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信息21】ChatGPT上岗换人;经济地理新格局
大家好,我是小黛,今天是周三,但已经是第五个工作日了,欢迎来到第21期参考信息。
1. ChatGPT进军新闻业 科学家推算法检测“非人”文本
首先我们来看看AI相关新闻,虽然马督工在直播里说ChatGPT还没有威胁到他,但同行可能不认同。1月26日,美国新闻聚合网站BuzzFeed宣布裁员12%,引入ChatGPT协助创作内容,当天股价暴涨120%,过去一年跌掉的股价涨回来一大半,之后,一周内上涨了300%。
前一天,美国国会众议员杰克奥金克洛斯发表演讲,讨论创建美国-以色列AI中心的法案。他用ChatGPT生成初稿,希望借此引发关于AI及其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的讨论。1月28日,斯坦福大学一个研究团队推出了新算法detectGPT,来应对学生用ChatGPT生成论文。最近,ChatGPT还通过了沃顿商学院MBA的核心课程运营管理的期末考试,在基本运营管理和流程分析问题上做得很好。
而国内方面,澎湃新闻刊发了无锡市大数据管理局局长胡毅和ChatGPT对话形成的文章,吴局长让ChatGPT就无锡数字经济提速和数字化转型的主题给出一篇论文的大纲和主要观点。他认可ChatGPT给出的大纲,觉得观点稍微薄弱,也就是说程式化的文章,人工智能写作的替代性很强,大家可以发弹幕或者在评论里说说还有哪些工作受到了威胁。
2. 四川取消生育登记数量限制与结婚限制
关注一条生育新政。最近,四川卫健委发布新版《生育登记服务管理办法》,取消生育数量限制和结婚的限制。四川不是第一个取消相关限制的省,但在人口负增长的背景下,受到舆论广泛关注。其实,2021年6月国家放开三孩的文件中配套措施就有,完善国家生命登记管理制度,密切监测生育形势和人口变动趋势。之后,广东、安徽、湖南、陕西等地陆续出台政策,呼应完善生育登记制度的要求。
四川新政发布后不久,引发了离谱猜测,比如私生子女问题。但是生育登记不是大众理解的上户口,四川卫健委说,这是为了保证未婚先孕人群的权益。这些年,虽然国家医保局说只要履行生育保险的缴费责任,在待遇享受方面是没有门槛的,但是在实际经办层面,一些地方的未婚妈妈没有结婚证就享受不到相关的补贴,起诉相关部门基本都是败诉。新政有利于消除这个障碍。
3. 中疾控宣布(本轮)疫情尾声 北京未公布四季度殡葬数据
继续关注疫情。中国疾控中心在周报总结:春节期间疫情未出现明显的反弹,在整个流行过程中未发现新的变异株。我国本轮疫情已近尾声。第二天,中疾控发布最新数据,1月20日至26日,31省累计在院新冠相关的死亡病例6364例。1月30日,香港特区政府正式撤销新冠确诊者隔离令,感染者可以正常上班、上学,同时停止向检测阳性人士派发抗疫物资包。特首李家超31日说,有信心很快与内地恢复全面通关。
此外,北京民政局月中发布2022第四季度的社会服务统计表,网民发现以往出现在最后的殡葬服务火化遗体数一栏不见了,这不是没有先例。武汉2020年开始就不再公布民政统计季度报表。
各地方舱的后续处置方面,济南高新区将一批方舱改造为技能人才公寓,缓解园区企业员工周转性住宿问题。去年底,媒体统计到,山东拟投资230亿元大建方舱,其中150亿由发行专项债筹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4. 各地GDP出炉
关注一下最新的经济地理格局,地方两会陆续落幕,各地的GDP出炉。从总量上看,上海被安徽超过,前十名没有直辖市,第四大城市广州被重庆超过,武汉在2020年退居杭州之后重新反超,西安超过东莞,这些是特殊情况下的暂时反超,还是排名格局彻底改变,还得再看两年。
从增速上看,多数东部省份增速的排名下滑主要是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大,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等中部省份体量相对较小,而且有一些新兴产业增速靠前;陕西、内蒙、甘肃的增速高与能源价格上涨有很大的关系;贵州、西藏、青海、重庆几个西部省市增速排名下滑,可能与政府债务风险制约固定资产投资有关。另外,全国第一县昆山GDP突破五千亿。超过绝大多数地级市,与宁夏的总量相当,比青海、西藏加起来还高。
5. 各部门多地齐促房地产消费
下面继续看房地产。去年下半年以来,首套房利率进入“4”时代,11月之后,天津、贵阳、武汉、石家庄等城市进入“3”时代。最近,央行、银保监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郑州、福州首套房利率相继降至3.8%,进一步降低买房门槛。郑州月初还宣布租房就能全家落户。1月28日,发改委等19个部门发布文件,提出推进有序落户城镇,充分尊重搬迁人口落户城镇意愿,因地制宜制定具体落户办法,提高户籍登记和迁移便利度,鼓励支持有条件、有意愿的搬迁群众进城落户。一向支持合村并居、消灭农村的马杜工应该乐于支持这个政策。我国2/3的人口住在城镇,未来五年还有1亿人要进城。这个趋势不太可能扭转.
6. 北京:在重点商圈组织开展外摆试点
继续关心首都。北京市发改委、商务局最近提出51项改革任务,包括在重点商圈组织开展外摆试点,由区政府统筹划定外摆位。2020年6月时,北京日报还说,地摊经济不适合北京。北京是国家首都,北京形象代表首都形象、国家形象,不因也不能发展那些不适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不利于营造和谐宜居环境的经济业态。摊贩经济历来是城市非正规经济的重要组成。90年代以来,大城市为了市容市貌,积极治理摊贩,2002年城管归地方政府全权处理,自此与摊贩成了冤家。2003年,国务院出台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从法令上禁止了地摊,但是1800万人的生计无法禁绝,广州曾经一年就有2600多起摊贩与城管对抗的事件。
2006年,北京小贩退伍老兵崔英杰刺死城管,引发了地摊经济死刑的讨论,倒逼城管的规范执法。第二年,上海、重庆先后实施不再一律封杀马路摊点,有序开放马路摊点的举措。面对疫情带来的就业压力,中央文明办2020年5月明确不再将马路市场流动摊贩纳入全国文明城市考核内容,六月总理考察地方时也强调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随后各地陆续开放路边摊。
7. 兴登堡发布报告做空印度首富阿达尼
最后看一下近期国际资本市场的大戏,华尔街做空机构兴登堡发布近100页的长篇报告,矛头直指印度首富阿达尼,称阿达尼集团操纵股票,财务诈骗,随后阿达尼旗下公司三天跌掉660亿美元。阿达尼集团发了长达413页的声明,将做空与蓄意攻击印度联系在一起。新登堡的回击毫不客气,说阿达尼集团不出所料的试图模糊焦点,避重就轻,煽动民族主义叙事,将集团的迅速崛起及阿达尼本人的财富与印度本身的成功混为一谈。难怪马督工一直念叨得有做空机制,工作室会持续关注这件事。
本期参考信息就是这些,我们周末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