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肝藏血,血舍魂¹。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²。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藏不安。必审五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
¹血舍魂:意即魂的功能凭依于血。
²经溲不利:大小便不利。
译文
肝贮藏血,魂依附血液。肝气虚,会恐惧;肝气盛,容易发怒。脾贮藏营气,意念依附营气。脾气虚,会使四肢运用不灵,五脏不能调和;脾气壅实,会使腹部胀满,大小便不利。心藏神,神寄附在血脉中。心气虚,会悲伤;心气太盛,会笑而不止。肺藏气,魄依附在肺气中。肺气虚,会感到鼻塞,呼吸不便,气短;肺气壅实,会大喘,胸满,甚至仰面而喘。肾藏精,意志依附精气。肾气虚,会手足厥冷,肾有实邪,会腹胀,并连及五脏不能安和。因此说:治病必须审察五脏病的症状,以了解元气虚实,从而谨慎地加以调治。
赏析与点评
一、七情虽产生于五脏,但七情太过或持续不解又会导致五脏功能失调、气机紊乱,产生不同的情志症状和形体症状。其致病特点与规律有以下三点:其一,五志首先伤心,表现出心功能失调的病证;其二,五志自伤本脏:喜伤心,怒伤肝,悲忧伤肺,思虑伤脾,惊恐伤肾;其三,五志互伤它脏:多为本脏不虚而它脏先虚所致。
二、五脏与精气神的藏、舍关系:
神是在脏腑精气的基础上产生的,精气充养脏腑、组织、器官等形体便产生了神的活动。因此,精、气、神是构成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精气化生于脏腑,藏于五脏,所以神与五脏的关系尤为密切、分属于五脏,故五脏又有“五神脏”之称。神与五脏的配属关系,即本篇所言:“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这种理论反映了《黄帝内经》整体观思想,它与“心主神”共同构成了《黄帝内经》脏腑与神志关系的主要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