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乾隆的田黄石印
我交上了这份自传,心中并不宽松,因为我知道光凭我的公开历史,也足够我戴上头号汉奸的头衔。我在等待着起诉。
我们监房的铁栏门外面,有一个岗台,整天有一名哨兵在那里站立着。监房前后栏外,各有一条甬道,看守人员不时地从甬道上走过。我一会儿偷看看岗台上的哨兵,一会儿偷看看走过的看守员,努力想从他们脸上看出点什么气候来。如果来了所方的管教人员(这是慢慢才分辨出来的,他们不像看守员轮流换班,经常坐在甬道的一头,而是偶尔出现的),就更加紧张和留意。
在提心吊胆之中,我不断地绞着脑汁,寻思着讨好所方的办法。在当时,犯人想讨好、想表现自己也是普遍心理,途径也离不开两条,一条是学习上装进步,另一条是在值日劳动上充积极。那时已经恢复了报纸的供应,最初的学习是读报,表现的方法也就是大声地读。既然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轮到谁读,谁就尽力放大嗓门,这个监房读得响,那个监房就更响,表现积极就成了比赛嗓门,越喊越响,好像一大群蝈蝈似的嚷成一团。直到看守员不得不过来干涉,人们才让自己缓一口气,暂时放低了声音。可是过了一会儿,又逐渐变成了喊叫。
值日劳动,在抚顺的时候我没有干过。从我侄子们和我分开房间之后,我忙自己的事已够头昏眼花的,加上我从心里看不起劳动,伺候别人我更不愿意干。所以,在所方刚一规定这种制度的时候,我简直非常为难。这天,刚要轮到我来收拾屋子、扫地擦桌子了,所方的贾科长来到了我们的监房里,向同屋的犯人说:“溥仪他有病,值日的事不必叫他干了。”我心中的得意,自不用说。每顿饭吃完,我连自己的碗筷也不收拾,那些同屋的伪大臣,对我还有一定的尊敬,虽然已不叫我皇上,还称我为先生,他们替我收拾碗筷,也没有意见,我也觉得理所当然。
到了哈尔滨,贾科长没有来说我有病,我也自动干起活来。这与其说是我自己过意不去,倒不如说是为了给所方看看。“新中国是劳动人民的国家”,这句话我从报纸上看到多次了,知道了在所方眼里,劳动是衡量人的标准。我们这个监房连组长老梦一共五个人,也就是每五天轮一回洗饭碗、提水桶、擦地板和接递铁栏外送来的饭菜。这种活儿其实不算重,我在里面也是比较年轻的,可是初干起来,觉得很吃力,而且非常笨拙。特别是头一天,我在伪大臣们面前总不免有些落价之感,后来一想到这关系到所方的看法,我也就顾不得许多了。
一开头顶使我苦恼的是,我在这方面表现出的成绩,不但没能使我在同犯之间显得突出,而且正相反,越来越显出了我比别人更无能,更无知。
我们的学习,到哈尔滨有了变化。在读报纸之外,我们在所方管教人员领导下开始学“什么叫封建社会”。每次先由领导学习的李科员讲一次,然后由各监房的小组自己讨论。我对“主观”“客观”还没弄清楚,又啃“封建主义”,感到十分困难,理解上也就比别人慢得多。最要命的是写学习心得。我从前在毓庆宫念了十一年书,至多不过是对过对联,从来也没有向老师交过作文。我在宫里只给“皇后”和“淑妃”写过些无聊的信,写过几首莫名其妙的诗,还从来没写过正经文章。现在为了使所方认为我学习得好,非干这苦差事不可,没有别的办法,就只有抄书。我东抄西抄,抄书抄报,常常抄得同房的犯人都笑个不停。有时为了一篇心得,急得我做梦也在抄。好容易抄出了一篇心得,交了上去,却毫无下文。写过几篇心得之后这才知道,我算是白费了力气。
在另一方面,我不但在值日劳动上显出笨拙,在自己的生活起居上,也表现得很狼狈。自从和侄子们分开住以后,我每天都处在忙乱之中。那一段的生活到今天想起来还令我感到羞耻。我从出生到四十多岁,一天没有离开过别人的伺候。在苏联的时候,无论吃饭、穿衣、叠被、打洗脸水,以至洗脚、剪指甲,也全有人代劳。侄子们离开了我,除了一度担心他们变心之外,最大苦闷就是说不出的那么不方便,似乎连吃穿睡这些事也乱得找不出头绪来了。衣裳穿不好,觉也睡不着,而且天天是眼泪鼻涕一起流的。
当时我也不明白,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那样邋里邋遢,忙忙乱乱的。闹了笑话,人家在笑,我还不知笑什么,总是事后才能明白。早晨起身,我刚要洗脸,一个同犯说了:“你怎么不叠被?”原来人家把被叠得好好的,我是胡乱卷起来的,人家不指出,我也看不出这个区别来。于是,我去叠被,叠来叠去,好容易叠好了,再去洗脸,水又没有了。或者漱口的时候,牙刷上蘸好了牙粉,才想起没有弄漱口水。
有一天,在院子里散步,所长过来和几个犯人说话,忽然对我上下打量起来,弄得我心里直嘀咕。原来所长对我的服装发现了问题。
“溥仪,你的衣服是和别人一起发的,人家穿得全整整齐齐,干干净净,你的怎么就折折囊囊的成这样子?”
我看看自己,又看看别人,确实像所长说的,差别很大。我无法回答所长的话,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所长一直是笑着,又说:
“这里面可有学问哩,你不妨研究一下。你总比别人又忙又乱,这两个问题可以一块儿研究。”
所长是个很风趣的人,和蔼而幽默。但是我从来不敢把他的话当做笑话,而且事后每次的经验都证明,他也从来没对我说过一句没有意思的话。我听了他的话,不得不开始留心,想了很久,终于有一天我得到了问题的答案。这天晚上临睡的时候,我发现了别人的一个与我不同的举动——顺便说一句,他们那时对我已不像刚来、更不像在苏联时那样客气了,他们敢于批评我不卫生,并且一定叫我头朝相反的方向睡,因此,我倒有机会看清他们躺下之前的这个举动——就是他们都把自己的衣服叠好,压在枕头底下。我这才明白,我每天脱下衣服从来没有叠过,都是团成一团儿扔到一边。怪不得有人说我穿的像“八大市”(哈尔滨卖破烂的地方)了。
每逢我剪脚指甲或手指甲,总要在旁边先准备好一撮牙粉,因为自从自己的事自己办以后,十回有九回要剪了肉的。如果忘了牙粉或者伤口太大,就不免要到医务室去一次。所以,医生和护士们对我生活上的能力,全都是很清楚的。
生活上自己是这样,值日劳动的笨拙就不用说了。我为了这些事很忧愁,我忧愁的是,我在所方眼中的印象,一定不会好。
交上了“自传”之后,想要表现一下的思想更强烈了。这一天,我又想起了在苏联用过的故技——献珠宝。可是,我的珠宝都是偷藏着的,怎么好拿出来?而且黑皮箱里剩下的都是最精选的,实在舍不得。如果只拿一部分,在这铁笼子里,也没有办法背着人去挑选。想来想去,想起了我手头的一套乾隆的太上皇玉玺,这是用一块田黄石精雕的由三条链子连在一起的三颗印,是我很心爱的东西。入狱时所方检查行李也看见过它,看来,现在只有拿出这样东西来了。
作出了决定之后,我又考虑最好找个地位最高、最能负责的首长,直接交给他,可是我能找到谁呢……
这一天,我正按着我的老习惯,坐在铺上半闭眼睛,默念经文祷告平安的时候,楼梯上的响声把我惊醒。原来上来了几个参观的人。这几个人服装整齐,在所长陪伴下慢慢走来。中间有个中等身材的人,似乎是一位首长,他看看建筑的四周,又向前走,在我的栏杆前停下了。
“溥仪,你身体好吗?”
我忙站起来,忽然认出,这个人我在沈阳东北公安部楼上的大厅里见过。记得我在那里发神经的时候,他还说过叫我不要太紧张的话。我相信他一定是一位高级首长。他站在我面前问了几句话,转身要走的时候,我连忙抓住这机会,把要献出乾隆田黄石印的愿望说了。他却未置可否,只回答道:
“你可以找所方谈这个问题。”
我略为感到一点儿失望。在他走后,我只好还是找所方。我提笔写了一个报告:
所长先生:
我请求
所长转代呈请我们人民政府,我希望将我家存的宝贵的古物田黄石精致雕刻的图章三件(连锁结成一个)和另一件田黄石图章,献给祖国,做博物馆的陈列品,供给各界人民的观览。如蒙
政府釆纳,我非常觉得光荣和感谢……
报告送上去了,田黄石的乾隆印也献上去了,所方也收下了。可是关于反响,依然看不出来。我想,这可真是石头扔到大海里去了。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没有一点儿审讯的意思,也没有追究“自传”写得对不对,所方谈话中仍是再三要我们好好学习、改造。这时,抗美援朝的胜利消息接二连三地传来了,我由半信半疑而逐渐相信了,认为共产党的江山既然坐定了,大概就不会对我们这些人操之过急。我逐渐又放松了心弦。我想:石沉大海,总比惊涛骇浪要好。
但是一年后,海里真正起了惊涛骇浪。这个“海”不是所方,而是我原先认为已经风平浪静了的小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