步,然后突然坐下后,这一坐就是十二个小时。在前两个小时里,他把现有的资料列成了各种电脑语言,然后,在剩下的十个小时里,他深刻地思考起“什么人会去当间谍?”“什么人又会不计报酬不计名利地主动去当间谍?” “006会是什么样的人?” “他具有什么样的品格,这些品格又如何反映在他的消费观和使用信用卡的习惯上呢?”……

就这样不知不觉之间,菲利浦·赵在美国华盛顿一间单身公寓里,思考了情报历史上最普通也最深奥的问题:间谍是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