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风声鹤唳 - 林语堂
壹
嘴里含着烟斗,双手插在裤袋内,博雅悠哉地走出东北城郊的“王府花园”,准备去陪好朋友老彭吃晚饭,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沿途是相当荒凉的地区,必须穿越几片荒地。
北平的十月天,通常都是干爽宜人的好气候,晚风略显寒意,和战争爆发之前并没两样。秋天的太阳把泥土晒成干灰色。现在是黄昏时分,石青色的墙壁与屋上的瓦片在轻柔的光线下,和光秃的地面融为一体,迅速笼罩的夜色将远方的天际线吞蚀得更模糊。四周一片死寂,几盏街灯尚未启亮,几只乌鸦在附近树枝呱呱叫着打破沉静,如果仔细倾听,可以听到一座将入梦的城市发出微弱、幽远且和谐的声音。
博雅在暮色里走了四分之一里,只遇到两三位返家的穷人,他们头垂得很低,和他一样默默地走着,手里提着油壶和荷叶包的晚餐。一位穿着黑色制服、面带倦容的警察站在街角,友善地和他说话。死寂的气氛很恐怖,就像和平一样;而和平与死亡气息却又如此相似。但是他却喜欢选这个时候出来散步,享受凉爽刺人的夜风及城市生活的奥秘逐渐在他身边围绕、加深的乐趣。
一直走到南小街,他才看到了生命的迹象。一长排街灯都亮着,专为穷人而摆设的小吃摊上的油灯,正在黑夜中闪闪发光。这是一条长且窄,没有铺设柏油的小巷子,仅仅十到十二尺宽,南北向,与哈德门街平行。老彭的家就在这条小巷子附近,距离东四牌楼不远,在更南面的住宅街,目前大部分已被日本人占用了。沿路有多辆黄包车慢慢走着,部分熄了灯靠在路边歇息。为了省油,车夫只有等客人雇车后,才肯点起油灯。
往左转,他到了老彭家,巷道窄得连一辆黄包车都难以通过,四周好暗,到达时他差一点撞到了门阶。
他在大门的铁环上敲了敲,随即听到里面有咳嗽声,他知道是老彭的老用人。
“谁啊?”老用人喊道。
“是我。”
“是姚少爷?”
“嗯。”
又是一串剧烈的咳嗽声,门锁慢慢拉开了。
“老爷在吗?”博雅问。
“他今天早上出去了,还没回呢。进来吧,秋天的夜真是冷。他会回来吃晚饭。”
博雅穿过庭院,跨入客厅。简单的家具,令屋内显得相当空旷。一张廉价的漆木方桌,几张铺上深蓝布垫的竹椅,以及一张摇摇晃晃的旧扶手椅,一看就知道是花几十块钱到回教市集上买来的二手货。每次博雅一坐上去,弹簧就咔叽地响,陷向一边。布套上有几个香烟熏烫的烟孔,每当他一调换坐姿,就能感觉到里面的钢丝动来动去。每次老彭需要轻松一下,就坐这张椅子。几个湘妃竹制成的书架排列在北面墙边,上面杂乱地堆满了书籍、杂志和唱片。书本种类均属特殊,由家禽、养蜂到佛教书刊皆备。博雅曾注意到一本翻旧了的《楞严经》,知道老彭是禅宗佛教徒,但是却奇怪何以彼此间从未讨论过佛教。屋子角落有一架漆了鲜红色漆的唱盘,与其他的家具显得十分不协调。
木桌上摆了两副碗筷、小茶杯、白铁酒壶和几个三寸长的盘子,上面装有酱菜和生姜,但是饭菜尚未上桌。博雅知道老友等他吃饭,有多少个夜晚,就在这张饭桌上,两人用这些茶杯对酌,谈论战争和政治,直到喝过头了,彼此就相对饮泣。然后他们闭口不发一言,继续喝酒。愈喝泪水愈多,两个人甚至互坐对视半个小时而不说一句话,他们尽情挥泪,倾听对方的呼吸声。据说人在忧愁时喝酒流泪是有好处的,他们正需要这样,也喜欢这样,尤其当二十九军撤走,北平沦陷的头一个星期,他们更常如此。古人称这种方式的喝酒为“愁饮”,但是博雅和老彭应再加个“对”字,称为“对愁饮”。隔天,其中一人会向对方说:“我们昨夜的‘对愁饮’不是不错吗?你很忧愁,我一看你的脸,便忍不住落泪。事后我觉得好多了,睡了个好觉。”最近他们没有这种习惯了,但是只要一块儿吃饭,仍小喝几杯。
老用人端壶热茶进来,倒了一杯说:“老爷快回来了。”
博雅坐在咔叽响的扶手椅上,拿起上面放的报纸,准备看报。但不久这份报纸就从手中滑落到地面。他坐着默想着一件奇妙的事情,这件事对他而言较报上的战争消息来得更重要。自从几年前认识老彭后,这个人就深深吸引住他。他难以相信如此空旷的屋子内住着一位如此无名的伟人,这是他所认识的唯一快乐的人,既无妻子也没小孩。过去博雅从未结交过这样的朋友,一个了解自我,孔老夫子所谓“无忧无惧”的君子。
北平人并不认识老彭,他没特殊事迹,他的对外活动一再失败。过度的热忱结果往往是幻灭,并耗掉了他一半财产。十多年以前,他就想到在北平种番茄。因为当时没有第二人会想到这念头,他确定这是赚钱的好主意。理由既简单又清晰,北平——当时还叫北京——出产甜柿子,番茄别名“西红柿”,因此北京应该长得出甜番茄来。他忽略了柿子长在大树上,番茄却长在小树上。北京不长番茄,起码在他的土地上就长不出,于是番茄园教他赔了好几千块。他的下一个投资是进口来亨鸡,用鱼肝油当饲料,但是所生产的鸡蛋太贵了,无法和一块钱五十枚的土产鸡蛋竞争,土产鸡蛋在夏季甚至一块钱可以买到一百个,他毫无运销成本的观念。接着而来的空中楼阁是养蜂酿蜜,又是北京人民未想过的念头。在一连串的冒险失败后他学聪明了,将所剩余的钱财全部存入银行,再也不受失望打击,开始无忧无虑地过日子了。博雅叫他老彭或彭老,老朋友们常如此互称。
老彭的太太在十年前、老彭三十五岁的时候就过世了。老彭曾自告奋勇地教她学校用的三十九个注音符号,结果却徒劳无功。他的英雄气概十足,买回学校用的图表挂在墙上,又亲自在符号边加注图说,他太太也极英雄式地奋力学习那三十九个符号,却始终无法学会。拼音不仅需要想象力,并且需要一点抽象的思考力。她虽学过了符号的发音,然而老拼不出字音来。ㄇㄧㄥ三个注音符号凑在一块硬是没法念成“鸣”音,一点法子都没有。看到老彭艰辛地教他忠实旧式社会的胖太太,真令人同情,看到已过学龄的她还拼命学ㄅㄆㄇㄈ,更教人感动。
“ㄇㄧㄥ拼起来是什么?”他太太老是问道。
“ㄇㄧㄥ——鸣。”他几乎说了五十遍。
“为什么呢?”
“因为如此,所以ㄇㄧㄥ就念‘鸣’。”
“这是什么外国玩意?我搞不懂。我喜欢孔子的汉字。天就是天,地就是地,你一学就会了。”
“不过ㄊㄧㄢ拼起来就是‘天’。”
“别把我给搞混了,我不学了。”
“你一定得学,这就是教育。”
“就把我也当做你的失败之一吧,我的好人儿。我就从未反对过你经营番茄园和养鸡场什么的。现在让我停吧。”他太太说。因此他只好放弃了。不过,他说给不识字的太太上课很有趣。他太太过世后,他慎重地埋葬,从未有过再娶的念头。
此后他曾尝试改善注音符号写法,使之连乡下人都易学,但他又失败了。
由于一无建树,北平人都不认识他。他有一些政治圈内的朋友,也认识一些黄埔军校毕业生,他和广西柳州的白将军私交很好,都是广西同乡。但是他从未想过投身政坛,这是他的聪明之处。若非现在发生这场战争,他将会默默无闻地死去,笔者可能也不会写下这个故事了。
已经七点了,老彭还没回来。博雅极需和老彭谈谈,有时都快耐不住了。自从北平沦陷,他的亲人南迁,博雅已经无人可谈了。他通常白天待在室内,感觉像个俘虏留在自己的花园住宅中,只有到晚上他才冒险溜出门,来看老彭。在他的朋友面前,他感到可以尽情畅谈并被了解,能够提出问题并得到肯定答案。由于他的寂寞,加深了他们的友谊,他极盼与老彭交换意见,听他的意见,并得到忠告。
很多人都认为博雅是个纨袴子弟,一个典型的富家少爷,整日混迹脂粉群中,他知道这是他所作所为的应得结果。他想起今天下午和梅玲会面的情景,这几天他已觉得爱上她了,不晓得老彭对梅玲看法如何。他俩生活大不相同,他年轻高大,称得上英俊潇洒,自幼成长于豪华气派的大富家庭中,对艺术、文学、生活情趣都有讲究的鉴赏力;老彭则是一个苦行者,外表邋遢又不重物质享受,一个四十五岁的独身主义者,生活避开所有女人,然而他却察觉在老友身上有个伟大而慷慨的灵魂,心智有些不切实际,心灵却和孩子般温柔。博雅的禀赋与修养极佳,善于交际,对于女人了解广泛,自他祖父姚老先生处承袭了些许神秘气息。这使他和老彭相类似,让他能够立刻了解并欣赏老友禀赋上与人所不同的特质。老彭差一点就能改变他嘲讽人生的态度——这是像他这样的年轻人所难免的发展倾向。
有一次老彭招来附近四五个学生,其中还有几个是学徒,在他自己的家里免费教课,结果为他带来数不清的麻烦。他再一次试图教授注音符号,但是一些店主抱怨说,他们的学徒从此逃避早起干活了,另有部分人发现他们学的不是孔子的正规汉字,他们一个接一个退出,最后只剩下一个二十三岁的笨青年留下。博雅看他每晚坐在那儿,用功苦读,老彭则以无比的耐心试图在他闭塞的心智中注入慧光。因为现在他是唯一的学生,又要求教导一千个汉字,老彭担负起这件繁重工作,努力地教导他,他知道即使运气好些也要六个月的时间才能教完。小伙子坐在那儿学习写字,握着的笔似有百斤重,在灯光下额头不停淌汗。“何用之有?”博雅问道,“浪费每晚最宝贵的时光给一个什么都学不来的笨脑袋?就算多了一个这种人会读会写,对整个社会又有何益呢?”
“亲爱的朋友,你看不出其中的意义,我却看得出。”老彭回答说,“你看不出这个人的心灵变化。这是一个正在奋斗的心灵。何以他的生命就较你我来得没有价值呢?你能说出其中差异吗?他很笨,他卑微。前两天我失去耐心问他是否仍想学完,他简直吓坏了,求我不要放弃他,我看到他眼中的泪光。他说他无法花钱上学,这是他唯一的机会。‘怎么回事?’我问他。他原原本本告诉我,他爱上一位邻居的女儿,除非他学会读和写,否则别想娶她。你知道这件事对他的意义?如果借着我的努力帮他娶到这个女孩子,对他的未来又有什么影响?你们有钱人家有时花上千元、万元去娶个女孩子,何以见得这件事情对他而言价值会略逊于我们任何人呢?你能告诉我其中有何不同吗?有些人甚至情愿为爱自杀呢!”
“你认为你一中断课程他就会自杀?”
“或许不会。但可能改变他一生——那个女孩也许不会嫁给他。”
就这样老彭继续教了他六个月,从冬天到春天,只为了使这位诚实的笨小子能娶到老彭素未谋面的女孩。冬天的几个月里,老彭买了顶帽子作礼物送他,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顶帽子。在这个年轻人结婚当天,老彭穿上最好的长袍参加婚礼,以“老师”身份被介绍给新娘,新娘向他致以了谢意。老彭那时发现她轮廓虽好,却是个麻子。他有些失望,但是对自己说:“这有什么关系嘛?麻子通常都很精明。这还是个有野心的女孩子呢。”女孩子有几百块钱,这就是何故她还能自己选丈夫的原因,婚后她开了间店给他。笨小子结婚那天戴着这顶帽子,此后只有重要场合才戴,也不再买第二顶帽子,以感念老师的恩德。老彭获得了小两口终身的感激与忠心,也觉得他六个月连夜的辛劳都有了价值。
没啥事可做,博雅眼光落在书架上的《楞严经》上。对老彭性格上存有的好奇感促使他翻开书,想瞧瞧佛教对老友的性格究竟有何影响。他很快地翻着书,发现里面全是有关生、死、忧患和对错误认知的感觉等。但是一大堆的梵文姓氏和术语使他没有办法读下去,如同在阅读一份密码电报,或是一个中国人在看一份日本报纸一样。当他正要合上书本,放回原位时,突然看到第一部分的“淫女”字样,他稍看了一会儿,那是一段故事叙述文字,很容易读。他顺着书页读下去,书中提到一群汇集在佛祖面前悟道的圣者,但佛祖心爱的门徒阿难陀,那位聪明的年轻人一直未出现,而是在城市中四处行乞:
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文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如来知彼淫术所加……坐宣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咒往获。恶咒消灭,提奖阿难及摩登淫女,归来佛所。
他将书放回原位。日后每当想起这个故事,就感觉老彭是文殊师菩萨。
陷人沉思中,博雅没有注意到时间的消逝。老彭回来的时候已将近八点了。
“抱歉我回来迟了。”老彭道。焦虑的高音调,带点女性化,和他的身高颇不调和。他的声音平常很低,但是激动时,和孩童般尖锐,显得很紧张,有些句子说起来由高音起,而由低音结束;有时候他的声音裂开了,很像声带同时发出高低音来。在他情绪愈激动时,由高音到低音的变换就愈频繁,那时高音就会有些不灵光,低音倒不会。他穿着一件褪色的旧棉袍,两边经过整季的尘土,已经有些破旧了。他的外表不吸引人,与不凡的身材无法联在一块儿。由于近视,他脸上挂着一副银边眼镜,给人认真的感觉,高高的额头上布满了皱纹,更令人加深了这份印象。他前额微秃,稀疏的灰发长长地披在脑后,不分边,使他的高额头更加醒目。这是最实用的发型,根本不用梳;也可以说,他习惯于一面说话一面用手指拨发,等于每天都梳了千百回。他四方脸,稍微胖了些,脸上有一种安详认真的表情,笑口常开,颧骨高,眼睛深陷,鼻子平广,嘴巴的形状很讨人喜欢,中间突出,两边向下弓,像鲤鱼唇似的,下巴宽广低垂。脸上的肌肉所形成的线条和沟纹,显得又亲切又和善。面额的皮色既平滑又白皙,在他这种年纪极为少见。由于他天生胡子就不多,于是听任薄薄的短须长出,自成一格,也不经常修剪,以至于短须两边便像括弧般围绕中央部分。当他笑时双唇往后缩,露出粉红色的上牙床和一排整齐的牙齿,牙齿由于抽烟过多而泛黄了。然而在他脸上总有法国人所谓“意气相投”的和善感觉,加上高高的额头和粗粗的灰发,他的脸更给人有一种属于自我的精神美。有时候,当他谈到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事物,灵活的嘴唇便形成一个圆圆的隧道。他的穿着唯一受到西方影响的,就是那双特别宽大的皮鞋,这是他特别订做的,他坚持脚趾必须要有充足的空间。“是脚来决定鞋子的形式,而非鞋子决定脚的大小。”他说。他从来不懂把鞋带绑紧,所以常常停在马路中央系鞋带,也学会不系鞋带慢慢地走。有一段时间,博雅还曾看过他一只鞋根本没有鞋带在四处逛,就只为了鞋带断了而他从未想起要买,最后博雅便买了一副新的鞋带当礼物送他。
老用人端盆热水进来,放在靠近唱机一角的脸盆架上。当老彭发出很大声响、精神爽利地洗漱时,用人忙着摆上饭菜。
“你办好了?”博雅问道。
“嗯,给我两千块钱。”他的朋友回答说,拧着毛巾,他似乎不想多说。
“做什么用?”
“她需要弹药,她必须把弹药送到西山去。”
博雅先坐下,老彭也到了桌边,他的脸色清新愉快,一心急着想吃东西。
“她说东北大学有很多年轻学生和老师准备加入,但是他们都没有枪。”
用人来倒酒,博雅看了看老彭,又看了看用人。
“没关系。这世界上再没有比他更忠实的仆人了。”老彭说完又接着说,“我憎恨这种杀戮。但是如果你和我一样到乡间看看,看看什么事发生了,恐怖屠杀造成的无家可归景象,你就会明白我们的同胞必须要有自卫的能力。我对人们唯一感兴趣的是——他们的遭遇。这不是两军作战,这是强盗行径。毫无防御力的摧毁,一个个村庄完全被烧毁。”
他们举杯,默默喝了一阵。
“你有什么样的感觉?”老彭追溯着,继续他的话题,“如果你看到路边残缺不全的少年尸骨,枯槁的农妇尸身,有的面孔朝上,有的面孔朝下,他们犯了什么错而遇害呢?而且孩童、女人、老人、年轻人,全村无家可归,在路上流亡,不知何处是归处!你自己说,这些可怜、和平的受难者何辜呢?你答不出。你干脆不去想它,这就是我为什么回来,好多事情要为他们去做。”
“你打算做什么呢?”
“一点点。我担心只能做到一点点,我用尽全力也只能帮助少数几个人。问题太大,一个人绝对解决不了。好几百万的难民前往内地又要住哪呢?但是我们可以帮助几个人,帮助他们活下去,为人类犯下的罪恶来行善事。我要把我所有的钱统统带到后方,同时看看我能做些什么。我提醒你,这些都是人——兄弟、姊妹、丈夫、妻子、祖母——都想活下去,这是我的职责。我不像你,我毫无牵挂,可以去任何我想去的地方,停留在任何需我停留之处。”
博雅受到震撼,他从来不会以如此人道与个人的观点来看战争。他注意战况进展,他研究地图,估计战斗中的兵力,分析蒋介石的声明,并预测可能的发展,从而分析出自己对这场战争的看法。没有一项细节,没有一次战役或军队的部署,曾逃出他的关心。他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固守上海是战术上的失策,绝对支持不了多久。在他的战局观中,甚至还渗入不可估量的军力——民众士气的力量和敌军在北平等地的行为。这些使他获致了一项乐观的结论,那就是按照他的战略观,日本永远不能征服中国。他颇感欣慰的是,过去和蒋介石委员长作对的广西李将军和白将军,不但组成联合战线,并将他们的广西部队全部投入了抗战行列,尤其被误认为汉奸、在二十九军撤退后接掌北平的张自忠将军,乔装改扮骑脚踏车逃到了天津的消息,更令他又惊又喜。这令他对自己的看法更具信心和勇气,也唯有如此地全民一心,才能支持他所持的中国将获胜的观点。这是哲学化、纯战略性地对战争的观点,但是事实上,他的观点涉及城市里的烧杀、无数人的无家可归,可他从来没有想到像老彭一样,用纯人道观点来看战争。他的心智,有着神秘的倾向,只看见群体而未见个人,在两个国家意志的冲突中,他视百万人民的南迁为全国性的戏剧,他从未将之看做是人类的戏,演员都是“兄弟、姊妹、丈夫、妻子和祖母们”。
当博雅听到老彭说出这些字眼,这场战争立刻成为个人化、活生生的了,没有一样东西可以冷静地分析了。他突然间看到,这些不断迁移、奋斗、生活、欢笑、希望和垂死,迎接艰苦牺牲的无数难民,每个人都要扮演一出热烈的人类生活剧,有着战时爱人、亲友间种种离别和团聚的奇妙欢乐与失望。似乎他所有的推理、图表、地图、战略都只是一种非个人的爱国主义,由知识分子所产生的,像帘幕般,使他避开任何种类的个人行动。他的知性因迷惑看不到的地方,老彭却用心灵感受到了,此刻正以简单、亲切、令人难以抗拒的方式传达给他。他想要分析这场人类的戏剧和冒险。他本能地喜欢上这项行动的未来希望,这些能满足他高大身躯的内在需要。他的眼睛闪耀着光芒。
“告诉我你打算干什么?怎么做?到哪里做?”
“我要到内地去,那儿问题最严重。那里是最能行善的地方,可以救最多的人。”
“战线上?”
“嗯,战线上。”
“而你没有计划,没有组织。”
“没有,我不相信组织。对我而言没有委员会,由一个人做着计划,却叫其他人去完成。除非和人民生活在一起,一个人又如何能事先知道哪儿最需帮助,要怎样帮法呢?我不要人命令。”
“这样做对国家又有多大利益呢?”
“我不知道,但是多一个小孩儿得救也是一件大好事。”
“个人的生命真有如此重要吗?”
“是的。”
对真理作归纳和辩论是毫无意义的,但是在对一件真理给予真诚声明、并将付诸行动的时刻,发言者的面孔和声音就会有着无比的力量和真实感。
“你什么时候动身?”
“一拿到钱就走。银行业务瓦解了,我只能将钱汇到上海。”
吃过晚饭博雅点上烟斗,静坐沉思。老彭站在房子中间抽烟,靠近灯光看报。除了报导日军胜利的“都美报导”外,没啥新闻可看。他把报纸放在桌上,在房间内踱来踱去,然后再点上根烟,坐到一张藤椅上,透过他的大眼镜,用眼睛注视博雅。
“你知道这位裘老太太是个奇女子。她是个老女子,五六十岁,完全目不识丁。她躲在这个城内,我佩服她的勇气。当我去看她的时候,她并没向我求助。她只是需要,没有人能够拒绝她。”
“你答应给多少?”
“我答应筹两千块给她——我心里也把你计算在内。”
“那不成问题……她打算到哪儿去买弹药?”
“就在城里。弹药一大堆,二十九军抛弃的,被傀儡警察收去了。如果你找对门路付钱,你就能得到。她打算亲自运往山上自己部队去。”
“她长得什么样子?是不是很壮,像我们知道的女土匪?”
“你完全错了。她看来就像一位甜蜜、可敬的祖母,走起路来步伐稳健。”
“真了不起!”
“她是满洲人,自一九三二年起就从事这项工作。东北人已尝过日本人统治,知道在他们底下是什么滋味。我告诉她我在郇县所看到的情形,奸杀掳掠。她说这些事在东北已是老故事了,对中国其他地区而言还只是刚开始呢。她太了解日军了,她还说了一件有趣的事:‘该死的日本人比我们的强盗更坏!假若没有打仗,我们或许听信传闻,一直怕他们。但是当你看到他们屠杀、掠夺、威吓老弱妇孺,没有半点君子风度,你就不再怕他们了,你只会瞧不起他们。上天赐给我们这场战争,让我们的人民和军人并肩作战,看谁才是最优秀的人种。’她说,‘当一个民族看不起某个征服者时,对方不可能征服他们。’”
“这完全符合我的理论,”博雅道,回复到他哲学化的心境,猛抽他的烟斗,“这十分明显,如果我们遵循这种正确战略,我们会赢。这是我们的唯一致胜之道。”
“以后再谈你的战略吧。”老彭道。
“我们必须了解这场战争的特殊性,”年轻的博雅说道,“这不是通常所说的战争,战场上两军势均力敌的战争,这将是一场全民加入的战争。日本人将拿下上海,随后攻下南京,再封锁海岸线,这事像白天般清楚。然后我们看会有什么事发生。假设中国人精神崩溃,中国便完了,但是如果没有,这场战争就变成一个全然不同的问题。整个儿的海岸要放弃,所有沿岸城市被敌人攻占,千百万市民不是接受奴役,就是逃到内地去。战争的担子就落到一般百姓身上,而一般人民也必须能够挑得起,必须忍受可怕的艰辛和匮乏。但是为了有勇气来承担这些苦难,每一个中国人都要恨日本人才行。因此,日本兵就得继续像现在这样,维持兽性和暴行。城市必须烧毁,老家必须放弃,农人必须离开他的农场和牲口。没有一个人情愿如此做。你曾读过《战争与和平》,俄人并非有计划故意烧莫斯科。除非敌人格外残忍,你不能教老百姓逃离家园。每场战争都免不了杀戮和残暴,光这些还不够,人民一定会被视为奴隶;任何人不管附敌或抗敌都不安全,无论是农夫或商人的女儿、母亲和姊妹,谁也不安全。不过就这样也无法迫使人民放弃家园、焚毁城市,每个被迫逃亡的人都必然有段非常羞辱、非常不人道的经验,在进一步受辱和流亡作难民之间,别无其他选择。就连这些还不够,人民必须见到极端可厌、触犯他们的固有伦常关系和道德良心观念之事才行。”博雅继续用冷静的态度分析着,“我的意思是,妻子在丈夫面前遭人强暴,女儿在父亲面前被人蹂躏,婴儿腹部用刺刀戳入,战俘被活活烧死或活埋,甚至彼此间相互挖掘对方的坟墓。还要有公开的交媾。怪了,你说,这对日本兵要求太多了,使他们看来不像是征服军,反倒像野兽。但是这些一切都发生了。而且最要紧的,这必须无阶层划分:敌人不仅强奸农人的女儿,也同样打劫富人;大公司必须没收,小店铺也被劫掠;动产必须被烧或破坏;敌人必须像最可恶的强盗。那么所有的军事行动都失去了意义。”
“你根本不知道你自己会怎么说。”老彭说,“我告诉你郇县农夫告诉我的。日本兵宰了一头母牛生吃它。农夫看到他们抓起母牛,倒挂在一根柱子上,切割它。每位军人都用刺刀插入它的关节,切下一片肉来生吃,母牛痛苦号叫,军人却在旁边大笑、大闹、玩柔道。你想想农夫的心情怎样。”
“我没想到日本兵如此之坏。”博雅说,“日本人既以天皇为名,如果他们想征服中国,何以让日本兵如此丢人现眼呢?日本军队确实比大家想象中还糟糕。因此本来我不敢确定说我们会赢,现在却有信心了。这场战争结束后,我将去日本,好好研究这个国家。”
博雅停了停,他的烟斗已熄了火。老彭一直在注意倾听,发觉他朋友的声音出奇地平静,和强烈的话题不太相称。
“你把人类的苦难说得太轻松了,博雅弟。听你说似乎是你希望这些酷行和痛苦降临在我们的人民身上一样。”
“我并不希望这些降临在我们的人民身上,我只是在叙述这场战争的特质,以及牵涉的因素。你承认吧,这是一场全民战争。”
老彭额上的皱纹加深了。“是的,嗯,一场全民战争。除非你到乡下去看,你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但是这一场可怕的民族仇恨——不知将持续多久!我想经过五十年我们的人民也难忘怀他们所看到的,以及他们所经历的。这对日本人十分不利,你知道吗?我们的人民对这些跨海而来的邻人将给予很低的评价。同时别忘了:仇恨也许可以忘却,鄙视则否。一旦你对敌人失去敬意,就永远不再复存。裘老太太是对的,一个民族若瞧不起某征服者,你不可能征服他们。”
“日本人必须要了解这点,”博雅说,“归根究底,他们之所以对皇军荣誉那样敏感,坚持老百姓要向哨兵行礼,来恢复他们的自尊心,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对你的战略观点而言呢?”
“刚才我只说了一半——我们的同胞必须能够担负起来,这点我敢确定,不能确定的是另一半。如我所说,这是一场独特的战争,历史上不可能再给我们第二个例子。假如日本人征服海岸,我们的人民移居内地,只留下一片焦土;假如我们愿意烧毁自己的城市,千百万人民愿意放弃或离开家园;假如我们的士气没有崩溃,军人不畏日军,人民团结奋战到底,成功还要取决于几个因素。日本人封锁海岸线,试图侵入大陆,结果愈陷愈深。我们有整个大陆足供退守;我们有土地,这就表示我们有时间。我们必须牺牲部分土地,以赢取时间战斗。我们必须利用土地、人数的天然优势,拟订拖延抵抗的策略,否则我们就失败了。我们的海岸和长江,整个长江盆地,都很容易受害,但是其他的疆土却多山多艰险。为了使敌人蒙受最重损失,设法延缓他们的攻势,我们必须保留主力,补充精良的新兵。但是既然我们要抗战下去——我们唯一的希望是形成长期战争——我们必须在内陆建立一个完整的国家。这就表示我们同一时间内必须做两件事。我们一面抵抗侵略者,一面开拓内地,组织一个抗战物质基地。过去可曾有过如此的战争吗?想想有多少事必须做的,开路,挖河,发展通讯,设立新工业中心,训练新兵,组织人民、学校和政府的迁移内陆,防止传染病;同时,在沦陷区附近留下游击队和正规军以骚扰敌军,不让他们有机会巩固利益。敌人在占领区内也必须继续他们的强盗般行径,就像他们现在的所作所为。我们的将领必须不叛国,唯有靠坚强勇敢的领导维持高旺的士气,这一切才有可能——如果人民稍有存疑,如果他们认为他们的领袖不会贯彻始终,或者动摇了决心,他们就不愿意牺牲一切。只有如此中国才能打赢。我们的人民必须非常好,非常好,而日本兵要很坏,很坏,然后这些才可能发生。如果我们能全部做到,那将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奇迹。”
“博雅,跟我来。”老彭说,“我们能一起做点事,这地方把你憋住了,你从未曾去过内地。你是个很好的战略家,但是光说又有何用?那边的一切又不同了,你会觉得更好些。旅行,看看人民,做点事,我需要你相伴。说来真傻,”老彭继续说,“过去我们经常饮酒哭泣,以后我们晚上相聚共饮,但是不再哭了如何?”
“我一直在考虑。”博雅缓慢地说。
“我知道你的困难所在。你太有钱——你和你的太太以及生活方式。”
“问题不在这儿。”
“你脚上的那双皮鞋就可以拯救两个孤儿的性命——我是说命呢。把你太太带来,她看来像是个坚强的人,又是大学毕业生,我将从事的工作需要这一类的女人。”
“你误解我了,”博雅说,“我和你一样无拘无束,我也许会参加你的工作,但是至于我太太,根本没任何可能。她太有钱了,不像我。我甚至不能和她讨论这件事。我一直独自想这些问题,都快想出病来。”
“怎么回事呢?”
“婚姻是件怪事情。我想要娶一个美丽的躯体,我娶到了。她在学校是篮球队员——大腿很美,全身都很不错。嗯,婚姻改变了她,也许是我改变了她,但是一切都过去了。我知道我会对她冷酷,但是我也没法子,你知道我并非一个理想丈夫。她知道这点。现在,又有了梅玲。”
“梅玲是谁?”
“她是我舅妈罗娜的朋友,过去三个星期来她一直住在我家。她想去上海,但是没人陪她去,她由我们照顾。也可以说是由我照顾,我太太大概也起了疑心。”
“喔,我明白了。年轻人的烦恼。”
“我想最近这几天我恋爱了。她真美,以至于我不敢相信我的感官……这种幻觉和她的神秘——对她我几乎一无所知——有时候叫我害怕。我对我自己说:‘她不是真有其人。’等我看她,她又是如此真实。有时候她很单纯,孩子气,有时候又很世故,很深沉。她的眼睛看来悲伤,但是她的嘴唇充满喜气。我喜欢她的悲伤和喜悦,我没法想,只是在她面前感到快活。如果这就是爱,那么我恋爱了。”
老彭用深深关怀的眼光看着朋友:“你要带她去上海?”
“我也许会这么做。我太太想回上海娘家去,一直要我带她回去,梅玲也可以跟我们走。别笑,我送太太回到娘家,我就自由了。”
“你不是遗弃她吧?”
“也许就是这样。有时候我怪自己,我们也曾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当我接受戒除海洛因治疗时,她对我真好。但是现在一切都过去了,我曾对她说过些粗话,她一定伤心死了。但那是在一年前,从此以后我就看到她自己寻乐、宴客,享受她该死的财富——我的财富。”
“你认为这样不对吗?”
“我的老天爷,她对财富有多自满!她举行大型宴会,请她所有的朋友们——一切都为了炫耀——她也不和她们交谈,只是沾沾自喜地露出蠢笑,看客人交谈。我告诉你,她真蠢,蠢得连社交都不会。过去她喜欢运动,但是现在为了留指甲而放弃了。除了宴会、闲聊和大堆烦人的珠宝,她对啥都不感兴趣。我能和她谈什么呢?你绝不会娶到像这样一种受过教育的女孩。”他强调“受过教育”的字眼时,显得很轻蔑,“结婚究竟所为何来呢?给予或取得,是不是呢?以前大家庭的婚姻有个目的,就是生子奉亲。或者如果你娶了妾,她会尽力来取悦你,使你得到一些回报。姬妾总是尽力侍候你,给你快乐,不管怎样她总不会采取妻子的态度。是不是因为她有一张结婚证书,她就全然享用你的一切而不必有所回报。太太受到的保护太多,她太肯定自己了,这就是她的问题所在。”
“这些也许都是事实,也许她很笨,但是一个贫家女嫁入你们豪富之门,难免会有些眼花缭乱,也别怪她。”
“贫家女是不该嫁入豪富之门的,她消受不了。”博雅露出痛苦的表情。“唉,作为你的朋友,我真不知该怎么说才好。你的太太可能是块瑰宝,也可能是垃圾。我和她仅有一面之缘。但是梅玲又如何呢?你打算如何对她?”
“哦,梅玲,我拿不定主意。”
“你有什么困难?”
“也许这是我自己的想象。她是罗娜的朋友,罗娜邀她来我们家住,她从不提她家里的事,也许罗娜有意要她嫁给我。你知道罗娜的。”
“你该不是说你舅妈故意和你太太作对?”
“她若有意,我也不意外。”
“会不会因为你很有钱而太多疑了?”
“也许我是。但她娇小迷人,像南国佳丽。你知道,有时候她看起来像个天真无邪的少女——噢,我真不知如何来形容她。”
“你真认为你能继续研究战略,同时又和女人厮混?”
“如果她属于这个类型,就可以。不过这一切都是我的幻想——我甚至还没向她求爱哪。我带她们俩去上海,我有事和上海的阿非叔叔商量。如果万事皆顺,我会加入你的行列。你能否陪我到上海?”
“我恐怕不能,我要沿着战线走。”
博雅看看表,起身要走。如果他待过了十点后,他就回不了家了。他站在门边,老彭用手拍在他肩上问道:“梅玲长得什么模样?”
“你是指什么?”
“我是指她属于哪一类型?你说很娇小?”
“嗯。”博雅回答,很意外地,“像只在手上喂养的小鸟。”
“那就有点意思了,再多形容些。”
“我能说什么呢?她总是笑得很甜,习惯咬指甲。”
“喔,”老彭说,停了一下,似乎他试图勾绘出未谋面的女子的容貌来,“除非你发现自己对她有反感,否则你得认真对待她。”
“你是面相家?”
“不,只不过善解人心而已。”
“但你没看过她呀。”
“你所说的就够了,她也许会改变你的命运。我已经了解你,因此我想我也认识二分之一的梅玲,所以你将要做的我也清楚了四分之三。”
“你想不想见见她,看看她?我需要你的忠告。”
“那倒不必。只要告诉我她的声音像什么?”
“像汩汩的流水般。”
老彭敏感地向上望,仿佛得到某些意义。
“她耳朵下面有颗红痣。”博雅想了想又补充说。
老彭对所听到的这些增述并不感到如何,他仅说:“喔,你得认真对待她。你永远不明白一个女人有多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