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井口战役 - 核动力战列舰 >
- 第二卷 殖民的岔口
第64章 飞机骑脸
战争两个利益集团以最高烈度行为解决矛盾,双方均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视自己为最高正义。对对方实施各种形势的破坏。任迪这个在二十一世纪思想偏向民主的小青年,在未经过战争洗练前,用短浅的眼光,评判曾经认为过去人用虚渺大大义对曾经无辜的那一群人实施压迫。好吧这个时代任迪为了胜利做的更过分。
地主有好的,大部分有道德,有理想,有良心,那又怎么样呢?他们是旧王朝的根基,是封建时代利益统治集团的根基。任迪代表的新利益集群想要胜利,这群地主身为就利益集群就必然和任迪冲突,这不是好人和坏人之分别,而是纯利益的分别。不土改,不让农民上来都踹地主一脚,明王朝地乡村每个弄农民的权威性控制就不会在割裂。农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农民和工人这个占据国家生产财富最大的人群,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可以身为统治国家的利益集群。大明内阁中的民主也只是世家之间的民主。
任迪知道,高智力下情感虽然膨胀无法控制,但是理智也更加清晰。虽然中二也是高智力的中二。任迪还没有中二重症到为了爱放弃自己的生命。圣母的话根本就活不过新手任务。任迪不想死,不想给明帝国活剐自己的机会。所以为了胜利,懦弱还是可以压倒心中的圣母情怀,所以地主拜拜。
把地主这个明帝国基础统治低端从大明土地上拔出来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自己的势力在基层统治扎根下去。这一步就需要反复的对自己人实施甄别,千万不能让流氓无产阶级混进去,所以要整风,魔音灌脑的让所有基层不敢动他们不该动的任何东西。当然这个活要等到这次战争后再做。
至于任迪现在正在享受这自己少的可怜的特权——士兵战地干粮,双人份。由于战地单兵无线电系统赵卫国还没有搞出来,所以任迪现在是亲自跟着士兵安徽省北部带着部队乱跑。手下的这帮到底还是没打过仗的菜鸟,万一脑袋一热,傻不拉几的遇敌就为了理想跟敌人拼了,任迪真的要哭了。
所以任迪一起背着四十公斤的战地包袱带着军队一起跑出来了。几十公里走下来,虽说是力量属性加上去了,但是该累依然累了。吃的饭也是别人的两倍。
将嘴角边上的豆渣子,扣下来,往嘴里送完后。拍了拍手,看了看眼前破坏数百米的铁路。嗓门吼道:“时间到。”铁路上的枕木被抽出来堆在一起,变成了跳跃多火堆。
一旁的一位基层军官何旺跑到任迪旁边说道:“报告首长,坑都挖好了,请指示。”
任迪说道:“我们最近的手榴弹比较少了,这回全埋石头。”
等待任迪命令的小伙一脸迟疑地问道:“长官,都埋石头,不放一个真家伙进去。”
任迪拍了他一下脑袋说道:“这地方没有村庄,他们找不到猪牛过来排雷,都得老老实实排出来。”
何旺说道:“可是狼来了,喊多了就不灵了。”
任迪踱着步子说道:“不灵了,下次再埋几个真的让他们长记性。怎么你是他们爹,先帮他们养成好习惯?”
何旺敬了一个礼说道:“明白了,长官。”
十分钟后这支部队离开了这条铁道。半个小时候一节火车路过这个被破坏的铁路,看到地面上一个个被新翻开的土还有拉线。火车上的工人苦着个脸。开始从火车上拿出几十斤中的铁甲防爆服。开始小心翼翼的排雷。因为只有排雷才能修铁路。
淮北战役进行了二十天了,在这二十天内,整个淮北的铁路南北向和东西向的两条主干道都遭到严重有组织的破坏,而且短时间内无法修复,大量的被破坏的铁路线上都有埋设地雷的迹象。有的坑中没有埋设,有的坑中埋设了一个手榴弹当量的地雷。如果地雷的当量都一样那也就好办了,直接用粗铁杆子远远地戳进去排雷也就行了。关键是有时候竟然还有埋设药量十公斤左右的高爆地雷。原来维持铁路运输的工人都一波波表示不干了。原本监管这段铁路的铁路公司也准备宣布停运。结果大明的军方开始宣布接管这片区域的铁路。无休止保障交通线运动就开始了。
善于用剑的人,不会用纯钧去砍青铜柱子,善于解牛的人会用刀尖寻找肌肉和骨头之间的间隙。任迪不认为自己是天生将领,但是有自知之明,不把对面的军队拉成和自己同样低的水平,自己是不会主动士气满满的大明王师来打阵列战争的。
既然任迪被迫应战,那么就将兵锋对准了大明王朝统治之间的骨肉间隙,这个间隙就是地主工厂主。就像后世任迪那个时代,政府统治农村的骨肉间隙是村长一样。把村长全部腐化,政府就只能抓瞎了,所以才有大学生村官这个政策。这个时代的大明不像后世,这个王朝虽然进入了殖民时代,但是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口依然分布在农村。
一个重工业被海宋打压近乎为零的国家根本无法完成城市化的任务,城市化是为了工业人口聚集起来生产机械,控制机械,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化,强行城市化,人口没有活干,那就是巴西圣保罗贫民窟的情况。
任迪现在这么做,就相当于即时战略游戏中的开地图视野,反对面地图视野,地主统治被摧毁了,大明怎么从乡里面征粮食情报。从来不参与不救灾,并且在南都驻扎的大明军队只有抓向导带路,绝不可能出现老乡指引的情况。
战争开始二十天了,急切寻找,任迪主力部队作战的,大明将军孙泽。压根就没有抓到任迪的部队展开会战。而由于交通线麻烦有时候在短暂交锋时刻该有的重火力迟迟无法到达发挥火力的阵位。
孙泽感到现在是怎么不爽对面怎么来。教科书上的经验,以及海外作战的,放在这里简直就是对牛弹琴。
镜头切换……
刚刚完成铁路破坏的任迪现在感觉遭到了现世报,一只骑兵部队发现了自己这里,正在吊着自己这里开枪。好吧对面的骑兵学精了。几天前还在和自己玩墙式冲锋,好家伙一千匹马排好队过来黑压压的冲过来。当然为了排成这个整齐的骑兵墙,还给了任迪手下菜鸟一段准备的时间。
冲到大约一百五十米的时候,五十位操作压制火力(捷克轻机枪)征召兵军官,按照任迪的命令后沉稳的统一开火。二十发一个弹夹持续不断的弹幕如同割草一样。草越密越好割,人墙越密集,子弹风暴越会收人头。这些骄傲的骑士,也许在北边用自己的英勇无畏虐过蒙古人,西亚人,俄罗斯人。用墙式冲锋这种教科书上经典的战术,纵横过欧亚大陆。但是战争开始变化。自七十年前那波人过来后,火力时代已经开启。
二十天中这是唯一次任迪和明军大规模交手,这支军队给任迪的印象非常深刻。这些骑士似乎不敢相信自己会失败,扛着子弹雨冲到了军队面前,越过了手榴弹爆炸的火焰弹幕,用脚上的马刺强行催动着蒙着眼睛的马匹冲到了任迪这支稚嫩军队面前。
刺刀见红,对付着最后一百多名带的伤的骑士,任迪五十六个征召兵伤亡,其中二十四位直接死亡。同时枪毙了十二位,在战场上逃跑的士兵。超过五十六位这个士兵伤亡。就是那一场战争后,响亮的口号依然这支军队中早晚响起,但是众人口号中以往蕴含的一丝跳脱消失了。任迪明白自己的军队今天算是初次成型了。
超过四十名士兵在这次正面较量中突出出来,有时候真的勇敢还是假的勇敢,光喊口号是根本看不出来的,荆轲刺秦的时候勇者秦舞阳关键时候怂逼。要离看起来不起眼,就是个打鱼的,刺杀完毕吴国第一勇士后,别人放了他,他却还能选择赴死。
战斗是选择军官的好时机,有才的,有责任的。都会脱颖而出。任迪现在的军队可都是泥腿子出生可没有贵族资历优先晋升的情况。所以这四十个人被任迪迅速提拔为军官。刚刚的孙泽就是上次战斗中的一个。
“对面在干什么?”一位参谋长疑惑的看着远处徘徊的骑兵,对任迪问道,任迪反问道:“马匹草料全部烧光了?对面骑兵怎么还能这么大摇大摆的出动呢?”
一旁的书记官说道:“他们可以挤出来一批马匹给养。”
任迪反问道:“高钢用在刀刃上。那么他们现在的作战目的是什么。”
突然似乎“嗡嗡”回答了这个答案。
远处天空中出现了二十来个黑点。任迪明锐的目光看着远处蓝天上排成一排的三翼飞机,吸了一口气后说道:“下次出门,老子要带几挺重机枪。”
大明长公主朱月嵘殿下,现在正穿着飞行服,驾驶者自己摇摇晃晃的飞机,飞机这东西现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出现几年,发动机这个东西可不是什么说做就能做的东西。上一波穿越者搞过蒸汽机,搞过电动机,唯独就是这个喝汽油的发动机,材料一直不过关。一直拖到现在才出现。
现在的飞机非常原始,三个翅膀就像三明治一样叠着,弹性的传动带,将翅膀两边的木头螺旋桨带动飞快的运转着。飞机慢吞吞的在天上飞着,当然飞行员也在风中。这个环境下单兵电报机是无法操作的,整个飞行大队纯靠手势指挥。
本位面战争史上第一场轰炸开始了。任迪有幸目睹这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不过呢,即将被炸的是自己。
“都趴下……”看着天上的飞机群都下了一个个小甜瓜一样的炸弹,任迪的军队中迅速发出了隐蔽炮击的命令。
这场气势骇人的大明皇家空军的首次作战。战果是任迪的三个士兵被弹片划伤。效果轻微。两百多发手雷装药一样的炸弹,还是水平投掷,准头相当有限,加上机枪手,对天空的射击干扰,这帮菜鸟飞行员连提前量都没有算好。就匆匆的投弹了。
展翅高飞的朱月嵘,盘旋过下面的红军阵地后,似乎看到下面有一个人站起来对自己比了一个中指。
第64章 一个团
淮北战役第三十四天,在一片子弹交锋的战场上,一位身穿明军黑色军装的军官,望着周围被穿插切断的三片己方阵地。过往的骄横之色,在眼中酿绝望中的疯狂。两个月前这位军官还在南都的酒吧自负的和同僚吹嘘,帝国多长时间可以对皖北逆贼歼灭。放言帝国士兵可以一打十,自己指挥的话可以一打二十。
不过现在的结果是,三倍于帝国军的红色共和军,将这位明军团长带领的一千五百名将士,包饺子一样死死的围住了。
在红色共和军这里,说句实话,一开始面对是否要歼灭这支军队,任迪是拒绝的。任迪有作战经验,但是对指挥大兵团作战,自己还是没有底。在战争一开始任迪注重蓄积力量,专门对准明帝国弱点死切。大兵团作战该是什么样子呢?任迪对此的概念只有孙子兵法中的一句话,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按照任迪的打算,在局部形成五倍兵力优势在发动进攻。
在米亚那当基层军队指挥官的时候,任迪的兵都是后方分派的,军事作战非常积极主动,但是现在开始指挥大兵团,却教条的有点可爱。任迪的性格还是有点胆小了,任迪的最低期望是保持军队的长时间存在,尽可能的延缓这场战争对山区根据地的破坏。
然而当这一支骄横的明军在迟迟无法寻找到任迪主力后似乎有点急躁了,认为“贼军”一直在跑不过,流窜性作战,战斗力一定和几十年前的流寇一样低下,对自己能够一打十的信念太自信了,孤军深入直接追着任迪这六千主力部队,追上来了。
任迪这里的几个参谋部以及一大票年轻军官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现在任迪的军队已经开始扩充,虽然从农村无法征召士兵,但是在霍邱县大大小小的矿场,淮北各个煤矿场的那些被矿产主用皮鞭抽着的下井劳动的矿工们可是无所退路。以二十一世纪的标准来看,现在任迪所看到大明矿场都是黑砖窑类别的,死人是常事,各个矿主都是为了产量不顾人命混球。这些矿场开采的矿物会送到,江浙的一带海宋控制的钢铁厂中。
每一个矿主都有镇压矿工的私人武装。少则一两百,多则五百。配备进口步枪,甚至有重机枪。这点差别和任迪那个位面二三四十年代不同,这点不同,对任迪现在的情况是有利的。私人武装依旧是私人武装,任迪的军队不是土匪集群,这帮用机关枪守着关卡的矿场私军,也不是说就能用机关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拿人海冲击机枪阵地,任迪认为那是最愚蠢的事情。八零重型迫击炮对准了那几个布置重机枪的角落一一顿炮击,然后两三组人冲过去,确认交叉火力是否摧毁完毕。
其实后一步做的基本没必要,二十公斤的迫击炮弹准确的落在了重机枪的位置,将人体和重机枪一起在火光中还原成零件状态的时候,这些私军就懵逼了。他们的表现比甲午战争,守炮台的那群清兵好不了多少,直接丢了武器逃跑了。很显然能够直面死亡的军人只有两种状态,第一种是无视他人生命,无视自己生命,以金钱享乐为追求,进入战场赌博的疯子。第二种就是为了理想献身的傻子。这帮守护矿场的私军,用先进武器镇压手无寸铁的矿工还行,至于敢刺刀见红的战斗,他们不敢面对自己的死亡。
被压迫到极致的无产阶级工人有很多的。这帮两眼无声,从成天黑漆漆的矿洞中解救出来,从一片茫然中出来后,就陷入了任迪在本位面编制的谎言中。刚睡完觉被叫醒的人会下意识服从周围人的命令。刚从什么都没有希望,什么都不敢想,黑漆漆的绝望之地救出来的矿工,一旦被灌输了自己一直被压迫,需要拯救世界的任务时,那是非常狂热的。
刚从封闭环境中出来的人,简直就是说什么就是什么,政委说大明王朝正在垂死挣扎,这些人就真的信了。
又一批傻子站在了任迪的旗帜下。当看着这批营养不良,但是似乎被注入精神的矿工整齐在根据地的训练场中做简单的战术训练时,任迪忍不住地说道:“这帮人,真的很好骗。明明一无所有,却想着奉献所有。”这句说着,任迪觉得眼睛上的泪腺有点潮。
然而就是这些矿工,让任迪有了打赢这场战争的希望。仅仅霍邱一个县就有五万矿工在矿山中被解救。大约需要九个星期的训练,这些士兵将进入皖北共和区域的体系中。其中将会有一点五万人进入军队。
这只是霍邱一个县。解放最彻底的一个县。在淮北其他区域,任迪的军队解放完矿工后,是让矿工自行回家去,结果有半数的工人觉得无路可去,资源加入任迪的军队。这些人大概有三到四千人。加入了红色共和军。当然也就是这些人的加入,让任迪忧心军队素质下降,更加迟迟不敢,对明军的一部实施歼灭战。
至于大明的将领孙将军到底在干什么呢?战争很明显被任迪这种破坏拖成了一个低水平状态,当战争进入近代化,军队需要的补给是恐怖的。能大野的军队更是如此。第三集团军一两吨中的钢炮,以及炮弹很明显不是人可以扛的走的。以往第三集团军北上作战,会通过铁路运兵,然后经过北海道马场海运来的马匹,保障后勤作战。
近代化战争打的是钱,而很大一部分钱洒在了后勤线上,一开始准备在家门口剿匪的明军没想那么多,直接坐着轮船火车开过来了。结果到皖北悲剧了,铁路被破坏,驮马不够的尴尬境地。
前来剿匪的南都骄兵们,平时在南都的秦淮河红灯区中找鸡都是坐着坐出租马车过去的。在丘陵地带跟着任迪那一帮山区里面走山路的泥腿子绕了两圈后,开始歇菜了。在这二十天的战斗中孙泽这个孙传庭的后人,决定采用自己祖爷爷的车阵。也就是以大炮为核心整个军队缓慢的移动,以城市为防御节点。来和任迪耗。至于大别山区核心匪区。开玩笑平原地带就有那么多的匪没打完,就直接进山区?
孙泽这么保守作战,也是憋坏了。手下的一群部队,大明帝国第三集团军,近卫部队,一出手便是如泰山压顶一样分分钟碾死对手。尤其是在飞机这种新东西加入战场后,得知贼寇就在城外流窜残害良民,裹挟民众。一些军官忍受不了了。
正如一座小村庄不能埋伏十万重骑兵。三万近代化军队也不是驻扎在一个城市中。这些分驻扎在各个城市中的明军军官,决定搞点事情。眼下这支被围困在小村庄的明军就来自阜阳城。用指定这次作战计划红色共和军参谋长,张佑赫的话来说:“看你不爽很久了。”
战斗从早上十点爆发,四千红军强行军运动,迅速包围住了这支军队,整个参谋部直接接受了在三个小时内围歼这支明军的任务,而任迪则在南边完成对敌的阻击任务。
张佑赫,等十三位年轻的军官对任迪下了军令状。当发现被包围的明军一开始并没畏惧,反而有一种总算找到你的快意。这支明军在十二门七十五毫米架退炮用榴霰弹犁地过后,开始发动首次冲锋。75毫米榴霰弹的炮击在东侧轰击,造成了红色共和军大约一百多人的伤亡。由于本次战斗未完成基础训练的新兵太多。在敌人的炮火下暴露了重大问题。
然而明军很显然停留在了地球的一战水平,大炮摧毁步兵占领的思想,也就是先用大炮轰,然后再让步兵上去冲。这种战法面对这个世界同样落后的敌人可谓是百战百胜的。
然而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后,参谋部当场决定在明军专注于攻击东侧的时候,北边南边两只攻击部队,携带迫击炮轻机枪,进行主动进攻。
一战时期的炮兵准备时间非常长,以凡尔登战役为例,一千门大炮的炮火准备时间长达一天。战争拼的是火力,找的是时间差。当这个团的重炮部队对东面发动炮击的时候,红色共和军的一帮年轻人当机立断的在南北两侧发动进攻。
在局部形成了火力优势。面对红色共和军的主动进攻,带着这个帝国军的团长再次犯了轻敌的错误,决定组织兵力将这两拨进攻打下去。结果在轻机枪和掷弹筒的速射攻击下死伤惨重。一个小时后,红色共和军成功的将这支军队彻底分割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在村庄中。另一部分在东边的麦田中。
战斗一个半小时后天空中例行飞行的零攻零防三翼飞机,似乎观察到了地面上大规模热战的迹象,立刻掉头朝着南方飞去。飞机这东西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直接威胁。
要防御没防御,机体由木头制作。要攻击力没有攻击力,整个飞机重量空中四百公斤,满载重五六百公斤,一百多公斤的载重量还要带上飞行员,所以大明现在皇家空军是身轻体柔的妹子,装个机枪都不可能。要航程没航程,最多在一百公里的范围内转转。要速度每秒二十米,一小时七十多公里。二十一世纪高速公路上汽车的最低速度是六十公里,最高速度是一百二十公里。所以说它是零攻零防一点都不冤枉。
但是这玩意毕竟可以无视地形侦查,当小飞机在天上转了一圈后,参谋部也就明白剩余的时间不多了。加紧进行了下面的战斗。对分割成几块的敌军实施逐个逐个逐个攻击。
重型迫击炮,打出的火墙如同城墙一样扫过去,将简陋工事中的明军炸飞。移动不便的山炮这时候变成了累赘,因为双方交战范围已经接近到两百米内。炮火过后就一群穿着蓝色土布的士兵,穿梭在弹坑中发动攻击,不时的用手榴弹,清扫前方。弹片混合着土粒。硝烟混着这血腥。坑坑洼的战场,中草皮被冲击波肆意拨开,露出了褐色的土。一些草被爆炸点燃,燃烧着。发出呛人的烟味。
这一片被分割的地区,遭到了红军五倍兵力的攻击,而且还是绝对的重火力优势下。解决了这片区域后,红军立刻对下一片区域发动进攻。
只剩下三片区域的明军指挥官,惶惶的看着自己的军队被一片片蚕食鲸吞。也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歼灭战,成建制被歼灭的歼灭战。战争的双方都意识到了这次战斗的结果,其中的一方不甘,不敢相信,从而惶恐,而另一方则是兴奋。这位明军军官的剑落在了地下,一名红军训练的狙击手,用子弹击穿了这个举剑的将领的脑袋。明军产生的混乱,顿时被发觉,红军加紧了进攻,和心理宣传。一阵阵投降不杀的喊声中。两个半小时内,这支1524人的明军,在泉阳镇这个小地方全军覆没,七百二十三人战死,俘虏六五十一人,由于俘虏不方便,在战后十个小时后这些被解除武装的明军被释放了大部分,虽然释放了大部分,但是炮兵和军官却没有放走一个。红色共和军这里伤亡六百八十三人。
明军一个团的建制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