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消息447期:全国GDP80亿美元的吉尔吉斯纠结中国铁路,小学设置了102亩的试验田

字数:6046

2022年6月19日睡前消息文字版第447期

【睡前消息447】全国GDP80亿$,吉尔吉斯纠结中国铁路

大家好,2022年6月19日星期日,欢迎收看第447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话题。

全国GDP80亿$,吉尔吉斯纠结中国铁路

《环球时报》报道,5月30日,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接受当地媒体采访,,表示自己刚刚在莫斯科参加了集安组织峰会,他和普京恳谈了中吉乌铁路问题。

[图片]

中吉乌铁路的“乌”不是正在打仗的乌克兰,而是吉尔吉斯西面的乌兹别克斯坦。这是一条从中国最西部城市喀什出发,向西面里海方向延伸的铁路。按扎帕罗夫的说法,他对普京表示,中吉乌铁路对吉尔吉斯斯坦就像“空气和水”一样重要。而普京表示“不反对建设这一铁路”。

拿到普京的不干预承诺之后,扎帕罗夫总统宣布,2023年开建中吉乌铁路。

督工你怎么看这条铁路的前景?

俄罗斯的抵制,并不是中吉乌铁路唯一的障碍。虽然普京这次明确答应不再阻挠,但中吉乌铁路的前景还有很多其他变数,不能太乐观。

中吉乌铁路计划最早出现在1997年,中国利用“欧洲—高加索—亚洲运输走廊组织”这个平台,在巴黎会议上提出中吉乌铁路规划。在中国积极推动下,中吉乌三国当年就联通三国的铁路项目签署了备忘录。

1999年,按照中国铁道部的安排,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做出了《新建中吉乌国际铁路建设方案-中国境内段可行性研究报告》。虽然只规划了中国境内的铁路,但还是考虑了全线布局,提出了南、北两个方案。

从国际交通地理来说,中吉乌铁路是新亚欧大陆桥规划的重要补充,在帕米尔高原最窄的地方打穿山地,把中国和里海、咸海平原地区连通起来。铁路进入中亚平原地区之后,下一步无论是绕里海南面的伊朗方向,还是继续绕北面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去欧洲,中国都可以选择和不同的国家谈判,走比较优惠的线路。2006年,中国将中吉乌铁路的中国段计划列入了经济发展五年计划。

经过三个国家沟通,2008年中国专家组最终确认最终采用南线方案,全长523公里,东部起点是喀什,在中国境内213公里,吉尔吉斯斯坦境内260公里,最后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再延伸50 公里就到达安集延,进入中亚最富饶、人口最密集的费尔干纳盆地。从项目里程来看,政治上最大的难点就是让吉尔吉斯斯坦同意。

至少在2008年,吉尔吉斯斯坦官方确认了路线走向。但是接下来十几年,不仅工程没有推进,项目研究都基本停滞,只是每隔几年互联网上会重新提一下还有这么个项目。

这次网上重新提起中吉乌铁路,原因是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声称铁路得到了普京的认可。有人说,几十年来铁路一直没有推进,原因是俄罗斯不愿意中国经济影响力进入中亚,是这样吗?

应该说,俄罗斯制造了不可忽视的阻力。但能不能算决定性因素,还要分析一下。

1997年中国提出中吉乌铁路计划的时候,恰好是俄罗斯国力的一个低谷。国家元首是喜欢酗酒的叶利钦,军队在自己的国土上被车臣军队赶出来,俄罗斯统治集团还不知道自己会不会二次解体,对苏联亚洲地区的控制力有明显下降。所以中国能和中亚国家讨论新的交通网。

但当时中国的国力也没有今天这么强,人均gdp只有七百多美元,只是吉尔吉斯斯坦的两倍,还低于某些中亚国家。当时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也不行,喀什这个未来的中吉乌铁路起点甚至还不通铁路。所以1997年中国只是先借着国际组织提出规划,没有立刻推进中吉乌铁路建设。

接下来十几年,油价救了俄罗斯,俄罗斯重新对前苏联国家提升控制力,同时也对中国穿越亚洲内陆的交通线进行消极抵制,只允许一些完全能被俄罗斯掌控的线路得到改造。中国只能先发展自己的西部交通。

喀什是中国最西部的城市。从喀什到上海的直线距离是4100公里,而喀什到地中海的直线距离只有3500公里。如果以喀什为中心,画一条4100公里半径的弧线,西北侧是芬兰的波罗的海沿岸,西侧可以画到保加利亚,西南方向已经出了亚洲和印度洋,进入非洲的埃及和索马里,正南方向越过全部的印度国土,到了斯里兰卡。以中国现在的基建能力,如果想给整个欧亚大陆普及交通干线,也不过是忙上20年的事情。

再看地形图,喀什是塔里木盆地的西侧顶点,海拔只有1000米出头。再往西,铁路就要进入海拔4000米以上的帕米尔高原。如果中国希望通过亚洲内陆和世界主要人口大国建立陆地交通线,必然要把喀什作为起点枢纽。1966年中国修建去巴基斯坦的公路,向西南方向穿越帕米尔高原,起点就是喀什。

1999年南疆铁路西段通车,喀什终于通了铁路,2010年南疆铁路往东南延伸到和田。过去两年,我们完成了格尔木到和田的青海新疆铁路,喀什成为两条铁路干线的西部终点站。同时,我们还从库尔勒修连接线到若羌,把塔克拉玛干沙漠包起来,明显提高了新疆铁路网的调度灵活性。和1997年相比,中吉乌铁路如果现在启动,对接的不是中国铁路网的遥远终端,而是已经成为铁路枢纽的喀什。

[图片]

最近俄罗斯的国际形势恶化,达成了一个意外效果。中国往亚洲内陆的各个交通项目都结束了停滞状态。

比如说,1995年中俄就签了协定,要在黑河造一座跨黑龙江大桥,免得在流冰期断绝外贸。结果大桥拖了21年,到2016年才开工。工程搞了三年,2019年大桥就合拢了,之后又莫名其妙拖了3年,上周6月10日才通车。

https://www.takefoto.cn/news/2022/06/10/10101542.shtml

往黑龙江下游去,同江口岸也有一座拖了很久的跨黑龙江铁路大桥,2014年开工, 2018年中国方面就完工了,接下来一直听不到这个项目的消息。今年4月,俄罗斯方面好像找到了失落的记忆,准备让大桥投入使用,承诺到8月20日通车。

https://sputniknews.cn/20220413/1040662810.html

2022年并不是什么适合工程竣工的特殊幸运年。从这些项目的时间表看。俄罗斯的现金流越充足,中国交通网向亚洲内陆延伸的速度越慢。2022年夏天能从俄罗斯听到一点关于中吉乌铁路的好消息,是有一定必然性的。

上周6月12日俄罗斯刚刚庆祝了国庆日,纪念1990年俄罗斯发布主权宣言的日期,这时候距离苏联解体还有一年多时间,可以说俄罗斯统治集团是前苏联解体的最大受益者,必须在法统上切断和前苏联的联系。但是,俄罗斯统治集团一直把前苏联国家看做自己的势力范围,不愿意看到其他前苏联国家在外交和经济上独立,总想用各种方式行使政策否决权。

[图片]

具体到铁路问题,中亚地区的交通特征是大多数铁路干线东西向延伸,只有一条南北干线。但所有的东西干线最终还要向北弯曲,到俄罗斯境内才能形成完整的亚洲内陆通道。

中国在中亚五国东侧,俄罗斯在中亚五国北侧,中俄两国对中亚交通网的现状都不太满意。中国希望新建铁路干线是纯粹的东西走向,最好在里海东岸形成交通枢纽,提供南北两个方向穿越亚洲内陆的选择,其中南线可以完全绕开俄罗斯,甚至从伊朗方向通过。而俄罗斯希望能继续加强南北向干线,让中亚五国依附于自己。两个相互垂直的交通规划相互对抗,很像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战略。

中亚地区的干线都是苏联时期形成的,采用了苏联时代的宽轨,现在中国火车不能直接进入中亚地区,必须在阿拉山口换车。如果新建一条干线,中国当然希望用标准轨,不仅国境线上省一次麻烦,没准将来标准轨距向西延伸,到欧洲还能再节约换回标准轨的时间。

但是,俄罗斯和中亚五国在轨距问题上总是希望保持现状。这一点又让人想起了春秋时代齐国和晋国的外交谈判。晋国占上风的时候,要求齐国的耕地田垄都改成东西走向,方便晋国的战车通行。而齐国宁可放弃一部分土地也坚决不同意。如果晋国坚持要求基础设施都必须配合从晋国出发的车辆,齐国不惜决一死战。

http://wyw.5156edu.com/html/z2919m2436j1790.html

现代社会,交通基础设施的作用比古代更重要,一旦确定,就能影响今后几十年的经济政治格局。434期睡前消息分析广西的发展策略,核心逻辑是看交通轴线选东西方向还是南北方向。俄罗斯最近的内政外交,很大程度上就是围绕着天然气出口管道而做决策。所以,尽管中国每年都向欧洲发送更多的铁路班列,但喀什这个西部枢纽始终不能向西增加交通干线。

中吉乌铁路拖了几十年,要说完全是俄罗斯在暗中行使否决权,这也不合适。毕竟俄罗斯的国力起伏不定,周围的国家也表现了很明显的独立倾向。就连刚刚得到俄罗斯伞兵撑腰的哈萨克斯坦,在外交政策上都明确和俄罗斯保持距离。前几年油价低的时候,吉尔吉斯斯坦甚至允许美国开设军事基地。中吉乌铁路全程都在俄罗斯领土之外,能不能修起来,不能只考虑俄罗斯因素。

中吉乌铁路的主要国际段落在吉尔吉斯斯坦,而从独立到现在,吉尔吉斯斯坦的统治集团一直没有给中吉乌铁路足够的推动力,只是把它当做一个随时可以拿出来换援助的筹码,这是中吉乌铁路拖延的最重要原因。

吉尔吉斯坦独立初期和其他前苏联国家差不多,也是由前苏联的体制内精英掌权。从1991年独立开始,阿卡耶夫当了十几年总统。他主要还是在前苏联官僚体系内考虑问题,让儿子娶了纳扎尔巴耶夫的女儿,很有古代中亚可汗靠联姻相互结盟的意思。但无论如何,阿卡耶夫长期执政,总能对国家发展做一点长期安排。1997年中国第一次提出中吉乌铁路规划的时候,就是阿卡耶夫当总统。

[图片]

2005年,阿卡耶夫被颜色革命赶下台,接下来吉尔吉斯坦的政治局势一直不稳定,十几年换了5个总统,平均每个总统在位时间不超过3年。每一次政府换届都伴随着大规模的抗议和暴乱,总统中途流亡或者退出竞选成为政治常态。2005年、2010年、2016年乃至最近的2020年,吉尔吉斯坦都发生了社会动荡,宪法改来改去,这样的国家很难坚持执行长期经济战略。

[图片]

所以,尽管阿卡耶夫时代之后,所有人都看到了中国经济实力在上升,都承认新疆已经逐渐成为中亚的经济高地,但大多数领导人还是选择了用中吉乌铁路当筹码,从俄罗斯换点短期援助。而俄罗斯也利用吉尔吉斯的短期投机心态,愿意拿出几亿美元,阻止中亚的基础设施升级成另一种体系。

现在俄罗斯是吉尔吉斯坦最大的援助国。2016年,俄罗斯成立了俄-吉发展基金,过去几年给吉尔吉斯融资4.3亿美元。

[图片]

今年2月,吉尔吉斯坦的总理访问俄罗斯召开记者发布会,对俄罗斯去年提供的1000万美元预算支持表示感谢。

[图片]

有了俄罗斯频繁的小额捐助,过去20年,吉尔吉斯坦每次和中国谈判,都是漫天要价,然后把谈判记录晒给俄罗斯看。

比如说,中国提出的资金方案是:成立国际财团,共同融资、风险共担;而吉尔吉斯坦的条件是中国承担全部建设资金,自己只出土地。在技术标准方面,吉尔吉斯斯坦明确要求使用宽轨,理由是如果采用中国的标准轨,会影响中亚地区安全。这显然连漫天要价都不算,就是大声喊出来给俄罗斯听的。

[图片]

另外,吉尔吉斯坦和邻国乌兹别克斯坦还有外交争议,吉尔吉斯坦不仅想从中国得到好处,还把铁路当做筹码,要求乌兹别克斯坦为自己建水电站作为补偿。

[图片]

从这些条件来看,不能对吉尔吉斯斯坦政客嘴上的承诺太当真。2015年,当时的总统阿塔姆巴耶夫在记者会上表示支持修建中吉乌铁路;2017年,当时的总统热恩别科夫也在达沃斯论坛上表示要落实计划。现在回头看,这些话的实际意思都是“俄罗斯该给援助了”。2022年的今天,吉尔吉斯坦新总统又说要修建中吉乌铁路,而且是对着普京当面说,我们还是听其言观其行,不要急着往喀什派工程师。

[图片]

[图片]

不过,要说这一次的区别,现任吉尔吉斯总统的确给项目增加了那么一点点可能性。扎帕罗夫也是2005年颜色革命的主力,后来要求搞金矿国有化,被政府逮捕和流放,2017年回到吉尔吉斯坦,立刻再被逮捕。直到2020年吉尔吉斯坦市民集体劫狱,把他送到国会当总理,2021年扎帕罗夫又当选总统。

[图片]

相对来说,扎帕罗夫算是一个比较务实的吉尔吉斯人,愿意平息动乱,考虑长期经济计划。他对中国最近十几年的经济增长比较了解,似乎也意识到间断性的俄罗斯援助解决不了长期问题。现在扎帕罗夫上台一年多,地位还算稳固。他已经对中国发出了建议,贷款搞建设,用矿产开采特许权来偿还债务。如果他能以当前的态度当十年总统,中吉乌铁路还有可能往前推进。

[图片]

吉尔吉斯斯坦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山地国家,三分之一的地区在海拔3000米以上,总面积2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一个省;但是人口660万,只相当于中国一个地级市。它的首都在北部一片不大的平地上,去俄罗斯比较容易,最主要的经济区也分布在这一带,反而和中国这个邻国隔着几百公里的山地。所以多年以来,吉尔吉斯斯坦的政策跟着俄罗斯走,比较符合它的历史地理发展惯性。

但是俄罗斯已经不再是一个工业国,完全是因为地广人稀,才能靠卖资源维持一个大国的架子。吉尔吉斯斯坦靠着俄罗斯发展几十年,人均GDP只有1000多美元。这说明,如果继续指望一个地广人稀的资源国来拉动自己的经济,吉尔吉斯斯坦的资源就卖不出好价钱,永远不可能进入现代社会。

粗略算一下,1000多美元的人均GDP乘以600多万人,整个国家的GDP只有80亿美元左右,俄罗斯时不时打赏的几千万美元也不算少了。这些打赏把吉尔吉斯斯坦卡进了一个死循环——穷,所以在意俄罗斯的打赏;依赖俄罗斯经济圈,只能继续受穷。所以吉尔吉斯斯坦需要长期务实的经济计划,给自己开辟一条新路。

现在中国人均gdp已经明显压倒了俄罗斯,也压倒了其他中亚国家。不说中国平均水平,就是喀什这个落后地区,人均GDP4500美元,也相当于吉尔吉斯斯坦的三四倍。如果吉尔吉斯斯坦能积极融入中国经济圈,过去那点历史遗产,似乎也不那么重要。

所以,吉尔吉斯斯坦最好是认真对待中吉乌铁路,给东亚经济圈提供一条翻越帕米尔山地的方便通道。到时候也就不用每年惦记俄罗斯那点援助了。

小学设置了102亩的试验田

中原地区的麦收高峰期刚刚过去,一些中小学也参加了收获季节的劳动。

首先是陕西西安一所小学设置了102亩的试验田,让学生来上劳动课。从播种到收获,都由学生负责。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243914

另一个新闻,是山东青岛市东皋埠小学也给学生开辟了一片麦田,最近到了收割季节,学生手工割麦子,用手推车运输,督工你怎么看这种形式的劳动课?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5064016142267319&wfr=spider&for=pc

小学有上百亩试验田,说明校长对劳动课的态度很重视。当年我妈妈当老师的时候,也在学校的后山开辟了一块耕地。但是现在这两块试验田,似乎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水平,跟不上教育部的2022劳动课程标准。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4/21/5686535/files/58c3be266f1c44ca8ede74d3f6576331.pdf

最新的教育部文件要求劳动课和社会实践课要逐渐分离,内容集中在培养技能和思想教育方面。按照这个定义,成功的劳动课应该追求三个目标。

第一个目标是保证学生独立生活能力,比如说基本的烹饪技巧,垃圾清扫,家用电器使用。这些家政劳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法自动化,必须手工完成,对应了2022劳动课内容的第一部分。

[图片]

第二个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现代社会大多数人的工作状态,体验工业生产和服务业,对应2022劳动课安排的后面两部分。

第三个目标是让学生适应大多数人参加劳动而促成的社会结构,不要让学生对普通人的工作产生歧视,也避免学生对特殊岗位、尤其是少数管理岗位产生误解,过度仰视甚至产生神秘的猜测。这部分内容贯穿在整个劳动课。

从这三个目标来看,让学生全程参与农业手工劳动,并不符合现在的劳动课设计方向。教育部的文件在第四号任务群给出了农业生产劳动教育内容。特别指出要体验当地常见的种植养殖业,而且要体验先进的种植养殖方法。对中国传统农业的要求水平只是“了解”。

[图片]

今年河南省的收麦工作刚刚结束,农业部的数据显示,机收率已经达到99.7%。让孩子手工割麦子既不属于实用家政技巧,也不符合现在的劳动模式,甚至也不能让学生因此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不应该成为劳动课的重要内容。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22-06-13/2320142.html

每个时代的劳动课,都应该和国家的主流生产模式适应。当年中国还是农业社会的时候,让学生到试验田手工劳动算是符合社会发展水平,但起码也要给学生发铁制农具,不会让学生练习上一个时代的刀耕火种,更不会教学生打猎。

现在中国已经进入机械化种田时代,如果校长还是以自己年轻时候的生活经验为准,不认真学习教育部最新文件,就容易搞这种全手工劳动试验田的笑话。只是某些记者喜欢手工劳动的照片,觉得比拖拉机和流水线更冲击力,所以才会把小学生用镰刀收麦子的事情宣传成典型,希望其他学校不要盲目仿效。

这次公布的劳动课纲,在农业生产方面,也有一个传统工艺制作的分项,但是比例很低。教育部对学生的要求,不会超过李子柒视频展示的深度。翻到文件的第48页,教育部给出了一个标准的农业劳动课设计案例:

第一天参加收花生工作,第二天去烘干车间,第三天去初级加工车间,第四天去主要车间参与榨油和制作花生酱,第五天到包装车间,了解花生最终产品是怎么形成的,感受农产品加工的价值。

从这个标准案例看,与其让学生带着镰刀去试验田收麦子,不如让学生跟着收割机去真正的农田,再跟着麦子的去向,到粮仓、面粉厂乃至食品厂参与劳动,最终到超市和面包店看到食品的形成。这才符合教育部的意图。

不过,虽然手工收麦子并不适合劳动课,但试验田还可以留着。生物老师到试验田里种一些特色植物,历史老师可以搞一点古代种植方式,让学生体验一下古代人生活的艰苦。这些事情也很有意义,只是老师应该知道明确的教学目标,纯手工劳动的目的是体验,不是学习,不应该让手工割麦子成为劳动象征。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4/21/5686535/files/58c3be266f1c44ca8ede74d3f6576331.pdf

447期睡前消息到此结束,文字内容随后会发在睡前消息编辑部公众号,欢迎转发,我们周二再见!


446两美元激光,对抗莱阳钢管448一封小学教师的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