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职场外那点事:拮据的经济与健康的社交
基层年轻干部的生活状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家庭经济状况,二是社会交往状况,三是知识学习状况。普遍情况是,基层年轻干部的家庭经济状况相对拮据,社会交往较为健康,对知识学习则近乎渴求。总体上,基层年轻干部的生活状况较为积极健康向上,家庭经济状况亟待改善,工资待遇需进一步提高。
经济生活相对拮据
基层年轻干部的经济生活主要是指他们正常薪资收入支撑下的家庭生活水平。基层年轻干部的薪资包括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岗位补贴和福利奖金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在日常生活中又主要以三种形式体现出来:一种是打卡工资,可以直接用于购置生活和消费物品;一种是物质福利,主要是基层工会发放的节日福利;一种是“五险一金”之类的非打卡工资,这类工资无法用于日常生活,其中住房公积金对基层年轻干部购房有显性助益。影响基层年轻干部家庭经济生活的主要是打卡工资。
基层公职人员的工资主要是由县市财政统筹,那么,决定基层年轻干部工资水平的因素就主要是所在县市的财力。东部地区和一二线城市经济发达,地方财政收入雄厚,基层年轻干部的工资水平相对较高。在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区,乡镇刚入职公务员年收入(打卡工资,下同)普遍达到了12万元左右,事业编人员也在8万~10万元间,副科级干部的年收入在15万~20万元间,而正科级干部的年收入则可以达到25万元左右。在县市内的公务员要比乡镇公务员少一项“乡镇补贴”——每年1万~2万元。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县市主要是“吃饭财政”,一个受访的县委书记说,他“每天凌晨起来想的第一件事就是全县两万多公职人员吃饭的问题”。
中西部地区县市普遍的情况是,刚入职的公务员打卡工资(含车补,下同)是2800~3200元,加上年底绩效和奖金大概在5万元,刚入职的事业编人员月工资(没有车补)为2600~2800元,年收入在4万元左右;刚晋升的副科级干部的工资在3500元左右,年收入在5.5万~6万元;工作上十年的副科级实职干部每月打卡工资可以达到4500~4700元,年收入在7万元左右。一些中西部地区县市常因财政紧张而拖欠公务人员工资,时间在半年到一两年不等。
从调查来看,党的十八大以后,基层年轻干部的薪资收入有以下变化:
一是收入来源从多元到单一。在十八大之前,基层对干部和财政的管理不太严格,干部除工资收入外,还有其他的收入来源,包括在工矿企业投资入股、入干股、收受红包礼物、单位小金库发年终奖励、各种补贴津贴、项目结余、单位食堂免费就餐、私人请客单位签单、过节费、各类工作经费等。多元化收入远高于工资性收入,有的基层干部形容“工资基本不用”。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鉴于乡镇公务人员有多元化的收入,许多中小学老师通过各种形式(考公务员、事业编、借调)进入乡镇工作。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后,基层公务人员多元化的收入被砍掉,工资性收入成为统一的单一性收入来源。例如,在乡镇,过去副科级以上干部及主要的站办所主任、所长等,都可以在本地工矿企业入干股,每年有固定的收入。十八大之后,基层干部不敢再入干股了。再如,单位发放的各种补贴、津贴、过节费、生活日用品等,都被规范起来,许多名目都不准发、不敢发了。又如,过去私人请客单位签单或在单位食堂请客吃饭是基层干部的一项重要福利。“八项规定”出台后,基层基本上实现了“零招待”,或者是以“工作餐”招待客人,私人请客单位买单的福利也就不存在了。
二是收入性质从灰色到阳光。十八大之前,基层干部的收入来源多元化,除工资之外的许多收入都可以纳入灰色收入范畴,处在合法与不合法之间,但被普遍认可。典型的如单位小金库。财政收入好的乡镇或单位,小金库的收入就高,给职员发放的各类福利就多,从而造成单位之间的不平衡,福利好、油水多的单位大家都想方设法往里挤,在福利差、没有油水的单位上班则被人看不起。又如领导干部入干股,一直被认为是领导干部的福利,在单位内部是公开的秘密,为所有人认可。在乡镇,干部争任副科级实职,很多看重的不是政治前途,而是有入干股的机会。
十八大之后,无论是工资性收入还是福利待遇都阳光化,干部和单位的灰色收入空间被极大压缩,收入越来越“干净”。当然,单位之间的福利待遇仍有差别,如在中西部地区,县职能部门的福利待遇普遍高于乡镇。同样是下乡扶贫,县直部门每人每天有100~200元的补贴,乡镇则拿不出这项经费。但对于主要领导来说,由于都没了灰色收入空间,在哪一个单位任职差别不大,很多领导干部更喜欢到过去被认为是“清水衙门”的单位任职。在这些单位任职,待遇有保障,工作清闲且工作压力和风险较小。
三是收入数量从充裕到拮据。十八大之前,由于收入多元化及灰色空间较大,基层干部的收入较为充裕,即便是刚入职的基层干部也能够通过其收入在当地过体面的生活,具有副科级以上实职领导干部的收入就更高。
体面的生活表现在几个方面。比如,在县市购置商品房较其他群体压力小,或者有单位的福利分房。又如,单位发放的生活日用品及收受的红包、礼物、购物卡等能够支撑日常开支。多地基层干部声称,过去单位发放的食用油、大米、洗衣粉、餐巾纸、购物卡等可以满足一年的生活所需,无须动用工资收入。单位的这些福利往往是一个“单位人”被其他人羡慕的地方。签单请客吃饭也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体面象征。有些乡镇有这样的规定:在乡镇签单的饭店或是单位食堂,本乡镇工作人员都有签单请客的福利,不同级别的干部签单的次数不同。比如,在某乡镇,普通工作人员一年有五次签单的权利,他们可以在招待亲朋好友时签单请客。这无形中提高了乡镇工作人员在亲朋好友中的地位,帮其争得了面子。
十八大之后,基层的许多灰色收入和单位福利被砍掉,基层干部收入大为降低。基层年轻干部由于职务、职级没有上去,工资性收入及福利少,家庭经济生活较为拮据。在中西部地区,一个刚晋升乡镇副科级实职的年轻干部算了一笔账,其每月打卡工资是3200元,其个人支出包括:伙食费300元、汽车燃油费500元、电话费100元、抽烟费用300元、人情支出600元、每月给父母费用300元,总共2100元。家庭其他支出:老婆电话费50元、儿子上幼儿园费用500元、买菜费用300元、水电费50元,总共900元。总收入减去支出:3200元-(2100+900)元=200元,即正常开支后,其到手工资只剩下200元。
如果家里只有他一个人有收入,那么其家庭成员就不可以发展任何兴趣爱好,无法支付购置衣物、旅游、走亲戚、买化妆品、买零食、买玩具、小孩兴趣班和辅导班、生病医治等费用,更无法支付在餐馆请客吃饭及其他社交活动的费用。该副科级年轻干部的情况在中西部基层具有代表性,基层年轻干部的经济生活总体上较为拮据。
调查发现,刚入职的公务人员工资收入仅够生活开支,在购房、还房贷方面有长期的压力,许多人“望房兴叹”。对于住在县城但工作在偏远乡镇的公务人员而言,购车和支付燃油费也是一笔较大的开支。许多每月2000多元、没有车补的事业编工作人员为了节省燃油费,只能长住乡镇,周末才开车回家。
经济拮据的影响
基层干部收入的单一化和透明化,有利于防止干部腐败,净化基层干部队伍,提高公众对基层干部的满意度。但是,由于中西部基层年轻干部收入较低,家庭经济较为拮据,给这些地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基层治理及干部个人成长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有:
一是只有双职工家庭才能应付生活。中西部县市的一般情况是,一个家庭要获得中等收入的体面生活,其家庭可支配的年收入在12万~15万元之间。低于这个区间的收入家庭则难以应付刚性支出。一个公务员家庭只有夫妻双职工且都到了副科级,其家庭收入才能达到县市的中等收入水平,才能过上体面的生活。
比如,一个家庭中,妻子是工作十五六年的乡镇副科级实职,年收入在7万元上下,丈夫是县一中高级教师,享受副处级工资待遇,年收入在八九万元,其家庭可支配收入就有十五六万元,足可使其在当地从容应对各种生活需求和变故。这样的家庭不仅可以生二胎,还可以将子女送到省会城市中学就读。
然而,刚入职数年的双职工家庭,其可支配收入难以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在中部某省农业县的一个双职工家庭,丈夫入职四年、刚提副镇长一年,打卡工资是每月3200元,妻子是乡镇中心小学老师,入职五年,打卡月工资是每月2900元,家庭每月可支配收入6100元,年收入在8万元左右,不足以支撑他们在县城的体面生活。因此,他们虽然在父母的支持下在县城买了房子,没有还贷的压力,但是没有居住在县城,而是依然在农村跟父母居住,小孩由父母看护,这样生活开支相对较低。
对于基层年轻干部而言,双职工的好处是,买房后两个人的公积金可以支付月供,没有还贷压力。如果家庭中一个是公务人员,另一个没有固定工作,还要在家带小孩,那么其家庭就很可能入不敷出,或者只能勉强维持生计,而谈不上购房和过体面生活。当前中西部基层年轻干部的工资水平,与从事其他行业的人群相比没有优势,他们无法从工资待遇中获得优越感。
二是农村乡镇难以留住人才。在县直机关、城关镇工作,较在农村乡镇工作,在一些方面有优势,比如就近上班、通勤时间短。当前大部分乡镇年轻干部已居住和生活在县城,只有个别刚入职的乡镇公务员和少数“老乡镇”居住和生活在乡镇所在地。那么,对于居住在县城而工作在农村乡镇的年轻干部而言,他们花在通勤上的时间和费用较多,也难以照顾到家庭。在机关或城关镇工作的年轻干部,则无须付出这些成本。
在农村乡镇工作,工资待遇较在县直机关或城关镇工作低,且相对没有保障,经常会被拖欠工资。在农村工作经常加班或下乡,但是没有加班费和下乡补贴,事业编工作人员甚至没有车补和电话补贴;而在县直机关工作不用加班,下乡扶贫还有下乡补贴。由于只有双职工才能使家庭过得较为体面,因此基层年轻干部找对象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有“正式”工作;而在农村乡镇公职人员内部找对象选择空间小,找其他乡镇或县直机关的对象又要两地分居。
基于上述原因,乡镇年轻干部都想往县直机关或城关镇流动,而不易在乡镇扎根工作。年轻干部向上流动的方式包括借调、招考、调动、升职等。乡镇副职调任到县委办局任一般干部也乐意,而城关镇的副职女干部连升任农村乡镇的正职都不干。农村乡镇留不住人才,梯队建设就会出现一些问题,许多中西部农村乡镇干部出现年龄断层现象。
三是弱化基层党委政府对干部的动员能力。对基层年轻干部的激励和动员不外乎政治激励、经济激励、情感激励。政治激励对于有政治前途、还在组织考虑提拔的年龄的公务员有较大激励作用。对于过了年龄的公务员和没有政治前途的干部,只剩下经济激励和情感激励。
在东部地区和一二线城市基层,由于年轻干部(无论是公务员,还是事业编)的工资待遇相对较高,足够支撑他们在当地过上中产阶层的体面生活,因此他们对自己的收入较为满意,工作积极性较高,基层党委对他们的动员能力较强。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自己的工作“至少要对得起这份工资”或是“看在这份工资的份上也要努力工作”。所以,东部沿海基层的返聘人员和临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都较高,较少有消极怠工的现象。
在中西部基层,由于工资待遇低,没有政治激励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就要大打折扣,他们感慨自己“政治上没地位,经济上没有优越感”,在工作中有消极怠工现象。对于没有政治前途的事业编来说,对他们的工作动员和激励就只能靠“讲感情”了。
四是基层年轻干部寻找其他收入来源。为了能够在当地过上体面生活,部分基层年轻干部会寻找工作之外的收入来源,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更不会将工作当成事业来做,这会减弱他们对自己是“党的干部”的身份认同。比如,有的年轻干部会在平时花更多的时间考虑股票、基金、房产投资等,而对本职工作不那么上心;有的年轻干部会借钱、找门路与合伙人创业;有的年轻干部在家庭的支持下经营或出租门店。
由于近年对干部管理越来越严格,尤其是杜绝吃空饷,基层不再允许干部停薪留职,使得基层干部寻找其他收入来源的空间变窄,但是依然有些年轻干部会迫于生活压力去寻找其他的收入。笔者在中部某农业型乡镇了解到,一些乡镇干部为了获取额外收入,从农民那里流转土地后再用稍高价格流转出去,以获得微薄差价。在另一个乡镇,一个刚工作两三年的事业编,月工资只有2600元,老婆没有正式工作,在家带小孩,家庭经济压力大。该年轻干部无奈之下尝试做“滴滴”司机,第一次载客就载到了自己所在乡镇的领导。该年轻干部碍于面子没有收取领导的车费,还因此被滴滴公司罚款50元。
五是可能造成有家庭经济支撑的人更容易晋升。由于工资待遇低,基层年轻干部对于家庭支持的依赖程度就较高,包括依赖父母给自己买房子、买车子、提供基本生活费用、带小孩、供给社会交往的费用等。那么,年轻干部的家庭条件越好,家庭对他的支持力度就会越大。而家庭条件相对较差的家庭,对年轻干部的支持就较少。
家庭或家族的支持,对年轻干部有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方面,解除了年轻干部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安心工作而非更多地考虑家庭生活问题,从而使他们工作做得更好。而那些家庭无法提供支持的年轻干部,则会有较大的家庭生活压力和较多焦虑,这可能会对他们的工作造成影响。笔者调查了解到,中西部许多乡镇经常有一些年轻的副科级实职干部因为家庭经济压力问题而离职。
另一方面,家庭或家族的支持可以帮助年轻干部拓展社会关系网络。在基层,晋升主要靠的是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但社会关系并不是不起作用。基层干部总结说,干部晋升,“工作能力和态度是基础,社会关系是润滑剂”。要维系和拓展社会关系网络,就需要有持续性的社交活动或人情走动,这都需要有经济支撑。在中西部农村,一次较高规格的请客吃饭要花上千元,这基本上要花掉一个刚晋升为副科级的年轻干部三分之一的月工资。因此,基层干部不可能靠工资收入来维系和扩大社会关系网络,这就需要有家庭或家族经济实力的支撑。那么,无论是从工作本身看,还是从社会交往角度看,有家庭或家族支持的年轻干部都占优势,从而在晋升竞争中也占有优势。
社会交往较为健康
从调查来看,基层年轻干部的社会交往较为健康,体现如下:
一是用于社会交往的时间大为减少。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前,基层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工作之余的时间基本上用于各种应酬、交往,或在赶往上级各部门的路上,个人的娱乐休闲和陪家人的时间很少。结果是,基层领导干部的工作与社交、生活难以分开,私事与公事交织不清。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后,基层的招待应酬极大缩减,干部对自身的要求提高,各类应酬和交往减少或被推却。
从调查来看,基层机关干部一般能够保证正常的上下班时间和周末节假日休假时间。乡镇干部加班时间较多,晚上有轮流值班任务,但是一般都能保证周末休息时间。基层领导周末除了开会、迎检或布置紧急任务以外,周末休假一般也会有保障。他们的休息时间多为陪家人或者学习,参加应酬及其他社交活动的时间不会超过周末时间的四分之一,一个月最多有一两天时间用于社交活动。周一至周五晚上的时间除了值班和加班,一般可以自由支配。“80后”“90后”基层年轻干部已经形成了较为规律的工作、休息和社交的时间分配。
二是交往的对象较为简单。在社交对象上,“80后”“90后”基层年轻干部与其他年龄段的基层干部有较大分化。“70后”及年龄比他们更大的基层干部的社交对象较为庞杂,除了亲朋好友之外,县域范围内掌握不同资源的各色人等都是他们交往的对象,他们认为各种资源都可以被私用或公用,社会关系不愁多,总有一天用得着。他们交往比较多的是权力部门的领导干部、商人群体、地方势力、村干部等。
“80后”“90后”基层年轻干部的交往对象相对简单,除亲朋好友之外,他们交往的一个是同事群体,包括本单位同事和有业务往来的其他单位同事,因为业务关系而结成社交群体;另一个是“同年”群体,也就是同一年考上公务员并一同参加公务员培训的群体,或者是同一届参加后备干部(“青干班”)培训的群体,他们年龄、学历、经历、体验等相仿,没有利益冲突,因而容易结成紧密的社交群体。另外,“80后”副科级实职以上领导,一般会回避与商人群体、地方势力等深度交往,只跟他们保持正常的工作业务关系。
三是交往的形式较为纯粹。“80后”“90后”基层年轻干部的社交形式要较“70后”及以上年龄段基层干部单一。调查了解到的是,后者的社交形式主要包括酒席宴请、K歌、打牌、洗脚、洗头按摩、垂钓、旅游观光等,社交成本由单位或企业老板支付。
“80后”“90后”的社交形式主要有私人聚会、家庭便饭、读书会、座谈会、学习交流会、喝茶聊天等,其中同事之间的社交私人聚会、家庭便饭的形式较多,“同年”之间的交往则以读书会、座谈会、学习交流会为主,个别交往是喝茶聊天。这些形式的社交不带有交易性质,较为纯粹,社交成本也不高,由社交成员轮流支付或AA制。
四是交往的内容较为健康。“80后”“90后”基层年轻干部社交的内容首先是交流感情。他们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社交活动,实现同事、“同年”之间及他们家庭之间的感情交流,增进沟通和了解。他们家庭之间会建立较为密切的人情往来。其次是交流学习,如通过定期读书会的形式交流学习理论知识的体会,通过座谈会的形式交流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以实现共同成长进步。再次是解决问题和困惑,这些问题和困惑既包括个人工作、家庭、情感等方面的问题,也包括群体之间共同出现的工作、发展方面的困惑。这方面的社交内容在“同年”群体中体现得较为明显。
比如,中部某省在某市基层工作的“定向选调生”群体,共有12人,其中由1人任组长。组长全面了解该群体的个体和整体情况,当他了解到其中某人在工作中出现某些问题和存在困惑时,除了自己主动做工作、指导外,还邀请其他成员共同商讨解决。有一次,组长发现某成员驻村工作浮于表面,就直接提出了批评。其他成员在工作生活中有什么问题也会直接向组长反映或倾诉。
“80后”“90后”基层年轻干部的社交生活之所以更多地表现出健康、积极和文雅的一面,既与党和国家大的政治气候有关系,也与他们一般受过高等教育(本科生、研究生毕业)、文化素质较高、有良好的修养和习惯有关系。与之相反,“70后”及之前年龄段的基层干部,一方面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普遍是高中、中专学历;另一方面,他们是从最基层摸爬滚打出来的,其工作和生活方式本身就没那么讲究,加上十八大之前的政治大环境也没有现在好。
对知识学习近乎渴求
在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基层年轻干部做得最多的一件事情是进行知识、理论学习。他们对新知识、新理论的学习到了近乎渴求的地步,甚至可以说他们有“学习的焦虑”。
某“80后”年轻干部在领导的支持下,三年内不仅阅读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伟人的经典著作,还阅读了数十本西方社会科学理论经典著作,撰写了数十万字的读书笔记。
某年轻干部拥有并阅读了大量农村研究的著作,将自己的农村工作经验及观察通过日记的形式记述下来,并进行理论思考。
某乡镇新任镇长在担任大学生村官和村党支部书记时,为了找到乡村治理和解决农村具体问题的办法,在网上阅读了大量农村调查和研究类的文章,对当前学界农村研究状况了如指掌。
调查人员所接触过的“80后”“90后”基层干部,很大部分关注了《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侠客岛”公众号,对撰写基层调查研究文章的“岛叔”相当熟悉。各地“选调生”群体常组织“读书交流会”之类的活动,定期交流读书学习体会。读书学习成为“80后”“90后”基层年轻干部的一个显著特点,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1.知识学习的原因。基层年轻干部之所以会有知识学习的渴求和焦虑,首先与工作对干部的要求提高有关系。过去基层工作对年轻干部的要求是,俯下身子向群众学习,一头扎进基层、扎进农村、扎进群众,在实践中学习、摸索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基层群众工作和群众动员的能力。然而,新时代基层工作不仅需要有较强的群众工作和群众动员的能力,而且随着基层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法治化、技术化水平提高,对基层干部在文字写作、政策解读、法律运用、理论把握、专业技能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老一辈基层干部存在一定的分工,大部分文化水平较低的干部主要从事基层群众工作,而小部分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干部则从事办公室文字工作。进入新时代,“80后”“90后”公务员成为基层干部的主流,他们都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因此对他们的要求就必须是既要有基层群众工作的经验,又要具备新知识和新技能。
其次,与群众对干部的要求提高有关系。一方面,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提高,要求基层年轻干部在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时要有更高的文化知识水平,包括专业、政策和法律等知识;另一方面,群众不断提出新的需求和问题,需要基层年轻干部给予满足和解答,这也要求年轻干部不断学习新文化、新知识。
最后,与年轻干部自我要求提高有关系。十八大以后,基层年轻干部的流动更加畅通,基层年轻干部有更强烈的晋升流动的动力,内部晋升竞争加剧,为此他们也要求自己不断增长各方面的本领。
2.知识学习的方式。据调查,基层年轻干部进行知识学习的方式较为多元,主要包括:一是关注和阅读微信公众号。这种方式学习掌握的是“短平快”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许多受访的基层年轻干部称,他们阅读公众号相关推送文章的时间要占他们学习时间的三分之一。二是阅读相关理论和专业书籍。理论方面的书籍包括党的相关理论著作和社会科学著作,专业书籍包括条线专业著作、政策文件和法律相关书籍。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基层年轻干部都有对相关法律知识的渴求,他们都会学习自己业务范围或分管领域的法律知识。三是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培训和进修班。四是有些有条件的基层单位经常会邀请基层党校或高校学者对基层干部进行授课。比如,调查人员在各地调查期间,就多次被基层党委中心学习组邀请去授课或办讲座。笔者从调研中感受到,基层领导干部有很强的希望通过高校理论研究来指导实践的渴求。
3.知识学习的内容。基层年轻干部的知识学习有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是提高理论素养的学习。基层年轻干部有较强的提高理论素养的主动性。理论素养的提升,不仅可以帮助提高年轻干部写材料的理论水平,还可以帮助提升他们提炼问题、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高度和能力。比如,对于某个治理经验,理论素养较高的年轻干部能够对之进行概括提炼,年轻干部写出的材料既能抓住重点和本质,又在语言视觉上有冲击力,从而便于宣传。
二是提高业务能力的学习。基层年轻干部有提高业务能力的迫切性。伴随着基层治理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基层各条线的工作越来越专业化和专门化,这对于基层尤其是乡镇非专业人员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他们得重点进行专业化训练,那么工作之外的专业学习就变得重要了。比如纪检线上的干部,在十八大之前乡镇纪检工作没有得到重视的时候,他们干的活主要是乡镇的中心工作,而不是纪检业务工作。十八大之后,乡镇纪检工作得以压实,纪检干部就必须重新学习各领域的法律知识,学习的压力很大。另外,许多乡镇为了锻炼年轻中层干部(各站办领导)而实行轮岗制度,这就使他们每到一个新岗位都得重新学习专业知识。这也给他们带来了学习的压力。
三是提高综合素质的学习。基层年轻干部有提高综合素质的必要性。基层干部尤其是乡镇干部多是全能型、万金油式干部,需要有综合性的知识和能力,遇到相关的问题就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并具备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基层对年轻干部的培养也是采取多岗位锻炼的方式。那么,他们既需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也需要学习和储备相关的知识以应对相关的问题。
比如,在基层年轻干部中,乡镇综合办主任所关注的公众号最多,少则数十个,多则一两百个,主题涉及政策、法律、政治、经济、文化、治理、农业、生活等各个方面,这是因为综合办是综合协调部门,会涉及乡镇和农村各方面事务,其主任就需要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在写材料时也可能运用到各方面的知识。有位办公室主任跟调研人员介绍,乡镇工作人员买车时要了解耗油情况会向她咨询,她就必须掌握各主要车型的耗油情况,也就要关注相关的公众号;有年轻女干部咨询婴儿奶粉知识,她就必须关注育儿方面的公众号。
2019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