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消息464期:面对精神内耗,“二舅”不如[《棋王》](/cn/80)

字数:6578

2022年7月29日睡前消息文字版第464期

睡前消息464期文稿:面对精神内耗,“二舅”不如《棋王》

大家好,2022年7月29日星期五,欢迎收看第464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话题。

本周最热的视频,是B站的《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现在已经播放了3000多万次。督工你周三直播的时候,对观众说要评价这部视频,现在开始吧。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N4y177PB

中国人口14亿,扣除未成年人和年纪太大的老人,比较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人口是十亿左右,其中大多数看短视频,中视频和长视频的稳定观众差不多是三四亿。

以我的经验,长视频的播放量冲到几百万,占到观众基础的百分之一,原因往往可以归结为故事讲得好,配乐好听,演员出彩,在现有的赛道上超越了同行。这时候视频还只是在通常的范围内传播,新观众往往是之前已经听说过我的人,但是我在现实生活中认识的朋友一般还是保持自己的观看习惯,平时不看,这时候还是不看。

但如果视频播放量达到千万级别,观众达到全社会人口的百分之一,或者说视频观众的几十分之一,渗透率就会从量变到质变,产生明显的“出圈”和“跨圈”效果。我独立经营了三四年媒体工作室,只有两个视频达到类似的影响力,让我现实中所有熟人几乎都看过,这就是国民级的文化产品。

有两次超级传播的经验,再加上之前在观察者网工作的类似经验,我总结了一点规律。国民级的文化产品,制作技巧上不一定非常突出,但必须和现有的主要社会矛盾相关,利用大势推动内容传播。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社会原理的体现——凡是超出偶然波动的社会事件,都应该到深层社会结构找原因。

具体到“二舅治精神内耗”的视频,标题的关键词是“内耗”,也就是自己的想法相互冲突,左右为难。但相互冲突的想法到底是什么,作者并没有明说。

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没有准确定义的概念毫无价值。如果有人在媒体传播中频繁使用模糊概念,不肯给出清晰定义,他肯定是在模仿算命的骗子,想利用语言的模糊性来忽悠人,因为模糊的概念很难证明是错的,事后怎么解释都行。今天我作为一个视频主播,分析同行的作品不能含糊,必须先给同行的语言做一个明确定义。

我认为,所谓“精神内耗”,就是年轻人接受了小资产阶级的文化定位,在当代中国社会找不到自身的存在价值,不知道该不该对社会抱有积极的期待。具体来说,“精神内耗”有两个表现:

一是纠结要不要全力追求阶级上升,在阶级社会里丧失成就感。

二是纠结要不要承认自己只能当个普通人,在现代社会丧失存在感。

我先说第一种“内耗”,丧失成就感:

当代中国的阶级分化非常清晰,消费层级定义了大多数文化。所以,“成功”几乎等价于自己的阶级和阶层相对上升,以及其他人的相对下降。两个邻居都步行上班,如果其中一个换了电动车,另一个开了私家轿车,骑电动车的人在当代社会就会有挫败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赢的一方。

但是,当代年轻人都受过教育了,思考有基本的逻辑。稍微想一下就知道,既然输赢的定义依赖于阶层排名,那总有人排在前面,有人排在后面,不可能所有人同时赢,也不太可能自己总是赢。想赢怕输的心态掺杂在一起,就影响了个人努力的意义。比如说前面的例子,邻居换了轿车,自己努力赚钱换电动车的意义就被削弱甚至消灭了。

视频里的“二舅”几乎不离开自己熟悉的农村,周围富裕起来的邻居基本都搬走了,所以他感受不到现代社会的阶级排名,被动地避开了阶级压力。 “二舅”努力应对生活挑战,缓解贫穷和残疾带来的苦难,并不是为了超越别人,只要超越自己就是成功。生活也许不会因此更轻松,但至少不至于丧失意义。

过去,视频作者没成年,也没离开家乡,不觉得二舅的生活有什么特别。现在这个外甥和大多数观众一样,进入了阶级社会,频繁丧失成就感,所以才可能会觉得二舅的生活可以暂时“治愈”自己。

然后我说第二种“内耗”——普通人的身份认同问题。

在视频的9分40秒,作者引用了电影《棋王》的电影台词,

“他这种奇才啊,只不过是生不逢时,他应该受国家的栽培,名扬天下才对。”

这句台词说明,在外甥眼中,“名扬天下”是人生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反过来说,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当一个现代社会的普通人,这也是21世纪社会特有的现象。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社会是由一个个熟人圈子构成的,比如说工作单位、街区或者自然村。那时候互联网还没出现,彩色电视机也没普及,普通人必须在自己身边的熟人圈子获得大多数文化娱乐产品。这种落后局面当然限制了人的发展空间,降低了普通人的文化享受,但客观上也形成了一些适合群居动物的潜规则。

文化产品主要在熟人圈内部交换,普通人就有很多方式证明自己“不普通”。比如说在单位内部擅长歌舞,经常在聚会上表演;比如说因为写字漂亮,替村里的邻居写春联;比如说篮球打得好,经常代表单位去比赛;甚至仅仅是人缘好,能调节矛盾,也是“不普通”的表现。

进入21世纪之后,现代媒体打通了全国的文化市场,现代城市消灭了熟人社会,普通人很难再向邻居或者同事表达自己相对优秀的才艺。因为网上很容易找到更好的文化产品,买到更专业的服务。大型文化平台上的成功者越多,普通人在工作之外的存在感就越低。

日常生活找不到存在感,普通人就会担心自己无声无息地度过一生,甚至不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回顾已经过去的半辈子。普通人害怕当普通人,这当然是严重的“精神内耗”。

视频里的“二舅”会不会为自己的人生感到骄傲,我不清楚。但视频作者有一点做对了,就是他发现:无论是谁,几十年寂寞人生总有一些值得说的亮点。把这些亮点挖出来,在十几分钟的视频里面密集展现,就是精彩的故事。观众大多数四肢健全,受过教育,当他们发现一个残疾农民的人生也可以精彩,就有可能暂时恢复自信,给自己做一部值得看的虚拟传记。这就是第二种“治愈”效果。

阶级压力打击成就感,互联网和陌生人社会打击存在感,所以一部分观众和视频作者经常需要逃避一下现实生活。如果把社会看做一个人,类似的文化产品就是当代社会的“镇静药”,隔几年需要吃一粒。最近中国经济增长明显放慢,现实压力有所增长,出来一个“二舅”视频刷屏很合理,属于历史行程的一部分。

前面你解释了“二舅”视频成功的原因,督工你希望看到更多的类似作品吗?或者说,你会制作类似的视频吗?

不会。镇静药只能偶尔吃一颗救急,天天吃会中毒的。

前面我提到,作者在视频的9分40秒总结自己二舅的人生,引用了电影《棋王》的台词:

“他这种奇才啊,只不过是生不逢时,他应该受国家的栽培,名扬天下才对。”

电影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但是原著根本没有这句话。我个人评价,小说对时代风貌的表现力超过电影。现在小说《棋王》被列入了教育部推荐的高中生阅读书单,推荐各位读原著。2万多字,差不多一小时就能读下来。

我简单介绍一下小说《棋王》,背景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者用一个北京干部子弟的视角,介绍和他一起去黑龙江建设兵团的北京知青、棋王、王一生。

王一生的养父是体力工人,没文化,很勤劳,酗酒;母亲在旧社会沦落为妓女,见识过社会各个阶层,到了新中国做临时工,身体不太好。王一生聪明,成绩优秀,但家里收入不高,读中小学的时候回避一切要花钱的集体活动,不看电影,不去收费的公园,不参加聚会,唯一的生活乐趣就是下象棋,现实中几乎找不到对手。成年之后,王一生把磨炼棋艺当成了唯一的人生寄托。

他的母亲很担心儿子下棋耽误人生,但也遗憾不能给他更多的发展机会。临去世之前,她用牙刷柄做了一套无字象棋,给儿子当纪念。之后时代动荡,王一生随波逐流,过着贫穷动荡的生活,但只要能解决基本的吃穿,让他下棋,见识更强的技巧,他就毫无怨言。知青下乡浪潮来了,棋王和作者都被分配到黑龙江建设兵团的林场,工作辛苦,但粮食过程吃,每个月还有20多块钱的工资,王一生非常满意。

到了兵团之后,棋王和小说里的“我”坐在草房下抽烟,有一段对话,请静静和我一起读一下:

“不错,真的不错。还说什么呢?粮?钱?还要什么呢?不错,真不错。你怎么样?”

“钱是不少,粮也多,没错儿,可没油哇。大锅菜吃得胃酸。主要是没什么玩儿的,没书,没电影儿。去哪儿也不容易,老在这个沟儿里转,闷得无聊。”

“你们这些人哪!没法儿说,想的净是锦上添花。我挺知足,还要什么呢?你呀,你就叫书害了。你在车上给我讲的两个故事,我琢磨了,后来挺喜欢的。你不错,读了不少书。可是,归到底,解决什么呢?

是呀,一个人拼命想活着,最后都神经了,后来好了,活下来了,可接着怎么生活呢?像邦斯那样?有吃,有喝,好收藏个什么,可有个馋的毛病,人家不请吃就活得不痛快。人要知足,顿顿饱就是福。”

可是我常常烦闷的是什么呢?为什么就那么想看看随便什么一本书呢?电影儿这种东西,灯一亮就全醒过来了,图个什么呢?可我隐隐有一种欲望在心里,说不清楚,但我大致觉出是关于活着的什么东西。

大家可能看出来了,这个阶段的棋王王一生,对应了视频里二舅的身份,以世外高人的身份,对作者做出哲学指导。小说里对此还有一个铺垫,王一生学下棋曾有奇遇,遇到了收废品的象棋高手,学的却不是棋谱,而是道家哲学。

小说里的“我”,或者说作者阿城,虽然是一个比较豁达的人,但还是对随波逐流的生活不满意。这对应了视频的作者和一部分观众,面对随遇而安的棋王和二舅,必须接受指导,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

在小说里,王一生认为象棋本身高于一切世俗价值。如果有人找他下棋绝对欢迎,也不介意对手水平差。但如果下棋牵扯了其他的东西,哪怕会给他带来更多的世俗好处,王一生也会认为世俗价值侮辱了象棋。小说里王一生作为公认的知青高手,错过了官方象棋比赛,朋友找关系为他争取了直接入围决赛圈的资格,他反而果断拒绝。

如果小说就到这里结束,情节勉强算完整,但肯定算不上名作。小说最精彩的地方在接下来的部分。

官方比赛结束之后,王一生按照习惯,私下发起挑战,偶然卷入了一场一打九的集体对抗,对手包括官方比赛的前三名。当时文化生活比较贫乏,这场民间挑战赛还没开场,影响力就超出了下棋圈,甚至超出了体育圈。有市民用硬纸板造了9个大棋盘挂在墙上,演示每一场比赛,制造了现场直播效果。引来成千上万人围观。

挑战赛发展到这一步,已经不是王一生自己的比赛了。他周围这群知青朋友也要通过比赛保护自己的荣誉,证明这个群体还有可期待的未来。王一生孤独地坐在赛场里,同时下9盘盲棋,但所有认识他的知青都期待胜利。

比赛结果是8胜1平。平局的对手是官方比赛的冠军,年纪很大,德高望重,借助几个通信员,和王一生远程对抗。残局的时候,冠军要求晚辈把自己扶到现场求和,也表示对王一生的尊敬。王一生点头同意,心力交瘁,捏着妈妈留下的无字象棋,大哭一声。

小说描写的比赛结局有两个版本。按阿城的原著,王一生哭了一声之后说:

“妈,儿子今天明白事了。人还要有点东西,才叫活着!”

按照发表后的删改版本,王一生哭着喊了妈妈,之后就说不下去了。

无论小说是哪个结局,作者,或者说作为观察者的“我”,都为王一生欢呼,看着周围的围观者大笑。他在笑声中意识到自己改变了棋王王一生,改变了自己。作为一个群体,这些知青在胜利中获取了对世俗生活的信心,敢于向现实社会寻找成就感和存在感。

回头再看最近流行的二舅治愈视频。视频作者引用电影台词,说自己的二舅是世外高人,本来有实力名扬天下。但他坚持认为,二舅这样的高人不需要在意主流社会的认同,可以通过永久的隐退解决问题,这只是《棋王》原著前半部的精神层次。

我前面提到,棋王王一生的棋艺转折点,和一个收垃圾的道家传人有关系。这位高手没有传授棋谱,而是给他一套道家房中术教材,让他自己领悟哲学境界。小说还提到,王一生的养父晚年把一切寄托给酒。说这就是生活本身的意义。

如果我们接受王一生早期的道家哲学,完全抛弃世俗价值,可以说象棋、道家修炼、酒和二舅的隐忍是同一类事物,都是用来脱离主流社会,自我安慰灵魂的工具,都可以让人无视人生苦难。这里我不得不引用马克思的一句哲学判断: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道家哲学让人逐步无视社会关系,二舅的治愈视频让人看淡主流社会的评价,都是逐步放弃人的特征,虽然可以减少麻烦,但肯定不能“治愈”生活在世俗社会的现代人。

棋王小说最关键的一句话是:

“妈,儿今天明白事儿了。人还要有点儿东西,才叫活着。”,肯定表达不了任何“治愈”。

这句话放到最新的视频,让二舅对着自己的老母亲说出来,会是什么效果。不难想象效果,没有豪迈,没有悲壮,反而体现出凄凉和惨痛。这是因为《棋王》小说设置了轰轰烈烈的大结局,有一场振奋年轻人的遭遇战。而今天的治愈视频,只是对二舅人生过去的亮点表示好奇和尊重,并不能让现代人通过代入感获得有效指导。

回头再看前面分析“精神内耗”,虽然我批判了当代的阶级结构,也反思了现代媒体和陌生人社会的冷漠问题,但我并不认为社会在倒退。

阶级结构给年轻人制造了压力,原因是大多数年轻人有资格去改变自己的人生。几十年前,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工厂,大多数年轻人在十几岁就确定了人生轨迹,当农民就种地,当工人就守着工位,一辈子不变,连了解外界都很难。只有少数受过教育的大学生、中专生,毕业获得了知识分子身份,被承认为“干部”,拥有国家发放的书刊费,可以主动掌握外界信息,获得很少的自由发展机会。

《棋王》小说里的知识青年没有参加高考,丢掉了读大学的机会,肯定是被限制了发展权利。但反过来说,因为没有高考,人人都可以想象自己是胜利者,认为自己本来有无限的机会。同时,知青下乡提供了另一种很难替代的教育,让年轻人跨越了广阔的空间,见识了更丰富的中国社会。所以他们在艰苦生活中对未来充满梦想,整部小说的气氛是悲壮和豪迈。

等到80年代知青普遍回城,迫使知青放下梦想,承认自己是普通人,社会反而没有那么豪迈了。1980年,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封来信,标题是《人生的路呵,为什么越走越窄》,引发了全国大讨论。我不记得这场讨论有什么乐观的结论。

无论城乡,年轻人的路普遍越走越宽,还是要等到2005年之后的十几年。大学生抱怨学历贬值,说明教育机会越来越多;找到工作的人抱怨职场内卷,说明人人都可以凭实力争夺机会。普通中国人把全部的力量都拿来追求阶级上升,当然不是理想的结果,但肯定比普通中国人都困在自己的位置上好得多,比大多数年轻人不考虑改变身份好得多。

至于说怎样打破当前阶级社会的压力,我当然没有完美方案。但作为普通人,我知道退回二舅的生活肯定是最差的结果。因为我也有个类似的舅舅。

视频里的二舅腿上有残疾,我的大舅小时候脊柱受伤,终身带有严重的驼背。

视频里的二舅自学当木匠。我大舅的谋生方式也是学手艺,做各种藤编的农具拿出去卖。

视频里的二舅自己做二胡,我大舅寂寞的时候学了乐器,吹箫很好听。

视频里的二舅是乡村知识分子,我也记得我舅舅拿着林海雪原的小说,讲智取威虎山的故事。

视频里的二舅去北京军队大院见过世面,和将军一起洗澡聊天。我舅舅也和我说,他作为民工参加过80年代年华北大演习。演习快结束的时候,他和其他民工被安排在一片树林里看大战役收尾,中央领导的主席台就在他们身边,看一样的场面。

不同的农村,相似的故事,说明人类有表达创造力的基本需求。如果因为自身或者社会原因,创造力在某些方面被压抑了展开的可能性,就会退到一个狭小的空间内想尽办法释放,做出让人意想不到的成就。比如说大多数盲人的听觉都超过常人,无锡的瞎子阿炳甚至利用自己对声音的敏锐理解,创作了中国最动人的民乐旋律《二泉映月》。

但我绝对不认为这些成就和亮点能代表他们被压抑的人生。一旦被排除在主流生活之外,人生的底色几乎必然是孤独寂寞。我每次回忆我舅舅,首先想到的不是他吹箫吹笛子,不是他的藤编手艺,而是我们探亲结束离开的时候,汽车开出很远,他还是一个人站在门前告别。他一定很向往外面的世界。

现在我大舅已经去世十几年了,如果有转世投胎,我希望他生在繁华的城市,身体健康,忙着读书工作,内卷竞争,千万不要给城市亲戚提供什么“治愈”。就算像我一样笨手笨脚,没什么才艺,天天抱怨压力大,也比他之前的生活积极100倍。

说了这么多批判意见,最后我还是打算往回收一下。“乡下二舅”这一类文化作品虽然不能“治愈”当代人,但还是值得一看。

我读书的时候,小学有历史课。小学生学的历史内容当然不会很多,设置历史课的目的也不在于介绍完整的历史,而是用最简化的历史片段,让小学生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理解共产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

[图片]

当时的历史课本只分上下两册,上册古代史,封面是陈胜吴广造反,抢下武器,砍倒了秦朝军官。打开课本,第一课是介绍原始社会,没有阶级,没有压迫。

历史课本讲原始社会没有阶级,没有压迫,不是让学生羡慕原始人,而是告诉学生,阶级不是天经地义的概念,只是最近几千年才出现的新事物,将来消灭阶级的时候不要有过多的敬畏感。而历史课本封面专门表现陈胜吴广造反,是想让学生知道,帝王将相这些统治者也没有什么神圣性,所谓“天子”和“天命”,并不比鱼肚子里的标语更神圣,用不着的时候随时就换掉。

现在这个“二舅治疗精神内耗”的视频,效果就有点像我的小学历史课本。虽然不能在阶级社会给现代人提供成就感,也不能解决陌生人社会的存在感问题,但至少让我们认识到另一种生存可能性——不去爬阶级金字塔,我们也能找到成就感;没有明星水平的才艺,用自己的长处帮助身边的人,普通人也能找到生活的意义。老农民“二舅”被动地回避了现代阶级社会的缺点,都能把生活过出亮点,我们主动去解决问题,应该创造更精彩的生活。

到这里我想回顾一下,本期最核心的内容,是给“精神内耗”做了两项明确的定义。

一是纠结要不要全力追求阶级上升,在阶级社会里丧失成就感。

二是纠结要不要承认自己只能当个普通人,在现代社会丧失存在感。

两个问题都不可能通过个人奋斗解决。无论你是因为 “二舅”的视频而感动,还是觉得“二舅”视频回避了社会矛盾,都应该穿透视频讲的个人故事,主动考虑阶级矛盾,主动设计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才能最终解决自己的纠结。

最近我影响力最大的一期节目,是上周谈“小镇做题家”的460期睡前消息,结尾我引用了毛主席对《共产党宣言》的总结。这里我再读一遍:

“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这句话不仅可以用来激励小镇青年,也可以用来送给“二舅”视频的观众。

464期睡前消息到此结束,文字内容随后会发在睡前消息编辑部公众号,欢迎转发,我们周日再见!


463土木工程变软肋,同济4万名提档465留守俄罗斯,科赫家族总赚“逆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