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325

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¹?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凡治病必察其下²,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

¹气口:诊脉部位,即掌后桡动脉部位。中医认为五脏六腑的脉气在此表现最为明显,故称气口,也叫“脉口”、“寸口”。

²下:指大小便。

译文

黄帝问道:诊察气口之脉,为什么能够知道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气呢?

岐伯说:胃是水谷之海,六腑的源泉。凡是五味入口后,都存留在胃里,经过脾的运化,产生精华物质来营养脏腑血气。气口属于手太阴肺经,而肺经主朝百脉,所以五脏六腑之气,都来源于胃,而其变化则表现在气口脉上。五气入鼻,进入肺里,肺开窍于鼻,而肺一有病,鼻的功能也就差了。凡是在治疗疾病时,首先要问明病人的二便,辨清脉象,观察他的情志以及病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