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睡前消息文字版 >
- 2022年(374) >
- 十二月(519)
睡前消息522期:台湾人均GDP超韩赶日,广东普宁市
2022年12月9日星期五睡前消息文字版第522期
【睡前消息522】台湾人均GDP超韩赶日,东亚经济秩序变了
大家好,2022年12月9日星期五,欢迎收看第522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话题。
台湾人均GDP超韩赶日,东亚经济秩序变了
媒体报道,今年10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报告中预测,2022年台湾省人均GDP将达到3.5万美元,历史上首次同时超过日本、韩国。台湾是怎么实现反超的?
Image
严格来说,这个消息并不是IMF正式的研究分析结论,而是媒体从IMF的《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里挖出来的。
IMF主办了多份专业经济刊物,其中《世界经济展望》每年发布2-4次报告,重点是全球和主要经济体的宏观表现。它每半年甚至每季度都会追踪发布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预测。
Image在最新的10月份《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IMF研究人员详细预测了全球主要区域和经济体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但没有具体计算经济规模
不过在《世界经济展望》附属的数据库里,用户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找到更多数据,其中就包括了对各经济体人均GDP的具体预测。在十月更新的数据中,IMF预测,今年台湾省、日本、韩国的人均GDP分别是3.55万美元、3.44万美元、3.36万美元,台湾以微弱优势取胜,但幅度并没有超出数据正常波动的误差范围。
Image
根据我们的复核计算,说台湾经济今年超过了日韩还不合适,正确的说法是日韩台的人均GDP已经被拉到同一个水平线上。
我们下载了台湾地区和日本的官方统计数据,台湾人均GDP在今年第三季度正式超过了日本。不过前三季度累计,台湾人均GDP是2.48万美元,日本2.53万,日本还略微领先。
同时,日元汇率持续下跌,按美元计算,日本人均gdp从一季度的9270美元直降到了三季度的7700美元,短期内日元汇率也看不到明显反弹的可能。四季度一向是东亚经济全年产出的高峰期,台湾能不能在全年数据上反超日本,就要看最后冲刺的表现了。
韩国三季度统计数据还有部分没放出,只看上半年情况,台湾地区和韩国几乎都在1.65万美元左右,但下半年韩元相对美元贬值趋势增强,台湾省到年终超越韩国的成功率更高一些。
这可能是有经济统计数据以来,台湾省的人均GDP第一次有机会超过日本,同时也是自2003年后首次反超韩国。不过按目前数据预估,今年台湾人均GDP的绝对数值变化不多,大概率会在3.4万美元以下,甚至可能会接近去年3.3万美元的数字。
这说明,以美元计价,不是台湾省增量大,而是日韩相对退步了。当然也可以说,在强势美元背景下,新台币还是比较保值的货币。
今年1到10月份,新台币对美元的平均汇率是29.48,去年28.02,贬值了5.2%。但同期韩元对美元贬值了11.8%,而日元更贬值了17.6%,所以今年以美元计,日韩GDP都是现负增长。日本的名义经济总量甚至可能倒退回三十年前的水平。所以,台湾只要不退则进,就等于赶超,在东亚站到了前排。
日、韩、台相对美元经济圈都是小经济体,为什么今年货币汇率变化趋势不一致呢?
今年的汇率变化虽然有一定随机性,但还是反映了长期产业变迁趋势。按人均水平计算,台湾跟随新产业革命的浪潮最紧密,所以2022年的产业基础最可靠,货币不用过多贬值,也能应付全球性的经济衰退。日本韩国的新产业都要差一些,所以无论主动还是被动,最终都要接受较大幅度的贬值。
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都是制造业经济体。日本工业化最早,二战前后就基本完成工业化了,是亚洲第一个发达国家。日本给其他亚洲国家留下了一套比较实用的发展方案——压缩消费增加投资,政府主导产业政策,基于出口导向建立先进产业部门,避免本土工业缺乏国际竞争力,最终融入世界经济主流循环。
在二十世纪后期,其他亚洲国家没完成工业化的时候,日本是亚洲国家的独特一档,韩国和台湾地区虽然有所发展,但也依附于日本。在90年代之前,统计亚洲经济数据,一般要分两个版本。一个版本包含日本,另一个版本不包含日本。
90年代之后,日本经济泡沫破灭,进入停滞期,日本政府为了摆脱衰退也做了很多努力,比如扩大财政支出刺激经济。但是90年代之后的日本,各个经济部门都有了较大发言权,政府很难坚持有偏向的产业政策,只能按照自由经济理论,比较公平地对待市场主体。
所以,最近一代人,日本政府用来刺激经济的资金,基本上都进入了基础建设领域。好处是进一步提高了日本城乡面貌,增加了日本可以拍小清新照片的景点,坏处就是这些建设没法拿到国际市场换钱,在日本国内也不能帮助制造业企业扩大规模,最终都成了不良资产。
Image过去30年,日本在产业方面的最大问题,是错过了九十年代开始爆发的信息技术产业革命,不但没有在新兴产业里占据重要地位,原来的半导体工业优势也明显衰弱。到现在,因为缺乏政府引导和担保,大多数日本企业都不愿意投资,宁可把现金存起来,没有利息也无所谓。2020年,日本上市公司囤积的现金已经达到4.8万亿美元。
私人不投资,经济就没有增量,保证不了就业,所以政府又不敢减少现有的低效投资,日本出现了企业攒钱过日子,政府借钱过日子的神奇现象。到2005年左右,日本国债率已经失控,长期占据世界第一,并且把第二名远远甩开。日本央行只能执行零利率政策,降低政府融资借钱的成本。。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日本如果不想国债违约,就几乎必须放弃经济发展。因为经济发展就意味着钱有了更好的去处,实际利率会上升,就没有资金来买低息国债了,导致日本政府不能借新还旧。
所以,过去很多年,我们看到日本政府一方面希望结束长期萧条,让日本重回正常增长轨道。但另一方面,在最重要的产业政策上,日本政府一直扣扣索索,不敢全面推动产业升级,只在少数几个项目重点投入,希望运气足够好,撞上下一轮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节点。这实际等于放弃了自己开创的高投资增长模式。
日本人口已经连续下降了13年,但还是有1.25亿,差不多是英法之和,或者说德国的一点五倍,它要维持高度发达经济体的地位,必须占据更多的高附加值产业。
但现实是日本期待少数重点项目能带来颠覆性的变化,如果对科技发展有误判,或者世界产业竞争选择了其他的科技路线,日本经济就完全失去了升级机会。比如说311期睡前消息就介绍过,日本专心开发氢能源汽车,而中美明显把主要的技术路线扭到锂电池方向,日本极有可能因此丧失在汽车行业优势。
和二战时制订了极其精密的计划,认定只要完美执行就能打胜仗一样,明显忽视了再高明的分析,也无法弥补概率带来的意外。比如说在未来汽车能源上,电动至少在短期内已经完全占据了主导,而日本重点研究的却是氢能源。
到今年10月为止,日本已经连续15个月货物贸易逆差,完全是靠海外投资利润来补偿外贸缺口。但海外投资收益集中于少数人,大多数人还是通过本土工作才有合理收入,而海外投资在落后国家赚不到多少钱,在发达国家最终会融入其他国家的产业链,长期看来也不能保证经济长期进步,所以日本本土生产效率长期停滞,最终被自己曾经的殖民地赶超。
进入21世纪之后,韩国和台湾省已经不再依赖日本的产业转移了,直接与产业最上游的美国对接,而传统产业又直接对接下游实力最强的中国大陆,两面都跳过了日本,削弱了日本的亚洲产业核心地位,给自己拓展了更大的产业升级空间。
韩国人口现在5100万,台湾2300万,分别相当于日本的40%和20%左右,所以它们不需要全面超越日本,只需要几个关键产业升级成功,就能在人均产值上追赶日本。
台湾选择的产业突破口是IT产业,具体来说集中在IT代工行业。台湾一个小岛,一度生产的PC、笔记本电脑、主板、显卡以及各种周边配件是全世界最多,但大部分都是为大品牌商代工。之后,台湾相关产业向半导体产业深度发展,但经营模式仍然以代工为主。
现在名气极大的台积电,虽然是当下全球半导体芯片加工技术和工艺水平最高的企业,21年营业额1.58万亿新台币,一个企业占全岛GDP的7.3%,今年到10月已经达到1.85万新台币。睡前编辑部核算了一下,今年前三季度台湾地区全部经济增长,台积电一家的贡献就超过了50%。只要全世界保持对芯片的旺盛需求,台湾地区的经济高增长趋势短期内就不会停。
Image韩国的21世纪产业升级路线与台湾地区比较类似,同样重视IT产品。韩国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三星电子,在芯片代工方面仅次于台积电。三星的储存芯片、硬盘、液晶面板,也是大多数IT企业绕不过的供应节点。2000到2009年,韩国向三星电子提供了价值87亿美元的税务优惠,是典型的政府主导产业升级。。
除了三星电子,韩国还有LG、海力士,也都有很强的全球竞争力。但是韩国人口是台湾的两倍多,所以这些IT产业部门还不足以吸取韩国全部壮年劳动力。韩国剩下的人口还重点发展了多个传统制造业产业,比如汽车、化工、钢铁、造船。
如果只看IT产业部分,韩国的规模和水平并不差,全行业影响力甚至高于台湾企业。但是,因为传统制造业的比例高于台湾,所以在短期的经济波动中输给了台湾。
今年美联储发起了二十年来最猛烈的一次加息潮,全球绝大多数产业都经历了一次大衰退。韩国的这些传统制造业也逃不掉。过去大半年,韩国连续七个月出现货物贸易逆差,全年累计可能超过400亿美元。所以韩元汇率相对美元暴跌。
在主要产业中,只有半导体芯片代工顶住了美联储加息。过去3年,疫情严重冲击了芯片产业链,直到现在还没完全解决缺货问题。
同时,由于美国对中国发动冷战以来罕见的高科技禁运,引发了全球性的产业链脱钩恐慌,很多企业都在增加囤货防备意外情况。
这些需求目前基本绕不过台积电,就算扩大产能,潜力也还是在台积电。导致台积电和配套产业顶着经济萧条大发展。在台湾岛内,相对拖后腿的传统产业比例低于韩国,所以台湾人均GDP很可能在20年后再次超越韩国。
不过,我们还是要强调,GDP只反映当前的生产能力,不反映历史积累,也不严格对应短期消费和居民收入,甚至也不一定和当下的消费相关。所以,在GDP排名颠覆的同时,东亚各沿海区域人均实际收入的排名,还是符合我们的一贯印象,从高到低是日本、韩国、台湾。
2021年日本户均2.37人,家庭中位年收入是440万日元,人均中位收入1.69万美元。
韩国统计厅没有直接提供中位收入数,但2021年韩国家庭平均收入5400万韩元,人均年收入约2万美元。根据家庭收入五等分资料,推测韩国人均中位收入在1.6万美元以上,已经与日本相当接近。
台湾地区官方数据目前只提供到2020年,人均中位收入32万新台币,折合1.08万美元。就算2021、2022年快速增长,和日本韩国也会有40%左右的差异。台湾眼下还是需要高投资来实现高增长。
半导体是一个技术迭代飞快的行业,专用设备用途单一,折旧速度很高。韩国三星电子去年投资380亿美元造半导体生产设备,今年资本支出预计还将增加10%以上。台积电同样在进行超大规模的投资,宣布2022年的投资规模将超过400亿美元。这些投资都算在GDP内,但不会马上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所以台湾居民的生活暂时还比日本人差一些。
但产业竞争的长期后果,最终还是会反映到整体居民生活水平上。韩台通过保持高投资,产业结构从依附日本到各有优势,已经基本拉平了差距。只要没有太大的波折,十几年后三个地方的生活水平还是会基本和生产效率成正比。后来者靠勤俭节约增加投资追赶先行者,是自古以来不变的道理。
中国大陆在改革开放后,走得也是日本创造东亚经济发展模式,以投资为经济主要趋动力,同时面对出口搞市场经济,不断磨炼产业竞争力,随时淘汰低效率企业,避免困死前苏联和拉丁美洲的无效投资陷阱。现在从日韩和台湾省的例子看,日本自己被国债和多产业部门的扯皮困死了,已经不能再给大陆提供正面经验,但韩国和台湾的进步还很值得参考。
最近几年,因为缺乏优质就业机会,普通人担心阶级固化,很多人提出中国的经济目标也应该向分配倾斜,提高GDP的消费比例,就算投资也应该多投一些能创造简单就业岗位的公益项目。但从日本的先例看,这样做唯一的结果,就是未富先停滞,掉进中等收入陷阱,被自己身后的越南、印度赶超。中国人均gdp今年最乐观也就是1.2万美元,没有停止升级的躺平资格。中国地方政府在借债务乱投资方面已经很有日本政府的风格了,产业政策方面千万不能主动去学错误典型。
不过韩国、台湾的例子也不能完全指导中国大陆。前面提到,韩国传统产业比例高于台湾,所以生产效率被台湾借着新产业赶超。而中国大陆的人口和劳动力规模又是台湾和韩国的几十倍,我们必须有更多的新产业突破口,才能带动整个国家一起产业升级。
现在中国互联网产业、电动车产业、新能源发电方面,都挤进了世界第一集团,各自都能为上千万人提供体面的工作,这是很好的开始。接下来,我们还要想办法在更多的行业找到有效投资机会,用高投资继续增加技术岗位,扩大产业升级的范围,同时叫停内地省市的低效债务投资。这才是继续缩小和发达国家差距的唯一正确路线。
广东普宁市
最近几天,广东普宁市一处楼盘因为高楼紧密排列成了新闻热点,航拍画面在多个短视频平台传播,被网友成为“多米诺骨牌”。有媒体打电话采访,售楼处回应说航拍不能正确描述距离,间距是9到14米,要到现场看才清楚。督工,这个楼盘符合法律要求吗?
不可能符合。
国家标准对住宅采光有明确要求,理论上不会允许日照时间不合格的房屋作为住宅出售。《住宅设计规范》要求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能获得冬季日照,卧室、起居室和厨房还要有直接采光。《城市住宅区规划设计规范》还有更具体的采光时间要求。这个楼盘在广东普宁市,按建筑气候区划算夏热冬暖的IV类气候区,至少要满足冬至日也有1小时日照。
我们权且相信售楼处说的是真话,保证了9到14米的间距。普宁市位置在北纬23度多一点,刚好卡在北回归线。根据中学地理知识,北回归线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43度08分。做个简单的三角函数计算,正午阳光直射时,14米间距只能保证大约13米垂直高度的采光,相当于屋顶以下4层有南侧阳光,9米间距只能勉强保证最靠顶部的3层有南侧阳光。
当然建筑物一般不会正南正北布置,这处楼盘在地图上就拧了一个明显的角度,能让东侧住户在早晨有一定采光。反过来说,偏西侧住户也可以在下午有一定采光,所以下面的住户也不一定完全看不到太阳。
但是楼盘的横向跨度实在太大了,目测至少50米,绝大多数夹在中间的住户,只要不是最顶部几层,冬天既享受不到南侧的正午阳光,也享受不到早晨或下午的侧射阳光,白天想看书恐怕都要开灯。这个楼盘的名字叫阳光城,住户想体会阳光还是要到楼顶才行。
ImageImageImage当然,国家也不是强制所有房屋都符合住宅采光标准。从中介信息看,“阳光城”的性质是公寓,可能是按照商业公寓标准建设的,所以可以不要求冬至日一定有一小时的光照角度。
但商业公寓要执行防火标准,保证防火间距。从航拍来看,这个楼盘底层被裙房连在一起,相当于塔楼。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这个楼盘算二类高层民用建筑,塔楼之间的间距必须在13米以上。售楼处说其中有间距9米的地方,明显不符合防火规范。
此外,高层建筑的布置还要考虑消防扑救难度。按规范要求,每一栋高层建筑至少要沿一个长边或者1/4周长,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但很显然,夹在中间的塔楼根本不可能让消防车靠近,展开登高设备。如果遇到火灾,中间塔楼的居民没有被救援的资格。
所以说,无论这个楼盘是什么定位,不可能同时拿到规划局、城建局和消防队的批文,必然是个违法项目。前些年类似项目不少,这些年社会相对规范了,新楼盘如果想拿合法手续,最多是打擦边球,不会正面挑战国家规范。
从网络评论看,有当地人说这是个城中村旧房改造的小产权房,拿不到房产证。这应该是最合理的解释。当地村委会利用集体土地,搞了自建楼出租,或者是卖20年、30年的长租约,实际上出售,无论如何拿不到房产证。
Image结合卫星地图与街景照片可以看到,从这处楼盘到整个市区,普遍都是间距违规的楼房,旁边楼盘的间距也差不多一样,制造了法不责众的效果,所以村委会或者其他地方土豪也不担心拆迁队上门执法。
土豪盖房子随心所欲,也是得到当地政府确认的。普宁市农业农村局文件明确说,村民集体建房只需要满足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满足林地保护要求,经过集体表决就能拿到批文,意思是是其他标准我就不问了。
这个“阳光城”项目在南园村,2019年普宁副市长陈俊礼专门到南园村,检查指导“三清三拆三整治”。从去年开始,普宁市政府专门给南园村拨款搞了个旧房改造项目,就在“阳光城”西南方向400米。
Image
但是,再怎么改,也解决不了现有住房普遍违规的现实。土豪以村民的名义搞一个新楼盘出来,客观上对当地的市容和居住质量还有所提升,所以各方面都默许它无视国家规范,凭着侥幸心理希望将来不要出大事。
既然超越国家规范的城中村自建房在普宁市很普遍,为什么这个楼盘被单独拉出来做新闻题材,是得罪人了吗?
应该是因为这个楼盘太高调了,尽管不追求任何合法手续,但想在商业装扮成一个合法住宅项目。
前面提到,这处楼盘名字是“阳光城”,显然是想蹭阳光城集团的品牌,是个山寨项目。网上能找到一些2019年的宣传资料,当时这个楼盘名字叫“阳光城·锦里”,按商品房标准配套地下车库,还宣称有上万平空中花园,就是在裙房屋顶种草,布置一些公共设施。
无论能不能拿房产证,反正售楼处按照一般商业地产的套路做了户型宣传图,搞了沙盘模型推销,号称黄金地段、南平路标杆、至尊府邸。做到这一步,别人也只能用商品房的标准去要求它,被晒出来不冤枉。
蹭合法楼盘的样子造小产权房,在当地也不是阳光城一家。普宁南部有一片楼盘叫“尚堤中央”,楼房密度看起来不比南园村“阳光城”差。
Image
Image
这个“尚堤中央”楼盘前些年遇到法律纠纷,法律文书显示建设方是“普宁市恒大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许家印现在忙着到处许愿还钱,可能都不知道自己被普宁市的做服装生意的小土豪蹭了品牌。
用“尚堤中央”加“房产证”做关键词上百度,第一页就看到了当地中介在安居客上的问答,只有一期有房产证,二期三期都是小产权房。
和同类项目相比,看来南园村“阳光城”项目的问题很可能是完全没有房产证的,在建筑技术指标上肆无忌惮,在买楼的时候又努力靠拢主流楼盘,所以被打了出头鸟。
最后我要说一下宏观的人文地理因素,普宁市属于揭阳地级市管辖,而揭阳市又是粤东潮汕地区的核心地带。这个神奇的新建楼群,暴露了潮汕地区长期缺乏法制建设,靠人情管理社会的老问题。
没有法制的地区,经济发展一定好不了。2021年,普宁市GDP607亿元,对于一个县级单位来说不算少。但问题是普宁县级市有200万人,所以去年人均GDP只有3.03万人民币,是中国人均GDP的37%,比最穷的省份甘肃还低一万,略高于越南平均水平。就算加上附近的地级市,整个潮汕地区的人均GDP也不到中国平均数的60%,和200多公里外人均18万GDP的深圳形成了鲜明对比。
潮汕的文化和管理问题我今天不展开说了,总之这是一个积重难返的地区,地方干部不愿意对盘根错节的地方势力下手,只是不断给违法行为打补丁,把问题越拖越大,这既是问题本身,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无奈的选择。
但是,在一个每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200人的地方,土地越是无序开发,将来搞高标准建设,引进先进产业的概率就越低。所以普宁乃至整个潮汕市是中国最需要法制建设的地方,具体来说就是房产税加严格的规划立法。
从现在地方财政的情况看,推行房产税是必然的选择。我非常期待在潮汕地区设一个重点试验区,国家出一部分钱,帮地方承担执法成本,看看房产税能给中国,尤其是给潮汕带来多少脱胎换骨的变化。
522期到此结束,最后感谢PDD老铁对睡前消息节目的倾情赞助。不要忘记在拼多多搜索82420,享受百亿补贴折扣福利。我们周日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