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发展史略 - 南怀瑾

 第一章 佛教与印度固有文化的关系
  第一节 印度文化的发展
   一、印度文化的背景
   二、印度上古文化的宗教哲学
  第二节 各派哲学的兴起
   一、六派哲学与宗教的后先辉映
   二、释迦佛教的产生与外道的异同
   结论
 第二章 教主释迦牟尼佛的事迹
  第一节 释迦的家世
   一、薄王业而不为的大丈夫
   二、生卒年代
   三、族系传统
   四、生有自来的神异传说
   五、允文允武的天生神童
   六、悲天悯人的至性至情
  第二节 出家与悟道
   一、逃世入山求道的太子
   二、六年来遍学各派道法
   三、雪山林下苦行六年
   四、豁然顿悟而成佛道
  第三节 教化创建的情形
   一、开始教化及其主要弟子
   二、说法的情况与说法的时地
   三、佛经的结集与部派的分化
   结论
 第三章 中国佛教的传播
  第一节 佛教初传的情形
   一、释迦佛与阿育王前后的佛教
   二、佛教传入中国的初期——汉末、三国时期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
   四、净土宗的创建
   五、鸠摩罗什与僧肇
   六、道生与涅槃佛性
  第二节 佛教的鼎盛时期
   一、隋唐时期的佛教
   二、宋元明清的佛教
   结论
 第四章 二十世纪的中国佛教
  第一节 清代以来佛教的衰败
   一、宗派的没落
   二、师僧和寺院的变质
  第二节 清末民初佛教的复兴运动
   一、中国佛学的复兴
   二、中国佛教的演变
   结论
 第五章 世界各国的佛教
  第一节 亚洲的佛教
   一、韩国
   二、日本
   三、缅甸
   四、泰国
   五、越南
   六、东南亚其他各地
  第二节 欧美的佛教
   一、英国
   二、德国
   三、法国
   四、美国
   五、俄国
   结论
 附录: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社会
  引言
   社会学里的社会
   东西文化不同的社会
   宗法社会的辨别
  结论
  佛教原始制度的简介
  禅宗丛林制度的由来
  丛林制度
   一、丛林的规范
   二、丛林的风规
   三、丛林以修持为中心的禅堂
   四、丛林清规的遗范
  丛林与宗法社会
  丛林与中国文化
  丛林与帮会社会
  结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说明

佛教起源于印度。自西汉末传入我国以来,它植根、繁衍、发展、演化,并且绵延至今,成了中国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原名“中国佛教发展史略述”,是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撰写的一部佛教史著作。全书分为五章,对古代印度的社会与宗教,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汉代至清代佛教的兴衰变迁,二十世纪中国佛教的现状与思考,以及亚洲和欧美各国的佛教概况等,做了简明扼要的叙述。书末所附的《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社会》,乃是研究佛教丛林制度的由来、内容及其社会影响的重要文章,颇具价值。

兹经版权方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授权,将老古公司二〇一〇年五月版校订出版,以供研究。

复旦大学出版社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引言

《中国佛教发展史略述》,顾名思义,当然偏重于一般报道性质,现在把它分列为五章来叙述,具体的篇章节目,另如目录所具。我的意思,要了解佛教的起源,必须要对释迦牟尼以前印度传统的文化,有一简单的认识。犹如佛教所说“法不孤起”,任何一个圣人教主,他的学术思想的产生,必然有它的前因后果,绝不会凭空而来的,所以首先要述说印度的宗教哲学思想。第二,对于教主释迦牟尼的生平,尽量从比较客观的观点,作学术性的介绍。因为宗教气味太浓,有时会使人熏得头昏脑涨,大有吃不消之感。第三,凡关于佛教的传播和现代世界佛教活动的情形,大概有两个要点:(一)就地区而言,偏重在亚洲方面。其余因为临时缺乏可靠资料,恕未详细道及。(二)就人事和时间而言,只写到一九四九年的前后,目前的情况,都已如所周知,而且也未到定论的阶段。总之,人世间难以逆料者是事,善于变化者是人,所以对于目前的人事,只有留待他日历史的定评了。

第一章 佛教与印度固有文化的关系

第二章 教主释迦牟尼佛的事迹

第三章 中国佛教的传播

第四章 二十世纪的中国佛教

第五章 世界各国的佛教

附录: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社会


这是第一篇第一章 佛教与印度固有文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