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850

治反为逆,治得为从¹。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²,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人有客气³,有同气⁴。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病发而有余⁵,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谨察间甚⁶,以意调之,间者并行⁷,甚者独行⁸。先小大不利而后生病者治其本。

¹治反为逆,治得为从:逆其病情而治为逆治,顺其病情而治为从治。

²逆:指气血不和。

³客气:即新感受的邪气。

⁴同气:同,当作固,固气,即原在体内的邪气。

⁵有余:指邪气有余。

⁶间:病轻浅。甚:病深重。

⁷并行:标本兼治。

⁸独行:单独用治标或治本的一种方法。

译文

背逆病情而治的为逆治,顺从病情而治的为从治。先患某病,然后发生气血逆乱的,治疗它的本病;若先气血不和,然后才患病的,应先调治气血逆乱;先感受寒邪而后发生其他病变的,应当先治其寒;先患病而后生寒变的,当先治其本病;先患热病而后发生其他病变的,应当治其热病;先患热病而后生胸腹胀满的,则应治胀满这个标病;先患病而后发生泄泻的,应治其先病之本病;先患泄泻而后又生其他病的,则应先治它的泄泻本病,一定得先把泄泻治好,才可治疗其他病证。先患病而后发生中满的,应当先治中满这个标病;先患胸腹胀满证,而后又增加了心烦不舒的,应当治中满这个本病。人体有新感邪气,也有旧有病症。大小便不利的,应当先治其标病;大小便通利的应当先治其本病。如发病表现为有余的实证,应当用本而标之的治法,即先治其本,后治其标;如发病表现为不足的虚证,应当用标而本之的治法,即先治其标,后治其本。要谨慎地观察病情的轻重,根据具体病情而治疗,病轻的可以标本兼治,病重的就要根据病情,或治本或治标。先大小便不通利,而后并发其他疾病的,应当先治其本病。

赏析与点评

本段判别标、本的标准是以时间的先后次序,即疾病发生的过程中先起作用或先出现的为本,后起作用或后出现者为标。无论以何种标准判别标本,原则上应以治本为先,治标在后。但对于后生之中满和病中出现的二便不通以及病发而不足者,又须先行治之,即治标为急,治标在先。另外,一般来讲,病轻者,可标本同治;而病重者,则当单治标或单治本,治当精专。


至真要大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