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愿你慢慢长大 - 刘瑜等 >
- PART3爱的手记
望子成人——提心吊胆二十年
王森
“望子成人”,这几个字是我六年前在儿子教室的黑板上写下的,当
时的场景现在还历历在目。
那一年儿子读高一,在一所国际学校,念的是加拿大的教材,学分
制,只要按部就班修满学分就可以直通加拿大的大学。
那一天下午是儿子班级的家长会,到场的家长几乎都是爷爷奶奶,环顾教室,我好像是为数不多的几个父母之一,而所谓父母,我印象里爸爸就我一个,其他家长都是妈妈。家长会的主持人是我儿子和一个女同学,除了老师和学生分别介绍学习情况之外,有一个环节是学生和家长的互动。当儿子代表同学们向在座的家长们问出“作为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到底是什么”的时候,教室里突然鸦雀无声了。显然,小朋友们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有所期待的。爷爷奶奶们对这个问题看来是没有什么思想准备,也可能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好像不能用一些套话去应付,于是集体陷入了沉默。一分多钟过去了,为了不让儿子感到尴尬,我举手,站起来走到了黑板前,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出了“望子成龙”四个字,然后在“龙”字上面打了一个叉,写了第五个字“人”。
我说,十六年前,儿子出生时,我还很年轻,那个时候我还根本没有认真思考过如何养育孩子这个问题。准确地说,我觉得我根本还没有资格有孩子的时候就有了他。给他取名的时候,选了一个喜欢的“柏”字,还按照思维惯性用了一个“龙”,给儿子取名叫王柏龙,思维惯性当然就是“望子成龙”。可是,随着他一天天成长,我也在一天天成长,我的想法慢慢发生了变化。我越来越觉得“望子成龙”是一个一厢情愿的、霸道的荒唐想法。我之所以现在把“龙”改成了“人”字,是因为我现在认为,把王柏龙带到这个世界上来,我最大的期望只是希望王柏龙能够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普通人,如果还能够有一两个陪伴终身的爱好就更好了。至于“龙”,那是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凌驾于人之上或之外的怪物。我现在愿意当着大家和王柏龙的面收回我“望子成龙”的期望,我现在,望子成人。
我隐约记得说完这番话之后,教室里有稀稀拉拉的掌声,家长们没
有都鼓掌,但是儿子的眼神里有骄傲。
一晃时间过去了六年,王柏龙并没有如我所愿到国外去读大学,他
甚至连那所高中都没有真正毕业就号称喜欢音乐擅自跑到北京的一所音乐学院读了两年。今年,本来应该是他从音乐学院毕业开始职业生涯的年份。可惜,他又自行退学,跑回武汉,在我的咖啡学校学做咖啡。现在他正在谋划他的宠物咖啡馆,前两天还在向我介绍他的计划。
看到这里,估计读者都已经开始鄙视我或者同情我了,你这儿子是怎么带的?怎么老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没常性呀,连个音乐学院的文凭都没有拿到又半途而废,未来堪忧啊!
老实讲,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心情平静。作为当事人,以我的观察,有很多的细节在支持着我对他的信心。我可以确认,他已经长成了一个身心健康的成年人,符合我六年前的期待,这就够了。
但是,我也必须承认,从王柏龙出生到去年这二十年的过程是惊心动魄的。在这个过程中,我这个自认为非常自信的人不止一次地感觉到无助,感叹在中国生养一个孩子是一件风险极高的事情。我说的风险当然包括你有没有能力负担孩子成长的各种费用,但更主要的风险于我来说,是孩子在你的教育下能不能身心健康,能不能形成一个好的价值观,能不能活出一个人样子。
比如,王柏龙四五岁的时候,看到我在阳台上吞云吐雾,就指着我的胸口跟爷爷说:“爸爸的肺肯定是黑的,我长大了肯定不抽烟。”这当然是受了不抽烟的爷爷的影响,我听到的时候心里暗自庆幸,不抽烟当然是好事。可是,没有想到的是,我第一次揍他竟然就是因为这小子不仅偷偷抽烟被我发现,还偷了我衣柜里的一百美金去和外教换成人民币买烟、请同学吃饭。作为一个烟鬼,儿子长大会不会抽烟,其实我心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期待,只是我当时突然意识到了,事情原来没有那么简单。令我崩溃的是,我的侥幸心理算是被现实给彻底击碎了。
第一次对自己的侥幸心理做出反省,是看到著名童话大王郑渊洁的
一番话之后。郑渊洁说,只要你有了孩子,你就应该是演员。孩子的模仿能力超强,是任何奥斯卡影帝、影后都望尘莫及的。从孩子出生起,父母就要当至少十八年演员。演员有两种:本色演员和演技派演员。如果你想让孩子和你一样有出息,你就当本色演员;如果你想让孩子比你有出息,你就当演技派演员。比如,你不爱看书,但是当孩子在场时,你也要像煞有介事地捧着一本书看,使孩子从小对读书产生崇拜心理——教育孩子的根本是身教。闭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给你的孩子看。
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是2009年,王柏龙已经十三岁读初一了。我当然非常认同郑先生的看法,因为很科学。但我同时也知道,来不及了。儿子两岁的时候我就被离婚了,和很多单亲家庭一样,王柏龙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我因为没有住在家里,所以他从两岁到上小学这段关键时期的成长细节我根本就没有参与。虽然我喜欢看书,但是并没有意识到要“演”给他看,自然也不会请父母去“演”给他看。可是,科学告诉我,人的很多习惯是这段时间养成的,包括读书的习惯。这是我第一次真正的焦虑,孩子每一天都在长大,过去了就过去了,无法弥补和挽回。
读书是一个终身的好习惯,我同意郑先生的科学说法,培养孩子这个习惯不可能靠说教,而我错过了最佳时期,在这一点上我很愧对王柏龙。老实说,他出生的时候,我的心智并不成熟,除了一些本能的兴奋之外,我毫无准备。
因为我的无知,王柏龙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的时候因为是读寄宿学校倒也中规中矩,没有什么异常,可一进初中就露馅了。虽然还是住读,但他的个性开始张扬,喜欢打球,偏科严重。按照我的价值观,我认为这个问题不大,每个人都有某些先天优势,也会有短板,王柏龙天生短跑厉害,有运动天赋,但数学不灵。作为中考高考数学都满分的我,虽然感到意外,但也只能接受现实。而且我很反感课外补课
的风气,认为既然是住校,老师应该发现某个学生的弱点并加以辅助。没想到,到初二的时候,王柏龙的班主任竟然请我到学校,告诉我这个孩子的数学成绩严重影响了全班的平均水平,暗示我最好是转学。我的天啊!作为老师,竟敢对家长提出如此明目张胆的不合理要求,可想而知平时对一个弱势的中学生她会做什么,这对人格形成中的小朋友会带来多大的伤害呀!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老师的这种伤害造成的隐患是不可逆转
的,这种状况之普遍是一种社会层面的风险。而当时面对这种问题,我能够采取的办法只能是果断转学。
我感到无助,我们只能靠运气去碰到一个好老师,一个真正懂得尊
重孩子而不是重视平均成绩和“绩效”考核挂钩的老师。
在王柏龙成长的过程中,我常常有自己不配有小孩的想法。为了弥
补,从他十岁开始,我每年都带他出一次远门,十岁去了香港的迪士尼,十一岁去了法国,十二岁去新加坡,十三岁去大理、腾冲,十四岁送他去加拿大温哥华游学一个月,十五岁去澳大利亚游学。到他十六岁开始,进入了最惊心动魄的三年。
现在和王柏龙聊起那三年,这小子总是呵呵笑着说,他也不知道那几年是怎么回事,抽烟,喝酒,谈恋爱,违反校纪,除了该干的事情没兴趣干,什么“坏事”都干,而且屡教不改。这些当然可以简单地用青春期逆反来解释,但是,来自社会的风险,我认为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王柏龙的高中是国际学校,其实也就是所谓的贵族学校,我和很多家长犯的是同样的错误,那就是因为自己拿不出更多的时间,指望花高价把孩子扔进一个好学校就万事大吉了,至少是抱着侥幸心理,希望好学校能够完成教育的全部。国际学校可能会比他之前的那个初中要人性化一点,不至于去羞辱一个孩子,但是,对一个没有养成好习惯的孩子,相对的宽松又成了负面因素。由于“贵族学校”的生源基本来自富裕家庭,
各种恶习的互相影响在青春逆反期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高中的头两年,我多次被叫到学校配合处理他的恶行,当然也包括数学成绩一塌糊涂。每次,我都自己觉得很理性地跟他说,你看,即便是校长见到爸爸也会非常尊重,这说明你的成绩只关乎你自己的尊严,对爸爸的尊严没有影响,所以你学习并不是为了爸爸,爸爸不会因为你的成绩不好而觉得没有面子,而你,要为自己的尊严而战。很遗憾,几次反复下来,这样的说教不仅没有效果,而且到了高二下学期的时候,他竟然提出要退学,坚决不读了。于是,我威胁他,再过几个月你就十八岁成年了,实在不愿意上学可以休学一年看看。但是,我给的生活费是和教育费捆绑的,既然不读书了,那生活费也就不会有了,你得自己去找工作养活自己。没想到,这小子竟然离家出走了。
这时候我的无助可想而知。是的,我的确曾经跟王柏龙讲过,你来到这个世界上终究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生命是你自己的,你不是我的附属品,你没有义务活成我期待的样子,我能够给你的最有价值的东西是自由。可是,我怎么也想不到,不仅最终送他去加拿大读大学然后让他自食其力的如意算盘落空,现在看来连高中都毕不了业,考国内大学更是想也别想,难不成十八岁就真的由他去闯荡江湖?
两个月后,王柏龙回到了武汉,号称去了宜昌,打了各种工,发现生存不易,希望继续上学,但是坚决不回国际学校,要直接去报考武汉音乐学院,希望我资助他开始补习声乐。这下子我又挠头了,以他的成绩就算是唱歌能够蒙混过关,文化课绝没有可能过分数线啊。可这样无论如何,他总算是回来了,总比去闯荡江湖要好啊。现在回想那段时间的挣扎和无助,心有余悸。
天无绝人之路,我在网上看到北京那所音乐学院,而且正好要来武
汉招生。于是,我推荐给王柏龙去面试,没想到,他竟然顺利被录取了。当时,我自私又无助的想法是,能有个学校让这孩子待着就算不错
了。于是,王柏龙高中没有毕业就去了北京,两年里传回来的都是喜讯,他告诉我他的专业课成绩不错,老师不仅认可还非常重视,多次推荐他去参加一些选秀节目,当然,最终他都被淘汰了。
每次他被淘汰的时候,我都安慰他,只要是真的喜欢,就不急着靠选秀来证明什么,等实力真的够了,选秀平台会来找你的,难道这些平台就不需要真正有实力的歌手吗?就算是有实力,还得靠潜规则,可要是你的实力超群无可替代呢?
过来人都有这样的感慨,孩子怎么一眨眼就长大了。很快,两年就过去了,半途而废的噩梦重现。突然有一天,王柏龙告诉我再读下去没有意义了,不由分说,他再次辍学,回到了武汉。他的解释是,靠唱歌出名进而养活自己在中国难上加难,做个业余爱好就好,现在他愿意到我的咖啡学校学习咖啡。我完全无语了,可是看着这个站在我面前已经高出我一截的二十岁的小伙子,我还能说什么呢?
但是,我想,愿意学习咖啡做个咖啡师也好,于是儿子就这样莫名
其妙地突然成了老子的学员。
2015年的时候,我的咖啡学校已经开了三年了,培养了数百位咖啡馆的小老板。之所以开咖啡学校,是因为从2007年开始我陆续开了十几家咖啡馆都很成功,因为微博的兴起,很多粉丝常常在我的微博上咨询如何开一家自己的咖啡馆,于是我顺应市场需求办了一家专门教年轻人开咖啡馆的学校。我的办学宗旨是鼓励年轻人靠自己的技术,用自雇用的方式开一间小而美的店,过上独立自主的小日子。现在儿子说想开店,我当然不会反对,唯一担心的是,这小子会不会再次只是心血来潮。
王柏龙上完了咖啡学校的二十天课程,听了我长达三十多个小时的教大家如何开店、如何运营一间小店的课程。其间我观察到,他不仅听
我的课非常认真,学习咖啡也很投入,和同期学员们相处得也非常好,还会主动帮学校的老师额外做一些辅助工作。这小子怎么突然懂事了?!于是我留他在公司工作。就这样又是两年过去了。直到前几天我从台湾出差回来,他约我聊天。
这一次,是两年“魔咒”再次出现了吗?我竟然有点紧张。
见面后,他给了我一份企划书,说想自己创业。他的计划是开一家小小的宠物咖啡馆。企划书我认真看了,非常不错,超过了我的想象,感觉这次的计划应该不属于心血来潮。我知道,他已经“偷偷”准备了一年,而且为此利用休假去台湾考察了一趟。
至此,二十二年过去了,二十二岁的王柏龙马上要开始他的第一次创业了。但现在的王柏龙身心健康,待人接物有礼有节,除了抽烟,生活上没有别的什么恶习;喜欢吉他和唱歌,逢曼联队比赛会用闹钟把自己叫醒起来看球;咖啡做得很专业,工作中勇于承担责任;宠物咖啡馆在一步步实现中。他确实已经“成人”了。我二十年的提心吊胆,自始至终担心的只是怕王柏龙长大了不能自食其力,不能靠自己的本事有尊严地生活。现在,我对他的未来充满信心。在我看来,能够自食其力就是有出息。
当了二十二年的爸爸,虽然过程有点心惊胆战,但其中的快乐也是无可替代的,最后看到他的成人,备感欣慰,这更是一种无可替代的人生经历。那些什么老子含辛茹苦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你就应该对老子怎样怎样的说法都是胡扯,孩子的生命属于他自己,他来到这个世界是被动的,你如果没有给他按自己意愿生活的能力,那是你的失职,如果你不愿意让他按自己的意愿生活,那是自私。“望子成人”的含义里当然不能有丝毫的“养儿防老”,那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给你养老的工具,而不是一个真正的人。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义务,那就是长成一个自由的独立的人,然后去好好体验他的人生。
“如果你有一颗钻石呢?”这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