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是些什么人

字数:639

文学史评价,一般认为晚唐小说不如中唐,但晚唐有个值得注意的变化是,剑侠小说变得很流行。

我们知道,“真正”和“事实”是一组反义词。

比如说,“真正”的男人应该对女人如何如何,我们就知道,“事实”上男人大抵没有做到。

同理,常有人感叹,后世的游侠背离了司马迁笔下的游侠精神。也就是司马迁笔下的朱家、郭解,是“真正”的侠,而事实上的侠则是另外一个样子。

其实韩非子两句话说得很精准:"侠以武犯禁”,侠是靠暴力手段,站在国家体制的对立面的人。而“群侠以私剑养”,一个“养”字,则点出做侠客是经济行为,背后是有金主的。

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这著名的战国四公子,都养着大批游侠给自己当打手,所以司马迁写《游侠列传》,班固写《游侠传》,都特意提到他们。说到汉朝的游侠,班固罗列说,“代相陈豨从车千乘,而吴濞、淮南皆招宾客以千数,外戚大臣魏其、武安之属竞逐于京师”,都是王侯将相。

至于朱家、剧孟、郭解之类的布衣之侠,归根结底也还是要和权贵相互勾结的。

所以,游侠对权贵的依附性很强。游侠是否活跃,和权贵的势力有多大,是正相关的。

所谓“天子切齿,卫霍改节”,碰到汉武帝这样的皇帝,卫青、霍去病都不敢养宾客,游侠的声势就弱了下去。

到了西汉的哀帝、平帝的时候,皇帝不争气,就又“郡国处处有豪桀”(《汉书•游侠传》)。至于皇权衰微的东汉末,更是侠的盛世。曹操、袁绍这些高干子弟,在那里偷坟掘墓,抢人家新娘子,这类劣迹,就被称为"好为游侠”(《世说新语•假谪》)。所谓"侠之大者”,指的也就是这些人,和为国为民之类的情怀,全不相干。

国家强则游侠弱,权贵强则游侠强,这是侠最本质的属性。至于具体的某个侠,道德是高尚还是卑劣,倒是无关大体的。

唐代的剑侠小说,虽然脑洞开得很大,但最有名的作品,大多以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时代为背景,还是看得出现实的影子的。


安史之乱后的侠客昆仑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