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睡前消息文字版 >
- 2023年(532) >
- 二月(546)
睡前消息555期:跟着毛主席 不怕合订本——俄乌战争一周年
2023年2月24日睡前消息文字版第555期
睡前消息555期文稿:跟着毛主席 不怕合订本——俄乌战争一周年
大家好,2023年2月24日星期五,欢迎收看第555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话题。
从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军队全面发动进攻开始,俄乌战争到今天已经持续一整年了,现在还没有停止的迹象。督工你怎么评价过去一年的战争局势。
考虑到时差,现在距离战争爆发的时间是几个小时零一年,距离普京预计的胜利时间、距离当时大多数中国媒体预计的结束时间,迟了正好365天。
我根据公开新闻,把过去一年的战争分成三个阶段或者四个阶段。
1 袭击
第一个阶段,主题是偷袭和反偷袭。从2月24日持续到3月中期。
开战前,俄罗斯统治集团骗过了美国之外的几乎所有国家。俄罗斯外交机构对全世界宣布只是演习,普京亲自给各国领导人打电话保证和平。同时,俄军强迫白俄罗斯提供出发阵地,让白俄罗斯在事实上加入战争。除了高官富商的游艇纷纷回国之外,俄罗斯统治集团用尽一切手段掩盖2月份入侵乌克兰的意图。这类似于20世纪30年代,慕尼黑谈判后,希特勒公开违背对英法的承诺入侵捷克。
自从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公开、快速破坏协定的做法已经很罕见了。俄罗斯统治集团敢于透支未来几十年的外交信誉,说明高层狂热期待战略突袭的效果,期待一举占领整个乌克兰,用地缘政治优势抵消自己的损失。
Image
1月份俄军的进攻布势
事实证明,俄罗斯的战略欺诈有一定效果,前几周可以集中所有野战部队进攻乌克兰,让西方援助来不及发挥作用。在北部,从白俄罗斯出发的军队配合空降兵到达了基辅郊区;在南部,从克里米亚出发的部队越过第聂伯河占领了赫尔松,而且很快包围了马里乌波尔;在东部,俄罗斯军队几乎是步行从国境线走到了哈尔科夫郊区,期待快速拿下这座战略性城市。在东北方向,包括近卫第一坦克集团军在内的精锐部队绕过苏梅和哈尔科夫直奔第聂伯河,希望两岸合围基辅。
Image
2月25日的地图,看起来乌克兰全面遭到俄军进攻
Image
25日俄军穿越波利西耶沼泽和切尔诺贝利核辐射区域,逼近基辅市
Image
26日的地图上,边界上的哈尔科夫被一面包围
Image
克罗托普被包围,但是乌军还控制主要交通节点情况下,俄军狂飙突进到第聂伯河西岸
Image
28日,正北方绕过切尔尼戈夫市,西线打通了和空降部队的联系,看起来局势一片大好
Image
进入3月,东线只有以很窄正面沿着公路前进,北线和东线都已经停步
Image
继续一面包围哈尔科夫毫无进展
Image
到一年后目前为止所有实质性进展,都来自于南线进攻克里米亚和亚速海方向
这时候,就连美国都不太相信乌克兰能撑下去,欧洲国家更是劝说泽连斯基离开乌克兰,组建流亡政府,至少也到西部安全的城市,可以留下一块土地做象征性抵抗。
但全世界都没想到,普京高估了自己的军队和情报系统,而乌克兰过去几年重建军队的努力很有效果,居然顶住了俄罗斯大多数进攻。泽连斯基坚持留在基辅组织抵抗,团结了分裂的乌克兰,让乌克兰在反抗中变得更强大。
到第三个星期结束的时候,俄罗斯军队已经耗尽了突袭的全部效果,达到了自己进攻的顶点,呈现了后退的迹象。战争进入第二阶段。
2 稳定战线
第二个阶段,主题是稳定战线,从3月下旬持续到12月。
这个阶段,乌克兰从西方得到了一些援助,但还不足以改变对俄罗斯的实力对比,所以没有发动战略反攻。而事实证明,俄罗斯虽然实力更强,但是并没有普京想象的那么强,最多只能在一个方向发动战略进攻。而这个机会还被普京自己浪费了。
3月份,普京还拒绝承认前期偷袭的失败,继续在基辅东西两个方向发动赌博性进攻,隔着第聂伯河和基辅市区做战略配合。俄军士气不高,士兵拒绝远离补给线控制两侧的田野,所以两路部队都只能以非常狭窄的纵队进入战场,既不能展开进攻队形,也不能给后勤车队腾出道路,最后前锋部队拿不到汽油和食物,进攻自然失败了。
Image
3月份的进攻,没有控制北线东线任何重要据点和交通枢纽,在南线倒是把赫尔松和亚速海方向实地控制了下来
Image
4月上旬俄军放弃了东线,西线,北线所有占领区撤退,只有南线还在控制
这导致俄军丢掉了太多的装备,让乌克兰新组建了几个旅的重装部队,俄罗斯意外成为军事援助乌克兰力度最强的国家。之后俄军士气继续下降,普京暂时放弃了决战想法。所以,双方用了大半年时间稳定战线,进入了战略相持,战术上相互试探的阶段。
这八九个月的时间又可以分成前后两部分。
稳定战线阶段的前一部分,从3月中旬到9月,主要特征是双方主动放弃对自己不利的战场。比如说3月末4月初,俄国主动放弃基辅附近的阵地,借白俄罗斯领土撤退。
4月中旬,乌克兰击沉俄罗斯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虽然黑海舰队相对乌克兰的小艇还是有绝对优势,但是考虑到土耳其的外交和军事威胁,俄罗斯还是放弃了黑海西部的巡航,不再阻碍乌克兰的粮食出口。
Image
5月中旬,俄罗斯攻占了马里乌波尔城区,乌克兰方面停止对马里乌波尔剩余部队的夜间援助,允许他们在补给耗尽后投降。之后一直到9月份,双方没有什么大动作。
Image
稳定战线的后一部分,从9月到12月,主要特征是双方在自己有利的战场上发起行动。
俄国的主要动作是政治性的,在占领的四个州进行了一场仪式性的公投,宣布把这四个州并入俄罗斯本土,想进一步营造战争的合法性。
Image
乌克兰的动作是军事性的。9月初,乌克兰从哈尔科夫附近阵地出发,快速突击,通过迂回包围的方式,攻占了红利曼等重要枢纽。10月份,乌克兰情报机关对本国违章建筑搞拆迁,炸断了克里米亚大桥。10月到11月,乌克兰的正面突击结合打击后勤线,把俄军赶出了赫尔松,重新控制了第聂伯河西岸的全部领土。
Image
这3个月的时间,战线和战争性质虽然有变化,但都只是利用局部有利形势的有限行动。
比如说,哈尔科夫附近的战斗,是乌克兰依托东部铁路枢纽,打击哈尔科夫远郊区的相对孤立据点。乌克兰的追击并未超出哈尔科夫铁路枢纽的后勤支撑范围。
夺取赫尔松,是乌克兰利用了第聂伯河的地理特征——冬天有流冰没法架浮桥或者开大型渡船,但冰层也没有厚到可以直接通行的地步,所以只要用海马斯一类远程火力持续打击现有桥梁,就能断绝西岸俄军的后勤。俄军后退之后,乌克兰并没有跨河追击。
Image
俄罗斯在四个州搞公投,从法理来说是很强的政治攻势了,但俄罗斯也没有真把这里当本土。一旦赫尔松后勤不足,俄军拔腿就走,完全忘掉之前发誓用核武器保护本土的宣言,行动相当有节制。
乌克兰和俄罗斯双方都是达成局部目标立刻停手,不发动连续攻势,所以9月到12月虽然有一些变化,但是不能看做战略级变化,还是应该归为稳定战线阶段的后半期。
Image
3 积蓄力量阶段
第三个阶段,主题是积蓄力量,从去年12月持续到现在。
这个阶段,战线变化几乎停滞,地面作战焦点集中在一两个乡镇水平的小城市,以米为单位相互争夺。而俄罗斯之前凶猛的战略轰炸,也从轰炸机导弹降级成伊朗的摩托车水平无人机,对乌克兰的破坏力下降到象征性水平,主要作用是让俄军相信自己一方还在进攻。
Image
虽然俄军一直在进攻,但是顿涅茨克州首府顿涅茨克市郊区的阿夫迪夫卡市从2014年冲突开始就一直被俄军进攻,到现在接近九年时间还坚如磐石,所谓进攻的有效性就值得商榷了
战线停滞,自然原因是今年欧洲暖冬,乌克兰东部土地不封冻。中国气象网站每天都发布哈尔科夫的天气预报,今年冬天有近一半的时间,哈尔科夫气温和上海差不多。之前乌克兰下了不少秋雨,冬天的地面往往是晚上冻住几厘米,白天一晒重新变成泥浆,所以很难让重装部队发起大型野战。守卫一方只要用炮兵控制公路节点,就能基本维持战线。俄罗斯海军陆战队前几天集结几十辆坦克装甲车想快速插入战线,还没离开公路展开队形,就被乌克兰几门炮全歼了。
Image
另外,乌克兰从西方拿到的重装备还在训练,尤其是需要长时间训练的航空兵还远没有形成战斗力;俄罗斯也需要时间补充武器,训练动员兵,所以双方都只进行局部争夺,努力在战线后方积累预备队,组织能发动攻势的大型军团。
过去2个月,俄军的主要进攻已经很少使用重型部队,而是强迫罪犯冒着高死亡率冲锋,这是唯一能越过泥泞产生有效进攻的方法。如果双方统帅部精神正常的话,双方的主力军团动起来,应该都要拖到春季泥泞期之后了。
Image
除了对过去一年战争的总结,督工你怎么看接下来的战争走向?
过去一年,睡前消息节目做出了很多关于战争的预测,每一次都会在短期内引发巨大争议,然后在长期得到证实。目前来看,睡前消息对俄乌战争走向的分析合订本,是国内媒体和自媒体的第一名,而且还暂时看不到甩开第二名有多远。因为大多数军事自媒体都已经删掉了一年前的预测,或者对自己的内容设置了半年或者三个月可见。如果大家觉得还有更可靠的媒体合订本,欢迎在弹幕和评论区介绍给我。
当然,过去的成功,不等于未来的成功。所以对于未来的战争走向,我还是要用事实和逻辑说话。
战争发展到今天,双方都很清楚,这不是边界冲突,而是一场灭国战争。乌克兰输掉,整个国家会被吞并;俄罗斯认输,哪怕只是放弃乌克兰领土,所有侵略部队被赶回国内,统治集团都会丧失合法性,会被内部审判甚至直接被部下杀全家。所以,就算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人力损失都达到了十万的数量级,双方还是拒绝放弃,都在积极准备战斗,希望打破眼下的僵局。
Image
不说全面胜利的期待,从具体的战略目标看,俄罗斯显然希望夺取哈尔科夫,最好能再次打到第聂伯河东岸建立炮兵阵地,不用昂贵的导弹也能对基辅做常态化打击;而乌克兰希望能夺回马里乌波尔,插入克里米亚半岛的入口,切断两部分俄军的陆上联系。
在这种双方都不满意的状态下,战争的变数取决于谁能先在战线后方组建更强的战略兵团,积累更多的补给,在下一个阶段发动战略水平的行动,通过连续几场战役获得战略优势。而从事实来看,双方也的确正在组建二线战略预备队。所以,要预测下一步的战争走向,我主要考虑两个问题。
1 双方谁能给战略预备队提供更多的装备和补给。
2 双方谁能承受动员更多人力加入战略预备队的代价。
总的来说,我判断,在春季泥泞期结束之后,乌克兰的主动权将高于俄罗斯,拥有更可靠的预备队,更多的行动自由。接下来我从装备和人力两个角度来论证这个观点。
首先说装备问题,战争前两个月,乌克兰的重武器主要靠自己。接下来几个月主要靠俄罗斯,现在完全靠北约和其他西方国家援助,和俄罗斯打成了僵局。至于未来北约援助的力度是增加还是减弱,我们看到本周拜登自己去了基辅,最远离战场的日本宣布给乌克兰追加55亿美元援助,基本可以判断援助力度是上升的。
Image
而俄罗斯的重武器供应来源虽然没有对外公布,但从战场表现看,俄军首先靠苏联的存货,后来靠自己生产和伊朗支援,甚至把印度送回俄罗斯返厂修理的坦克都用上了,已经把供应能力用到了极限。从长期看,苏联的优质库存肯定越来越少,伊朗的支援规模也不会太大,唯一的变数是俄罗斯是不是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民用工业,支撑装备生产。如果民用工业不能给军事工业提供足够的支援,俄罗斯的重武器供应肯定会逐渐下降。
这里我要介绍一下每日经济新闻本周二的报道,标题的前半段振奋人心:《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大受欢迎,市场份额暴涨 3 倍》,后半截就听起来比较悲凉了《俄新车产量降至 31 年来最低》。
Image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8367666069336262
海关数据和俄方类似的报道都证实,2022年俄罗斯从中国进口了3.1万辆卡车,11.7万辆小汽车,其中小汽车的市场比例接近20%。出口量除以市场比例,就能得出俄罗斯汽车总销售额是60万出头,和俄罗斯自己公布的62.6万非常一致。相比之下,浙江省人口是俄罗斯的45%,去年汽车销售量超过180万,是俄罗斯的三倍。
当然,俄罗斯的汽车销售量不是一直这么低的,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疫情期间,俄罗斯保持了167万的汽车销售量,勉强还能追上浙江省的尾巴。去年销售的60万辆,只是战争爆发之前汽车销售额的一个零头而已。
汽车销售量下降,原因可能是进口买不到,也可能是俄罗斯自己的工厂造不出来。目前来看,主要原因是后一个,俄罗斯本土工业萎缩。
战争爆发之前的2021年,俄国市场总共只销售了21.7万台进口小汽车,2022年进口量也基本没太大变化,只是中国汽车替掉了一部分西方车。但是按照俄罗斯统计局数据,2022年的乘用车产量,从前一年140多万,降到了45万,又是几乎剩下零头。
外国制裁就造不出普通汽车,主要原因是俄罗斯只有依附于欧美的工业。战前的俄罗斯国产车主要是合资车型为主,比如说最大的汽车厂是和雷诺合资的伏尔加厂,2021年产量35万。中国如果引入类似规模的汽车厂,很快就会在国内培养配套产业链,制造大多数关键配件,就算制裁也能自己维持生产。而俄罗斯不行。
Image
从公告来看,2022年还没结束,伏尔加汽车厂已经只能提供没有安全气囊,没有ABS系统的老式汽车。这充分说明了俄罗斯工业的依附性,也说明就算勉强造出来45万辆国产汽车,质量也是非常可疑的。
最可怕的是,俄罗斯失去电子喷射系统供应之后,已经宣布要生产化油器版的拉达汽车了。类似于买不起战马,用骡子凑合。但汽车从化油器到电子喷射,是一个非常大的技术门槛,基于电子喷射设计的新车并不能很方便的降级使用化油器,而且俄罗斯自己,也很久没造过化油器汽车了,需要动很大的手脚,才能改造汽车和生产线。
类似的缺口如果是一个两个,也许可以通过技术攻关或者技术考古来填补,但俄罗斯的工业全身都是漏洞,无论如何填不上,所以汽车产量从140多万暴跌到45万,民用工业自身难保。军事工业不太可能通过动员民用工厂来提高重武器产量。所以我说俄罗斯在僵持状态的重武器供应可能是逐渐降低的,最终会低于乌克兰的总量。
轿车是生活用品。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内,小汽车是消费品。有没有一种可能性,消费性的民用工厂减产,反而可以把资源转给军工厂,提高武器产量呢?
Image
首先说个次要问题,小汽车产量现在不仅是消费品了,还是俄罗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军队士气的来源。因为俄罗斯人口正在快速下降,地广人稀的影响越来越 明显。大城市人口还能靠公交生活,小城镇和农村家庭只能靠自己,所以汽车越来越成为小城镇家庭维持现代生活的基本条件。而俄罗斯现在征兵,主要目标就是这些偏远小城镇,尽量避免在大城市制造反战力量,所以汽车产量下降是个大问题。
过去几个月,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不断宣传战死军人家庭可以拿到抚恤金,拿到拉达汽车优惠券,买一辆车来顶替主要劳动力。要是这些家庭拿不到车,后续动员可能要出大问题。这是俄罗斯就算退化到化油器发动机也要坚持造车的理由。
从就业来看,汽车是一个产业链扩展很长的产业,日本每年造七八百万辆汽车,直接提供500万个汽车产业链就业人口,影响3000万人的生活。俄罗斯汽车产量凭空掉了100万,就算很多产业链是在欧洲,本土也得减少几十万个就业岗位,影响上百万人的生活。这对战争状态的国家不是个好消息。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俄罗斯军队新增了几十万征兵,雇佣了更多的人参加战争后勤,一部分汽车产业工人肯定会因此转向军事部门,也算把就业问题缓解了。但这并不会为俄罗斯军事部门省钱,因为大多数重工业本来就是军民两用。平时军队能拿到廉价的军车,买到充足配件,不是因为军工厂多,而是因为民用的机械工业发达,用民用订单平摊了通用配件成本和研发代价。现在民用工业萎缩,直接把人拉进军队,短期内也许能稳定社会,长期必然要付出重武器成本上升的代价。
另外,就算不看民用小汽车,在战争最需要的卡车方面,俄罗斯也有明显缺口,减少小汽车生产并不能直接提高战争物资的产量。2021年,俄罗斯进口和国产卡车一共12万,到了2022年,俄罗斯的汽车产量掉到了二战水平,国产和买中国的卡车加起来只有9万多,和战前比还有差不多三万台的缺口。
从卫星图片看,俄罗斯在前线损失最多的物资就是卡车,组建一个新的机动兵团还是需要上万辆卡车。少了这每年三万台高质量的欧美日卡车,俄罗斯军队已经在纠结是保前线军队还是保后方的生产运输了。
Image
大多数观众拥有的汽车应该是私人轿车,已经习惯了半年甚至一年才做一次保养,也不影响车辆性能。但卡车的使用环境比轿车恶劣,像轮胎、刹车片、和其他受力部件,都是常态化的消耗品。至于高压共轨喷油系统、行车电脑、车辆液压电路系统,也需要定期调试修理。
过去俄罗斯向西方买卡车,依靠欧美造卡车,现在失去了成体系的支撑,不仅卡车产量下降,现有卡车的性能也会快速下降。去年俄军的铠甲弹炮合一系统因为轮胎损坏而报废,俄罗斯媒体开始抱怨是中国劣质轮胎的问题,最后反而是西方媒体帮中国撇清了责任。这就说明俄罗斯现有的运输能力受到了西方制裁限制。
Image
当然,中国有足够的生产能力填补俄罗斯的卡车缺口,别说一年3万辆,就是三十万辆,也能供应。但从2022年的贸易数据看,从俄罗斯后方和前线的照片看,俄罗斯并没有向中国大规模订购卡车,到了2023年初也没有什么变化。无论是因为支付能力还是政策障碍,俄罗斯未来的重型部队都必须靠本国工业来解决装备问题了。所以我认为2023年俄罗斯组建战略预备队的速度要比乌克兰慢。
除了汽车产业,俄罗斯还有哪些军事相关产业受到了影响?
俄军是一支机械化水平的军队,前期的局部胜利,主要是靠冷战时期的重武器存量拿到的,所以汽车产业最对应俄罗斯当前军队水平,汽车产量最能反应俄军扩大规模的能力。至于更高水平的新型装备,主要靠先进电子元件。但无论是看技术水平,还是看政策限制,这都是中国企业最难填补的缺口。俄罗斯给新组建的部队增加信息化装备,恐怕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走私货,其中有多少故意送过来的假货,有多少北约后门程序,那就天知道了。
甚至连俄罗斯最依赖的能源产业,俄罗斯现在也遇到了问题,因为从苏联时代开始,俄罗斯出口石油天然气就是靠西方设备维持产量。在2018年之前,俄罗斯石油天然气行业50%的关键设备,80%的海上设备来自西方。细分一点看,60%的泵和压缩机,62%的线性阀和截止阀,以及91%的软件与IT服务都靠进口。
最后一点还是前面说的问题,现在就算欧美国家不封锁,主动要求给俄罗斯更新软件系统或者维修复杂系统,俄罗斯敢不敢接受服务呢?前一阵子俄罗斯找伊朗买天然气行业的燃气轮机,就反映了俄罗斯当下的纠结心态。
Image
粮食生产也有类似的问题。俄罗斯地广人稀,搞不来精耕细作。这些年农业产量超越苏联时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欧美的先进拖拉机换到了前苏联产品。拖拉机用的大功率柴油机、高性能自动变速箱、高强度犁都不是俄罗斯自己能解决的。苏联伏尔加格勒拖拉机厂,也就是二战时候在战场上造坦克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已经倒闭。在欧美制裁开始后,俄罗斯自己搞了一个拖拉机厂爱科(AGCO-RM),名义上是自产,实际上完全是CKD组装,用美国提供的散件自己拼凑。这种拖拉机厂完全是政绩工程。一旦制裁加码,不仅不能供应民用,也不能像二战期间那样转产坦克。
Image
至于农业的其他方面,比如农药、种子也有类似的问题。俄罗斯一度宣称如果俄罗斯不卖粮食,全世界就得爆发饥荒,这明显是低估了欧美国家的粮食增产潜力,也高估了自己独立生产粮食的能力。现在俄罗斯黑海舰队已经不敢阻止乌克兰卖粮食了,连这一点威胁都作废了。
当然,农业和前面的卡车问题一样,只要俄罗斯有钱、肯付钱,都是中国的产业层次可以解决的问题。但互联网这么发达,如果俄罗斯民间大量使用中国货替代欧美产品,肯定已经有铺天盖地的宣传材料和现场照片了。2019年的时候,中国农机化导报提供数据,2014-2018年俄罗斯林业和农业拖拉机销量下降了39.2%,主要原因是俄罗斯经济状况恶化,支付能力下降。
Image
今年1月26日,参考消息报道,2022年俄罗斯购买中国拖拉机的数量和往年持平。这说明俄罗斯农业没有通过国际贸易赚到更新设备的钱。
Image
https://www.cankaoxiaoxi.com/finance/20230126/2502770.shtml
回到军事话题,这次战争使用了大量的信息化设备。俄罗斯在信息化装备方面发展怎么样?
很差,根据俄军自己的演习画面,以及中俄联合演习拍回来的纪录片,我们看到俄军都是拿着电台在喂喂喂地喊,指挥所里面也都是摊在桌子上的纸质地图。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联军队比,俄军的电台配备数量肯定是增加了不少,但依然只是量变,谈不上直接传输战场信息的质变。
这次战争初期,俄罗斯集团军司令员要利用乌克兰的电话网络发布命令;后来俄军飞行员被打下来,后方基地不知道他在哪,需要打手机来问,这基本反映了俄国的信息化水平。
现在美国已经基本建成、中国正在建设的高度信息化军队,是每辆车,每一门炮都有昂贵的惯性导航系统,配合经过高精度测绘的数字地图,用数字式通信系统相互联通。任何一个火力单位都可以在自己的射程内接受其他单位的引导,而任何一个单位甚至一个士兵收集的数据,只要能指导其他部队的火力,都能直接传输给火力单位,不需要在电台里面喊数字。
Image
乌克兰军队初期没有专门的信息化体系,但他们保家卫国,主观积极性比较高,而且内线作战,充分利用了民用信息系统,比如说用GPS系统替代惯性导航,用谷歌软件替代高精度数字地图。再加上平时积累的高精度民用地图、已经布置到全国的民用传输系统,乌克兰也组织了比较粗糙的信息化作战能力,让少量重武器发挥出倍增效果。
Image
3月份俄军还在进行复杂的纸质图上作业的时候,乌克兰军队就利用民用的交通地图系统做基础信息,给自己的军队提供定位,再用交通摄像头寻找俄军。一旦精确定位了敌我位置,火炮就可以做精确打击,并且通过摄像头获取反馈,修正下一轮开火的参数。这给俄军带来了两难选择,如果停下来清扫所有民用信息网络,必然要耽误时间,甚至也影响自己的通讯。但如果快速前进,就一定会被乌克兰的信息化作战抵消数量优势,单方面挨打。
3月以后,乌军拿到了北约援助物资,也拿到了马斯克的星链支持,开始在前线部队之间打通数据链,具备了部分信息化作战能力,再次改变了双方的打击效率。
Image
集成星链移动端平板天线的乌克兰无人机具备“动中通”能力
无论是西方媒体还是俄罗斯的媒体都承认,过去一年,在任何一条战线上,俄罗斯发射的炮弹都是乌克兰方面的5倍以上。这听起来貌似是俄国的好消息,实际上说明乌克兰一方的火力更精确,效果更好。从第三方信息看,俄国坦克损失了1500台以上,乌克兰损失500多,有三倍的差距。如果你不相信这个数据,至少可以确认过去几个月战线基本上是僵持状态。这意味着乌克兰用远少于对方的重火力,维持住了战线。随着北约援助越来越多,恐怕俄罗斯不能用数量优势抵消乌克兰的火力效率了。
其实信息战不是在21世纪才出现的,因为自从人类出现以来,军队就是一种靠信息来维持作战的组织。
古代战争,最重要的目标是“斩将夺旗”,对应的效果是破坏对方指挥信息链。而一旦拥有轻骑兵,双方都会用轻骑兵不断侦察对方的动向,也阻止对方侦察自己的主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双翼机对地面的攻击能力很差,但双方都有上千架飞机在一线对抗,目的和之前的轻骑兵差不多,侦察对方的地面行动信息,也阻止对方收集自己一方的信息。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德国的坦克数量和质量都没有明显优势,对苏联甚至有劣势,但德国的装甲师还是压着其他国家打,快速灭了法国,打掉了苏联上百个师,歼灭的坦克数量远远超过自身的坦克数量。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德国装甲部队的电台普及率高,观察能力强,而且经历了更多演习和低烈度实战的磨炼。就算炮的口径和装甲厚度不如对方,德国装甲部队还是能通过相互交流信息提高火力效率,减少被打击的概率,优先打击对方的后勤单位,不断取得胜利。
Image
但是,在21世纪互联网、卫星通讯、无人机和个人智能设备普及之前,信息在战争中并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因为当时各种信息都需要人来当信息节点,从一个电台传到另一个电台,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才能让一线的信息传到需要信息的单位。前面提到俄军指挥部里还摆满了各种电台,就是人力信息节点的主要特征。
用人来传递信息,层次越多,效率越低,而且容易出错,所以很难精细化控制部队。考虑到忙中出错的概率,考虑到通讯次数越多就越容易被敌人监听,20世纪之前的军队都强调军事计划要简单明了,最好能简单到开战后不用调整也能基本完成任务。
所以,20世纪之前的信息化作战只是一种作战加成因素,影响作战但一般不单独决定胜负。很多军队在总指挥阵亡的情况下,各部分还能按战前计划各自前进取得胜利。到了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统帅福煦说“错误的计划,拼命执行也必有奇效”。意思是,双方交火之后,与其精细调整计划适应新的信息,不如把原有计划落实到底,用一定的牺牲来避免调整计划的风险。俄国这次战前制定的合围基辅大战略,显然就遵循了前信息化时代的指挥原则。
Image
福煦
但是21世纪的情况不一样了,智能化设备越来越廉价,替代了人力信息节点。每个人都可以发送超出自己理解的信息流,通过数字化节点,直接传递给有需要的单位,不担心数据传输误差,也不用担心传输效率。比如说一线士兵确认了重要目标,就可能把侦察到的坐标直接传给几十公里外的炮兵,甚至是几百公里外的导弹部队,随时获得全军火力支援。而一旦发现敌人的弱点,全军的进攻方向可能会在一个小时内调整。这完全超越了20世纪之前的军队作战思想。所以信息化能力成了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现在俄国自己错过了信息化革命,手里的武器,基本上都是苏联时代基本定型的,很难做信息化升级,潜在的盟国也组织不出完整的顶级计算机产业链。所以俄军只能用几倍的重武器来保持战场平衡。看似声势浩大,实际上已经是竭尽全力,耗尽了自己的后勤保障。
而美国是掌握了信息化革命制高点的国家,无论软件还是硬件,都能给乌克兰提供完整的信息化作战体系。现在学到美军一两成信息化能力的乌克兰军队,已经用弱势的重武器顶住了俄军的全面进攻。接下来乌克兰拿到美国更多信息化装备,恐怕会彻底逆转战场胜利对比。
总的来说,从武器装备方面对比。乌克兰一方可以预期拿到更多的外国援助,更完善的信息化作战体系。而俄国不仅缺乏信息化作战能力,连现有的工业产量都很难维持,只能靠苏联存货保持战场平衡。所以我预期,几个月后,乌克兰的预备队将拥有更强的武装。
再好的装备也要有人用,下一个问题是,双方是否有足够的合格人力用来组织预备队。从目前各方面的估算看,双方的人力损失都在十万人的数量级上,而且伤亡数字差距不大。这对于几千万人乃至上亿人的国家来说,远远不会影响新一轮动员的效果。
虽然俄罗斯一方一直声称乌克兰的损失更大,但可观察的损坏重武器数量,并不能证明乌克兰损失更大。自从冷战中期以来,重武器是军队攻防的核心,没有坦克和炮兵支援的轻步兵,在正面作战中甚至没有拖延时间的价值。就算是步兵最多的60年代中国解放军,到了70年代末也是炮兵连数量多于步兵连了。
所以,如果重武器损失没有明显差距,或者明显俄罗斯一方损失更多,很难相信乌克兰一方会有几倍的人力损失。过去几个月,频繁使用轻步兵发动大规模进攻的军队不是乌克兰人,而是俄罗斯的瓦格纳组织和民兵部队。
以二战的经验看,就算双方信息化水平持平,五倍的炮火优势也不能让进攻方获得优势。苏联在二战时期往往强调要集中十几倍的炮兵支援进攻方向,就算这样,往往也是苏联伤亡大于德国人。很难想象相持阶段,俄罗斯用轻步兵进攻,反而是乌克兰伤亡更大。
所以我认为,最合理的推测,是双方都承受了十万人左右的伤亡。总数看起来很大,但不足以损害几千万或者上亿人的人口结构。目前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有能力再动员十几万到二十万的野战预备队集团,用来打破当前的僵局。
Image
BBC和Mediazona根据具名死亡报告统计俄军至少有14093名将士阵亡
(2022年2月24~2023年2月12日)
既然算绝对数据不存在人力不足问题,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看双方能否承受动员平民的社会压力了。从20世纪的历史来看,势均力敌的长期战争,决定胜负的地方不一定是前线,更可能在各自的首都。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原因,不是任何一个国家被对方消灭,而是俄国反战士兵逼沙皇退位,德国反战士兵冲进了柏林逼第二帝国的皇帝退位。德国士兵推翻皇帝的时候,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战线还都在其他国家境内,但皇帝还是阻止不了社会秩序的崩溃。所以,对于现代国家来说,征兵带来的社会压力,可能比征兵本身的人力损失更重要。
在社会压力方面,俄罗斯统治集团的优势是总人口多,不会做太大比例的征兵,劣势是没法对国民交代战争的意义。普京一开始公开说不打仗,然后改口要消灭基辅政府,改造整个乌克兰;战线初步稳定之后,在占领的四个州搞公投,要吞并乌克兰;现在丢了赫尔松,按俄罗斯的法理,战线已经在俄罗斯境内了,但普京表示谈判的时候,又不像要把这些占领区当做新领土的样子。折腾到2023年,俄罗斯人对战争的意义已经很怀疑了。
所以,俄罗斯统治集团为了不激发反战运动,尽量避免在大城市征兵,避免动员主体民族,而是对少数民族,对偏远乡镇的穷人征兵,甚至把囚犯当成一线部队的主力。这样做当然有长期隐患,但短期内避开了直接矛盾。所以我认为,在下一场主力碰撞的战役得出结果之前,俄罗斯应该还能为自己的预备队兵团凑出人力。
然后看乌克兰。乌克兰的总人口少,同样要给军队增加十几万人力的话,对社会实际影响要大一些。但好在俄罗斯宣传机构之前连续声称要让乌克兰亡国,已经替乌克兰完成了战争动员。当年蒋介石凭借日本入侵的压力都能成为全国公认的领袖,现在乌克兰国内虽然肯定有不愿意参加战斗的个体,但不可能有成规模的反战活动。征兵唯一要担心的负面因素,是整个乌克兰人社会是否对战争已经疲倦了,是否会产生“亡国投降也不太坏”的心态。
这方面,中国有很多自媒体人在乌克兰活动,比如说我刚刚关注的“肉肉的环球旅行”。他们带回来的信息显示,总的来说乌克兰人还在平静生活,并没有厌倦战争和抵制政府的趋势,至少不会影响最近的几轮征兵行动。
对于这个判断,可能有观众觉得自媒体的观察不足以令人信服,所以我推荐大家去看中国官方对战争期间乌克兰的报道。比如说《中国新闻周刊》今年一月的文章《我在基辅的防空警报声里说着脱口秀》,请静静帮我读几段:
Image
http://www.inewsweek.cn/world/2023-01-03/17328.shtml
在俄军“特别军事行动”开始两个月后,亚历山大和他的喜剧伙伴恢复了现场演出。由于地面已经不安全,大部分表演都在地下室里进行。
过去,在基辅,说俄语的脱口秀演员占多数。但当聚光灯再次点亮,这些演员们都不约而同地说起乌克兰语。
在哈尔科夫长大的亚历山大也习惯用俄语写段子、说段子。在那座与俄罗斯接壤的乌克兰东部城市,超过八成的人口以俄语作为第一语言。眼见山河破碎、家园难安,亚历山大坦言,尽管自己说乌克兰语会比说俄语慢半拍,但也不愿再用俄语演出,“我现在更喜欢说乌克兰语”。
过去很长时间里头,克里米亚和顿巴斯的局势也是乌克兰脱口秀演员的“禁区”,他们不想拿这些地方讲段子。但俄军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后,亚历山大和他的同行们无法忽视切身经历的现实和看到的悲剧,每个人都讲起了关于战事的段子。克里姆林宫的宣传、西方左顾右盼的制裁与援助,以及乌克兰平民与俄军斗智斗勇的传言,都成为他们演出的内容,也特别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
在2022年2月24日之前,拿战斗和死亡开玩笑是许多乌克兰演员的忌讳。但现在,无论是在脱口秀俱乐部,还是在社交媒体的直播平台,拿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参与者和支持者的死亡来说段子的人越来越多。
在接受乌克兰一家网络媒体采访时, 一名乌克兰喜剧演员表示,“我的父亲在打仗,城市里人们在死去,炮击一刻不停。对于那些把死亡带到你家门口的人,拿他们的死亡开玩笑,能有什么忌讳和顾虑?”
《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显示,战争不仅没有让乌克兰人疲倦,反而帮助乌克兰人凝聚了国家意识。所以我认为,接下来一两年,乌克兰完全还能再动员几十万人力,至少不比俄罗斯从偏远地区动员的人力少。在人力相当的前提下,乌克兰一方能得到更好的重武器,更强大的信息化战争体系支持。所以我认为,在2023年春天的泥泞期过后,乌克兰一方会更快地拥有打破僵局的的能力,拿到比俄军更多的主动权。
在555期睡前消息之前,我们最新一期深入分析乌克兰战争的主题节目,是535期睡前消息,标题是《新年夜火箭打靶,俄军不能闪》,分析了俄罗斯的人力资源问题。
当时我说,俄国被一次火箭袭击打掉几百人,本身不是很大的损失。但这件事暴露了俄国动员体系的全面缺点,就是现代社会发动侵略战争很难制造参战积极性,士兵很容易被军队的命令逼出反战情绪。为了保证新兵基本的忠诚,避免兵变,军官不得不允许他们在前线保持一定的平民现代生活,比如说玩手机、住在永久性建筑里面取暖,以及定期的饮酒聚会,所以会让乌克兰炮兵的一次射击消灭几百人。
535期睡前消息节目到现在,又过去了一个半月,情况依然在当时预测的轨迹上发展。2月15日,俄罗斯西部军区财务总监跳楼自杀,进一步反映了军官团的腐败无能。
Image
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23_02_17_680205.shtml
而过去两个月,俄罗斯已经不怎么敢让新动员来的士兵在冬天发动进攻了。被迫去填战壕的,主要是瓦格纳雇佣兵,是对俄罗斯人最残酷的一群人,带着他们从监狱赦免的刑事犯发动进攻,再加上一些被骗来的贫困少数民族,比如著名的“不列老哥”。对于俄罗斯统治集团来说,这貌似是个很占便宜的事情。因为死掉的人是社会渣滓,节约下来的人力是社会骨干,多死一些,可能还能改善战后的社会治安,减少福利开支。
Image
俄罗斯征召的萨哈共和国雅库特族士兵,因吐槽俄军走红。国内称为“不列老哥”
但是,从人类历史来看,用囚犯和社会边缘人当兵,从来不是个好主意。宋朝人骂人都说“贼配军”,结果就是军事实力弱于任何其他中原王朝。而明朝把大多数士兵变成了了农奴,结果就是内部打不过李自成,外面应付不了几十万人口的女真部落。
这是因为囚犯从军的政策让主流人群默认上前线不是自己的义务,而是社会渣滓才需要体会的惩罚,这既侮辱了军队,也侮辱了所有潜在的士兵。等到歧视前线士兵的想法成为共识,等到囚犯士兵不再可靠,统治集团就会发现已经不能再对主流平民征兵了,就算征来士兵也不可能有士气。
Image
这在近代中国也有类似的例子。在清末和民国的战乱中,因为战争规模扩大,也因为国家分裂,各派势力都逐渐形成了抓壮丁的习惯,把普通士兵变成了一种受歧视的职业,以至于社会达成了“好男不当兵”的共识。这样的士兵,在内部欺压民众也许够用,数量也足够庞大,但遇到日本侵略者就不堪一击,几万人会被几百日本兵追着打。
中国社会的转折点大家都在历史课本上看过——新政权发动土地改革,恢复了自耕农从军传统,给军属足够的经济补偿;八路军和解放军重建了“良家子弟从军”的共识,把士兵变成一个荣耀的职业,绝对不允许犯罪分子混入军队,这才扭转了中国上百年衰弱的趋势。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新型军队先是逐渐扩大抗日根据地,然后打败抓壮丁的国民党军队,最终能在朝鲜正面对抗美国军队。这是新中国最重要的历史经验,最值得守护的制度优势。
现在俄罗斯从反面验证中国的经验,为了避免反战游行,主动训练囚犯打仗,主动塑造“好男不当兵”的共识,短短几个月,已经在正规军和瓦格纳囚犯部队之间制造了严重矛盾。如果俄军能用这些囚犯的命换来快速攻占基辅,后果可能可以承受,但现在显然囚犯耗材最多只能夺取几个小镇,不能改变总体的僵局。
Image
瓦格纳第4批服役囚犯退役,瓦格纳首领送别:欢迎想回来的人回来
如果战争持续到乌克兰一方的预备队训练完毕,带着民族主义保家卫国的士气,带着美国提供的信息化装备,向俄罗斯战线施加更大的压力。俄罗斯势必还要对平民进行新一轮征兵,到时候命令囚犯上前线的小聪明,就会制造十倍百倍的恶劣后果。所以我不看好俄罗斯统治集团的长期未来。
俄罗斯的问题是他们国家的问题,也许将来我们要帮助俄罗斯变成加拿大那样的资源国,让俄罗斯人民享受和平和安全的生活。但在2023年的春天,我们对俄乌战争主要还是还是一个旁观者,主要任务是吸取经验和教训。
中国社会经历了几十年的和平,对于当代人来说,想了解大规模战争中本国军人的心态,最好的教材,恐怕还是1984年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但这部电影,恰好是中国全面工业化前夜的作品,反映的是城乡二元社会下的战争气氛,和今天的工业化社会有本质的区别。
所以,和平的中国人如果居安思危,就应该认真关注俄乌战争反映的新型战争模式。我们不仅要学习这场战争展示的信息化战争经验,更要从两个国家社会的变化吸取经验和教训。现在几乎每个媒体都关注俄乌战争,但主要的描述逻辑是是摆数据、看热闹,主播说起大战略滔滔不绝,却完全忽视了普通人的心态,对社会运动漠不关心。这明显违反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第一原则——人民战争理论。
其他媒体不关心的事情,睡前消息节目只好来填补缺口。这可能是我做预测比其他媒体准确的核心原因。
从中国社会现实的发展来看,俄乌战争暴露的一些问题,我们将来也会遇到。比如说,535期睡前消息节目和这一期,都关注了现代人口参加战斗的问题,都提到了士兵想在战场保持现代生活,要玩手机的具体矛盾。这里我想介绍解放军报的两篇报道。
第一篇是2017年的解放军报社论:《谨防王者荣耀“粘手”》 请静静帮我读两段:
Image
https://mil.qianlong.com/2017/0809/1927413.shtml?s=zixun
自从部队放开智能手机使用后,官兵可以充分享受移动互联网的利好,但不少官兵却迷上“王者荣耀”。有些基层带兵人反映,只要一到周末休息,有的班推门看去,几乎全班战士手里捧着手机,全神贯注盯着屏幕:“敌军在5秒钟后到达”“全军出击”的游戏声不绝于耳。
……
“王者荣耀”这款手游具有连续性,而军人的特殊职业特点具有不确定性。有时候,沉浸在游戏世界的官兵一旦要临时执行任务,突然被迫中止游戏,虽然人已进入执行任务状态,但思想可能还停留在游戏里,这无疑具有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
适度的游戏有利于业余生活,过度沉迷其中就无异于饮鸩止渴。“王者荣耀”进军营,应当引起部队各级重视,科学引导官兵玩这款手游。同时,从丰富集体活动、业余文化等方面,培养官兵健康的个人爱好,防止“王者荣耀”带来各种危害。
到了2018年,解放军报又发表了一篇基层军官的投稿,标题是《不要简单指责战士玩手游,而应让他们明白该拿起什么》,我来读一下:
Image
比如说,有的战士觉得训练太苦太累,自己怎么干也不是当“尖子”的料,还不如玩手游升级容易,过程既刺激又愉快;又比如被批评了,心里不舒服,开一局手游减减压……这是部分喜爱手游官兵的真实写照。反过来说,在手游的虚拟世界中满足精神需求,也会影响军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认同感和存在感。
这说明,对手游一禁了之,绝不会万事大吉,因为问题的核心不是如何让战士放下手机,而是让他们明白应该在现实中拿起什么。
我和战士们谈心,他们普遍反映:在训练之余,属于自己的时间短暂又破碎,既难以利用,也缺乏合适的学习资料,更没有人主动组织教学活动。所以,每当他们尝试着坐下来学习,总是不能说服自己坚持下去,听到战友招呼打手游的声音,忍不住就玩去了;另一方面看,战士们普遍有学习“充电”的愿望。因为大多数士兵一旦退伍转业,也要为未来考虑。
所以,年轻士兵们对未来焦虑又迷茫。
针对这种局面,我从基层带兵人的角度做了一点尝试。去年,我在交流中发现,连队很多战士希望将来前往大中城市从事商贸工作。因此我决定利用自己掌握的技能,教战士们制作幻灯片(PPT),帮助他们掌握展示商业计划的基础能力。虽然教学内容并不深,但我希望这有助于战士们重建学习习惯,愿意放下游戏,关心现实中的未来。
虽然一共只上了四节课,但从第一节课的寥寥几名战士,到第二节课出现20多位听众并认真记下笔记,再到第三节课几乎全连都主动来听,不少战士课后还上网购买相关书籍进一步学习,直到最后一课“掏空”了我所有的幻灯片制作技巧,我发现大家都有学习实用技能的渴求,之后连队的游戏玩家有所减少,去学习室的战士明显增加。
受到这次成功尝试的鼓舞,我决定调查战士们的需求,继续开展类似的授课,还试着邀请本连和兄弟单位各方面的“能人”,依次来给战士们上课。
游戏禁令只是扬汤止沸,给战士提供有生命力的文化生活和学习指引才是正确之道。新时代的政治工作要想胜过手游,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克服墨守成规的惰性,用与时俱进的精神套餐锻造现代化军队。只要做到这一点,手机游戏“侵占”官兵生活的比例就会自然降低,军营这座“大学校”里的学习阵地才能得以巩固。
相隔一年,军报社论对网络游戏的态度从恐慌变成了正视,从消极限制转向了积极应对,这说明中国社会内部有很多人正视了时代的变化,考虑在新的社会基础上建立保卫国家的能力。只要全社会都能正视发展带来的新矛盾,随时更新自己的制度和文化,我们就不会在和平被打破的时候惊慌失措,也不会被之前掩盖的矛盾消耗力量。这是过去一年的俄乌战争给我们提供的可靠经验。
接下来,随着双方动员力度提升,以及越来越多的现代武器投入战场,俄乌战争一定还会在各自社会内部激发更多的变化。这是睡前消息节目接下来继续关注的重点。
Image
555期睡前消息到此结束,文字内容随后会发在睡前消息编辑部公众号,感谢各位收看。我们周日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