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文明的冲突:一个过时的预言?(1)
一般来说,一个知名学者通常以一两本代表作扬名天下,很少有学者几乎每本书都引起轰动。亨廷顿却是一个例外。他的几乎每本书都像是一颗小型原子弹,在公共领域激起激烈的辩论和持久的关注。这未必是因为他的某个具体观点本身多么深得人心,而是因为他是个超级“议题设定者”——也就是说,你同意他也好,不同意他也好,你总是在情不自禁地讨论他抛出的问题。
大家可能有印象,我们这个课程就屡次提到过他。在讲“第三波民主化浪潮”时,我提到了他,因为这个概念是他发明的。在讲“重新带回国家”的时候,我也提到了他,因为他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这本书,引领了一个思想潮流。这次课,我们又要以他为引子,来谈论另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文明的冲突。
一个不合时宜的预言
1996年,亨廷顿出版了一本书,叫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这本书的基本观点,其实已经包含在标题里了,大意就是:冷战结束了,以意识形态为分野的冲突走到了尽头,从现在开始,文明将成为政治冲突的分界线。换句话说,以前是左右之争,现在是文化之争。他把世界文明分为七八个板块:西方文明、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东正教文明、日本、印度、拉美等。但是,如果进一步简化,他实际上是把文明分成了三个阵营:一个是西方,一个是东方,还有就是一堆“骑墙派”。用他的话来说,就是“theWestvs.theRest”(西方对其他),以及一堆swingcivilizations(摇摆的文明)。
今天来看,这本书最有意思的地方,不是它的具体观点,而是它的发表时间。这本书出版于1996年。事实上,亨廷顿在1992年就做了“文明冲突”的报告,1996年的书,只是对这个报告的拓展。也就是说,几乎是冷战刚刚结束,当时整个西方还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中时,亨廷顿却不识时务地抛出了这个冷峻的观点——“文明的冲突”正在到来。
当时,他的观点一抛出,立刻受到了无数批评:有的批评他好战,在煽动战争;有的批评他西方中心主义,将西方文明看得高人一等;有的批评他不区分政治和文化,将政治的冲突统统归结为文明的冲突;甚至有人批评他不过是耸人听闻、哗众取宠。但是,一个事件的发生,让无数批评的声音愣住了,顷刻间,在一些人眼中,亨廷顿从一个沙袋变成了一个“预言家”。什么事件?大家可能猜到了:911。
911的发生,让很多人开始正视“文明的冲突”这种可能性。纽约的世贸大楼,几乎可以说是西方文明的象征,眼睁睁地被两架飞机撞倒,而劫持这两架飞机的,是19个伊斯兰极端分子。人们可以从无数个角度诠释这个匪夷所思的事件,但是无疑,文化冲突是其中一个重要视角。
911是一个戏剧化的事件,另一个事件,不那么戏剧化,而是缓缓发生,但是它的冲击波,同样被视为是“文明冲突论”的论据,这个事件,就是中国的崛起。在一些人看来,近年中美矛盾不断升级,似乎是印证了亨廷顿的观点。特朗普上台之前,中美冲突还只是时隐时现,特朗普上台之后,由于他“酒驾”般的施政风格,冲突开始白热化。从中美贸易战到科技战,从香港问题到新冠病毒之争,双方不断地陷入剑拔弩张的状态。我们有种感觉,窗外的历史似乎不再闲庭信步了,而是开始加速奔跑,至于它将要跑到哪里,没有人知道,但是这个速度本身,就足以让人感到紧张。同样,中美矛盾的清晰化,或许有各种原因,但是无疑,文化的冲突是其中一个重要逻辑。
所以,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被很多学者判了死刑,在21世纪却起死回生了。救它的不是别的学者或者理论,而是现实本身。现实曲曲折折,却还是绕到了亨廷顿的笔下。人们不情愿地发现,theWestvs.theRest,这个说法虽然如此粗糙,如此经不起细节的推敲,但是,作为一个大致的框架,却似乎比25年前,也就是亨廷顿刚刚写下《文明的冲突》的时候,更有说服力了。更重要的是,人们担心,这种“说服力”仅仅是刚刚开始。
到底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是个先知性的预言,还是过时的危言耸听?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时间关系,这次课,我想谈谈在我眼中,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对在哪儿。下次课,我将谈谈我认为这个观点的问题在哪儿。
显然,我们真正关心的,不是亨廷顿本人或其著作的命运,而是我们所置身的这个世界是否真的处于一个文明对撞的时刻。因为照亨廷顿的说法,似乎西方国家已经吹响了集结号,而东方国家也终将因为“共同的敌人”而走到一起,双方将沿着一条“文明断层线”迈向决战时刻。如果这个画面是真的,那我们也不可能岁月静好下去了。山雨欲来风满楼,我们当然要关心,我们所面临的,是怎样一场风暴。
亨廷顿对在哪儿之一:政治文化差异真实存在
现在,我来说说,我认为亨廷顿对在哪儿。首先,我非常同意亨廷顿的这个看法:就特定历史时刻而言,政治文化的差异是真实存在的。什么叫政治文化的差异?简单来说,就是政治价值排序的不同,或者价值权重的不同。大家可能会觉得,不同政治文化存在价值差异,这还用说吗?这不是废话吗?其实,这还真不是废话。即使原则上同意“政治文化存在差异”的人,在涉及具体问题时,也常常否认这一点。在具体问题上,他们常常说的是:“别看谁谁谁怎么怎么样,其实它怎么怎么样”,因此结论往往是“其实都一样”。
一种常见的否认政治文化差异的方式,就是以文化内部的多样性,去否认一个文化总体的价值倾向性。比如,如果我说,中国人倾向于有更强烈的民族主义观念,可能立刻有人会说,“我就认识谁谁谁,他完全没有民族主义观念”;或者如果我说,穆斯林世界对同性恋更缺乏宽容,可能立刻有人会说,“我就认识哪个哪个穆斯林,他们完全能够接受同性恋婚姻”。显然,我相信,每个文化内部都会有多元的声音,但是,我理解的文化差异,不是指每个文化铁板一块、万众一心,而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时刻,每个文化圈的“平均观念水位”或者“中间观念水位”的位置不同。
另一种否认政治文化差异的方式,是以每个文化内部的演进性,去否认一个文化在特定历史时刻的倾向性。比如,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说到巴基斯坦的“荣誉谋杀”。所谓“荣誉谋杀”,大家可能听说过,就是一个男性,因为他某个女性亲属做出什么“有伤风化”的事情,比如通奸、私奔,甚至仅仅因为穿着有点暴露,就直接把这个女人给杀了。讲到这个现象时,我表示很愤怒,我这个朋友的第一反应就是:基督教国家以前也非常歧视女性,中国不也是,等等。
显然,基督教世界历史上有过烧女巫现象,中国古代也有过将通奸女性“浸猪笼淹死”的现象,这和今天巴基斯坦的“荣誉谋杀”相比,其残忍程度,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当我们谈论文化差异的时候,我们是在谈论“特定的历史时刻”的差异,也就是在同一个时间的横切面里,不同文化是否存在着价值差异。毕竟,文化的冲突是发生在特定的历史时刻,400年前的英国人可能比今天的巴基斯坦人更加保守,但是他们不会相遇,会相遇的,是今天的巴基斯坦人和今天的英国人,所以特定历史时刻的文化落差很重要。
第三种否认政治文化差异的方式,是以“普世价值”去否认文化差异的存在。根据这种观点,世界上存在着普世的价值,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家都是人嘛。因此,我们能够观察到文化差异,“其实”仅仅是政治差异,无非是一些统治者以高压方式蒙蔽人心,一旦高压消失,“虚假观念”也会随之消失,普世价值自然就浮现出来了。
老实说,我觉得“普世价值”这个词有点偷懒。显然,全世界的人都热爱自由。用秦晖老师的话来说,如果自由不是“普世价值”,为什么全世界的监狱都要上锁?全世界的监狱都要上锁,说明全世界人都渴望自由。在这个意义上,自由当然是普世价值。但是,更重要的问题,或许不是全世界民众是否热爱自由,而是当自由与其他价值发生冲突时,比如当自由和平等发生冲突时、当自由和秩序发生冲突时,人们如何排序?面对价值的冲突,也就是所谓“诸善之争”的时候,价值的排序或价值序列中的权重不同,就带来政治文化的差异,这才是“文明冲突”的起源。
比如,有些文化重视秩序超过自由,有些文化则重视自由超过秩序;有些文化认为主权比人权重要,有些文化则认为人权比主权重要;有些文化更重视平等,有些文化更重视效率;等等。我在清华大学工作,如果我问我的学生怎么看待“港独”“台独”,我相信绝大部分学生都会义愤填膺、拍案而起,但是我记得在英国工作的时候,我也问过N个我的英国学生,如果苏格兰独立,你怎么看?结果他们大部分都表示,他们想独立就独立呗,慢走不送。
至于各种文化差异背后有没有政治因素,当然肯定有。但是,即使是一定体制内形成的民意也可能内化。为什么?因为为了避免认知失调,人们往往会说服自己,自己被动相信的东西其实是自己主动相信的。这一点,在纳粹德国是常见现象。之前我讲到艾希曼、讲到“理性的无知”,就是类似的道理。而所谓“虚假观念”,一旦形成,它也可能构成真实的、有重量的“社会事实”,反过来成为特定政治的文化支撑。这就像“地球是平的”这个说法,即使是错误的,但是,如果多数人这样认为,这个观念本身就构成一个重要的“社会事实”,而社会事实是有社会后果的。
所以,其实人们有很多种方式去否认“政治文化差异”的真实存在。不过,政治文化差异的真实存在,并不是亨廷顿的或者我的“看法”而已,而是可以被验证的经验事实。比如,跨国民意调查就可以提供大量相关信息。举个例子,关于男女平等的看法,在世界观念调查2010—2014年的数据中,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当就业机会稀少时,男人比女人更有权得到工作。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美国人同意这个判断的比例是多少呢?大约6%。中国人多少呢?38%。巴基斯坦多少呢?75%。可以看出,对同一个涉及男女平等的问题,今天的西方文化、儒家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反应是不同的。
再举个例子,皮尤中心2015年的一项民调,有个问题涉及言论自由的限度,当问及“人们是否有权公开批评政府的政策”时,95%的美国人表示同意,巴基斯坦表示同意的人则只有54%,而当问及“人们是否有权公开冒犯我的宗教”时,77%的美国人表示同意,但是只有20%的巴基斯坦人表示同意。[1]可见,不同文化目前对“言论自由的边界”的理解也有所不同。还有一个例子。在盖洛普2017年的一项民调中,一个问题是“你是否愿意为你的国家而战”,中国表示“愿意”的比例是相当高的,77%,而欧美国家普遍不太高,美国是最高的,44%,加拿大是30%,英国是27%,说明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可能不如中国人这么热烈。
此类的例子很多,在这里不可能一一列举。我想,大家已经大致理解我的核心观点:在特定的历史时刻,政治文化差异是真实存在的。事实上,在追踪全球观念变化方面,最著名的两个政治文化学者英格尔哈特和韦尔策尔,他们干脆根据这些差距,画出了一个“世界观念地图”(图4-6)。
图4-6 世界观念地图(2020)
(图片来源:WorldValueSurvey网站)
图中,纵轴是从传统价值到世俗理性化的分野,横轴是从生存价值到“自我表达价值”的分野。在这个“文化地图”中,信息非常复杂,但是有一点相当明确:不同的文明确实在价值谱系上的位置有所不同,并且具有一定的“板块性”。比如,新教国家倾向于集中于这个图的右上角,也就是说,它们的政治理性化程度和自我表达价值都比较高;而儒教国家倾向于出现于图的中上方,也就是说,这些国家的政治理性化程度较高,但是自我表达的价值程度居中。以此类推,确实可以大致看到亨廷顿所说的“文明板块”的分布。
亨廷顿对在哪儿之二:政治文化差异可能引发冲突
上面是我想说的第一点:政治文化的差异是真实存在的。现在,我来说说我同意亨廷顿的第二点:政治文化的差异可能会带来冲突,在一个全球化加速的时代尤其如此。关于这一点,大家可能又会觉得是废话:显然啊,差异可能带来冲突,这有什么争议吗?事实是,这有争议。不但有争议,而且近些年人们还争得如火如荼。争论的一方,当然是亨廷顿的观点,认为在一个不同文化狭路相逢的时代,可能爆发激烈的冲突,而争论的另一方,则是一种比较理想主义的“文化多元主义”观念。
根据这种观点,不同文化如果彼此尊重,完全可能和谐共处。因此,移民难民的加速化不会带来什么文化的冲突,少数族裔也没有必要向主流文化靠近、进行文化同化。用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的话来说:多样性是我们的力量(Diversityisourstrength)。所以,为什么要害怕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恰恰应该是一个社会应当庆祝的事情。
显然,特鲁多的说法非常有吸引力,我们都向往一个不同文化和谐共处、各美其美的社会。但是,这种和谐的前提是“相互尊重”,而这是一个巨大的、经常被现实打耳光的“如果”。如果塔利班能够接受民主选举,阿富汗就不会再打内战;如果埃及人都接受穆兄会的胜选,那么埃及民主就不会崩溃;如果乌克兰人都承认欧盟比俄罗斯更好,乌克兰内战就会迎刃而解……但问题是,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省心的“如果”。
成功的“多元文化主义”需要所有文化群体同时恪守自由、宽容、民主的底线,而这是一个极高的底线。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其种族关系问题仍然是一个不断发炎的政治伤口。印度作为发展中世界的老牌民主国家,其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冲突近年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在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华裔在那里已经扎根数百年,仍然成为时不时爆发的反华浪潮的受害者。在尼日利亚,基督徒和穆斯林从独立开始就不停冲突,直到今天,几乎每次大选都因为族群关系而成为火药桶事件。显然,在这方面,相比其他国家,加拿大相当成功,但是即使成功如加拿大,其魁北克问题也曾引起严重撕裂。到今天,它也有移民难民的限额,有择优过关的移民过滤标准,而在难民涌入有失控迹象之际,它也开始悄悄地调整自己的政策,把门关得更紧。更重要的是,到现在,加拿大仍然是个文化同质程度相当高的国家,其有色人种的人口比例远远低于美国,非法移民问题更是与美国不可同日而语,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说加拿大已经成功应对了文化多元主义的挑战,不如说真正的挑战可能还没有到来。
事实上,文化在相互遭遇的过程中发生冲突,无论是在历史还是现实中,可以说比比皆是。对此,我们中国人可以说有长达200多年的切身体验。当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访,一个跪还是不跪的问题,就引发了巨大的外交危机。这个危机的背后是什么?是价值的冲突。对当时的大清王朝而言,连大臣见到皇上,都得三跪九叩、自称“奴才”,何况你一个外国使节?而对英国使节来说,我连自家国王都不跪,为什么要给你们跪?不同的权力观,带来文化的冲突。马戛尔尼访华暴露的礼仪冲突,只是后面200多年巨大文化冲撞的一个引子而已。
今天,全世界的文化冲突仍然无处不在。一个典型例子,是2015年的“查理周刊事件”。这件事大家应该都知道,法国的一个杂志《查理周刊》,因为刊登冒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遭遇极端分子的报复,10余人被打死。2020年10月,一个法国教师又因为在课堂上展示这个漫画,被一个穆斯林极端分子砍头。对于法国主流社会来说,言论自由是至高的价值,哪怕这种自由有时候意味着对虔诚宗教信徒的冒犯;对于极端主义穆斯林来说,宗教信仰是至高的价值,哪怕这意味着有时候要抑制言论自由。于是,不同价值排序的文化相互遭遇时,冲突爆发。
图4-7 马戛尔尼觐见乾隆帝
1793年,马戛尔尼(McCartney)觐见乾隆帝。双方就礼仪事宜产生多次争执,最终达成协议,英国作为独立国家,其使节行单膝下跪礼,不必叩头。
所以,文化差异造成冲突,这是一个不断上演的历史事实,而不仅仅是保守主义者的臆想。在一个全球化程度不高的时代,观念不同的人还可能相安无事,毕竟,大家相距遥远,可以井水不犯河水。全球化则把远在天边的“异己者”带到了眼前。从经济上而言,全球化对于绝大多数人显然是好事,毕竟,全球化可以通过把蛋糕做大而实现双赢。但是,文化全球化则不同,因为价值观念常常只能非此即彼:你不能既认可同性恋的婚姻权,又反对同性恋的婚姻权;既认同退教权,又不认同退教权;既相信主权高于人权,又相信人权高于主权。这就是为什么文明的冲突常常到达你死我活的程度。2013年的一项皮尤调查显示,64%的巴基斯坦穆斯林,63%的埃及穆斯林,78%的阿富汗穆斯林认为退教——就是离开伊斯兰教——可以被判死刑,如此强烈的宗教情怀,一旦与宗教自由的世界观相遇,冲突可以说在所难免。
遭遇不但可能带来冲突,甚至可能会造成观念的两极化。这一点,我想所有在网上辩论过的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之前谈到瑞典的时候,我曾经讲到过一个概念——“文化反弹”。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为了抵御西化威胁,东方各国多少都出现了“传统复兴”现象;而最近20年移民难民浪潮的出现,同样也开始激发西方世界的右翼民粹主义,以此抵御他们心目中的“东方化”威胁。这种各自保守化的趋势恰恰是“文明遭遇”的阶段性后果。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我们谈到过的阿富汗,一个本来正在走向世俗化的国家,为了抵制苏联带来的极左意识形态,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宗教原教旨主义狂热,可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其他国家可能没有那么极端,但是保守力量崛起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常见趋势,印尼、土耳其、印度、巴西、匈牙利、俄罗斯等国家都有此迹象。哪怕是中国,这些年对传统文化的强调,大家也都有目共睹。我记得我小时候,学校是不学《三字经》《弟子规》的,但是现在我女儿,小小年纪,在那摇头晃脑念:“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搞得我还得偷偷百度,才知道她在说些什么。
当然,对外来文化,各国的态度不一定仅仅是抵制,更多的时候是“半推半就”:一边抵抗,一边学习;今天抵抗,明天学习;一部分人抵抗,一部分人学习……这种半推半就的暧昧态度,其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所有文化都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变迁。但是,这种殊途同归的现象,是否意味着文化冲突不会爆发?有趣的是,未必。事实上,英格尔哈特和韦尔策尔的研究就发现,虽然世界各国民众都在或多或少向着更自由、民主、平等的政治价值移动,但是文化冲突的风险仍然可能增加。为什么?因为移动的速度不同。简单来说,如果跑在前面的人跑得更快,就算跑在后面的人和他方向一致,双方的距离还是会越来越远。遗憾的是,从“世界观念调查”的数据来看,这恰恰是当下各文明演进中所发生的情况。
总结一下,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我认为,在两点上是对的:第一,在特定的历史时刻,政治文化的差异是真实存在的。即使这种差异可能是特定政治制度、历史条件、经济水平等因素的产物,而不是什么亘古不变的“民族性”或者“宗教特征”,但是,作为一个因变量存在的它,也可能作为一个自变量深刻地影响着政治的稳定性。第二,在一个全球化加速的时代,文化差异可能带来激烈的冲突。哪怕我们都认为A和B都重要,但是,当你相信A比B重要,而我相信B比A重要,你我在一起生活,就可能出现各种摩擦。事实上,相互遭遇不但可能呈现矛盾,还可能造成观念的两极化。当代世界各国,无论东西,都出现了保守主义的复兴,就是这种两极化的一个表现。即使这种保守主义的复兴,只是文化演进大方向中的旋涡,由于不同文明演进的速度不同,文明冲突的风险仍然有可能不断增加。
认可上述两点,是否意味着认可亨廷顿的总体性判断,也就是说,一场东西文明的大对决即将上演呢?大家可能都看过《权力的游戏》,都知道这个故事的大致发展轨迹:一开始,是无数分散的势力相互混战,但是慢慢地,大鱼吃小鱼,合并同类项,最后演变成了小龙女和瑟曦在君临城的对决。其实,亨廷顿所描述的未来世界,有点像“权力的游戏”:不同文明圈大鱼吃小鱼,合并同类项,最终,世界格局走向theWestvs.theRest的对垒。国际格局真的会这样演变吗?未来世界真的会如此好莱坞吗?我不这么认为。为什么?我们下次课再讨论。
[1]RichardWike,“Theboundariesoffreespeechandafreepress,”PewResearchCenter,GlobalAttitudesandTrends,Nov.18,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