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穆子浑 穆兄子询 询弟崇 崇子敏
李穆,字显庆,自云陇西成纪人,汉骑都尉陵之后也。陵没匈奴,子孙代居北狄,其后随魏南迁,复归汧、陇。祖斌,以都督镇高平,因家焉。父文保,早卒,及穆贵,赠司空。穆风神警俊,倜傥有奇节。周太祖首建义旗,穆便委质,释褐统军。永熙末,奉迎魏武帝,授都督,封永平县子,邑三百户。又领乡兵,累以军功进爵为伯。从太祖击齐师于芒山,太祖临阵堕马,穆突围而进,以马策击太祖而詈之,授以从骑,溃围俱出。贼见其轻侮,谓太祖非贵人,遂缓之,以故得免。既而与穆相对泣,顾谓左右曰:“成我事者,其此人乎!”即令抚慰关中,所至克定,擢授武卫将军、仪同三司,进封安武郡公,增邑一千七百户,赐以铁券,恕其十死。寻加开府,领侍中。初,芒山之败,穆以骢马授太祖。太祖于是厩内骢马尽以赐之,封穆姊妹皆为郡县君,宗从舅氏,颁赐各有差。转太仆。从于谨破江陵,增邑千户,进位大将军。击曲沔蛮,破之,授原州刺史,拜嫡子惇为仪同三司。穆以二兄贤、远并为佐命功臣,而子弟布列清显,穆深惧盈满,辞不受拜。太祖不许。俄迁雍州刺史,兼小冢宰。周元年,增邑三千户,通前三千七百户。又别封一子为升迁伯。穆让兄子孝轨,许之。
宇文护执政,穆兄远及其子植俱被诛,穆当从坐。先是,穆知植非保家之主,每劝远除之,远不能用。及远临刑,泣谓穆曰:“显庆,吾不用汝言,以至于此,将复奈何!”穆以此获免,除名为民,及其子弟亦免官。植弟淅州刺史基,当坐戮,穆请以二子代基之命,护义而两释焉。未几,拜开府仪同三司、直州刺史,复爵安武郡公。武成中,子弟免官爵者悉复之。寻除少保,进位大将军。岁余,拜小司徒,进位柱国,转大司空。奉诏筑通洛城。天和中,进爵申国公,持节绥集东境,筑武申、旦郛、慈涧、崇德、安民、交城、鹿卢等诸镇。建德初,拜太保。岁余,出为原州总管。数年,进位上柱国,转并州总管。大象初,加邑至九千户,拜大左辅,总管如故。
高祖作相,尉迥之作乱也,遣使招穆。穆锁其使,上其书。穆子士荣,以穆所居天下精兵处,阴劝穆反。穆深拒之,乃奉十三环金带于高祖,盖天子之服也。穆寻以天命有在,密表劝进。高祖既受禅,下诏曰:“公既旧德,且又父党,敬惠来旨,义无有违。便以今月十三日恭膺天命。”俄而穆来朝,高祖降坐礼之,拜太师,赞拜不名,真食成安县三千户。于是穆子孙虽在襁褓,悉拜仪同,其一门执象笏者百余人。穆之贵盛,当时无比。穆上表乞骸骨,诏曰:“朕初临宇内,方藉嘉猷,养老乞言,实怀虚想。七十致仕,本为常人。至若吕尚以期颐佐周,张苍以华皓相汉,高才命世,不拘恆礼,迟得此心,留情规训。公年既耆旧,筋力难烦,今勒所司,敬蠲朝集。如有大事,须共谋谟,别遣侍臣,就第询访。”
时太史奏云,当有移都之事。上以初受命,甚难之。穆上表曰:
帝王所居,随时兴废,天道人事,理有存焉。始自三皇,暨夫两汉,有一世而屡徙,无革命而不迁。曹、马同洛水之阳,魏、周共长安之内,此之四代,盖闻之矣。曹则三家鼎立,马则四海寻分,有魏及周,甫得平定,事乃不暇,非曰师古。往者周运将穷,祸生华裔,庙堂冠带,屡睹奸回,士有苞藏,人稀柱石。四海万国,皆纵豺狼,不叛不侵,百城罕一。伏惟陛下膺期诞圣,秉箓受图,始晦君人之德,俯从将相之重。内翦群凶,崇朝大定,外诛巨猾,不日肃清。变大乱之民,成太平之俗,百灵符命,兆庶讴歌。幽显乐推,日月填积,方屈箕、颍之志,始顺内外之请。自受命神宗,弘道设教,陶冶与阴阳合德,覆育共天地齐旨。万物开辟之初,八表光华之旦,视听以革,风俗且移。至若帝室天居,未议经创,非所谓发明大造,光赞惟新。自汉已来,为丧乱之地,爰从近代,累叶所都。未尝谋龟问筮,瞻星定鼎,何以副圣主之规,表大随之德?窃以神州之广,福地之多,将为皇家兴庙建寝,上玄之意,当别有之。伏愿远顺天人,取决卜筮,时改都邑,光宅区夏。任子来之民,垂无穷之业,应神宫于辰极,顺和气于天壤,理康物阜,永隆长世。臣日薄桑榆,位高轩冕,经邦论道,自顾缺然。丹赤所怀,无容噤默。
上素嫌台城制度迮小,又宫内多鬼妖,苏威尝劝迁,上不纳。遇太史奏状,意乃惑之。至是,省穆表,上曰:“天道聪明,已有徵应,太师民望,复抗此请,则可矣。”遂从之。岁余,下诏曰:“礼制凡品,不拘上智,法备小人,不防君子。太师、上柱国、申国公,器宇弘深,风猷遐旷,社稷佐命,公为称首,位极帅臣,才为人杰,万顷不测,百炼弥精。乃无伯玉之非,岂有颜回之贰,故以自居寥廓,弗关宪网。然王者作教,惟旌善人,去法弘道,示崇年德。自今已后,虽有愆罪,但非谋逆,纵有百死,终不推问。”
开皇六年薨于第,年七十七。遗令曰:“吾荷国恩,年宦已极,启足归泉,无所复恨。竟不得陪玉銮于岱宗,预金泥于梁甫,眷眷光景,其在斯乎!”诏遣黄门侍郎监护丧事,赗马四匹,粟麦二千斛,布绢一千匹。赠使持节、冀定赵相瀛毛魏卫洛怀十州诸军事、冀州刺史。谥曰明。赐以石椁、前后部羽葆鼓吹、辒辌车。百僚送之郭外。诏遣太常卿牛弘赍哀册,祭以太牢。孙筠嗣。
筠父惇,字士献,穆长子也。仕周,官至安乐郡公、凤州刺史,先穆卒。筠幼以穆功,拜仪同。开皇八年,以嫡孙袭爵。仁寿初,叔父浑忿其吝啬,阴遣兄子善衡贼杀之。求盗不获,高祖大怒,尽禁其亲族。初,筠与从父弟瞿昙有隙,时浑有力,遂证瞿昙杀之。瞿昙竟坐斩,而善衡获免。四年,议立嗣。邳公苏威奏筠不义,骨血相杀,请绝其封。上不许。惇弟怡,官至仪同,早卒,赠渭州刺史。
怡弟雅,少有识量。周保定中,屡以军功封西安县男,拜大都督。天和中,从元定征江西,时诸军失利,遂没于陈。后得归国,拜开府仪同三司,领左右军。其年,从太子西征吐谷浑,雅率步骑二千,督军粮于洮河,为贼所蹑,相持数日。雅患之,遂与伪和,虏备稍解,纵奇兵击破之。赐奴婢百口,封一子为侯。后拜齐州刺史,俄征还京。数载,授瀛州刺史。高祖作相,镇灵州以备胡。还授大将军,迁荆州总管,加邑八百户。开皇初,进爵为公。
雅弟恆,官至盐州刺史,封阳曲侯。恆弟荣,官至合州刺史、长城县公。荣弟直,官至车骑将军、归政县侯。直弟雄,官至柱国、密国公、骠骑将军。雄弟浑,最知名。
浑字金才,穆第十子也。姿貌瑰伟,美须髯。起家周左侍上士。尉迥反于邺,时穆在并州,高祖虑其为迥所诱,遣浑乘驿往布腹心。穆遽令浑入京,奉熨斗于高祖,曰:“愿执威柄以熨安天下也。”高祖大悦。又遣浑诣韦孝宽所而述穆意焉。适遇平邺,以功授上仪同三司,封安武郡公。开皇初,进授象城府骠骑将军。晋王广出籓,浑以骠骑领亲信,从往扬州。仁寿元年,从左仆射杨素为行军总管,出夏州北三百里,破突厥阿勿俟斤于纳远川,斩首五百级。进位大将军,拜左武卫将军,领太子宗卫率。
初,穆孙筠卒,高祖议立嗣,浑规欲绍之,谓其妻兄太子左卫率宇文述曰:“若得袭封,当以国赋之半每岁奉公。”述利之,因入白皇太子曰:“立嗣以长,不则以贤。今申明公嗣绝,遍观其子孙,皆无赖,不足以当荣宠。唯金才有勋于国,谓非此人无可以袭封者。”太子许之,竟奏高祖,封浑为申国公,以奉穆嗣。大业初,转右骁卫将军。六年,有诏追改穆封为郕国公,浑仍袭焉。累加光禄大夫。九年,迁右骁卫大将军。
浑既绍父业,日增豪侈,后房曳罗绮者以百数。二岁之后,不以俸物与述。述大恚之,因醉,乃谓其友人于象贤曰:“我竟为金才所卖,死且不忘!”浑亦知其言,由是结隙。后帝讨辽东,有方士安伽陀,自言晓图谶,谓帝曰:“当有李氏应为天子。”劝尽诛海内凡姓李者。述知之,因诬构浑于帝曰:“伽陀之言信有徵矣。臣与金才夙亲,闻其情趣大异。常日数共李敏、善衡等,日夜屏语,或终夕不寐。浑大臣也,家代隆盛,身捉禁兵,不宜如此。愿陛下察之。”帝曰:“公言是矣,可觅其事。”述乃遣武贲郎将裴仁基表告浑反,即日发宿卫千余人付述,掩浑等家,遣左丞元文都、御史大夫裴蕴杂治之。案问数曰,不得其反状,以实奏闻。帝不纳,更遣述穷治之。述入狱中,召出敏妻宇文氏谓之曰:“夫人,帝甥也,何患无贤夫!李敏、金才,名当妖谶,国家杀之,无可救也。夫人当自求全,若相用语,身当不坐。”敏妻曰:“不知所出,惟尊长教之。”述曰:“可言李家谋反,金才尝告敏云:‘汝应图箓,当为天子。今主上好兵,劳扰百姓,此亦天亡隋时也,正当共汝取之。若复渡辽,吾与汝必为大将,每军二万余兵,固以五万人矣。又发诸房子侄,内外亲娅,并募从征。吾家子弟,决为主帅,分领兵马,散在诸军,伺候间隙,首尾相应。吾与汝前发,袭取御营,子弟响起,各杀军将。一日之间,天下足定矣。”述口自传授,令敏妻写表,封云上密。述持入奏之,曰:“已得金才反状,并有敏妻密表。”帝览之泣曰:“吾宗社几倾,赖亲家公而获全耳。”于是诛浑、敏等宗族三十二人,自余无少长,皆徙岭外。
浑从父兄威,开皇初,以平蛮功,官至上柱国、黎国公。
询字孝询。父贤,周大将军。询沉深有大略,颇涉书记。仕周纳言上士,俄转内史上士,兼掌吏部,以干济闻。建德三年,武帝幸云阳宫,拜司卫上士,委以留府事。周卫王直作乱,焚肃章门,询于内益火,故贼不得入。帝闻而善之,拜仪同三司,迁长安令。累迁英果中大夫。屡以军功,加位大将军,赐爵平高郡公。
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遣韦孝宽击之,以询为元帅长史,委以心膂。军至永桥,诸将不一,询密启高祖,请重臣监护。高祖遂令高颎监军,与颎同心协力,唯询而已。及平尉迥,进位上柱国,改封陇西郡公,赐帛千匹,加以口马。
开皇元年,引杜阳水灌三趾原,询督其役,民赖其利。寻检校襄州总管事。岁余,拜显州总管。数年,以疾征还京师,中使顾问不绝。卒于家,时年四十九,上悼惜者久之。谥曰襄。有子元方嗣。
崇字永隆,英果有筹算,胆力过人。周元年,以父贤勋,封乃乐县侯。时年尚小,拜爵之日,亲族相贺,崇独泣下。贤怪而问之,对曰:“无勋于国,而幼少封侯,当报主恩,不得终于孝养,是以悲耳。”贤由此大奇之。起家州主簿,非其所好,辞不就官,求为将兵都督。随宇文护伐齐,以功最,擢授仪同三司。寻除小司金大夫,治军器监。建德初,迁少侍伯大夫,转少承御大夫,摄太子宫正。周武帝平齐,引参谋议,以幼加授开府,封襄阳县公,邑一千户。寻改封广宗县公,转太府中大夫,历工部中大夫,迁右司驭。高祖为丞相,迁左司武上大夫,加授上开府仪同大将军。寻为怀州刺史,进爵郡公,加邑至二千户。尉迥反,遣使招之。崇初欲相应,后知叔父穆以并州附高祖,慨然太息曰:“合家富贵者数十人,值国有难,竟不能扶倾继绝,复何面目处天地间乎!”韦孝宽亦疑之,与俱卧起。其兄询时为元帅长史,每讽谕之,崇由是亦归心焉。及破尉惇,拜大将军。既平尉迥,授徐州总管,寻进位上柱国。
开皇三年,除幽州总管。突阙犯塞,崇辄破之。奚、、契丹等慑其威略,争来内附。其后突厥大为寇掠,崇率步骑三千拒之,转战十余日,师人多死,遂保于砂城。突厥围之。城本荒废,不可守御,晓夕力战,又无所食,每夜出掠贼营,复得六畜,以继军粮。突厥畏之,厚为其备,每夜中结阵以待之。崇军苦饥,出辄遇敌,死亡略尽,迟明奔还城者,尚且百许人,然多伤重,不堪更战。突厥意欲降之,遣使谓崇曰:“若来降者,封为特勤。”崇知必不免,令其士卒曰:“崇丧师徒,罪当死,今日效命以谢国家。待看吾死,且可降贼,方便散走,努力还乡。若见至尊,道崇此意。”乃挺刃突贼,复杀二人。贼乱射之,卒于阵,年四十八。赠豫鄎申永浍亳六州诸军事、豫州刺史,谥曰壮。子敏嗣。
敏字树生。高祖以其父死王事,养宫中者久之。及长,袭爵广宗公,起家左千牛。美姿仪,善骑射,歌舞管弦,无不通解。开皇初,周宣帝后封乐平公主,有女娥英,妙择婚对,敕贵公子弟集弘圣宫者,日以百数。公主亲在帷中,并令自序,并试技艺。选不中者,辄引出之。至敏而合意,竟为姻媾。敏假一品羽仪,礼如尚帝之女。后将侍宴,公主谓敏曰:“我以四海与至尊,唯一女夫,当为汝求柱国。若授馀官,汝慎无谢。”及进见上,上亲御琵琶,遣敏歌舞。既而大悦,谓公主曰:“李敏何官?”对曰:“一白丁耳。”上因谓敏曰:“今授汝仪同。”敏不答。上曰:“不满尔意邪?今授汝开府。”敏又不谢。上曰:“公主有大功于我,我何得向其女婿而惜官乎!今授卿柱国。”敏乃拜而蹈舞。遂于坐发诏授柱国,以本官宿卫。后避讳,改封经城县公,邑一千户。历蒲、豳、金、华、敷州刺史,多不莅职,常留京师,往来宫内,侍从游宴,赏赐超于功臣。后幸仁寿宫,以为岐州刺史。
大业初,转卫尉卿。乐平公主之将薨也,遗言于炀帝曰:“妾无子息,唯有一女。不自忧死,但深怜之。今汤沐邑,乞回与敏。”帝从之。竟食五千户,摄屯卫将军。杨玄感反后城大兴,敏之策也。转将作监,从征高丽,领新城道军将,加光禄大夫。十年,帝复征辽东,遣敏于黎阳督运。时或言敏一名洪儿,帝疑“洪”字当谶,尝面告之,冀其引决。敏由是大惧,数与金才、善衡等屏人私语。宇文述知而奏之,竟与浑同诛,年三十九。其妻宇文氏,后数月亦赐鸩而终。
○梁睿
梁睿,字恃德,安定乌氏人也。父御,西魏太尉。睿少沉敏,有行检。周太祖时,以功臣子养宫中者数年。其后命诸子与睿游处,同师共业,情契甚欢。七岁,袭爵广平郡公,累加仪同三司,邑五百户。寻为本州大中正。魏恭帝时加开府,改封为五龙郡公,拜渭州刺史。周闵帝受禅,征为御伯。未几,出为中州刺史,镇新安,以备齐。齐人来寇,睿辄挫之,帝甚嘉叹。拜大将军,进爵蒋国公,入为司会。后从齐王宪拒齐将斛律明月于洛阳,每战有功,迁小冢宰。武帝时,历敷州刺史、凉安二州总管,俱有惠政,进位柱国。
高祖总百揆,代王谦为益州总管。行至汉川而谦反,遣兵攻始州,睿不得进。高祖命睿为行军元帅,率行军总管于义、张威、达奚长儒、梁升、石孝义步骑二十万讨之。时谦遣开府李三王等守通谷,睿使张威击破之,擒数千人,进至龙门。谦将赵俨、秦会拥众十万,据崄为营,周亘三十里。睿令将士衔枚出自间道,四面奋击,力战破之。蜀人大骇,睿鼓行而进。谦将敬豪守剑阁,梁岩拒平林,并惧而来降。谦又令高阿那肱、达奚惎等以盛兵攻利州。闻睿将至,惎分兵据开远。睿顾谓将士曰:“此虏据要,欲遏吾兵势,吾当出其不意,破之必矣。”遣上开府拓拔宗趣剑阁,大将军宇文夐诣巴西,大将军赵达水军入嘉陵。睿遣张威、王伦、贺若震、于义、韩相贵、阿那惠等分道攻惎,自午及申,破之。惎奔归于谦。睿进逼成都,谦令达奚惎、乙弗虔城守,亲率精兵五万,背城结阵。睿击之,谦不利,将入城,惎、虔以城降,拒谦不内。谦将麾下三十骑遁走,新都令王宝执之。睿斩谦于市,剑南悉平。进位上柱国,总管如故。赐物五千段,奴婢一千口,金二千两,银三千两,食邑千户。
睿时威振西川,夷、獠归附,唯南宁酋帅爨震恃远不宾。睿上疏曰:“窃以远抚长驾,王者令图,易俗移风,有国恆典。南宁州,汉世柯之地,近代已来,分置兴古、云南、建宁、硃提四郡。户口殷众,金宝富饶,二河有骏马、明珠,益宁出盐井、犀角。晋太始七年,以益州旷远,分置宁州。至伪梁南宁州刺史徐文盛,被湘东征赴荆州,属东夏尚阻,未遑远略。土民爨瓒遂窃据一方,国家遥授刺史。其子震,相承至今。而震臣礼多亏,贡赋不入,每年奉献,不过数十匹马。其处去益,路止一千,硃提北境,即兴戎州接界。如闻彼人苦其苛政,思被皇风。伏惟大丞相匡赞圣朝,宁济区宇,绝后光前,方垂万代,辟土服远,今正其时。幸因平蜀士众,不烦重兴师旅,押獠既讫,即请略定南宁。自卢、戎已来,军粮须给,过此即于蛮夷征税,以供兵马。其宁州、硃提、云南、西爨,并置总管州镇。计彼熟蛮租调,足供城防食储。一则以肃蛮夷,二则裨益军国。今谨件南宁州郡县及事意如别。有大都督杜神敬,昔曾使彼,具所谙练,今并送往。”书未答,又请曰:“窃以柔远能迩,着自前经,拓土开疆,王者所务。南宁州,汉代柯之郡,其地沃壤,多是汉人,既饶宝物,又出名马。今若往取,仍置州郡,一则远振威名,二则有益军国。其处与交、广相接,路乃非遥。汉代开此,本为讨越之计。伐陈之日,复是一机,以此商量,决谓须取。”高祖深纳之,然以天下初定,恐民心不安,故未之许。后竟遣史万岁讨平之,并因睿之策也。
睿威惠兼着,民夷悦服,声望逾重,高祖阴惮之。薛道衡从军在蜀,因入接宴,说睿曰:“天下之望,已归于隋。”密令劝进,高祖大悦。及受禅,顾待弥隆。睿复上平陈之策,上善之,下诏曰:“公英风震动,妙算纵横,清荡江南,宛然可见。循环三复,但以欣然。公既上才,若管戎律,一举大定,固在不疑。但朕初临天下,政道未洽,恐先穷武事,未为尽善。昔公孙述、隗嚣,汉之贼也,光武与其通和,称为皇帝。尉佗之于高祖,初犹不臣。孙晧之答晋文,书尚云白。或寻款服,或即灭亡。王者体大,义存遵养,虽陈国来朝,未尽籓节,如公大略,诚须责罪,尚欲且缓其诛,宜知此意。淮海未灭,必兴师旅,若命永袭,终当相屈。想以身许国,无足致辞也。”睿乃止焉。
睿时见突厥方强,恐为边患,复陈镇守之策十余事,上书奏之曰:“窃以戎狄作患,其来久矣。防遏之道,自古为难。所以周无上算,汉收下策,以其倏来忽往,云屯雾散,强则骋其犯塞,弱又不可尽除故也。今皇祚肇兴,宇内宁一,唯有突厥种类,尚为边梗。此臣所以废寝与食,寤寐思之。昔匈奴未平,去病辞宅,先零尚在,充国自劾。臣才非古烈,而志追昔士。谨件安置北边城镇烽候,及人马粮贮战守事意如别,谨并图上呈,伏惟裁览。”上嘉叹久之,答以厚意。
睿时自以周代旧臣,久居重镇,内不自安,屡请入朝,于是征还京师。及引见,上为之兴,命睿上殿,握手极欢。睿退谓所亲曰:“功遂身退,今其时也。”遂谢病于家,阖门自守,不交当代。上赐以版舆,每有朝觐,必令三卫舆上殿。睿初平王谦之始,自以威名太盛,恐为时所忌,遂大受金贿以自秽。由是勋簿多不以实,诣朝堂称屈者,前后百数。上令有司案验其事,主者多获罪。睿惶惧,上表陈谢,请归大理。上慰谕遣之。
十五年,从上至洛阳而卒,时年六十五。谥曰襄。子洋嗣,官历嵩、徐二州刺史、武贲郎将。大业六年,诏追改封睿为戴公,命以洋袭焉。
史臣曰:李穆、梁睿,皆周室功臣,高祖王业初基,俱受腹心之寄。故穆首登师傅,睿终膺殊宠,观其见机而动,抑亦民之先觉。然方魏朝之贞烈,有愧王陵,比晋室之忠臣,终惭徐广。穆之子孙,特为隆盛,硃轮华毂,凡数十人,见忌当时,祸难遄及,得之非道,可不戒欤!
关键词:隋书,列传
解释翻译[挑错/完善]
李穆字显庆,自称陇西成纪人,汉朝骑都尉李陵之后。
李陵陷没匈奴,其子孙就世世代代居住在北狄,后来随北魏南迁,重新回到州、陇州一带居住。
祖父李斌,以都督身份镇守高平,因而以此为家。
父亲李文保,很早就死了,等到李穆显贵时,追赠司空。
李穆风神警俊,倜傥有奇节。
周太祖刚举义旗时,李穆便委身相许,为官统军。
永熙末,奉迎魏武帝,被授都督,封爵永平县子,食邑三百户。
他又统领乡兵,累计军功,进子爵为伯爵。
他跟随周太祖在芒山攻击齐国军队,周太祖在阵前堕马,李穆突围前进,用马鞭敲周太祖而怪他落马,并把带来的马给太祖,一起冲破重围逃了出来。
贼人见太祖轻佻,以为他不是贵人,就没有紧追不舍,他们因此幸免于一死。
不久周太祖和李穆相对而泣,回头对近臣们说:“成就我的大业的,就是这个人啦!”就命令李穆安抚慰问关中,李穆所到之处,立即平定。
周太祖提拔他当武卫将军、仪同三司,晋封伯爵为武安郡公爵,增加食邑一千七百户,并赐以铁券,饶恕他十次死罪。
不久又让他开府治事,兼领侍中之职。
当初,芒山败北,李穆将马授给周太祖,太祖于是将厩内的马全部赐给李穆,并封李穆的姐妹为郡君、县君,子孙随舅家姓李,赏赐各有等差。
李穆转任太仆,跟随于谨攻破江陵,增加食邑一千户,进位为大将军。
进击并打破了曲沔蛮,被授为原州刺史,周太祖另拜授李穆嫡子李为仪同三司。
李穆因考虑到两位兄长李贤、李远都是佐命功臣,而子弟们都担当清显之职,李穆深深地戒惧盈满,因此坚辞不受,但太祖不许他不受。
不久李穆迁任雍州刺史,兼任小冢宰。
北周元年(557),李穆增加食邑三千户,连同以前的共三千七百户。
又另封一个儿子为升迁伯,李穆让爵于兄子李孝轨,太祖同意了。
宇文护执政时,李穆兄李远及李远之子李植,全部被杀,李穆应当坐罪。
在此之前,李穆知道李植不是保家之主,每每劝李远除掉他,李远不能用其谋。
等到李远临刑受死时,哭着对李穆说:“显庆,我不听你的话,以至落到这个地步,怎么办啦!”李穆因此免于一死,免职为民,他的子弟也被免官。
李植弟淅州刺史李基,应当连坐被杀,李穆请求用自己的两个儿子换回李基的性命,宇文护认为李穆仁义而释放了他们。
不久,拜授李穆为开府仪同三司、直州刺史,并恢复李穆爵位安武郡公。
武成年间(559~560),李穆被免除官爵的子弟,全部恢复官爵。
不久,李穆被任为少保,进位大将军。
过了一年多,又拜授小司徒,进位柱国,转任大司空。
奉诏修筑通洛城。
天和中(566~572),晋爵位为申国公,持节安抚东境,修武申、旦郛、慈涧、崇德、安民、交城、鹿卢等城镇。
建德初,拜授太保。
一年多以后,出京任原州总管。
过了几年,进位上柱国,转任并州总管。
大象初,增加食邑到九千户,拜授大左辅,并仍如过去那样担任并州总管。
隋高祖为北周宰相时,尉迟迥作乱造反,派人招李穆。
李穆关住尉迟迥的使者,把尉迟迥联络造反的书信上交朝廷。
李穆之子李士荣,凭了李穆所居为天下精兵汇集之处,私下劝李穆造反。
李穆坚决拒绝,并将十三环金带送给高祖,这是天子的服饰。
李穆不久因天命有定,秘密上表,劝高祖登基。
隋高祖受禅后,下诏书说,要在本月十三日承接天命,登基为帝。
不久李穆来朝,隋高祖对他礼遇有加,拜授他为太师,要他赞拜时不自报姓名,实食成安县三千户的食邑。
于是,李穆子孙中,即便尚在襁褓的,也都拜为仪同,他一家中执象笏的有一百多人。
李穆的贵盛,在当时无人可比。
李穆上表请求退休,隋高祖下诏书,同意李穆退休,并说如有大事,当叫大臣上李府请教。
这时太史上奏说,当会发生不得不迁移首都之事。
皇上因为刚刚受禅登基,一听此话,甚感为难。
李穆上表说,迁都是常有的事,劝皇上不必疑惑。
皇上一向嫌台城地方狭小,而且宫中多有鬼妖,苏威曾劝迁都,皇上没采纳。
后遇太史上奏,心才疑惑不决。
到这时,皇上看了李穆的表章,说:“天道聪明,已有征候应验;太师是人民所仰望的,他又提出这一请求,那么,可以迁都了。”于是听从了李穆的请求。
过了一年多,皇上下诏表扬李穆,并说从今以后,只要李穆不造反,什么罪过都可饶恕。
李穆开皇六年(586)在府第中去世,享年七十七岁。
他留下教令说:“我承蒙国家大恩,年龄和官爵均已到极点,现在回归黄泉,无所遗憾。
到最后我都不能陪皇上到泰山和梁甫去封禅,我如今仍然眷恋光景,大概就是因为这一遗恨吧。”皇上下诏派遣黄门侍郎监护丧事,赐马四匹,粟麦二千斛,布绢一千匹。
皇上还追赠李穆使持节,冀、定、赵、相、瀛、毛、魏、卫、洛、怀十州诸军事,冀州刺史。
谥号为“明”。
还赏赐他石椁、前后部羽葆鼓吹、鍂车京车。
百官护送他的灵柩到郭外。
皇上下诏派遣太常卿牛弘饔哀册,用太牢之礼祭奠。
李穆的孙子李筠继承爵位。
李筠之父李,字士献,是李穆的长子。
在北周为官,一直当到安乐郡公、凤州刺史,在李穆之前去世。
李筠幼年时,因李穆之功,拜授仪同。
开皇八年(588),以嫡孙身份,承袭李穆爵位。
仁寿初,叔父李浑忿恨他的吝啬,偷偷地派遣他兄长的儿子李善衡杀害了他。
皇上捕获凶手不成,非常气愤,禁止他的全部亲族来往。
当初,李筠与叔伯弟弟李瞿昙有矛盾,当时李浑有权力,于是证明是瞿昙杀了李筠,瞿昙竟然因此被杀,而善衡却得以免死。
仁寿四年(604),商议立嗣之事。
邳公苏威上奏李筠不义,为亲骨肉所杀,请求绝其爵位。
皇上不许可。
李之弟李怡,官至仪同,很早就死了,被追赠为渭州刺史。
李怡弟李雅,年青时就有见识胆量。
北周保定(561~565),积累军功晋封西安县男爵,拜授大都督。
天和中(566~571),跟随元定征讨江西,当时各路军队都失利,于是陷落于陈国。
后得归国,拜授开府仪同三司,兼领左右军。
这一年,跟随太子西征吐谷浑,李雅率领步兵骑兵二千人,于洮河督运军粮,被贼人追击,双方相持几天。
李雅很担忧,就假装与贼人讲和,贼人戒备稍稍松弛,李雅便放出奇兵击破贼人。
周君赏他奴婢百口,并封他一子为侯。
后拜授他为齐州刺史,不久又征调他还京。
几年后,授他为瀛州刺史。
隋高祖为北周宰相时,李雅镇守灵州以防备胡人。
还京后授他为大将军,迁任荆州总管,增加食邑八百户。
开皇初,增加爵位为公爵。
李雅的弟弟李恒,官至盐州刺史,封爵阳曲侯。
李恒的弟弟李荣,官至合州刺史、长城县公爵。
李荣的弟弟李直,官至车骑将军、归政县侯爵。
李直的弟弟李雄,官至柱国、密国公、骠骑将军。
李雄的弟弟李浑,最为有名。
李浑字金才,是李穆的第十个儿子。
他相貌魁伟,长髯丰额。
开始做北周的左侍上士。
尉迟迥在邺下造反,当时李穆在并州,隋高祖担心他被尉迟迥所诱惑,故派李浑乘驿马往李穆处致深交之诚。
李穆马上让李浑入京,奉上熨斗给高祖,并带信说:“愿您拿着这把柄以熨安天下。”高祖十分高兴,又派李浑到韦孝宽处转述李穆之意。
适遇平定邺下,因功被授为上仪同三司,封为安武郡公。
开皇(581~600)初,进授象城府骠骑将军。
晋王杨广被立为太子后,李浑以骠骑身份统领亲信,跟随杨广往扬州。
仁寿元年(601),跟随左仆射杨素任行军总管,出夏州北三百里,在纳远川击破突厥阿勿俟斤,斩首五百级。
李浑进位为大将军,拜授左武卫将军,兼任太子宗卫率。
当初,李穆之孙李筠去世,隋高祖与人商议为李穆立嗣,李浑想继承李穆的爵位,对他妻子的哥哥、太子左卫率宇文述说:“我如果得到袭封,当以赋税的一半奉送于你。”宇文述想得此利益,就入宫对皇太子说:“立嗣,要么立长,要么立贤。
现在申明公无嗣,遍观其子孙,都是些无赖,不足以当此荣耀宠幸。
只有金才有功于国,我认为不是此人就没有袭承李穆封爵的。”太子答应了他,后来上奏隋高祖,封李浑为申国公,以奉李穆之嗣。
大业(605~616)初,转任右骁卫将军。
大业六年(610),有诏追改李穆之封爵为成阝国公,李浑仍然承袭。
累加官位为光禄大夫。
大业九年(613),迁任右骁卫大将军。
李浑既承父业,一天比一天豪侈,后房中穿罗绮的数以百计。
两年之后,不如约给宇文述俸物,宇文述非常气愤,借着醉酒之机,对其友人于象贤说:“我竟然被金才出卖,我死了都不会忘记!”李浑也知道这话,由此二人结下仇隙。
后来皇上讨伐辽东,有个叫安伽陀的方士,自称通晓图谶,对皇上说:“应该有个姓李的当天子。”劝皇上杀尽天下姓李的。
宇文述听到这话,因此在皇上面前诬陷李浑说:“伽陀的话,信而有证了。
我和金才向为亲戚,听说他的情趣和凡人大为不同。
他常和李敏、李善衡等,日夜悄悄议论,有时甚至通宵不睡。
李浑是大臣,他家世代强盛,掌管禁兵,不应如此。
请陛下考察一下。”皇上说:“你的话是对的呀,应该看看他到底在做些什么。”宇文述于是派武贲郎将裴仁基上表告李浑谋反,皇上即日将宿卫一千多人交给宇文述,掩袭李浑等人的家,派左丞元文都、御史大夫裴蕴一起给他们治罪。
调查了几天,得不到他们谋反的证据,据实奏明皇上。
皇上不听,又派宇文述穷究其罪。
宇文述来到狱中,召出李敏的妻子宇文氏,对她说:“夫人,你是皇上的外甥,何必担心没有好丈夫!李敏、金才,姓名正与妖谶相符,国家杀他们,这是无可挽救的。
夫人应当自我保全,如按我的话做,你自当不会受株连。”李敏妻说:“我不知怎么办,还请尊长教导我。”宇文述说:“你可以说,李家谋反,李金才曾对李敏说:‘你符合图谶,应当作天子。
现在皇上好打仗,搅扰百姓,这也是老天亡隋之时,我正当与你一起夺他的天下。
如果再渡辽水攻辽东,我与你必为大将,每军二万多人,这就有五万人了。
另外征调各房的子侄,内外诸亲,一并招募从军。
我们李军的子弟,肯定当主帅,让他们分领兵马,散在诸军之中,等待时机,首尾相应。
我和你在前头出发,袭击夺取御营,子弟们响应起事,各自杀掉军将。
一天之中,天下足以平定下来了’。”宇文述口授,让李敏妻写表,封口上注明是密表。
宇文述拿着上奏皇上,说:“已得到了金才的谋反证据,并有李敏妻的密表。”皇上看了,流泪说:“我的宗庙社稷差点倾覆,靠你这亲家公而得保全。”于是杀李浑、李敏等李家人三十二个,其余无论年龄大小,全部流放到岭外。
李浑的叔伯兄长李威,开皇初,因平定南蛮之功,官至上柱国、黎国公。
李询字孝询。
其父李贤,北周大将军。
李询深沉,有谋略,读了不少的书。
任北周的纳言上士,不久转任内史上士,兼掌吏部,以干练出名。
建德三年(574),北周武帝巡幸云阳宫,拜授他为司卫上士,委任他当留府事。
北周卫王宇文直作乱造反,焚烧肃章门,李询在门内放更大的火,所以反贼不得入宫。
周帝听说此事,夸奖了他,拜授为仪同三司,并升任他为长安令。
累功升任英果中大夫。
他累积军功,升任大将军,得到平高郡公的爵位。
隋高祖为北周丞相时,尉迟迥作乱造反,高祖派韦孝宽消灭他,任李询为元帅长史,委以心腹。
官军到永桥,诸将行动不一致,李询秘密告诉高祖,请求用大臣监军。
高祖于是命令高赹监军,能与高赹同心协力的,只有李询而已。
等到平定尉迟迥,李询进位任上柱国,改封为陇西郡公,赏赐布帛上千匹,外加赏赐人口、马匹。
开皇元年(581),引杜阳水灌溉三原,是李询监督这一工程,人民依靠这一工程带来的便利。
不久任检校襄州总管事。
一年多以后,拜授隰州总管。
过了几年,因患病而被征调还京。
回京后,皇上派去问候他的使者,络绎不绝,死于家中,时年四十九岁。
皇上哀悼惋惜很久。
李询谥号叫“襄”。
其子李元方承袭他的官爵。
李崇字永隆,果断而有谋算,胆识气力超过常人。
北周元年(557),因为他的父亲李贤的功劳,他被封为回乐县侯。
当时他年龄尚小,拜爵那天,亲族相贺,李崇独自落泪。
李贤奇怪,问他为什么哭,他说:“我对国家无功,却年幼时封侯,我应报答皇上的恩宠,这就不能服侍孝顺父母,所以悲痛罢了。”李贤因此大感奇异。
李崇刚开始作州主簿,这不是他的爱好,就辞官不做,要求当了率兵的都督。
随宇文护伐齐国,因其功劳最大,提拔他当了仪同三司。
不久当了小司金大夫和监制军器的官员。
建德初,升任少侍伯大夫,转任少承御大夫,兼任太子宫正。
周武帝平齐国,让他作参谋,因功勋卓著加授开府,被封为襄阳县公,食邑一千户。
不久改封广宗县公,转任太府中大夫,历任工部中大夫,转任右司驭。
隋高祖当周朝丞相时,他升任左司武上大夫,加授上开府仪同大将军。
不久任怀州刺史,增爵位为郡公,增加食邑到二千户。
尉迟迥谋反时,派使者招李崇同反。
李崇开始想响应尉迟迥,后知叔父李穆用整个并州归附隋高祖,于是他慨然叹息说:“全家中享受富贵的有几十人,适逢国家遭难,竟不能扶倾继绝,我又有何面目活在天地之间呢?”韦孝宽也怀疑他与尉迟迥相应,于是与他一起起居。
他的兄长李询当时任元帅长史,每每劝他,李崇因此也归心高祖。
等到击破尉迟,拜授他为大将军。
平定尉迟迥后,授他为徐州总管,不久升任上柱国。
开皇三年(583),任幽州总管。
突厥一进犯边塞,李崇就打败他们。
奚、靅、契丹等国,惧怕他的威力谋略,都争着归顺。
这以后突厥大举入侵,李崇率步兵骑兵三千人抵抗,转战十几天,部下多战死,于是在砂城坚守自保。
突厥包围了他。
砂城本来荒废,不可守御,从早到晚拼死作战,又没吃的,每每夜里出城抢掠突厥的兵营,得到牲畜,以继军粮。
突厥人怕他,深深戒备,每天夜晚连阵等待。
李崇军苦于饥饿,出城就遇敌,差不多全饿死了,天亮时从城外回到城中的,尚有百把人,然而多有重伤,不能再打仗。
突厥人想迫使他投降,派人对李崇说:“如来投降,封你为特勤。”李崇知道难免一死,命令他的士卒说:“我李崇丧师败绩,按罪当死,今天我要效命以向国家谢罪。
你们看我死后,才能向贼人投降,方便时分散逃走,努力逃回故乡。
如见到皇上,说明我李崇的这一心意。”于是持刀突然杀向贼人,又杀两人。
贼人乱箭射他,他死于阵前,时年四十八岁。
朝廷追赠他为豫、息阝、申、永、浍、亳六州诸军事、豫州刺史,谥号为“壮”。
其子李敏承袭他的官爵。
李敏字树生。
隋高祖因为他的父亲死于王事,把他养在宫中很久。
等他长大后,承袭广宗公的爵位,最开始任左千牛之职。
李敏容貌仪表很美,善于骑马射箭,歌舞音乐,无所不通。
开皇初,周宣帝的皇后封为乐平公主,有女名叫娥英,要选择对象,奉敕到弘圣宫聚集,等待相女婿的贵公子弟,每天都有数以百计的人。
公主亲自在帷帐之中,让他们自我介绍,并试他们的技艺。
选不中的,就让他们出去。
到李敏入试时,合于公主之意,终于结为婚姻。
李敏假借一品的羽仪,其礼就如娶皇上的女儿。
后来将要侍奉皇上饮宴,公主对李敏说:“我把天下都给了皇上,只有一个女婿,我当为你求柱国之职。
皇上如授你当别的官,你千万别致谢应承。”等到进见皇上时,皇上亲自弹琵琶,让李敏歌舞。
不久皇上十分高兴,对公主说:“李敏现任何官?”公主回答说:“他只不过是一个白丁罢了。”皇上对李敏说:“现在授你仪同之职。”李敏不应承。
皇上说:“不满你的意吗?现在授你开府。”李敏又不应承致谢。
皇上说:“公主对我有大功,我又何必对其女婿吝惜官职呢!现在授你柱国之职!”李敏这才舞蹈拜谢。
皇上于是就在龙座上写诏书授李敏柱国,以本官身份在皇宫值班。
后因避讳,改封经城县公,食邑一千户。
历任蒲州、幽州、金州、华州、敷州刺史,多不到职,常留在京都,往来于宫中,侍奉皇上游乐饮宴,得到的赏赐超过了功臣。
皇上后来巡幸仁寿宫,任李敏为岐州刺史。
大业初,李敏转任卫尉卿。
乐平公主将去世时,留下话对炀帝说:“我没儿子,惟有一女。
我不怕死,只是深深怜爱女儿女婿。
我现有的食邑,乞求转赐李敏。”炀帝听了她的话。
李敏的食邑后来到了五千户,并任屯卫将军之职。
杨玄感反叛后,炀帝修筑大兴城,这是李敏的策略。
李敏转任将作监,跟随炀帝征讨高丽,统领新城道的军将,加官光禄大夫。
大业十年(614),炀帝又征讨辽东,派李敏在黎阳督运粮草。
当时有人说,李敏也叫“洪儿”,炀帝怀疑“洪”字应了李姓为帝的谶语,曾当面告诉李敏,让他自杀。
李敏因此非常害怕,几次与李金才、李善衡等人私下商议对策。
宇文述知道后上奏皇上,李敏竟与李浑等一起被杀,当时年仅三十九岁。
他的妻子宇文氏,几月后也被赐毒药毒死。
○梁睿
梁睿,字恃德,安定乌氏人。
父亲梁御,西魏太尉。
梁睿年少时,深沉敏锐,有德行。
周太祖时,因为是功臣之子,他被养在宫中几年。
其后周太祖让诸子与梁睿一起生活,一起从师受业,感情很好。
梁睿七岁时,承袭广平郡公的爵位,累次升迁到任仪同三司,食邑五百户。
不久任本州大中正。
西魏恭帝时,任开府,改封为五龙郡公,授渭州刺史。
北周闵帝受禅继位后,任他为御伯。
不久,出京任中州刺史,镇守新安,以防备齐国。
齐人来犯,梁睿就挫败他们,孝闵帝很高兴,授他为大将军,晋爵为蒋国公,入京为司会。
后随齐王宇文宪在洛阳抵抗齐将斛律明月,每次作战都有战功,升任小冢宰。
北周武帝时,历任敷州刺史、凉安二州总管,在各地都有惠政,升任柱国。
隋高祖为北周宰相时,梁睿代王谦任益州总管。
他走到汉川时,王谦造反,派兵攻打始州,梁睿不得前进。
高祖命梁睿任行军元帅,率领行军总管于义、张威、达奚长儒、梁升、石孝义等的步兵、骑兵二十万讨伐王谦。
当时王谦派开府李三王等人守通谷,梁睿派张威击破他,俘虏几千人,进军至龙门。
王谦部将赵俨、秦会拥众十万,据险为营,围绕三十里。
梁睿命将士从小路上悄然而至,四面奋击,力战破敌。
蜀人非常害怕,梁睿兵鼓噪而进。
王谦部将敬豪据守剑阁,梁岩据守平林,都怕官军而来投降。
王谦又让高阿那肱、达奚等用重兵攻利州。
他们听说梁睿将到,达奚分兵据守开远。
梁睿对将士说:“这家伙据守险要,想遏止我军势头,我要出其不意,一定会打败他。”派上开府拓跋宗赴剑阁,大将军宇文赴巴西,大将军赵达率水军赴嘉陵。
梁睿又派张威、王伦、贺若震、于义、韩相贵、阿那惠等分路进攻达奚,从午时到申时,打败了他。
达奚逃跑到王谦那里。
梁睿进逼成都。
王谦命达奚、乙弗虔守城,自己亲率精兵五万,背城布阵。
梁睿攻阵,王谦不利,将回城,达奚、乙弗虔率城投降,拒不接纳王谦入城。
王谦率麾下三十骑逃走,新都县令王宝抓住了他。
梁睿在大街上杀了王谦,剑南全部平定。
梁睿升任上柱国,任总管如故。
皇上赏他布帛五千段,奴婢一千人,黄金二千两,白银三千两,食邑一千户。
梁睿当时威振西川,夷人、獠人都归顺内附,只有南宁酋长爨震恃远不服。
梁睿上疏高祖,要求征服南宁。
高祖深以为然,但因天下初定,恐怕民心不安,所以没同意。
后派史万岁讨平南宁,都是因为梁睿的谋略。
梁睿恩威并施,内地百姓和南方夷蛮都心悦诚服,声望越来越高,隋高祖私下里怕他。
薛道衡在蜀地从军,因便和梁睿饮宴,劝说梁睿说:“天下民心,已归于隋。”偷偷让梁睿劝隋高祖登基,高祖很高兴。
等到高祖受禅登基,对他更加看重。
梁睿又上平陈之策,皇上认为很好,下诏书表扬梁睿的才智大功,但认为天下初定,不宜再动干戈。
梁睿于是作罢。
当时,梁睿见突厥正强大,恐怕成为边境之忧患,又陈镇守之策十余条,上书奏道,对北地边患,一定要尽早除掉,表示愿为国效力。
隋高祖叹赏很久,用深情厚义答谢他。
梁睿常因自己是北周旧臣,入隋后久居重镇,内心很不安,屡屡请求入京。
于是征他入京。
等到引他拜见皇上时,皇上都站了起来,让他上殿,与他握手,十分高兴。
梁睿退朝后,对亲近人说:“功成身退,现在就是时候了。”于是推说有病,呆在家里,合门自守,不与当代人交际。
皇上赐给他版舆,每次朝觐时,都让几个人侍奉他上殿。
梁睿刚平王谦时,自认为威名太大,恐被时人忌恨,于是受很多贿赂,以自己栽赃自己,怕人说他有政治野心。
因此功劳簿上所记的,多不属实,到朝廷上称屈诉冤的,前后数以百计。
皇上命有关部门查验这事,行贿的多得罪受罚。
梁睿害怕,上表谢罪,请求让自己到大理寺受罚。
皇上安慰他,让他回府去。
开皇十五年(595),随皇上到洛阳,在洛阳去世,当时六十五岁。
谥号叫作“襄”。
上一篇:列传·卷一
下一篇:列传·卷三
全 文: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