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 侯景的末日
上篇提到,台城开后,侯景进宫见了梁武帝。当时他们有段对话,其中几句如下。梁武帝问:“渡江之初有多少人?”侯景答:“一千人。”“围台城时有多少人?”答:“十万人。”“现在有多少人?”侯景傲慢地答道:“四海之内,有谁不是我的!”梁武帝初见侯景时,神色不变,讲到这里,低下头再也说不出什么了。
这时的侯景,大有大下舍我其谁的气势。但只过了三年又一个月,他就在逃亡途中被杀,暴尸建康,受尽天下人的唾骂。
让我们看他是怎样走向死亡之路的。
侯景死得晚了。从上篇可见,邵陵王萧纶等如果及早集结军队,进攻寿阳,侯景能不能出寿阳都成问题。他出寿阳进军之初,江防若严,建康就不会受兵。“议和”之后,“诏命”援军各回本镇,当时有人劝萧纶,“出贼不意攻之,可以得志。”萧纶不听。柳仲礼身为大都督,完全可以作主决战。他的父亲柳津在城里,登城对他说:“你的君父遭难,你不能竭力,百世之后,将把你说成何等样人!”他也无动于衷。梁武帝曾问柳津退敌之计,这位老大夫伤心地说:“陛下有邵陵,臣有仲礼,不忠不孝,如何能够平贼!”
柳津身处围城,只看得到邵陵的不是,看不到更加不忠不孝的湘东王萧绎。从上篇可见,围城后期,侯景怕的就是荆州兵。湘东王若及早率主力东下,会合原有援军,数量上、气势上都可以占绝对优势,把叛军悉数歼灭是完全做得到的。后来侯景派董绍先取广陵,于子悦取吴郡,都只带几百个饿得面黄肌瘦的兵士。湘东兵多粮足,怎么会对付不了这支饿兵(湘东王命王琳送米二十万石到建康,船到姑孰[今安徽当涂],听到台城失陷,把米沉入长江,开船回去,可见荆州存粮充足)。
侯景打开台城,不废梁武帝,一切行动都用武帝诏命的名义,武帝死了,又让太子萧纲即位,他自己只做“侯丞相”。读史人须知,他不是不想连名带实地取而代之,实在是实力有限,不敢这样做。他常说“吴儿怯弱,容易掩取,当须拓定中原,然后为帝”。所谓“拓定中原”乃欺人之谈,他其实是想连吓带骗,使梁朝所辖各地都服了他,然后把萧家天子一脚踢开。从侯景的行事来看,笔者深信自己的判断绝不会错。梁武帝死了二十六天才宣布死讯,让太子即位。为什么要等二十六天?史书上没有说,从情理推断,是就此取而代之呢,还是让简文帝做一个过渡人物,侯景、王伟等肯定是颇费踌躇的。
简文帝在位两年三个月,实际上是做了两年三个月的囚犯。侯景对他防卫极严,除了几个特定的人以外,不让他接见外人。侯景则以汉王、相国,再加上不伦不类的“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的称号,做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大宝元年(550年)十一月,南康王萧会理(简文帝的堂兄弟)等乘侯景不在建康的机会,打算起兵杀王伟,占领京师,不幸被人告发,参与的都遭杀害。事后,几个原来可以进宫与简文帝谈论的人,除武陵侯萧咨(萧范弟,简文帝的堂兄弟)外,都不敢再去了:侯景见萧咨照常办事,又怀疑简文帝知道会理的密谋,竟派人把萧咨刺杀。从此以后,皇帝就更加像囚犯了。
大宝元年四月,湘东王萧绎发布檄文,下令讨伐侯景。他以新君为贼臣所立不用大宝年号,只称太清四年。这是拖了将近一年才采取的行动,实际还是表态。上年四月,世子萧方等撤军回江陵,萧绎就知道台城失守。他只加强江陵城防,掘壕树栅,防侯景来攻。他得了父亲武帝死讯,秘不发丧,到这时方才宣布,这是为什么?答案是兄弟叔侄忙着内讧,没有工夫讨贼。这里需要把台城失守后的上游形势先作一交待。
邵陵王萧纶驻兵郢州(今湖北武汉市武昌)。从这里往西到荆州,是湘东王萧绎的地盘。再西面的蜀中,武陵王萧纪在那里做益州刺史、都督益梁等十三州诸军。三王都是梁武帝的儿子,从东而西列成一条线,排行也巧,是老六、老七、老八。
在荆、郢的南北也各有一位亲王。南有在长沙的湘州刺史河东王萧誉,北有驻襄阳的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詧。两人是亲兄弟,都是昭明太子萧统的儿子,也是上述三王的侄儿。
另外还有一个桂阳王萧慥。他是梁武帝兄萧懿的孙子,与河东、岳阳二王平辈,任信州刺史,地在今重庆市奉节东,介于湘东、武陵二王势力范围之间,但从行政区划来说,湘东王以荆州刺史都督荆雍等九州诸军事,桂阳、岳阳、河东只王又该受湘东王管辖。为了这重关系,萧慥从建康撤军到江陵,想等萧绎回来,参见后再回信州。不料有人向湘东王诬告萧慥与岳阳、河东二王勾结,要谋害湘东王,夺他的地盘。萧绎不加详察,立即改走陆路,赶回江陵,把萧慥杀了。这是上游诸王自相残杀的开端。他们忙于内讧,侯景就能多一点作恶的时间了。
湘东王听信谗言,也事出有因。入援建康时,萧绎命所属各州出兵,岳阳王萧詧派一员将官领兵前往。萧绎要萧詧自己去,萧詧不肯去。萧绎准备讨伐侯景,向湘州征粮征兵,萧誉认为各有各的军府,不肯服从萧绎。萧绎便决定先用武力解决湘州。
打湘州并不容易。萧誉很得人心,又骁勇善战。从太清三年六月到大宝元年四月,先是世子方等兵败而死,中间鲍泉久攻长沙不克、最后才由王僧辩攻下长沙,杀死萧誉。
太清三年秋,长沙被围,萧誉向雍州求救。岳阳王萧詧亲自领兵攻江陵,大败而归。他恐怕被萧绎并吞,向西魏求救,自愿处于附庸地位,以后成为傀儡政权后梁的首脑,详见下篇。
大宝元年正、二月间,广陵发生过以前太守祖皓为首的反侯景起义。祖皓与广陵人来嶷等纠合勇士,斩叛军将领董绍先,占领广陵城。侯景先派郭元建领兵围广陵,又派侯子鉴领兵增援,自己也前往督战。城破以后,侯景命用乱箭射杀祖皓,再把他的尸体车裂示众,城中居民不论老少,尽被屠杀。萧氏诸王忙于内讧,侯景就可以用全力去镇压。湘东王等实际上起了帮凶的作用。
萧范的兄弟文成侯萧宁在太清三年曾受陆缉等推为首领,袭取吴郡,被侯景将宋子仙打败。大宝元年夏,又在吴郡西乡起兵,被侯子荣击败而死。三吴从东晋以来,日益富庶,除晋隆安三至五年(399~401年)孙恩起义时有兵祸外,几乎没有发生过战事(宋泰始二年,466年,三吴服从寻阳的晋安王,朝廷使吴喜平定三吴,没有遭到抵抗)。从孙恩失败到台城被围,共一百四十七年;从泰始二年算起,也有八十二年。长期的和平环境加上优越的自然条件,使三吴成为当时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侯景之乱彻底破坏了这个局面。吴郡三遭叛军烧杀劫掠(侯子悦取吴郡一次,镇压萧宁两次),到第三次已经没有什么可抢,只剩下了人,他们就抢人,有的抓来吃掉,有的贩到北方去卖掉。这是空前的浩劫!
侯景公然提倡烧杀掳掠。他告诫众将:“打开了敌军的营垒城池,要把他们杀光,使天下知道我的威名。”他在石头城立一座大碓,抓了犯他的法的人,就放在碓里舂死。他禁止人们低声说话,违反的连“外族”(母族或妻族)都得治罪。
侯景如此残暴,百姓都希望他快点灭亡。湘东王萧绎宣布讨侯,但仍拖延时日,无异于纵容侯景作恶。萧绎不行动,侯景倒先向上游的萧家藩王发动攻势了。他命任约、于庆率兵西进。
大宝元年七月,任约兵到湓城(今江西九江)。这里是寻阳王萧大心(简文帝子)的驻地。他一战而败,就听母亲陈淑容的话,向任约投降。于庆兵到豫章(今江西南昌),原属萧范(范此时已死)的侯瑱抵敌不过,也投降了。侯景就命他跟随于庆作战。
叛军的兵锋逼近郢州(今湖北武汉市武昌),邵陵王萧纶整顿兵马,准备抵抗。湘东王担心他的兵力强了对自己不利,派王僧辩等领兵,以拒任约为名,进向郢州,声称迎邵陵王回江陵。萧纶痛心之至,对部下说:“我志在灭贼,没有其他用意。湘东以为我要和他争皇帝,故而来打。我若和他交战,将为千载下人所笑,只能走开。”九月,他到齐昌(在今湖北黄陂北)时,所部不过几千人,就派人与北齐联系。齐封他做梁王。他是又一个托庇于北朝的梁朝亲王。他后来移驻汝南(今属河南),于次年二月为西魏军所攻杀。
王僧辩得了郢州。叛军任约也进据西阳(今湖北黄州东)、武昌(今湖北鄂州)。原宁州刺史徐文盛招募了几万兵讨伐侯景,受湘东王指挥,他东进到武昌,与任约对峙。十一月,徐文盛大破任约军,斩骁将叱罗子方等。湘东王讨侯景,到这时才真正有实际行动。侯景得了败讯,派宋子仙等率兵助任约,自己出屯晋熙(今安徽怀宁东北),做他们的后援(上文讲的南康王萧会理谋在建康起义,就是侯景在晋熙时的事)。
大宝二年(551年)三月,徐文盛又打了个胜仗,攻克武昌。任约告急。闰三月,侯景留王伟守建康,自己带着太子萧大器做人质,领兵西上。他到了西阳,与徐文盛交战,也吃了一场败仗。但他毕竟是个久惯用兵的人,经过详细了解对方情形之后,决定了一条偷袭郢州的计策。
其时湘东王用十五岁的儿子萧方诸做郢州刺史,以鲍泉任“行事”。他们仗着徐文盛军离州治不远,又连战得胜,就放松了警惕,不作戒备。侯景了解了这种情况,四月,命宋子仙、任约领四百骑兵,走旱路袭击郢州。四月初三这天,风大雨急,天色阴暗。守兵在城上望见疾驰而来的一队人马,连忙进府报告。萧方诸正在和鲍泉玩耍,骑在鲍泉肚皮上,用五色彩线缚他的胡子。鲍泉听了报告,认为不可能有敌军,想必是自己的人马。萧方诸玩得起劲,不肯歇手,更不当一回事。一会儿,接二连三有人来报,鲍泉才命关上城门,但己经来不及了。敌骑直冲进城,宋子仙闯进州衙,萧方诸没有躲处,见子仙便拜。鲍泉钻到了床底下,胡子尺还系着彩线。宋子仙见床下露出点彩线,喝令搜查,把鲍泉拖了出来。侯景知道得了手,利用风势,扯足了帆,越过徐文盛军,于初四进了郢州。徐文盛军受此震动,丧失斗志,不战而溃。徐文盛逃回江陵,所部有些将官因家在郢州,便降了侯景。
郢州失守以前,湘东王已任命王僧辩做大都督,领兵东征。初四,兵到巴陵(今湖南岳阳),得到郢州失守消息,便停止前进,决定扼守巴陵。
侯景得了郢州,气势非常嚣张。他除留兵防守郢州外,命宋子仙领兵一万做前锋,攻巴陵;任约率领一支人马进向江陵,他自率主力在后,水陆并进。四月十九日,叛军到巴陵城下,开始攻城。五月,湘东王使胡僧祐、陆法和救巴陵。侯景使任约邀击这支部队。胡僧祐示弱,诱使追击。六月初二,在赤亭(在今湖南南县附近)一战大胜,擒获任约。侯景攻巴陵一个多月,伤亡加疾疫,已经损失一大半兵,只得于任约兵败的第二天烧营撤走。王僧辩军乘胜东下,于六月下句收复郢州,擒获宋子仙。七月,王僧辩军进克湓城,与从豫章方面来的陈霸先军会合。陈霸先就是后来的陈武帝。这时,叛军的于庆部在豫章因侯瑱反正己退到江州的郭默城(今江西九汀东北,郭默,晋叛将,见第十六篇)。八月初,王僧辩的先头部队进攻郭默城,于庆弃城而走,寻阳城(今九江西南)的叛军也弃城逃遁,王僧辩军的攻势至此告一段落。
再说侯景带了几千残部退到建康,就和王伟商量,想代梁称帝。王伟认为这样做可以“示我威权,且绝彼民望”。侯景就着手进行。他废简文帝为晋安王,幽禁起来,立豫章王萧栋做皇帝,杀太子大器、寻阳王大心等及宗室二十余人。十月,命王伟以上寿为名,劝简文帝饮酒,待其醉后,即用土囊把他压死。十一月,通过传统的加九锡、受禅等方式,侯景即位做皇帝。然而,登殿的时候,部下几万人呼啸鼓噪上殿,却又是“侯氏汉朝”独创的方式。
侯景即位后,王伟说要“立七庙”。侯景不懂,王伟讲给他听:“皇帝必须祭七代祖宗。”又问他七代祖宗的名字。侯景怎么记得几代祖宗的名字,说:“我只记得父亲名标,而且他在朔州,魂灵怎么会到这里来受用!”众人听了都好笑。部下有人倒知道侯景的祖父叫乙羽周,其余只得由王伟胡乱造了点名字凑数。
江陵方面得了简文帝的死讯,王僧辩等便都向湘东王“劝进”。萧绎一直想做皇帝,他与弟、兄、侄儿的摩擦为的就是这个位子,但是为了装出明君的模样,现在不得不暂时拒绝。壬申年(552年)二月,王僧辩、陈霸先奉湘东王命,发动了第二阶段的攻势。
王僧辩和陈霸先的军队进展很快,一路上很少遇到抵抗。三月上旬,到了姑孰(今安徽当涂),才与侯子鉴部发生一场激战,把叛军击败。三月十二日,战船驶入秦淮河,到达建康城郊。
侯景得到姑孰的败讯,心惊胆战,才后悔不该杀简文帝。他强打精神,命堵塞秦淮河口,沿北岸筑城,建立营栅,作垂死的挣扎。陈霸先奋勇当先,挺进北岸,在石头城西筑栅。各军随后前进,建立八座营盘。十九日,两军决战。侯景率步兵一万多人、铁骑八百余冲突八次,都不能得逞。石头城守将见情况不妙,开城投降。最后,侯景亲率一百多骑兵,丢掉长矛,执刀猛冲陈霸先军,还是冲突不动,终于耗尽锐气,溃退下去。
侯景不敢进台城,带了一百多骑兵,逃往吴郡。侯子鉴、王伟走另一条路,逃往京口。
梁军收复了建康。但是,胜利给居民带来了新的灾难。王僧辩放纵兵士肆意劫掠,百姓男女老少随身衣服都被兵士剥掉,街上只听得到一片哭声。当天夜里,兵士放火,烧毁太极殿,把宫中的宝物抢得精光。
王僧辩从江陵出发时,向湘东王请示,如何对待嗣君(即侯景所立萧栋)。湘东王答云:“六门(指台城的六座城门)之内,自极兵威!”这个人心肠何等狠毒!王僧辩其人,虽有统兵无纪律和后来投靠北齐等劣迹,对此也不肯听命,他回答得很妙,说:“讨贼之谋,是臣的责任;成济之事,请另外交给别人。”成济就是为司马昭行凶杀魏帝曹髦的人。湘东王就把这件事交给了一个名叫朱买臣的将军。侯景兵败逃走后,萧栋和两个兄弟从监禁的地方脱身,两个兄弟都说“总算可以免横死了。”萧栋却说:“还很难说。”他预料得不错。朱买臣找到了他们,就请他们上船喝酒,不等席散,弟兄三人都成了落水之鬼。湘东王希望没有人同他争帝位,简直想把弟兄侄儿全杀光。这样狠毒的人是不大会有好下场的,异日在江陵身死之时,不知道会不会略有悔意,可惜后人没有办法知道了。
侯景的余党侯子鉴逃到江北,与广陵守将郭元建等商议,决定投降北齐。北齐就此占领了广陵。王伟被人抓获,押到建康,再转送到江陵,为湘东王所杀。
侯景本人收拾散兵,有船两百艘、兵数千人。四月,在松江被侯瑱所率追兵打败。侯景只剩下一条船、几十个人。他在沪渎(今上海市西旧青浦的吴淞江)出海,想逃往北方。他再也料不到,杀他的人此时就在身边。他在建康,娶梁武帝的女儿溧阳公主做妻子,霸占羊侃的女儿做妾,用她的哥哥羊鹍做库直都督。羊鹍时时刻刻想复仇,但始终装成忠于他的样子,经常随待身旁。他乘侯景白天睡熟时,令船家改变航向,开往京口。侯景醒来时,见船在长江中,大吃一惊,问江中洲上的居民,说是郭元建仍在广陵。他正想命船家驶往北岸,羊鹍已拔出刀来,命船家不得改变方向,一面用刀指着侯景说:“今天要借你的脑袋去取富贵。”羊鹍在船上已经联络了好几个人,他们一齐亮出兵刃,向侯景砍去。侯景要投水,没有空隙可钻,只得走到船舱里,用佩带的短刀挖船底。这哪里来得及。羊鹍提起矛来,一下便把他了结。他们切开侯景的肚皮,塞进大把大把的盐,以防腐烂。尸体到了建康,王僧辩命把首级送往江陵,把手砍下派人送交北齐,其余部分在建康示众,顷刻之间,便被百姓扯得粉碎。
侯景之乱结束了。十一月,湘东王绎在江陵即位,改元承圣,是为梁元帝。元帝留恋江陵,不去建康。梁亲王争位的斗争也没有结束。西魏、北齐乘机蚕食南朝土地。梁朝没有中兴,梁元帝最后的岁月甚至是非常悲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