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原本大学微言 - 南怀瑾 >
- 第三篇 内明之学 >
- 二六、尧舜不来周孔远
尧舜周公的好榜样
字数:435
曾子著述《大学》,是在夫子逝世以后,当时上至中央的周天子,下及列国的诸侯们,都是做君上者,不成其为人君;做臣下者,不成其为人臣的丑角,既乏内养的品性,亦无立身处事外用的德行。因此他以悲天悯人的心情著述《大学》,弘扬孔子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心法,流传后世。这也就是孔子“删《诗》《书》,订《礼》《乐》”,只以师道自居的精神所在。那么,中国文化中“内圣”“外王”之学的中心精神是什么呢?那你必须要冷静地好好研读《礼记》中的《礼运》篇,它与《大学》《中庸》是互相关联、绵密一致的孔门心法。
其次,还须从孔子删定的《尚书》(《书经》)去了解。那是用断代史的手法,截去远古史的残破资料不讲,只取有文献可征的史料开始,以唐尧、虞舜作先驱的榜样。然后从传统历史的变革,以夏、商、周三代为继统。但在三代之后,尤其推崇周文王的品德。对于周武王,只是循历史的趋势,当然承认他是一个划时代革命性的象征,有如成汤一样,可以相提并论。但对周室七百余年的政绩,只是如记流水账而已,可取者并不多。特别值得崇拜的却是周公姬旦,尊敬他为中国文化集大成者;又为周室设计分封诸侯建国,联合治天下的封建制度;以及土地公有、权益均等的井田制度,为当时奠定以农业经济建国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