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字数:3668

我叫西奥·费伯,四十二岁。我选择成为心理治疗师,是因为我本人曾受到过心理伤害。这是个事实。在应聘面试时,他们问了我这个问题,但我没有如实回答。

“你认为吸引你从事心理治疗工作的原因是什么?”英迪拉·夏尔玛从她那副儒雅的眼镜上方看着我问。

英迪拉是格罗夫诊疗所的心理治疗师,年龄离六十岁不远了,圆圆的脸庞,颇有几分风韵,深色的长发,夹杂着几根银丝。她对我微微一笑——似乎是在暗示我,这个问题极其简单,只是热热身而已,刁钻的问题还在后面呢。

我没有立即回答,因为我觉得面试小组的其他成员都在看着我。我的意识很清楚,而且始终保持与他们的目光接触。我不紧不慢地给出了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回答。我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说我十几岁的时候就在一家护理中心打零工,还说这激发了我对心理治疗的兴趣,并促使我在读研的时候选择了心理治疗专业,以及诸如此类的话。

“我认为,我是想帮助别人,”我说着耸了耸肩,“就这样,真的。”

这当然只是信口胡说。

我的意思当然是,我想帮助别人,但这只是我的次要目标——尤其是在接受培训的初期。我的真正动机纯粹是出于私心。我自己也在寻求帮助。我相信大多数从事心理治疗的人都是如此。我们被这个特殊职业所吸引,因为我们自己受到过伤害——我们研究心理学,是为了给自己疗伤。至于我们是否愿意承认,那就该另当别论了。

作为人类,我们对婴幼儿时期的生活没有留下多少记忆。我们往往认为自己是伴随着完整的人格,从这样的原始迷雾中浮现,正如阿佛洛狄忒从大海的泡沫中诞生;但是对人类大脑进化的研究告诉我们,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我们出生时,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全——不像神圣的奥林匹斯山,而像一团潮湿的泥巴。正如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说的,不存在婴儿时期一说。我们的人格不是在孤立状态下形成的,而是与另一种东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由看不见、记不得的力量塑造完成的。那就是我们的父母。

这种情况令人发怵,其原因则显而易见——谁知道我们在尚未形成记忆的那段时间里,是怎样的毫无尊严,又受到过怎样的折磨和虐待?我们的人格是在我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形成的。以我为例,我在成长过程中就感觉到紧张、恐惧和焦虑。这种焦虑似乎在我存在之前就已存在,也似乎独立于我的存在而存在。不过我怀疑其根源在于我与父亲的关系,因为只要在他身边,我就永远没有安全感。

我父亲总是莫名其妙地发脾气,让人捉摸不透,无论多么平和的情境,都能被他变成危险的雷区。一句无伤大雅的话或者一个稍有不同的见解,都能引得他勃然大怒,随后引发一连串的爆炸,弄得人人自危,无人幸免。他只要一声怒吼,整个房子都会颤抖。我会吓得赶紧上楼,躲进自己的房间,一头钻到床底下,顺势躲到墙边上,呼吸着毛絮纷飞的空气,希望砖墙把我吞噬,好让我瞬间消失。但是父亲会抓住我,把我拽出来,接受他的惩罚。他会抽出皮带挥动,皮带在空中嗖嗖作响,抽打在我身上,抽得我左右翻滚,身上火辣辣地痛。接着,他会突然停止抽打,就像他突然开始打我一样。他会把我丢在地板上,任由我摔成一团,就像蹒跚学步的小孩气得把布娃娃扔掉一样。

我永远没搞清楚自己做错了什么,会引得他大动肝火,抑或是因为我活该挨打。我问妈妈,为什么爸爸总是对我发那么大的火?她无奈地耸耸肩说:“我怎么知道啊?你爸他完全疯了。”

她说这话的时候,不像开玩笑。如果让今天的精神科医生对他的情况进行诊断,我怀疑结论会是人格障碍。他就患着这种疾病度过了一生,从未接受过治疗。患病的原因是,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被歇斯底里和身体暴力所主宰。威胁、泪水和打碎的玻璃。

当然,我也有过开心的时光,但往往是我爸不在家时。记得有一年冬天,他去美国出差一个月。在那三十天的时间里,妈妈和我得以摆脱他那双挑剔的眼睛,在房子和花园里自由自在地活动。那年12月,伦敦下起鹅毛大雪。整个花园都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雪。我和妈妈堆了个雪人。不知是不是下意识的行为,反正我们把雪人堆得像我们那个不在家的主人:这个雪人大腹便便,我给它取名叫“老爸”,用两块黑色石子做眼睛,两根弯弯的小树枝做成眉毛,看起来还真有点像他。为了让它更像他,我们给它戴上他的手套、帽子,并让它拿上一把雨伞。接下来我们就用雪球拼命地砸它,并像调皮的小孩那样咯咯直笑。

那天晚上下了一夜的暴风雪。妈妈上床时,我假装睡着了。不久我就偷偷地溜进花园,站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伸出双手捕捉飞舞的雪花,看着它们在我的指尖上消失。这让我有点悲喜交加。似乎有几句真理哽在我的喉头,但我又不知如何表达;我的词汇少得可怜,说出来的话像一张破网,根本抓不住我想表达的意思。在某种程度上,抓住逐渐消失的雪花,就像抓住幸福一样;这种占有转瞬即逝。它提醒我在这幢房子外面,还有一个世界:一个广阔无垠、超乎想象的美丽世界,一个我当时还无法触及的世界。这些年来,这些情景不断在我的脑海中闪现。包裹在这些记忆外层的痛苦,使那短暂燃起的自由之光显得倍加明亮。那是无际黑暗中的一点灯火。

我意识到,唯一能支撑自己活下去的希望就是规避——不仅是身体上的,也包括心理上的。我必须离开这个家,远走高飞。唯有如此,我才能安全。十八岁那年,我获得了上大学的必要成绩,终于离开了萨里郡,离开了那幢监狱似的半独立式住房——我认为自己获得了自由。

其实我想错了。

我当时并不明白,但为时已晚——我父亲已经在我身上内在化,在我身上内向投射,深埋在我的潜意识中。即使我走到天涯海角,他始终与我如影随形。他那个可恶、无情、暴怒的声音始终陪伴着我——厉声叫骂,说我是窝囊废,不要脸,不成器。

我上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就遇上了寒冬。那些声音变得让人难受,令人麻痹,它们控制住了我。我吓得浑身发软,出不了门,参加不了任何社交活动,也交不了任何朋友。我真不如不要离开家。希望荡然无存。我被打败了,陷入了困境。我被逼到了绝境,无法解脱。

只有一种办法可以一了百了。

我去了很多家药房,买了一大堆扑热息痛。为了不引起别人怀疑,我一次只买几盒。其实我没有必要这么担心,因为根本没有人在注意我。我觉得自己简直成了隐形人。

我的房间很冷。我用冻得发麻的手指笨拙地打开包装盒,强迫自己把那些发苦的药片一片一片地吞咽下去。接着我爬上那张窄窄的、躺着很不舒服的小床,闭上眼睛,等待死神的到来。

可是死神始终没有来。

我等来的是胃肠道烧灼般的绞痛。我弯腰吐起来,把胆汁和还没溶解的药片一起吐了出来,吐了自己一身。我躺在黑暗中,胃里火烧火燎,没完没了地痛。黑暗中,我逐渐意识到:

我不想死,至少现在不想,我还没有活够。

这个想法给了我一线希望,尽管很朦胧、很模糊,但它至少使我认识到,单枪匹马是于事无补的:我需要帮助。

我找到了这样的帮助,通过大学咨询服务部。帮助我的人叫鲁思,是一位心理治疗师。她体态丰腴,满头白发,像个和蔼可亲的老祖母。她的脸上挂着同情的微笑——我相信这样的微笑。起初她并没有说很多的话,只是静静地听我诉说。我谈到自己的童年、家庭和父母。我发现,无论我谈到多么痛苦的细节,我的内心都无动于衷。我与自己的情感是脱节的,就像一只与手腕断开的手。我谈了那些痛苦的记忆和自杀的冲动——但我没有任何感觉。

然而,我会偶尔抬起头看着鲁思的脸。使我感到惊讶的是,她在听我讲述的时候,眼睛里却含着泪水。这么说似乎很难让人理解,但那些泪水不是她的。

那些泪水是我的。

我当时无法理解。但这就是心理治疗。病人把自己无法承受的情感托付给他的治疗医生:她承受着他所有的恐惧,代他进行亲身体验,而后再慢慢地把她对这种体验的感受反馈给他。鲁思就是这样把我的情感反馈给我的。

鲁思与我的交往持续了好几年。她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她,我内化了一种与另一个人建立起的新型关系:建立在相互尊重、诚实与友善的基础上——而不是基于相互指责、愤怒和暴力——的新型关系。我渐渐开始从内心对自己产生了不同的感觉——觉得我已经不那么空虚,不那么害怕,而且感受能力得到了提升。虽然内心那个可恶的声音从未完全离开过,但我现在有鲁思的声音与之抗衡,而且我对它的关注也在逐渐减少。久而久之,我头脑中那些声音逐渐平息,有时甚至暂时消失。我会感觉很平静——有时甚至很高兴。

很明显,心理治疗拯救了我。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我的生活质量。这种谈话治疗方式,对于我的脱胎换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它定义了我。

我知道,这是我未来的职业。

大学毕业后,我在伦敦接受心理治疗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我继续去向鲁思请教。她依然是那样支持我,鼓励我,但也告诫我要用现实的态度面对我选择的道路。用她的话来说就是“这不是在公园里散步”。她说得对。与病人在一起,会弄脏我的手——这么说吧,这项工作毫无舒适可言。

第一次在一家防范严密的心理诊疗所工作的经历,我至今记忆犹新。我到了那里不到几分钟,就有一个病人脱下裤子,当着我的面蹲在地上,拉了一摊臭烘烘的大便。其后遇到的一些事情,虽然没那么恶心,但是也非常奇葩——混乱的自杀未遂、自伤自残、毫无节制的歇斯底里与悲伤。所有这些都让我受不了。不过我每次都能从中学到一些新的应对方法。事情逐渐变得容易了。

奇怪的是,我居然这么快就适应了心理诊疗所这种陌生的新环境。我觉得自己对于疯狂已经司空见惯——不仅是别人的疯狂,还有自己的。我认为我们都很疯狂,只是表现方式不同而已。

这也是我为什么——以及怎么——会与艾丽西亚·贝伦森案件有关的。我是个非常幸运的人,年轻时就有幸接受了成功的干预治疗,从心理黑暗的边缘被拉了回来。然而,在我心中,另一种可能性是永远存在的:我有可能变疯——并像艾丽西亚一样,被囚禁在某个机构里终了一生。若非仁慈的上帝……

当然,英迪拉·夏尔玛问我为什么要成为心理治疗师时,我不可能说出其中任何一点。毕竟我面对的是整个面试小组——如果没有其他原因——我知道这个游戏该怎么玩。

“到了最后,”我说,“我相信,无论初衷如何,是那些训练使一个人成为一名心理治疗师。”

英迪拉像圣贤似的点点头说:“是的,很对。千真万确。”

面试很成功。英迪拉说,我有在布罗德穆尔工作的经历,具备一定优势,说明我可以应付极端的心理创伤。他们当场就给了我那份工作,我欣然接受。

一个月后,我起程前往格罗夫诊疗所。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