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3 今天你弱传播了吗
承认舆论世界的特点与规律,不需要智慧,只需要勇气
老子是弱传播理论的鼻祖
水是“弱传播”最好的形象代言物
怕老婆的老公,其实大部分是在“扮弱传播”
一个弱者还美丽,那就是传播的宠儿
刘姥姥进大观园,是“卖弱传播”的经典案例
会撒娇的女人最好命
真正的强者就是与弱者共生
人类的每一次巨大进步,
都需要巨大的勇气
本书是一本哲学书,尽管它很不像一本哲学书。因为它研究的对象,就不怎么“哲学”。本书研究的是舆论哲学,舆论,过去很难入哲学家的法眼。最有可能面对的质疑是:舆论还有哲学?听都没有听说过!
作为或许是全世界第一本舆论哲学著作,本书之前的全部努力,不是为了分析一些现象,解剖几个案例,提供一套工具,验证若干方法,而是为了解释一个世界。
尽管舆论的现象分析、案例解析、工具展示、方法实验,在前面的章节随处可见,但它们在本书的功能,不过是划往那个世界的船或者桨。
我们一直在划着船,向那个彼岸奔去。很难说已经到达彼岸,更可能是在无限接近彼岸世界的过程中,稍微更靠近了一步。
但仅仅是这一步,也让我们惊喜。似乎本书已经摸索出舆论世界大致的轮廓,也更加确认了舆论世界是按照不同于现实世界的规律在运行,甚至可以大胆地描绘出舆论世界的基本规律,同时在不自量力地力图去证明它。那就是书中念念叨叨的“弱传播假说”。
但弱传播假说所得出的一系列结论,却是令人沮丧的。弱传播假说告诉我们:现实世界的强势群体就是舆论世界的弱势群体,舆论是不讲道理的,轻的东西最好传播,主旋律传播最不容易。舆论世界强弱倒置,情胜于理,轻重不分,主次颠倒。舆论常常把最重要的东西当作不重要的东西,谣言比真相传播得还快,“事实”没有“是非”抢眼,“是非”没有“恩怨”畅销……
我们生活在两个世界,舆论世界是现实世界之外的另一个世界。舆论世界对现实世界的反映:绝对是有限的,基本上是无序的,偶尔是本质的,往往是片面的,永远是表象的。因此,“舆论世界可以全面、真实、本质地反映现实世界”完全不可能做到,“人类可以建构一个理性的舆论世界”根本就是幻想!
舆论世界的特点与规律,可以从舆论与舆论世界的定义直接推导而出。舆论是对任一对象关注的表达与聚集。舆论世界是在争夺关注、争取认同与争抢表层中建构的表面世界。它由人类每个个体时时更新的“关注视窗”链接而成,它朝三暮四,喜新厌旧,瞬息万变,无组织无纪律……
承认舆论世界的特点与规律,不需要智慧,只需要勇气。
其实,每一次人类的巨大进步,都需要巨大的勇气。人类的一个个进步台阶,就是在人类的一次次自我否定中完成的。曾经,人类一直以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但日心说、进化论、精神分析学……一次次把人类从神坛拉回到现实,我们不断痛苦地发现:自己并非居于宇宙的中心,不是上帝的作品,有着难言之隐的潜意识……人类在一步步地去中心化的过程中,逐渐用清醒的头脑理解自己的来源,认清自己的位置,审视自己的本能,从而更深刻、更自主地把握自己的命运。
对舆论世界的清醒认识,如果不是人类最后一个去中心化的自我否定,至少应该是下一个自我否定。
人类必须打破对舆论世界科学化、理性化、正义化的幻想。舆论中有正义,也有民意,但舆论从来不是正义的化身,也不是民意的代言词。舆论一直在争夺,始终在争抢,从来未停止竞争,它就是一个竞争性传播的世界,是人类各种力量博弈的产物!
把舆论等同于民意,是近几个世纪人类最大的谎言,尽管有时候,这是善意的谎言。无论是统治者,还是知识分子,都喜欢把舆论当作民意,他们各取所需,各为所用。舆论成为他们的工具,有时候是统治的工具,有时候是对抗统治甚至推翻统治的工具。
舆论不是神圣的。它本来就是一个工具,一个竞争性传播的工具。舆论不仅是我们生活的世界,也是我们竞争权力与利益的工具。所有的人都在使用,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
在双方各取所需的推波助澜下,舆论被不约而同地标签化为正义与民意的化身。双方都在用舆论来背书自己的合法性,无论是统治的合法性,还是推翻统治的合法性。
舆论也可能成为“皇帝的新衣”,这个“新衣”叫作民意。
纳粹就是舆论的产物,希特勒就曾经打扮为民意的化身。
我们必须撕下舆论这个“皇帝的新衣”,把民意与舆论剥离开来,才能认清舆论的本质。我们必须意识到舆论主体的复杂性,才能分析哪些力量在舆论的世界中角逐。我们必须认识到舆论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才能捕捉与发现舆论世界的特殊规律。
舆论的合法性外衣与难以捕捉的本性,共同阻碍了人们对舆论世界的探索。
其实,在人类的思想史上,一直有着对舆论正义性怀疑的传统。从黑格尔到李普曼,不断有哲人提醒:舆论是荒诞的;舆论是抓不住的;舆论是靠不住的;舆论的探照灯并不能照亮全世界,它只能照亮海面,而且还是海面的一个局部。遗憾的是,太多“质疑派”在发现舆论的这些缺点之后,往往把它丢弃一边。殊不知,只有肤浅的理论,没有肤浅的研究对象。越是表面的,往往越是深刻的。人类对世界所有的深刻认识都是从表面入手的,只有认识到舆论世界的表面性,才能够推测它的深刻性。舆论在它混乱无序的表象背后,仍然有着特殊的运行规律。
弱传播假说试图描述舆论世界的特殊规律。它发现舆论世界是一个完全与现实世界不同的世界,现实世界是一个“强世界”,而舆论世界是一个“弱世界”。“强世界”是按照强逻辑运行的世界,“弱世界”是按照弱逻辑建构的世界。在舆论这个“弱世界”里,一切关系都转化为强弱关系,一切认同都按照强弱来站队。弱者是舆论王国的国王,弱是舆论世界力量的来源、合法性的标签、最大多数的群体及最强大的通行证。
只有弱的东西,才最好传播。现实世界只要进入传播,就是弱的世界。
舆论世界是弱传播的世界!
弱传播,是舆论世界的世界观,
也是舆论行动的方法论
认识到舆论是一个弱传播的世界,人类并非束手无策、无所作为。我们既不要蚍蜉撼树,也不必妄自菲薄。舆论世界的各种倒置,不是荒诞,恰恰是一种规律性的表现。接受与理解这种倒置,就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掌握这种倒置,运用这种倒置。就像人类认识到地球不是世界的中心,人仅仅是万物中的一种之后,人类对世界的发现、对自我的认识、对资源的开发、对宇宙的探索反而更进一步了,人类变得更加自信与强大!
人类每一次清醒的自我认识后,都创造出了更多的工具,更好地改变世界。
同样,弱传播假说也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认识舆论这个世界,运用舆论这个工具。我们由此看到舆论的制高点是可以用海拔测量的,舆论的战将是可以用战法分类的。我们还可以认识到舆论的武器是各式各样的,舆论的空间是可以打运动战的,而舆论的时间是有传播密码的。我们可以发现,仅仅是一个舆论的主语,就能改变舆论的效果。一个极其细微的细节差异,比如一个命名、一个微笑、一个表情,甚至一种表达,都可以改变整个舆论的走向。
在无数的看似偶然中,我们发现舆论背后隐隐存在的规律,而这些规律则催生着一个又一个舆论的分析工具、解释工具与实战工具。比如:“小逆模式”“舆论的小女孩现象”“沉默的道理”“百日季播”“一夜情传播”“客厅里的战争”“盖楼理论”“单车理论”“石头理论”“灰姑娘马车理论”“三只小猪理论”“江湖恩怨法”“舆论主语分析法”“舆论战将分析法”“舆论海拔分析法”“舆论军兵种分析法”“舆论转换法”“舆论转移法”“舆论稀释法”“舆论降解(分解)法”……
这个工具单还可以一直生成下去,它们与“舆论的弱原理”“四大规律”(舆论的弱定理、舆论的情感律、舆论的轻规则及舆论的次理论)和“三论三律”(舆论的性别论、主体论、本体论与舆论的时间律、空间律、运动律)共同组成舆论的弱传播假说理论体系。
弱传播假说是关于舆论世界的哲学。
舆论世界里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回到也应该回到弱传播假说这个源头进行解释。当我们在舆论世界中遇到匪夷所思、难以理解的现象时,用弱传播假说来解读,一切就能迎刃而解。
弱传播,是舆论世界的世界观,也是舆论行动的方法论。
在舆论世界里所有的成功,都可以从弱传播里找到原因。反过来,舆论世界里所有的失败,也都可以从弱传播里找到答案。
为什么你在舆论世界里如鱼得水?因为你弱传播了!
为什么你在舆论世界里到处碰壁?因为你没有弱传播!
无论你想推销产品,还是扩散信息,无论你想传播信念,还是推广信仰,我们都可以弱弱地问一句:你弱传播了吗?
弱传播,一个世界的定语,
也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弱传播智慧,指的是用弱传播的观念、思维与方法为人处世的人生智慧。由于人类生活在两个世界里,它不仅是人类在舆论世界里的传播智慧,也是人类在整个世界的生存智慧。
弱传播智慧,可以在古今中外无数哲人的思想光芒中找到影子,可以从人类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各种文化传统里找到种子。
其中一束最耀眼的光芒,来自老子的哲学。
王弼本《道德经》(下同)共有5280字(不包括文章标题章节),其中“弱”字出现10次,“强”字出现21次,再参考多次出现的“柔”或“坚”,可以推断:“强弱”是《道德经》极为关注的一对哲学概念。难怪易中天教授说,《老子》(同《道德经》)是“弱者”的生存宝典,尽管我的观点更倾向于《道德经》是强者的生存指南。但无论如何,“强弱”是《道德经》判断事物属性极为重要的切入点。弱传播假说认为:“在舆论世界里,强弱是最重要的属性与最核心的关系,所有的属性与关系都可以转换为强弱的属性与关系。”弱传播假说与《道德经》对“强弱”的认识是一致的。
老子认为天下最强与最弱的是什么?《道德经》第七十八章写道: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1]
天下莫柔弱于水,显然,“水”是最弱的东西。可是,在老子的“强弱观”里,水却是“莫之能胜”者。最弱的东西,超过了一切原本最强的东西,变成真正的强者。老子的强弱观与世俗生活的强弱观刚好倒置。这与弱传播假说认为的“舆论世界的强弱与现实世界的强弱刚好倒置”非常类似。二者的不同在于:老子的强弱观,是整个世界的强弱观,强弱倒置的是老子的观念与世俗的观念;而弱传播假说的强弱观是舆论世界的强弱观,强弱倒置的是舆论世界与现实世界。
《道德经》提到“水”这个字,只有3次,其中两次是在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2]
仅有的3次提到水,都与最高级的定义相关。一次是与强弱的最高级相关,用否定的两个“莫”字,强调了水从至弱到至强的转变。另两次与“善”的最高级相关,直接用了“上”这个字,肯定了“若水”是最高的“善”。
“善”在《道德经》中出现52次,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字之一,尽管在《道德经》里的不同语境中,“善”表达的意思未必一致,甚至词性也不同,但仍然集中地表现出老子的价值选择。如果说,强与弱是老子认识论中的核心概念,其所描述的是现实世界的胜负规则,那么,善与不善(恶)则是老子价值论中的核心概念,其所描述的是人类行为的竞争能力。如果说强与弱是世界观,那么,善与不善则是方法论。
《道德经》里,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最高层次都和“水”这个物质联系到一起。天下最强的强者是原本最弱的“水”,而为人处世最佳的方法则是“若水”。
方法论是来自世界观的,既然天下最厉害的东西是由至弱转为至强的水,那么,人生最高级的智慧当然就是要像水一样!
一个“若水”的“若”,暴露了《道德经》的立场。若水,说明主体本来就不是水。《道德经》的目标读者,并不是本来的弱者,而是本来的强者。老子不是教本来的弱者如何生存,而是教本来的强者如何真正地强大。《道德经》不是弱者的生存宝典,而是强者的生存哲学。《道德经》不是弱者的启蒙读物,而是强者的教科书!
那么,从弱到强,水的智慧到底是什么?《道德经》一言以蔽之:“利万物而不争。”水对万物都有利,从来不争地盘,不闹独立,它可以在青草里存在,也可以在老虎身体里存在,它对老虎与青草都有利。只要想到人体约70%是由水构成的,就知道水是多么的伟大,水是多么的有力量。
强者不是万物,万物不是强者。要成为万物之上的强者,就要有利于弱者,就不能跟弱者争。因为不争,所以无忧。
《道德经》8次提到“不争”,第六十六章专门解释了为什么越不争,就越没人争得过它。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3]
有意思的是,在老子解释“不争”的时候,“水”的形象再一次出现了。不过,这时候的水变成了百川之王的江海,它正是水最为强大的形式。而“水”的智慧,也更加明确地强调是王的“智慧”,是“圣人”的智慧。这个智慧就是“善下之”,善于处在别人之下。不仅身子要处下,连言辞也要谦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要想当强者,必先弱言之。“言”就是传播!“言下之”就是弱传播。
老子是弱传播理论的鼻祖!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4]弱传播,也是儒家的智慧!
弱传播理论来自中国,但它也是全世界的。
弱传播理论不单是中国舆论世界的哲学,而且是人类舆论世界的哲学。它不仅可以解释中国的舆论现象,也可以解释全世界的舆论现象。本书有大量的例子来自全球:特朗普、奥巴马、小布什、梅德韦杰夫、马丁·路德·金、甘地、苏格兰公投、美国大选、日本原子弹、朝鲜节庆、迪士尼、好莱坞、百老汇……不能解释中国的现象,称不上舆论世界的理论;只能解释中国的现象,也称不上舆论世界的哲学。
《道德经》对传播学最了不起的启示,就是把“水”作为“上善”的比喻物。世界上最容易传播的物质,就是光、电、风、水。它们无一例外都是弱者。光好传播,星球不好传播;电子好传播,质子不好传播;风好传播,山不好传播;水好传播,石头不好传播。弱,是传播最自由的主体,最方便的介质,最可接受的形式。
如果说宇宙传播的代表符号是光的话,那么,地球传播的代表符号就是水。水是地球表面体积最大的物体,也是地球表面中面积最大的部分。水,它可以凝固成固体,也可以蒸发为气体,是除风之外,我们见到的最容易流动的物体。水的传播,比光更灵活,方向更千变万化。更重要的是,水是无生命的,却是生命的存在形式。人类在判断其他星球是否有生命迹象的第一个标准,就是那里有没有水。
“流必向下”—— 这就是水的传播!所以,水是“弱传播”最好的形象代言物。最弱的水,一旦它们聚集起来,就是巨大的力量,它可以形成漩涡、波浪、瀑布、暴雨、山洪、雪崩、海啸、汪洋大海……而这些摧枯拉朽的力量,无一不是在传播中形成的。舆论风潮、舆论漩涡,我们早就在用水来形容舆论毁灭的力量。舆论风暴,表面上是风,背后还是水。
弱传播,是人生的智慧!
这个智慧就表现在必须打上弱的印记,才能最好地传播。要么你的传播主体是弱者,要么你的传播受众是弱者,要么你的传播内容是弱的,要么你的传播形式是弱的。一句话,所有的传播要素中,至少有一个要素必须具备“弱”的属性,这样,才能够“弱传播”!
强者的弱传播
弱传播理论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现实世界的强者注定是舆论世界的弱者?
答案是错误的。
舆论世界的弱势群体,并不等于舆论世界的弱者。舆论世界的强势群体,也并不等于舆论世界的强者。舆论世界真正的强与弱,取决于你是否懂得弱传播。
不懂得弱传播的人,即便属于现实世界的弱势群体,在舆论世界里仍然还是弱者。而懂得弱传播的人,即便他在现实世界属于强势群体,在舆论世界里仍然继续成为强者!
老子的“上善若水”告诉我们,王者并不是真正的弱者,而是善“弱”的强者!现实世界的弱势群体,虽然在舆论世界中成为强势群体,可并不是这个群体的每个人都能够成为舆论世界中的王者。弱传播是改变世界的工具,但未必人人能够成为改变世界的主人。只有懂得弱传播的人,才能成为舆论世界的真正强者。有意思的是,原本现实世界的弱势群体,一旦通过弱传播在舆论世界中成为真正的强者,他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最终也成为现实世界的强势群体。在新的循环中,他就会沦为舆论世界的弱势群体。
无论你在现实世界属于强势群体还是弱势群体,在舆论世界中,唯一的王道就是弱传播。舆论世界的王者,都是善于使用弱传播的人。
弱传播理论绝不能推导出这样的结论:因为现实世界的强势群体,就是舆论世界的弱势群体,所以现实世界的强者要成为舆论世界的强者,就必须把自己变成弱者—— 这是对弱传播理论最大的误解。这个结论不符合老子的“上善若水”,要知道上善不是水,而是若水。
弱传播理论不要求现实世界的强者必须变成弱者,而是教现实世界的强者学会在传播中与“弱”发生各种联系。国王不必变成平民,只需善待平民。
弱传播理论对现实世界强者的启示,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强者必须跟弱的属性相链接。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在舆论世界里,强者如何与“弱”画上各种链接线。
● “爱弱”
“爱弱传播”,是弱传播的最高境界,是“宗教传播”“领袖传播”最喜欢的传播方式。越是强大的力量,越是需要爱弱者。上帝不爱弱者,就是魔鬼。领袖不爱弱者,就是暴君。爱是弱传播最高的舆论制高点,是弱世界的珠穆朗玛峰。
“爱弱传播”的弱传播最值得观察的是“牺牲传播”模式。几乎所有的革命,都有牺牲传播,或者来源于牺牲传播,甚至归功于牺牲传播。没有牺牲的传播,革命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
一般来说,牺牲者都是弱者,他们为了更崇高的目的以及更强大的力量,成为祭祀的牺牲品。可是,一旦强者自愿选择牺牲,强者的牺牲,就是舆论的核武器,甚至成为永不衰竭的核动力。基督教的耶稣受难,就是强者牺牲的传播典范,它无坚不摧,是基督教舆论合法性的基石,是基督教最大的舆论核动力装置,也成为基督教艺术永恒的一个主题。
● “为弱”
“为弱传播”,是弱传播最大的智慧,是老子眼中的“上善”,是政党传播、政治传播最喜欢的模式。“为弱”,按老子的话来说,就是“利万物”。“普度众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是人民大救星”“人民的公仆”……都是“为弱传播”。所有的英雄大片,都必须有“为弱传播”。因为英雄存在的价值,就是为弱。为了大多数,才能获得大多数。
“为弱传播”是要争夺舆论制高点的。为弱强调的是出发点,而不是客观的效果。一切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传播,不是“为弱传播”。商业传播不可能是“为弱传播”,因为商业传播不可能宣布没有自己的利益。但政党传播可以这样表达: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利益。
“为弱传播”有三种:救世者传播、代言人传播与受托人传播。例子分别为:蜘蛛侠的传播、议员对选民的传播、政府为纳税人服务的传播。
● “利弱”
广义的“利弱传播”,指的是所有的弱传播,因为它们最终都要有利于弱者。狭义的“利弱”,指的是让弱者感到有利的传播。这是商业传播的灵魂。商业传播如果不能够让利给用户,不能让用户感到有好处,它的传播就是失败。发红包、打折、量身定做、限量款……都是在进行“利弱传播”。如果商业传播让人家看出它唯利是图,损害消费者利益,就是商业传播的大忌。
“利弱传播”与“为弱传播”都涉及关于“利”的传播,但有两个不同。
第一个不同是“为弱传播”的有利弱者,强调的是目的;“利弱传播”的有利弱者,强调的是客观效果。第二个不同是“为弱传播”不能互利,而“利弱传播”可以互利。
“为弱传播”的传播主体不能够有自己的利益,至少出发点不能有自己的利益,如果“为弱传播”暴露或被证实传播主体有自己的私利,就是“为弱传播”的失败。而“利弱传播”不否定传播主体客观上也在获利,即便指证其有利于自己也无妨。它的命门只是无视对方的利益或牺牲对方的利益。
● “示弱”
“示弱传播”,是本来强大,有意低头,它是领导力的表现。优秀的演讲者为什么在演讲开始,往往要开自己的玩笑?就是因为演讲者是强者,而自嘲就是示弱。演讲者居高临下,一人对众人,容易形成压迫感。一开场就自嘲示弱,可以消解这种压迫,减少对方的戒备或疏远,从而争取最有效的传播。
● “扮弱”
“扮弱传播”,是强者扮成弱者。扮是一种表演,弱是表演给你看。“扮弱传播”,是夫妻之道的传播秘诀,是女强人的传播宝典。怕老婆的老公,其实大部分是在“扮弱传播”。
● “装弱”
“装弱传播”,是强者伪装成弱者,是狼披着羊皮。民进党“执政”以后,还经常打悲情牌,就是“装弱传播”。
“装弱传播”与“扮弱传播”的区别是什么?两者都是强者装扮成弱者,但“扮弱传播”是玩角色游戏,强者故意扮成弱者,游戏的各方是知道的,正如丈夫表现出怕老婆,老婆其实知道丈夫是强者的,只不过大家共同玩这种心照不宣的游戏。而“装弱传播”则是刻意藏匿自己的强者身份,试图在舆论场把自己定义为弱者。比如民进党即便“执政”,仍然要在舆论场装出被外省人欺负、被大陆打压的悲情形象。一句话,“扮弱传播”是扮成弱者的姿态,“装弱传播”是装成弱者的身份。
● “怜弱”
“怜弱传播”,是强者对弱者的同情,是“危难传播”的利器,是弱传播的底线。强者一旦突破这个底线,就会在舆论漩涡里万劫不复。“怜弱”,常常是强者的传播词典里最容易忽视的词汇。在各种危机传播中,最缺少的传播就是“怜弱传播”。强者急于撇清责任,他有着无数的道理与理由,就是没有眼泪,没有对弱者的眼泪。
强者的泪光,有时候可以照亮整个宇宙。面对生命的死亡,几乎所有新闻发布会、声明或道歉信的传播失败,都是因为没有这种泪光。
● “同弱”
“同弱传播”,是强者特意选择在某个时段、某个方面与弱者趋同,尽可能在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上,与老百姓打成一片,比如穿打补丁的衣服,打赤脚,穿雨鞋,吃便当,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步行,住老百姓家里……这些媒体或传记津津乐道的东西,都是在进行“同弱传播”。
“同弱传播”最巧妙的方式是采取弱者的语言。学习使用群众的语言是拉近与群众距离的捷径。江湖上,当高高在上的领导突然对你开口说“他妈的”,你心里会一荡:“哥们儿!”
马英九在2008年“大选”时,采取“长住”(long stay)的方式,跨过浊水溪,争取台湾中南部的民意。不仅民进党,连国民党内部也普遍不看好,他们的理由是:你马英九到中南部一个村庄,最多住两三天,讲的是蹩脚的闽南话,哪里比得上谢长廷天天就住在中南部,母语就是闽南语!没想到,中南部的民众就吃这一套,原本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高高在上的人物,和自己天天吃住在一起,结结巴巴地学自己说话,那个开心啊!那个好感啊!—— 这就是“同弱传播”的效力!
● “容弱”
“容弱传播”,是让弱者和自己共处一个空间,同享基本的权利。“容弱传播”表达的是对弱者的包容。进城务工人员、城中村、外来子弟学校、残疾人通道、拆迁户、讨薪、摊贩……这些容易引发舆论风潮的议题都是“容弱传播”的领域。
“容弱传播”要特别借鉴一下闽南的智慧。
看一个地方的传统文化,我的观察角度是看这个地方的人们如何对待死人。他们如何对待鬼神,就会如何对待活人。中国传统文化是祖先崇拜,祖上与后代建构着一个互利共赢的共同体。一方面,活着的后代,要给死去的祖先烧香送钱;另一方面,祖上在天之灵,也要保佑后代升官发财、平安健康。如果一旦没有后嗣,就断了香火,变成孤魂野鬼,成为鬼神界里的弱势群体。好比现在城市的外来人口没有参加社保,既然没有保障,就会出来闹事,鬼魂一闹事,人间就“闹鬼”。
我的祖籍湖南,他们对待“闹鬼”的方法就是请道士,杀鸡画符驱鬼。驱鬼的功能就是把鬼赶到别的地方去,要闹事到别的地方去闹。湖南人是斗争哲学,吃得亏、霸得蛮、耐得烦。与天斗、与地斗、与鬼神斗,其乐无穷。
闽南人却不同,他们有普度,每年七月是鬼月,普度活动一般带有以下三个目的:一是祭奠先祖亡魂;二是荐享无主冤魂;三是超度新死亡鬼。他们在祭祀自己祖先的时候,也顺带祭祀孤魂野鬼,相当于给进城务工人员也建立医保社保,享受城市户口的待遇,这样一来,鬼神界的弱势群体就不会到处闹事了—— 这就是闽南人的智慧!
● “敬弱”
“敬弱传播”是弱传播的大智慧。很多人做得到爱弱、为弱、利弱、怜弱、容弱,却做不到敬弱。对待弱者,尽管不薄,但方式仍然是居高临下,身份仍然是救世主。
这里,要再一次提到闽南人的智慧。
闽南习俗“送王船”又称“烧王船”,通过祭祀海神与海难者,祈求海上靖安和渔发利市。这里的“王爷”,不是真正的王爷,而是海上的遇难者与死亡的外地军爷,这些弱势群体没有后人供奉,闽南人却将其当王爷祭祀起来。在金门和曾厝垵都有娘娘庙,娘娘庙供奉的并不是真正的娘娘,没有皇亲国戚血统,而是海上无名的女浮尸,被闽南人在海上遇到,怜其孤苦,哀其飘零,就把她的尸骨捡到船上,带回陆地好好安葬,并香火祭祀,且尊称为娘娘。
这就是闽南人的智慧,不像某些人做一个慈善还要大显摆。闽南人对于弱势群体,即使救助,也不用“嗟来之食”进行施舍,而是放低身段,敬对方是王爷、娘娘。为什么闽南会出倾资兴学的陈嘉庚?福建在中国的GDP称不上老大,为什么福建人在中国的慈善榜中排名数一数二?就是源于这种闽南“敬弱”的智慧。
● “救弱”
“救弱传播”,是慈善传播最常用的方式。慈善所有的行为,都被解释为(传播为)一个动作,那就是“救”,救的对象就一个,那就是“命”。慈善传播要记住,只要你做慈善,不管捐一块钱,还是捐一万块钱,都是救命。
救命,就不能按照商业逻辑,不能按照市场原则,不能进行等价交换。因为命,无价!救,永远不够!
一个人在超市买了3块钱的东西,没有零钱,掏出5元钱,可以理直气壮要求对方找2块钱。但这个人见到乞丐,只想捐3块钱,掏出5块整钱,再要求乞丐找回2块钱,所有人都会骂他,哪怕是一分钱也没有捐的人。
慈善的传播与众不同,“救弱传播”不可不察!多少人在慈善传播里栽跟头,就是不懂“救弱”的弱传播!
● “扶弱”
扶弱,往往与抑强、除强联系在一起。扶弱的“扶”意味着弱者原本是有力量的,只不过需要扶一把,前行的人还是弱者自己。“扶弱传播”,是一种“力量传播”,没有力量的传递就不是扶弱,而是救弱。“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就是一种力量传播。
“扶弱传播”,应该是大众传媒的传播逻辑。大众传媒不是慈善机构,救弱不是它的主业,访贫问苦、救苦救难,媒体偶尔为之可以,但天天如此就不行。大众传媒是弱势群体的天然盟友,“盟友”这个词表明媒体不是救世主,而是平衡器。在弱者与强者的冲突中,大众传媒应该毫不犹豫地站在弱者这一边,因为强者先天更有力量,大众传媒不能沦为强者的吹鼓手,而应该是强者永远的监督者与制衡者!媒体一旦站在强者那一边,就不是大众传媒,而是宣传机器。
大众传媒也不是司法机构,“除强”不是它的职责,“抑强”才是它的本色。媒体的匡扶正义,要害在“扶”,而不是媒体审判。“扶弱传播”是媒体作为社会平衡器的天然职责。
● “连弱”
“连弱传播”,是想方设法在强者与弱者之间建立连接。广义的“连弱传播”指的是所有强者的弱传播,因为无论是爱弱、为弱、利弱、怜弱、同弱、容弱,都是在创造广义上的与弱者连接。
狭义的“连弱传播”,指的是强者要用各种语言符号表达与弱者的连接,特别是肢体语言。它是最容易传播的符号。你的眼神望着谁,你的手伸向谁,不同的肢体语言,传播的力量也大相径庭。握手、欠身、下蹲、弯腰、下跪、鞠躬、相拥、抱起、俯下身、双手合十……强者要让自己的肢体语言与弱者连在一起,而且这个相连不是居高临下的俯视,而是向弱者的自由倾斜。
强者与弱者联系在一起,才能够获得舆论的力量。强者广为人传的照片,都不是强者的单人照,而是强者与弱者的双人照与集体照。
● “留弱”
“留弱传播”,是强者有意保留自己的弱项,明知其弱却故意不想改变。这个“留”,就是留白的“留”。留白不是空白,它是整个艺术符号的一部分,就像休止符一样。休止符也是音符。留弱的“弱”,当然也不是强者真正的弱项,但在舆论世界里,它可能是比各种强项还要好用的制胜法宝,甚至是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护身符。
绝大多数强者不太懂得“留弱传播”。什么都想和别人比,都要比别人强,最明显的就是几乎绝大多数老板和下属打牌下棋,都要赢人家,输了还不高兴。没有业余爱好的领导是个麻烦,没有人情味;有业余爱好的领导也是麻烦,业余爱好会与权力交叉传染。业余爱好染上权力,就会变色。当业余爱好不能够跟权力隔离时,它与权力的连接体就成了跷跷板。权力把业余爱好翘上巅峰的时候,就是权力下沉的时机。
强者往往有不服输的性格,这股劲会表现在各个方面,哪怕是一个爱好、一个细节,都不愿意输给人家。强者往往有好的性格,可惜却没有好的智慧。好的智慧就是弱传播的智慧:你总要有些事情输给人家。
你我皆凡人,做不到“与万物不争”的圣人,但至少拥有“有所不争”的智慧。“有所不争”,就是“有所不赢”。在厦门大学2016年毕业致辞中,我提出了一个广被转发的“百分之一理论”:“你人生一百次谨小慎微,要有一次拍案而起;人生一百次放浪形骸,要认真地爱一次;人生一百次不越雷池一步,也要潇洒走一回!”“百分之一理论”运用到弱传播,那就是人生一百次不肯言败,总要有一次输给人家。
把不服输的性格与“留弱传播”的智慧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强者!当然,像旺旺集团老板有意给儿子留下一个没有大学学历的弱项,好让他以后能够虚心听取博士下属的意见,的确是极端的案例。但不懂留弱的人,的确是太多太多,就连马云这样的舆论高手都不能免俗。
当马云抛出那个《功守道》电影,我就有点担心:马云接下来会出事。我担忧的并非是舆论普遍诟病的“打败了武林高手的不是马云而是金钱”,而是片中传递出的那股“争强好胜”劲。你争强,人家就设置更多的强,让你争;你好胜,人家就设计更多的局,让你胜。自以为打遍天下无敌手,可天下那么大,你哪里打得完呢?!
后来,人家就在乌镇设置了一个饭局,让你马云打!
什么是“局”,从口,从尺。“尺”表示规矩法度。口易出错,故以尺相拘束。局,是容易出错的地方,是不小心就被骗的机关,是无法舒展拳脚的舞台。
关键是饭局,怎么打?一打,就把坛坛罐罐打破,把汤汤水水洒了。
马云到此还没有反应过来,仍处在与人决胜负的状态。“一顿饭局能打垮我?开玩笑!”心高气傲的马云一直沉浸在“争”中,“我要组织个饭局,全世界顶级,但有什么意义呢?(这)不是我要表达的。”马云想表达的仍然是那句话——“打遍天下无敌手”,哪怕是一个饭局!
马云这样的表现,非常不像浙商的风格,倒很像湖南人。我就是湖南人,困扰我很久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有湘军,却没有湘商?为什么湖南人读书打仗很厉害,状元将军一大堆,但成功的商人却屈指可数,无法成规模?
后来我想明白了,原因就在于湖南人的性格:吃得亏,霸得蛮,敢为天下先!这样一股“争强好胜”的性格,在单赢的世界里,一骑绝尘,英雄辈出。考试,考第一就行!打仗,打得赢就行!这都是单赢(一个人赢就可以了)的世界。但是经商不同:投资人要赢,合伙人要赢,贷款人要赢,客户要赢,上下游要赢,消费者要赢。这是一个多赢(大家都要赢)的世界。商界是一个多赢的世界,只有常怀多赢的格局,才能创造商业的“东方不败”。
打遍天下无敌手,在武林都难以生存,更何况在商界。
你总有些事要输给人家,如果只是一餐饭,输就输了呗!
总之,强者与弱的链接线可以一直这样罗列下去,联弱、加弱、助弱、挺弱……强者可以创造各种与弱的奇妙组合,创造弱传播的奇迹。
弱者的弱传播
如果把弱传播理论当作强者的教科书,是对弱传播理论最大的误读。
弱传播理论可以教强者更强,但也可以教弱者翻身!它不是《道德经》,不是强者的哲学,当然也不是弱者的宝典。它只是舆论世界的哲学,它的方法论任何人都可以用,无论其本来属于强势群体还是弱势群体。
现实世界的弱者,虽然属于舆论世界的强势群体,但他可能仍是舆论世界的弱者,就因为他并不一定真正懂得弱传播。属于强势群体,未必就是强者。
弱传播本来就是弱者的武器,只不过很多时候,甚至大多数时候,弱者并不太会使用。
弱者运用弱传播,主要在四个方面:倚、卖、守、用,分别是倚靠弱身份,卖好弱产品,守住弱优势,用好弱资源。
● “倚弱”
“倚弱传播”,是弱者最常用的舆论武器。倚弱的“倚”,就是倚老卖老的“倚”。倚仗的是弱者的身份。“倚弱传播”,是一种“身份传播”。
弱者有意识地强化自己的弱者身份,就是在进行“倚弱传播”。别人解读的不算。
“还农民工血汗钱”“一位秘书对老板的公开信”“打工仔的梦想”“北漂的爱”“救救我下岗的爹”……这些特意突出弱者身份的传播都是“倚弱传播”。
不像强者,要想方设法找到与弱的链接点,弱者自身就是弱的链接点。“倚弱传播”是弱者最方便的传播,只要亮出弱者的身份,就可以赢得天然的舆论优势。
“倚弱传播”的优势无须赘言,这里重点讨论“倚弱传播”的禁忌。
第一,可以可怜,不能可恨。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会引导人们对所有“倚弱传播”进行质疑。人们会追问可怜的因,如果这个因是自作孽,舆论立马翻盘。
第二,可以穷丑,不能肮脏。
“倚弱传播”的弱者,可以矮矬穷,但不能不干净。“干净”是“倚弱传播”的舆论底线。《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可以丑,但不能肮脏。没有人会喜欢一个满脸鼻涕或浑身大便的人,即便他是一个充满爱与善良的人。肮脏的后果是令人厌恶。在舆论世界里,厌恶是比可恨更残酷的惩罚。无论是弱者,还是面临分手的情人,可恨还有救,一旦厌恶就难以翻身了。
弱者最好的传播是美丽,一个弱者还美丽,那就是传播的宠儿。慈善传播里,人们更加愿意捐款给一个美丽的女孩。如果换成一个邋遢的老太婆,即使有一千个理由更需要或更值得人们捐款,但美丽这一关,就过不去。
第三,可以有恨,不能无善。
“善良”是“倚弱传播”的通行证。很多“倚弱传播”为什么不成功,就是忽视了传播“善”。一味地销售自身的可怜,却忘记了展现弱者的善。强者不善良就是魔鬼,弱者不善良也是人渣!
第四,可以无力,不能无望。
汶川地震的可乐男孩、敬礼小学生,还有“猪坚强”,为什么赢得那么多人喜爱?就是因为他们有“光”发出来,才在成千上万受苦受难的人中凸显出来。最好的“倚弱传播”,是可以发光的传播,哪怕是折射别人的光。没有光的弱者,传播不远。
第五,可以反暴强,不能反人类。
“倚弱传播”可以反对一切不正义的事实,反对一切压迫弱者的强者,反对一切不平等的制度,但不能反对人类的主流价值,不能反社会与反人类,不能迁怒无辜,更不能疯狂报复。
● “卖弱”
“卖弱传播”,“卖”,就是“卖一个破绽”的“卖”。这个“破绽”是故意露出的,露出的目的,就是要把它卖出去,制造出一个欺骗对方的假象,诱敌深入,最后完胜对方。
卖弱也是如此,这个“弱”是故意显示出来的,目的也是制造一个欺骗对方的假象,引诱强者放心、信任甚至欢喜,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
“卖弱”,让很多强者迷失其中而不能自拔,有的甚至明明知道对方在“卖弱”,也觉得对自己无害而听之任之,甚至故意配合其“卖弱”,各取所需。
“卖弱传播”是弱者最容易成功的武器。
大多数从弱者出身的成功者,或多或少都会运用“卖弱”这种舆论武器。“我是农民的孩子”“我是小地方的人”“我是个粗人”“我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我只读过小学”“我没见过大世面”“我从来没有见过你这么大的官”“我目光就是那么短浅”“我没有什么本事”“我是一个有心机的人”“我昨天给小妹发小费,酒喝多了,本来给一千,结果发了两千”……你只要看到一个弱者这样开场白,不惜把自己的欲望、缺陷、老底都露给你,而且逗得大家不时哈哈大笑,他用的就是“卖弱”的舆论武器。而且他们无一例外,不是真正的最弱者,他们往往不是单位的先进、标兵,就是暴发户,是弱势群体中混得最好的那一类,是弱者中的强者。我把他们称为“卖弱人”!
遇到这样的人,你会放下所有的戒备,就会本能地想,一个真正有心机的人,怎么会说自己有心机呢?遗憾的是,你一旦这样想,就把“卖弱人”卖的“弱”,买下来了!
真正的弱者,是不懂得这样的开场白的,是不可能让大家哈哈大笑的。他们见到大人物,大气都不敢出,连话都说不全。
卖弱,是弱者精准地算计出强者的需要,他们知道强者喜欢感觉到优越感:有魄力,有文化,有视野,有品位。所有的优越感都是对比出来的,看到面前有这么一个傻大姐、憨小二、土老帽,就像贾母看到出乖卖丑的刘姥姥,那个发自内心的开心呀!
卖丑就是卖弱,刘姥姥是标准的“卖弱人”。刘姥姥进大观园,是“卖弱传播”的经典案例。
卖弱,是弱者精准地算计出强者的软肋,他们知道强者最容易多疑,最不愿意被别人利用,最担心被底层人缠上,最痛恨手下人背叛,最讨厌有心机的人,而底层人、手下人这么多,他没有时间一一鉴别。所以不主动传播的人总让他戒备,遮遮掩掩的人更让他不放心,一旦遇到一个“卖弱”的人,一下子就把自己的老底口无遮拦地吐出来,让强者一下子认定对方心无城府,知道对方欲望、动机以及能力的天花板,强者一下子就如释重负,轻松起来,那个放心啊!
“卖弱传播”的精华,就是一个字“卖”。强弱关系是买卖关系。一个愿买,一个愿卖。两相契合,交易成功。因为强弱不对等的关系,弱者要获得强者的资源,最巧妙的方法就是买卖,因为资源不对等,弱者通过“卖弱”得到的,一定远远大于他“卖出”的。但要让强者心甘情愿买单,需要卖弱人的智慧!
这种“卖弱人”,大大咧咧,爱乱用成语,不时冒错别字,偶尔飙粗口,放肆说蠢话,唱歌故意跑调,不怕哄堂大笑。弱者被人取笑,往往更敏感。一旦跑调被别人笑,绝大部分弱者,一定是以后不再唱。那些明明知道别人在笑自己,还一次又一次地秀跑调,那就是在“卖弱”。大家都在笑他傻乎乎,其实他才在笑大家傻乎乎!一个并不是真正弱智的人,怎么可能不断地甘心当别人的笑料?如果没有更远的谋略、更高的目标、更大的智慧、更多的利益,他怎么愿意当这种小丑?要知道在马斯洛需求理论中,“自尊需要”是仅次于“自我实现需要”的第二高层次,一个人有意把自尊出卖,如果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谁会这样做呢?所以,到底谁笑谁,谁更傻呢?
这样的“卖弱人”最容易讨得领导放心与欢心,从而得到最大的资源,领导最喜欢安排他进行大会发言,接受新闻媒体采访,而新闻媒体也特别喜欢这种表达直白率真的弱者代表,以为他们拥有浓厚的底层气息。殊不知,“卖弱人”往往精准地把握了主流舆论需要什么样的话语与表达形式,他们恰当地进行角色扮演,成为领导与传媒的“菜”。
到底谁利用了谁?
以后,你一旦听到“我们是一家小公司”“我们是一个小国家”,如果他不是在幽默自嘲,你就要浮出一个问号:对方是不是在“卖弱”?
● “守弱”
“守弱传播”,就是弱者守住弱传播的优势。弱者无须在别的领域建构自己与弱的链接点,他只要守住弱传播,就在舆论世界里占据天然的优势。
守弱就是韬光养晦,就是闷声发大财,就是不出头。
守弱的“守”,是“守拙”的“守”。守,不是保守,而是守住制高点。弱传播本身就占据舆论制高点,拥有舆论的巨大势能。守弱,可以进行舆论防卫,也可以进行舆论攻击,甚至不战而屈人之兵。
守弱,本来非常容易做到。只要不逞强,就是守弱。偏偏现实世界的诱惑,人人都想当强者,害得弱者跃跃欲试,不仅在现实世界争强好胜,在舆论世界也逞强称能。弱者本来就是一只羊,非要披着狼皮打扮成狼。强者都在想方设法扮弱,他偏偏一门心思扮大。
弱者因为曾经自卑,或者有被欺负的历史,特别喜欢当老大、装阔佬、撒大钱、爱面子,喜欢摆酒席,周围一群小兄弟,远方有人拜码头。
弱者的强势传播,比强者的强势传播还要麻烦,要么结局更糟糕,要么过程更滑稽。弱者的逞强,就像一个人骑助动车送外卖,却非要在外卖箱写上八个大字:“武装押运,请勿靠近!”
一个人最大的悲剧,不是他在现实世界里永远被人欺负,而是他在现实世界里是一名弱者,却想在舆论世界里当一名强者。
● “用弱”
“用弱传播”,是弱者运用各种弱资源进行传播。弱资源是死的,用好才是活的。
如前所述,舆论是人类出生后会用的第一个工具,那就是哭。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善于运用这个工具。“会哭的孩子多吃奶”,说明懂得“用弱传播”的孩子更有竞争能力,能获得更多的资源。
情感专家会告诉你,会撒娇的女生爱情更容易美满,婚姻更少摩擦;而一些文艺作品直接告诉你,会撒娇的女人最好命!聪明的女人,明明知道自己离了谁都行,但传播出来的却是离不开这个男人。结果男人上当受骗,甚至明知上当受骗却心甘情愿为她赴汤蹈火。
懂得撒娇的女生,金庸小说里的黄蓉是样板。在恋爱三角关系里,华筝拥有妻子的名分,又是成吉思汗的女儿、蒙古的公主,父亲还有恩于郭靖,自身也美丽善良,但在郭靖内心,这所有的一切都抵不过黄蓉的会撒娇。
黄蓉的撒娇不仅对郭靖管用,对师父也有效。否则,那么多乖乖女乖乖男,洪七公怎么都看不上呢?他不仅把武功倾囊相授给黄蓉,甚至把丐帮帮主的权杖也传给她。事实证明,撒娇也是老男人的菜。
在婆媳关系中,如果媳妇懂得撒娇,80%的婆媳矛盾将迎刃而解。两个弱者的争斗,结果往往两败俱伤。症结就是两个人都争强好胜,没有一个人愿意“用弱传播”。
女人会撒娇,就能为自己和家人带来福气。世间的高智慧女人都懂得撒娇,并且撒得恰到好处,也懂得自己的命运其实都掌握在自己嘴巴里。
撒娇就是“用弱传播”。
不光两性之间,所有的弱者都应学会“撒娇传播”。所谓“撒娇传播”,就是“需要传播”。将自己的弱势摆出来,巧妙地提示(暗示)自己对强者的需要。老年人尤其要学会“撒娇传播”。父母亲常常只会扮演保护者、牺牲者、给予者,却不懂得扮演撒娇者。他们不知道,长大的儿女也有当强者的需要,也有做给予者的光荣。这个时候,年老体衰的父母亲不妨放下架子,像过去儿女对自己撒娇那样,对儿女撒撒娇。老小老小,老了就像小!这样皆大欢喜的风水轮流转,何乐而不为呢?
用弱,除了诉求不足(哭),表达需要(撒娇),还有一件法宝,那就是表扬。
表扬属于“评价传播”。弱者对付强者的一个重要舆论武器就是评价。弱者的评价,其代名词就是民意,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人民满不满意,群众答不答应”。
弱者即便一无所有,仍然有评价的武器。弱者什么都可以被剥夺,但剥夺不了弱者评价的权利。评价是弱者对强者最后的抗衡,弱者改变不了强者的行为,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但可以改变对强者的评价。淘宝网制度上最成功的设计,就是让买主(弱者)可以对卖主(强者)进行评价,而且强者没有办法删除弱者的差评。
在“评价传播”里,特别要提到“表扬传播”。人们一提到“评价传播”,就会本能地想到监督、差评等“批评传播”。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一旦进行“批评传播”,都属于强势传播,是对抗性传播。弱者要用好“批评传播”这个武器。可以批评强者是弱者的底线,是弱者必须坚决捍卫的权利。但弱者还要学会“表扬传播”,这是另一种“用弱传播”。
强者必须是可以被批评的,也是可以被表扬的。弱者不能忽视表扬的传播武器。很多人一提到对强者的表扬,就会觉得不齿,认为这是拍马屁,是跪舔。殊不知,表扬是教育的法宝。强者那么有权力,还不忘给弱者树典型、找样板,就是因为“表扬传播”可以极大地减少管理成本。为什么一只牧羊犬可以管理几百只羊?就是因为羊有领头羊,如果羊没有领头羊,再增加十只牧羊犬也没有用,羊还是会乱跑。既然强者都那么重视“表扬传播”,为什么弱者要放弃?
弱者同样应该为强者树典型、找样板,明确地告诉强者,什么是好雇主,什么是好领导,什么是好管理,什么是好政策。表扬传播,不是礼赞,不是颂歌,不是赞美诗,这些是“颂赞传播”。“表扬传播”与“颂赞传播”的区别在于:“颂赞传播”是按照强者的喜好,讴歌强者的功德,表达弱者的仰慕与感恩;“表扬传播”是按照弱者的利益,给强者打分,表达弱者的标准、逻辑与判断,像老师“阅卷”那样进行评分,重点是分出对错。遗憾的是,弱者对“表扬传播”普遍忽视,只想得到强者的表扬,忘记了自己也有表扬的武器。而知识分子尤其对弱者的“表扬传播”不屑,他们青睐“对抗传播”,推崇以死犯谏、为民请命的忠臣,喜欢讲述忠臣把自己的棺材抬到金銮殿上不惜以死抗争的故事。在现实世界里,一个民族必须有这样的铮铮铁骨、民族脊梁,但在舆论世界里,我们也要学习评估一个传播是否有效,是否解决问题,是否代价更小,是否避免更大的伤害。
“表扬传播”的经典就是《触龙说赵太后》。面对一票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一举堵了批评传播的路。幸亏有个老臣触龙,明着表扬太后爱女情深,对燕后“为之计深远”,暗自引导太后对长安君也做这样正确的事情,从而成功地化解了国家危机。
“表扬传播”的要害就是告诉强者:他做的哪些事是对的,从而帮助强者正确地选择。
最重要的是教育,而教育最重要的对象是领导,“表扬传播”大有作为。
没有人不喜欢听好话,领导也不例外。大部分领导分得清表扬与批评,但只有极少数分得清“颂赞传播”与“表扬传播”。领袖与领导的差别就在于:他是否听得进“批评传播”,是否听得懂“表扬传播”。“批评传播”有民意,“表扬传播”更有民意。
弱传播,人类世界的伟大设计
弱传播不仅是强者的哲学,也是弱者的武器。强与弱是相对的,也是可以转化的。
不得不赞叹人类两个世界的伟大设计。现实世界是强世界,舆论世界是弱世界。强世界是弱肉强食,弱世界是强肉弱食。如果人类只拥有一个现实的世界,弱者终将没有生存的空间,没有存续的理由。而失去了弱者,强者就不再成为强者,甚至走向自我终结。
2002年冬到2003年春,全球肆虐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最初让我非常恐惧。SARS传染性极强,病情进展快速,至今尚无特异的预防和治疗药物。我当时担心,人类会不会就此终结于SARS。
后来,了解到病毒的传播机理后,我确信,不仅SARS灭不了人类,而且人类也不可能被任何病毒终结。
最厉害的病毒具备高传染性与高致死性,它们传播得快,感染者死亡得也快。但它们太毒了,以至于作为其宿主的人还来不及带着它们四处传播,就已经死亡。弄死了宿主,病毒也就没办法四处传播,只好跟着宿主就地同归于尽。
最初人们不懂得病毒的厉害,客观上还会帮助病毒转移宿主而扩散传播。病毒传播得很快,但恐慌比病毒传播得更快!当由病毒带来的恐慌超越病毒的传播速度与传播半径,人类就懂得了用传播的方法对付病毒的传播,那就是制服SARS的绝杀技——隔离。只要隔离,就阻断了病毒的传播。病毒就要么被制服,要么与宿主同归于尽。
事实上,一些病毒,人类至今没有在医学上找到治疗与预防它们的良药。医学只能从传播学找灵感:对付病毒,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传播的方法阻断传播。
医学,有时候比政治学更聪明,当政治学只会用硬碰硬的手段来解决恐怖主义等社会病毒,医学已经懂得用传播学的方法(尽管是无师自通)来对付病毒。
没有一种病毒可以毁灭全人类,再厉害的病毒,也只能毁灭一部分人,不可能毁灭所有的人。
这种自信不是来自医学—— 相信人类的医学一定能够在人类灭亡之前,及时找到治疗病毒的特效药—— 而是来自传播学。传播学告诉我们:传播一定要有媒介,当一个病毒“毒”到连传播媒介感染了就会速死的地步,它也便很快走到了传播的终结。没有了媒介,就不能传播,没有了传播,病毒就是死亡。病毒介于生命体与非生命体之间,病毒的生命在于传播。
病毒的传播要向细菌学习,尤其要向益生菌学习。益生菌对宿主有利,宿主是它的传播媒介,宿主活多久,它就可以繁衍多久。
SARS给我的哲学启迪有三:一是强者走到尽头就是弱者;二是真正的强者就是与弱者共生;三是传播造成的问题,一定可以用传播解决。
人类幸亏有两个世界。这样强世界就有了弱世界的平衡器。弱世界纠正与平衡强世界的偏差及走火入魔,让弱者有了最后的防护与翻身的余地。
弱世界不仅是弱者的天堂,而且也是强者的福音。没有这个弱世界,一意孤行的强者没有敬畏,没有天敌,最后自己成为自己的死敌。
强者通过爱弱、敬弱、为弱、扶弱、利弱、容弱等一系列方式建构与弱者的链接,聪明的强者获得益生菌那样的智慧,与弱者共生存;愚蠢的强者则在传播世界里遭遇弱传播的“滑铁卢”,甚至灭顶之灾。人类世界越来越学会强者与弱者共生同处。人类在“弱”的趋同上,找到人类的最大公约数。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总体来说,人类越来越朝弱势群体的方向趋同,越来越向着“去等级化”方向前进,越来越减少歧视的壁垒。政治学用“民主与平等”这个概念来表达这种趋势,也越来越深入人心。奴隶的解放、黑人的解放、女性的解放,直到反左撇子歧视、反色盲歧视、反同性恋歧视……弱势群体的声音越来越大,他们的权利越来越得到尊重。
正如热平衡运动是热往冷的方向传递,人类的趋同也是强者向弱者的趋同,而不是相反。全球化、一体化、自由化、现代化,各种化的方向都是朝弱者的方向前进。虽然寡头重新在建立,但人类朝着弱传播的方向前进,这是大势所趋!
人类可能是唯一一个物种,逐渐实现了单一物种自身的强弱平衡,而不是通过食物链实现多物种的强弱平衡。
人类仍然有弱肉强食,但这不是人类唯一的法则,人类还有强肉弱食的法则。因为人类不只生存在一个世界,而是生存在强世界与弱世界相互影响、相互制衡的两个世界。
一切的改变源于传播!
没有传播,就没有弱世界!
人类为什么可以超越其他物种?就是因为人类是最具有传播能力的物种!
传播,不仅帮助人类创造灿烂的文化,实现悠久的传承,而且能帮助人类建构强弱的有效平衡,使人类可以从弱肉强食的蛮荒世界,走向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文明!
弱传播,就不只是个别人的生存智慧,而且是整个人类的发展智慧。
弱传播是人类文明最伟大的产品,是人类制度最伟大的设计!
传播改变世界,传播改变人类!
生命与宇宙的传播
本书的最后,让我们超越人类,梳理宇宙生命传播的前世今生。
人类的传播如此精彩,可是面对自然的传播,仍然是雕虫小技。
首先,让我们看一看生命的传播。生命最伟大的传播就是细胞分裂,一个A细胞完整地分裂出一个A’细胞。细胞是通过自我复制完成传播。厉害的就是,它不是简单的复制,否则,生命就是细胞的简单堆积。一个那么柔软的受精卵,怎么可以“复制”(传播)出那么坚硬的牙齿?那么封闭的受精卵,怎么可以“复制”(传播)出可以打开世界的眼睛?那么微小的受精卵,怎么可以“复制”(传播)出那么复杂的生命循环系统?而且所有的传播,都有时间轴,到时间了牙齿就长出来了,到时间了乳牙就掉了……更厉害的是,生命的传播懂得克制,它“复制”(传播)出一个精致的鼻子,不会让它无限制地延长下去,更不会贪得无厌地想复制第二个,否则,人类就是有着两个鼻子的长鼻子怪物。所有的人工芯片面对生命的传播基因,都相形见绌。我们的人工芯片,不要说复制出一棵大树,它连一片树叶都复制不出。
生命传播另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是花粉传播。植物不是一棵树直接“复制”(传播)出另一棵树,而是巧妙地把自己的传播信息藏在微弱的花粉里,可以让风来帮助传播。花粉有着即时贴那样恰当的黏合度,可以随时黏附在昆虫的腿上,又可以随时从昆虫的腿上掉下来,邂逅一次传奇的“爱情”。黏合度不够,它不能黏附在昆虫腿上远距离传播,黏附性太强,就永远粘在昆虫的腿上,无法自拔—— 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传播设计。
传播的困难与魅力都在于尺度的拿捏,花粉的传播,完美地诠释了舆论传播对“度”的把握!
花粉的传播用足了传播技巧,它用争奇斗艳的绚丽色彩招蜂引蝶。最可怜(可爱)的是白色的花,它们没有鲜艳的色彩,没办法靠外貌取胜,就走内涵路线,成长为气质美女,用“气自华”的香味,吸引昆虫的注意,引发它们的关注,闯出了一条“另类传播”之路。
花粉的传播最终要结成果实。一些果实往往有着坚硬的内核与柔软的外表,最重要的是它懂得要充分尊重受众的需求,满足客户的需要,它的果实不仅可以给动物提供营养与能量,而且有着最好的口味。不像人类某些说教的主旋律传播,只懂得提供纯而又纯的精神维生素。动物吃果实,却消化不了被保护的种子,果核随着动物的粪便排出,粪便就是果实未来破壳而出幼苗的肥料—— 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利人利己的互动传播!
生命的传播,不断在继续。随着生物可以发声、发光、发电,生命的传播信息不仅可以像果实一样,可以脱离母体,还可以脱离所有的生命有机体,借助无机物的媒介进行传播,这就是大众媒介的雏形。
当原始人可以在石壁上画画,传播信息就不仅脱离了生命体而存在,而且超越了生命体而存在。生物发声、发光、发电,还需要有生物存在,当生物死亡或离开,信息就死亡或被带走。而石壁里的画,却可以超越生物体的存活时间而永远存在,这是生命传播又一次伟大的飞跃。
遗憾的是石壁的画不方便带走,只有受众来到石壁前,传播才完成闭环。后来,原始人的画不仅刻在石壁上,还刻画在甲骨上、兽皮上、青铜器上、纸上……人类开始拥有越来越强大、方便的移动媒体。
纸的发明,让专门从事传播的职业与机构产生,那就是报社。从此,人类进入大众传播的时代。
再后来,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新的媒体一个个出现,这就是我们熟悉的今天的传播。当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自媒体,我们就回到了原来的花粉时代,甚至是最早的细胞分裂时代。每一个细胞都是自媒体,都在做自我传播。
人类从视觉到文字再回到视觉的时代,从简单到复杂再到更高级的复杂,从表情到表情包,就可以看到人类传播进化的轨迹。到了表情包的时代,人类的表情可以脱离人脸,在互联网广泛地传播!
不过,生命的传播相比宇宙的传播,不过是恒河上的一朵浪花。人类的悲怆是“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但人类更大的悲壮却是“人生不满百,常识万年光”。人类看到的绝大多数星光,都超过了万年的传播期,想一想,真的有一点小激动呢!
如果宇宙没有传播,那会怎么样?如果宇宙大爆炸,没有产生辐射;如果超新星爆发,没有产生时空弯曲中的涟漪;如果星球燃烧,却没有发出光……那天文学家该是多么寂寞。即便是对传播的反馈,也那么动人,如果没有月亮对太阳光的反射,就没有唐诗,甚至没有唐朝!
要怎样形容天文学家发现引力波存在时的情感呢?当他们听到这来自宇宙初生时的“啼哭”,他们该如何赞叹宇宙的传播?即便是黑洞,它“黑”到不会向外界发射或反射任何光线,也不会发射或反射其他形式的电磁波—— 无论是波长最长的无线电波还是波长最短的γ射线,可是,没有传播的传播恰恰就是传播!这就好比舆论场的沉默,沉默也是一种表达。天文学家恰恰可以借由物体被吸入之前的因高热而放出紫外线和X射线的“边缘信息”,推测出黑洞的存在、质量、位置及它对其他事物的影响,如同从宇宙深处传来一连串的缤纷音符,突然听到一个休止符,它的无声,证明了宇宙的节奏!
“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地对它们进行反复思考,它们就越使心灵充满常新而日益增长的惊赞和敬畏:在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5]
人类对星空的惊奇与敬畏可能有无数的答案,我的答案却与传播有关:我们司空见惯的每一点星光,绝大部分都经过上万年的传播周期,当这个传播行为被我们接受,进入我们舆论的视窗,这是多么渺茫的小概率事件啊!
亿万年前,它们为何发生?亿万年间,它们在宇宙中穿行时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
每一次仰望星空,都是一次与传播奇迹的相遇!人类是如此渺小,又是如此伟大。就让我用10年前的一首小诗,结束这本书的写作吧:
星光
走了几万年 来到这里
你是不是寂寞得 有点含蓄
几万年前 一次爱情爆发
用几万年 进行传递
你是不是执着得
有些偏激
几万年前的一次心跳
伏笔
几万年后的一次呼吸
你柔弱到无语
仿佛只能静静
等待在窗口 等待
写进诗句
你挣扎着 想打一声招呼
却没有了气力
只好使劲眨着眼睛
吸引人世的注意
你微弱的光芒
只能点燃 孩子的眼睛
他们在唱着歌谣
“一闪一闪亮晶晶”
满天的不是小星星
是宇宙的传播与传奇
[1]老子:《道德经》,岳麓书社2014年版,第245页。
[2]老子:《道德经》,岳麓书社2014年版,第33页。
[3]老子:《道德经》,岳麓书社2014年版,第215页。
[4]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论语》,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80页。
[5][德] 伊曼纽尔·康德:《实践理性批判》,李秋零译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