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 著名的互联网2.0公司

字数:8087

20.3.1 Blogger

最早称得上互联网2.0的公司是后来被Google 收购的博客网站Blogger ,虽然这家公司的产品现在已经不太酷了,而且有点过时了。

博客,即blog ,最早出现在1998 年,实际上是让人在网上写日记,并且与友人分享。在五联网1.0 时代,能够让互联网终端用户发言的地方只有留言板BBS 。但是,留言板是围绕主题而不是围绕作者展开的,因此不适合专栏作家等专业人士使用。留言板的管理权属于版主。版主有权力删除他认为不合适的言论, 这让很多人,尤其是强调言论自由的人认为“很不爽” 。博客是留言板的扩展,但已经完全超出了BBS 的范畴。博客使得每一个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拥有一块自己的空间,在那里他是所有者和管理者。

这两点很重要,它保障了博客从早期只是一个写日记、写感想的地方,变成了为普罗大众所拥有的、不花钱办的报纸、杂志和出版社。几百年来,虽然言论自由一直得到民主国家的宪法保护,但是发表言论并不方便。传统的平面媒体, 例如报纸,掌握在报社手里,任何人可以投稿,但是报社有权力选择是否刊登。由于记者、评论员和撰稿人,它们都隶属于报社,而报社是核心,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个人不是新闻的主体,即使总统的言论,也要通过报社通过记者和读者见面。众所周知,办报纸的各种门槛是不低的,永远没有普及到个人的可能和必要。到了互联网时代,报纸被搬上了互联网,因此要想通过互联网发布言论就必须办网站,这也就是到了2000 年,各种明星人物, 包括演艺界的姜昆等人, 都热衷于办网站的原因。因为不办网站就没有发言权。当然这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

博客的出现,把办报纸这么一件事变得和写日记或邮件一样的容易。任何人都可以拥有并管理自己的出版空间一一博客,博客于是迅速得以普及。

虽然早期人们只是在自己的博客上记录一些周围发生的事情, 谈论自己的感想, 但是很快它就成为个人向公众发表言论不可或缺的方式,或者说它是每个人自己办的报纸、杂志甚至是出版社。不仅仅是以前没有机会利用传统媒体发言的老百姓喜欢这种传媒方式, 即便是那些被媒体追捧的“要人”,也发现这种方式比报纸要及时、方便和准确得多。

博客的及时性和方便性很容易看得到。一家公司的执行官要做一个新闻发布是一件颇为费时费力的事情, 因此他们对于一些“小事”,不愿意轻易麻烦媒体。而博客则弥补了这个不足,他们可及时地发表他们的动态和观点。博客最能准确地传播它的主人的言辞和观点。以往传统媒体的报道,经过记者和编辑一转手,有时和讲话人的原意难免出现偏差,很多误会就是这么产生的。博客既然是自己写的,无论对错, 都是讲话人自己的言辞和观点。正是由于博客的这些优点,它得到了各个层次各种职业用户的喜爱。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很多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都通过这种方式发表言论,作为对传统平面媒体的补充。在博客里,不仅作者可以自由发表言论,读者还可以和作者非常方便地互动交流,因此它的有效性大大超过了传统的印刷媒体。今天,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印刷媒体,包括那些有上百年历史的著名报纸和杂志,包括《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和《时代周刊》等,读者数量都在下降,而博客的流量却几乎呈几何级数上升。现在,在中国的演艺界,没有听说为了方便自己发言办网站的人了, 因为都有了自己的博客,直接面对观众和读者。

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博客公司当属Google 旗下的Blogger。Blogger 原本是一家小公司Pyra Lab在1999 年推出的一个在线写作和编辑工具,并且由此开始为写博客的人提供在线的空间。虽然诞生于互联网泡沫时代,但是Pyra Lab并不是一个烧钱的公司,因此躲过了2001 年互联网泡沫崩溃的一劫。这里面很大的原因是它的两个创始人埃文· 威廉斯( EvanWilliams) 和梅格·荷丽菌( Meg Hourihan )是两个实实在在办公司的人,其中前者我们在后面介绍Twitter 时还会介绍。4年后,Blogger 已经是博客界的魁首时,它也不过只有10个人。Blogger 只是提供在线空间和写作工具,它并不拥有任何内容,也没有自己专门的写手,这和国内很多博客网站不同。Blogger 早期的一些高级服务是收费的, 但基本功能是免费的,它由此吸引了几百万写博客的人,并且吸引了不少读者。但是Blogger 一直没有找到盈利的好办法,付费的高级用户非常少,不足以支撑这个哪怕只有10 个人的公司。因此,它唯一的出路就是卖掉。2003 年,它终于找到了买主,当时的明星公司Google 。

Blogger 和Google 合并后,靠着Google 的财力,免费开放了全部服务。

同时它得到Google 在人力资源、设备资源和名气上的支持,业务一下子有了很大的发展,用户数量和读者数量有了上百倍的增长,成为全球主导的博客网站。并且靠着Google 的“内容广告” , Blogger 开始有了收入来源。当然Google 没有公布它旗下各网站的盈利情况,因此至今不能断定Blogger 是否盈利。不过, Blogger 的流量和访问人数相当大,按照Alexa的排名,这两项指标在全球排第8 名,介于维基百科和百度之间。虽然包括微软在内的很多门户网站现在都提供博客服务,但是,和Blogger 相比,它们至少轻一个数量级。

Blogger的成功主要靠创始人、时机和运气。Pyra Lab 的Blogger 诞生的时机不错, 1999 年正是互联网公司最容易融资的年代。接下来靠运气, 2003 年当美国经济困暖的时候, 已经剩下不了几家互联网公司了,Blogger 当时没有什么竞争对手。而Google 要收购公司,在市面上也找不到几家像样的公司, 于是Blogger 借助Google 的快车,一举成功。这是时势造英雄,几年前大家普遍认为Blogger 的成功很大程度上靠时机和运气。但是当埃文· 威廉姆斯再次创业两年后又搞出了风靡世界的Twitter时,大家回过头来看Blogger的创始人,才觉得他们在商业眼光、技术方案和时机把握上都是一流的。

20.3.2 维基百科

维基百科的英文名字Wikipedia 由两个词Wiki 和pedia 组成。Wiki 是一种软件或者说一种技术,它可供多个人在浏览器下共同编辑和修改文档,并且尤其是有超链接( hyperlink )的网页。因此, 很多公司内部用它来编写文档。词尾pedia 源于古希腊语的paideia ,意思是教育和文化。百科全书一词的英文为encyclopedia ,就是以pedia 做词尾。两个词合在一起就是基于Wiki 技术的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几百年来是学生和学者很有用的参考书。但是传统的百科全书在内容和出版发行上都有非常大的局限性。首先,传统的百科全书出版周期很长,常常一出版就已经成为了历史参考书。以著名的大英百科全书为例,它由1 00 多名专门的编辑和4000 多名专家组织编写, 从18 世纪至今不过出版了5 版,最近的一版是1994 年出版,至今已经有17 年了。印刷成书的百科全书, 容量(体积)巨大。最近的一版大英百科全书有30 多本,每本都有1000 页左右,光索引就有两本, 价格也因此而昂贵, 是一般个人无法拥有的。即使免费,恐怕也没有人能够有那么多地方存放这儿十本每本比砖头还大的百科全书。传统的百科全书,在早期,它的内容覆盖面相比当时全世界的信息量是非常充分的, 但是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它的条目数量比早期并没有多少增加,因此涵盖的内容相对就很不充分了。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它们的编辑选择的条目,通常在学术上重要但不是普通人关心的, 而普通人无法决定百科全书条目的选取。这些不足越来越使得百科全书成为仅仅为学者准备的阳春白雪似的出版物,而背离了当初它作为公众参考书的初衷。

在出现DVD 光盘以后,微软公司和大英百科全书公司合作,试图推广光盘版的百科全书。DVD 版的百科全书轻而易举地解决了体积问题,而且因为制作成本低,也不难解决价格问题。但是大英百科全书不肯降价, 微软也不勉强,而是背地里打起自己的小算盘, 推出免费的简易版。这样就彻底堵死了传统的百科全书大量销售计算机版的可能性。当然,即使大英百科全书能够以较低的价格出版DVD 版,它内容的滞后性和条目数量不足的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总之,由于缺乏好的商业模式, 传统的百科全书彻底失去了搭上信息革命快车的可能。

但是,百科全书在读者中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2001 年,在互联网高潮衰退后,吉米·威尔士( Jimmy Wales )和拉里·桑格( Larry Sanger )利用上面提到的Wiki 技术,推出了一个网站,让互联网用户自己编写百科全书,然后内容免费提供给网络用户。在这中间。 Wikipedia 只是提供了用户编写内容和共享内容的一个平台,以及将相关内容自动链接的技术,而它自己不需要提供任何内容。开始很多学者怀疑这种做法是否能成功。这里面的关键在于是否会有很多专业人士无偿地为它编写条目。

事实证明威尔士和桑格的想法是可行的, 专业人士们和一般网民们编写条目的兴致比想象的高得多。在短短的8 年里,网民们为维基百科编写了近300 万个条目的英语内容,其他语言内容的总和比英语要多很多。而大英百科全书的200 年,也不过编写了65000 内容。维基百科的条目涵盖面比大英百科全书要广得多,同时它的内容也比后者新得多。

虽然同是作为“参考书”,维基百科和大英百科在写作和编辑上有很大的不同,这倒不仅仅表现在前者是业余爱好者的免费工作而后者是专业人员和专业编辑的“专著”。

百科的选题完全是学术化的,每个条目必须在某个学科里”足够重要“才行。而一个条目是否重要, 则又要专家开会讨论,主编审核而定。而维基百科可以由用户自己提出要编篡的条目,只要能引起足够多人的关心,自然有人将它们编写成章,不然则会自然淘汰。在编写上,大英百科全书每个条目会有编辑主持,由专家创作,然后有其他专家审核,最后发表。每个编辑实际上是该条目的拥有者,出了问题他会负责,而大英百科全书出版社对全书负责。维基百科是基于Wiki 技术由五联网用户共同创作的,任何条目都没有一个所谓的所有者,因为即使最初编写该条目的人,因其内容会不受限制地被他人改写,无法对此条目负责。而维基百科自己并不拥有任何内容,因此其内容可以说是由全体网民共有。正是由于维基百科的这种灵活性,使它得以快速发展。

当然,至今有人对维基百科的权威性表示怀疑。这对于维基百科的确是个问题。虽然90% 以上的条目的内容相当准确,维基百科中确实有一些错误u因此,它的内容不能作为正式出版物的参考资料。不少中学的老师不允许学生在做作业时,依照维基百科的内容来解题。维基百科解决此问题的办法基本上是靠大量读者的”举报“和主动修正。由于维基百科常见条目的阅读人数众多,一旦有一些错误,很快可以被发现和更正。有人做过大致的统计,发现维基百科一般条目出现的错误,大约在一两个小时内就被更正了。但是对于不常见的条目,这个办法效果不佳,因为没人读这些条目的内容。总的来讲,虽然维基百科存在准确性的问题,但是,对于一般人获取知识,它还是足够好了。

维基百科的另一个问题是它(对于敏感话题)内容的公正性。在早期, 维基百科中有很多带有偏见的条目内容, 比如在谈到印第安人历史时,把它们描述成落后不开化的民族, 带有很强的偏见。当然这些内容已经被公正的学者更正了。但是,维基百科中的内容很容易被持不同观点的人反复修改,因此用它们作为论文和研究报告的参考资料也确实权威性不足。

由于维基百科免费、方便、覆盖面广、内容新,它迅速成为普通网民查询和获取常识性知识的重要途径。它的流量增长迅速,今天已经成为全球十大网站之一。

在中国,由于维基百科网站不稳定,因此,网民们建立了一个类似的网站一- 百度百科。在百度百科,百度公司实际只提供了网络服务,而并不拥有其内容,网民们在三年里自己编写了近千万的中文条目。而中同最具权威性的”中国大百科全书“ , 30 多年前由10000 多个专家,包括1000多名院士,不过编写出60000 多条。虽然数量不能代表一部百科全书的质量,但是,作为传播和普及知识的功能,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比传统的百科全书发挥的作用更大。

最后,值得强调的是维基百科并没有盈利,至今也不知道如何盈利。它基本上是靠赞助来维持运营。为什么这件事这么重要呢?我们在以后探讨互联网2.0的前景是就能看到了。

20.3.3 Facebook 和MySpace

在所有互联网2.0公司中,最具代表性的是Facebook。MySpace 和它相似,只是两者的用户群非常不同。Facebook 以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为主,而MySpace 则是中学生的天堂。Facebook 和MySpace 远不止是所谓的“社交网站”,而是从“社交网络”起步的一个平台。在此平台上,用户不但可以提供内容,而且可以提供服务。中国腾讯公司的Qzone 服务虽然有点像Facebook ,但毕竟还是区域性的公司,而且不太开放。因此,我们这里以Facebook 为主,介绍这一类新型的五联网公司。

Facebook 起源于社交,它的故事已经被拍成电影《社交网络》(SocialNetwork) 。但是和传统的杜交网站Friendster 有非常大的不同,这倒不是像那部电影里描述的,仅仅是贴了哈佛的金字招牌那么简单。在Friendster ,包括今天绝大部分交友网站和所谓的社区网站上,用户都有一个虚拟的脸谱,而在这个脸谱背后可能是完全一个不同的人。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关于在互联网上交友上当的报道,原因就是源于这种不实的脸谐。Facebook 起初只对在校大学生和教授开放(当然后者不是它的发展对象) ,因为它要求有一个。edu 的Email 账号才能登录,而大多数人一旦离开了学校便不再拥有这样的账号。Facebook 根据大学和大学的系把用户分成组,一个人可以得到自己同学的真实资料,而无法直接获得其他大学学生的资料。由于每个用户的Email 是真的,而且早期几乎所有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地址和电话)都是真的,便为大学生们谈恋爱提供了方便。

不少本科生对我讲,他们去“早期”的Facebook 的原因是需要真实的性爱(他们的原话是Young people need sex ) 。这就如同Facebook 的共同创始人的女朋友也是这么找到的一样。由于Facebook 早期只对大学开放,甚至在不同的大学之间也无意识地通过Ema il 的域名筑起了一道虚拟的罔墙,大学生们通过Facebook 交往是安全的。Facebook 就这样发展起来了。这其中,原Napster 的创始人, Facebook 的首任总裁肖恩· 帕克( Sean Parker )对Facebook 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得Facebook得以迅速从哈佛扩张到欧美各大学。当Facebook 第一拨用户从大学毕业后, Facebook 便渐渐向全社会开放。这时Facebook 的性质由原来以交友为主的网站,变成了一个虚拟的社会。

几乎所有公司的创始人和管理者都懂得,公司要想发展,就要提供给用户所需要的产品服务。他们总是挖空心思研究用户到底需要什么,如果他们猜对了,就有可能获得成功,否则一定是失败。Facebook 完全不同,它只是为大众提供一个平台,用它前一任总裁帕克的话讲, 它们其实不需要知道用户想在Facebook 上做什么,只是让用户感到酷。至于在这个平台上用户需要什么他们自己去开发。这样, Facebook 就不承担任何产品决策错误的风险,而是一门心思专注于把这个平台做酷、做好。目前,为Facebook 提供服务的各种软件技术人员多达上百万人,他们在短短的几年里,为Facebook 提供了55 万2 种大大小小的服务,使得Facebook 成为世界上人数最多、成长最快的虚拟世界。

太史公在《货殖列传》中论述管理者和商人的关系时讲到,“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意思是说,好的管理者应因势利导,不干预商业活动,次一等是对商人和企业家诱之以利,再下一等的是对商业行为指手画脚, 差的是将商业管得死死的,而最差的自己跳进去和商人争利。作为一个互联网的公司也是一样,好的公司不需要提供具体的内容和服务,而是让用户自行解决。这是互联网2.0的精髓所在。假的互联网2.0的公司,自己一方面提供平台,另一方面思维还停留在互联网1.0 时代,自己同时是内容和服务的提供商,在和用户争利,中国很多视频网站都是如此。从这个角度看, Facebook 做到了五联网公司的最高境界。在现有的互联网公司中,包括大公司的在线部门,如果有哪家将来有希望挑战Google ,恐怕只有Facebook 了。

和Facebook 相比, MySpace 和腾讯的Qzone 的这种平台化效应要小很多,而且腾讯的Qzone 目前还不完全是开放性的平台。

20.3.4 YouTube

很多人认为YouTube 就是在网上看电视,而且很多YouTube 在其他国家的翻版也是这么做的,但是这种理解依然停留在互联网1.0 上。YouTube其实是把电视这种一对多的单向的、广播式的媒体传播方式,变成了多对多的双向媒体传播。传统上的观众只能收视频节目,而有了YouTube 后,他们同时成为了视频节目的提供者。简单地讲, YouTube 使得每个人都可以办自己的电视台。

YouTube 由在线支付网站PayPal 的两个退役老兵查德· 赫利( ChadHurley ) 和陈世俊( Steve Chen ) 创办(早期还有第三个创始人,后来退出了)。这两个人用他俩从PayPal 挖到的第一桶金创办了一个新型的视频公司。这个视频公司和早期的Real Media 等在线视频公司完全不同, 后者在建起了视频网站后,就去和各家媒体谈播放节目的合作,成为传统视频媒体的网上载体。YouTube 则不是简单地将原有的电视节目搬到互联网上,它甚至没有去和任何一家媒体谈合作,而是提供出一个平台,让用户自己去填充节目。这个想法是革命性的, 当然想到这一点的不止YouTube 一家,只是它成立公司的时机成熟,把这件事做成了。

YouTube 很快得到了红杉资本的投资,使得它敢于靠烧钱维持快速增长的业务。但是,即使如此,它巨额的带宽费用使得红杉资本几千万的投资很快便要花完了。好在这时它已经成为新型在线视频服务的第一大公司,几家大公司,包括Google 和微软都在竞价收购它。考虑到它在今后母公司的重要性,和企业文化的兼容性, YouTube 最终决定和Google 联姻。

YouTube 加入Google 后,业务发展更快,影响力更大。现在在美国,竞选各级政府公职的候选人,大多利用YouTube 宣传自己。在欧洲,连最古老、也是最保守的主室一一英国王室也选择在YouTube 上开设频道,宣传自己。2008 年奥运会时, YouTube 成为国际奥委会除NBC 以外唯一的全球视频传播商,以弥补NBC (和它的合同电视台)覆盖面的不足。

为了方便用户上传视频节目,很多摄像机生产厂商都在自己的产品上安装了上传到YouTube 的按键。一家公司发展到这个时候,它的对手便几乎不可能超过它了。

和Facebook 一样, YouTube 成功最关键的地方是自己不提供任何视频内容,这样就不会与视频提供者争利。同时, YouTube 将每个用户都变成了平等的内容提供商,这样就鼓励了全社会为它提供内容。当然这第二点严重影响传统影视公司的利益,因为它们这些”职业队“几乎被降格到和山寨个人用户平起平坐的地位。再加上YouTube 的一些用户不断盗版他人的影视节目,因此影视公司和YouTube 的官司不断。最终, YouTube( Google) 开发了识别盗版影视节目的技术,将盗版影视节目可能带来的利益全部付给原创者,才渐渐平息了各种官司。

20.3.5 Twitter

2010 年,在互联网领域能够从Facebook 抢些风头的可能就是Twitter 了。

2006 年,原Blogger 的创始人埃文· 威廉姆斯和比兹· 斯通(Biz Stone)离开Google 后和杰克· 多尔西(Jack Do rsey) 、梅格· 荷丽高等人创立了这家Twitter 公司。这些共同创始人来自互联网的两个领域, 威廉姆斯和斯通代表的博客和多尔西代表的短信(SMS) 。两股人凑在一起, 花了两星期时间开发了一种被称为tweets的产品。它是一种结合了群组短信和博客特点,由发送者(写手)向公众(公开)或他的好友(不公开)发表类似短信的消息。这个产品在中文里被翻译成“微博” 。显然Twitter的产品一开始就继承了短信和博客两种基因。

写微博的人是发送者, 而收听者被称为追随者(Follower) 。当然,追随者也可以用类似回帖的方式发表评论, 这样就有了互动。Tweets 有一个很奇怪的规定,就是不能超过140 个字节。开始,大家都怀疑这个硬性的规定是否会大大限制了微博的表现力。后来大家发现正是这种强制的规定,大大降低了微博的门槛。渐渐地,这种不需要太费时间、太费脑子的即兴写作代替了原来比较正规、比较费时的博客, 成为活跃度非常高的网络五动行为。

微博首先在美国流行开来,这和美同缺少一个类似QQ 群的产品行非常大的关系。美国的短信业务非常不发达, IM也是集中在两个人或很少几个人之间点对点的通信。美国过去几乎没有群聊的习惯,即使在Facebook上。实际上, Twitter 在某种程度上是补QQ 群的课, 所以普及得非常快。

在它普及的过程中还发生一件政治事件大大地提升了它的知名度。

200 9 年6 月,伊朗进行了总统的民主选举,参选的双方是经常和西方对抗的伊朗现任总统内贾德及倡导民主化改革的穆萨维。选举前的民调显示穆萨维明显领先于现任总统内贾德。但是选举结果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内贾德获得(6成以上的选票获得连任。穆萨维和他的支持者认为政府在选票统计中作弊,不接受大选的结果。于是爆发了全国性骚乱。伊朗是一个新闻受到严重管制的国家,所以一下子封锁了所有的消息。但是,漏掉了当时还不是特别起眼的Twitter 微博的服务, 一下子所有的消息通过微博“广播”和“转发”到世界各地。这下子, Twitter 在记者(或者说媒体)中间的口碑一下子传播出去了。

接下来,伊朗政府开始封杀Twitter 的微博服务,这让全世界开始关注到这样一个小公司和技术产品。Twitter在伊朗大选危机中获得了第二次免费广告。有时候,好运气开始了,想停也停不下来。再接下来, 美国总统奥巴马( 也是一个科技迷) ,呼吁伊朗开放Twitter 的微博服务,等于第三次为Twitter 做了免费广告。以后, 伊朗危机的来龙去脉和结果可能已经无人关心,甚至无人知晓了, 但是Twitter 和微博实实在在被公众了解了。

Twitter 虽然获得用户的速度奇快,用户的粘性和互动性也很好,但是商业模式实在不清晰。因此,比较好的结果就是卖给一家社区网络或互联网公司。据商业周刊报道, 2009 年, Facebook 想以5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Twitter , 3Twítter 的几个创始人对5 亿美元这个报价是接受的。但是当时Facebook 没有什么现金,只能以换股票的方式收购。Twitter 和Facebook的分歧在于Facebook 的股票本身值多少钱? Facebook 当时认为他们向己值80-90 亿美元, 因此Twitter 并人Facebook 后,应该占Facebook 股份的5% 以内。但是, Twitter 发现Facebook 自己的员工内部交易股票是按照Facebook 价值在20-40 亿美元之间进行的。因此, Twitter 认为它被并人Facebook 后,应该占到Facebook 股份的20% , 至少是10% 。双方的分歧如此巨大,谈判没有进行下去。今天,这两个新型的社区网络公司的股价都比两年前有了数量级的飞跃。如果按照高盛人股Facebook 的作价,它应该值500 亿美元;而有人估计Twi tter 值40 亿美元,大约是前者的8% 。几乎没有任何收入的Twitter 已经如此昂贵,也许这真是一个泡沫。但是由于它巨大的用户数量及用户粘性,只要价格合适, 无论是Facebook 还是Google 和微软都会考虑收购它的。

说到Twitter ,不能不说说中同的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就像任何产品从美国到中国都不会原封不动地搬过来一样,微博到了中国便有了新的含义一-新闻传播方式和追星的手段。

五年前(2006 年) ,博客作为对于传统新闻的补充,时效性和新颖性都很好,在中国着实流行了一阵子。最受欢迎的博客主要是一些文笔较好公众人物的博客,比如徐静蕾、韩寒和李开复。正如我们在介绍博客时谈到,它的出现让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发消息的媒体。当然,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讲,只会关注少数“名人”的博客。而一般人,即使建立了自己的博客,绝大多数内容都是转载的。但是,即使是李开复这样高产的名人,估计是因为忙,到后来产量也大不如前了。对读者来讲,由于无法与博客主进行互动, 阅读的兴趣也小了很多。

微博恰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由于门槛低,任何公众人物,不论文笔如何,时间多少,总能写一两句。我们很难想象,像刘翔和莫文蔚这样的人能经常写出长篇内容丰富的博客, 事实上他们也没有。但是,他们的微博倒是写得很频繁, 而且读者众多。对于读者来讲,他们可以通过公众人物的微博第一时间了解一些新闻,同时,可以通过转播和回帖的方式参与互动。这种名人效应, 是微博的中国特色,这和亚洲国家普遍的追星行为相符合。相反,在美国,没有多少人因为扎克伯格少年得志,或者安妮· 海瑟薇( Anne Hathaway ) 貌美而关注他们。甚至没有多少人关注老虎伍兹的离婚事件一一伍兹自己也不希望被关注,因此微博在美国很少作为新闻和追星的工具。

鉴于中国微博的作用远远大于它的同类产品在美国的作用,新浪微搏和腾讯微博都能够后来居上。前者有最大的用户活跃度, 后者则培养了迄今为止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听众超过1000 万人的博主一一刘翔和李开复。


20.2 互联网2.0的特征20.4 是革命还是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