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战争的到来
随着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被占领。随着西班牙和匈牙利加入轴心国阵营,情况变得日益明显:西方列强必须和苏联联合起来,以便制止进一步的侵略。丘吉尔写道:"结成大联盟的关键是和苏联达成谅解。"就苏联政府方面来说,它非常乐意达成这一"谅解"。3月18日,苏联通知柏林,它拒绝承认对捷克斯洛伐克的瓜分。三天后,苏联政府提议召开六国(英国、法国、苏联、波兰、罗马尼亚和土耳其)会议。商讨对付以后侵略的措施。伦敦答复说这一建议"为时过早",因此,它没有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张伯伦在3月26日的一封私信中说出了他否定这一建议的原因:
我得承认我最不信任苏联。我根本不相信苏联有能力保持有效的攻势,即使它想这样做。而且,我怀疑苏联的动机,在我看来,它的动机与我们关于自由的思想几乎没有联系,而只与使别人不和有关。此外,许多较小的国家,特别是波兰、罗马尼亚和芬兰,也都既憎恶苏联又怀疑苏联。
不过,就在同一个月,希特勒强迫立陶宛交出了梅梅尔市,并就但泽和波兰走廊问题向华沙提出了强硬的要求。面对德国无限制地扩张的情景,张伯伦于3月31日保证,在发生"任何明显威胁波兰独立的行为"的情况下,英法将给波兰人以援助。一个星期后,这一保证发展为互助条约。轴心国的下一个行动是,意大利于4月7日开始侵略并占领阿尔巴尼亚。英国和法国又针锋相对,于4月13日作出保证,如果罗马尼亚和希腊的独立受到明显威胁,英法将全力支持这两个国家。第二个月,英-土和法-土互助条约正式签订。
英国对东欧各国所作的这些承诺表明英国的对外政策有了一个革命性的开端。半年前,张伯伦还因捷克斯洛伐克是一个"遥远的国家"、英国与它没有切身的利害关系而拒绝帮它一点忙。现在,他正答应去援助更遥远的、更难到达的、与英国更没有利害关系的国家。实际上,这些国家的难以到达使张伯伦的许诺变得毫无价值,除非英国和苏联一致行动。正如丘吉尔于5月19日向众议院所宣布的那样,"果没有一条有效的东方战线,我们在西方的利益就不可能有令人满意的保障,而如果没有苏联,就不可能有一条有效的东方战线。"最终,张伯伦于4月15日开始与苏联人谈判。
到这时,双方相互间仍很不信任,因此,没有取得什么进展。西方领导人仍为先前张伯伦对苏联红军的战斗力、苏联领导人的动机和苏联邻国的反应所表露的怀疑和担心所困扰。同样,随着轴心国在西班牙、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节节胜利,斯大林的疑虑也在不断增长。他越来越怀疑,西方外交的根本目的是要使德国转而向东方扩张、反对苏联;这种怀疑在他于1938年中期放弃西班牙共和国和于1939年5月1日派冷酷无情的老党员维亚切斯拉夫·M.莫洛托夫取代国联不屈不挠的支持者李维诺夫的做法中表现了出来。
这种相互间的不信任使1939年夏苏联与西欧两大强国的谈判流产,而关于哪一方应对这一失败负责的问题至今仍处于争议中。美国两位历史学家断定:"总的说来,苏联在这一阶段后期的政策是一种无耻的欺骗。"相反,英国一位历史学家坚持认为,"人们无论怎样旋转占卜用的水晶球、试图根据1939年8月23日(《德一苏互不侵犯条约》)的观点去研究未来,都很难看出苏联还有其他什么路可走。"也许这些评价中的每一个都是相当确实的,因为当时相互间的疑心非常大,以致双方不仅仔细考虑了与希特勒打交道的可能性,而且也在这一方面采取了措施。
从表面上看,苏联和西欧强国都赞成组成"和平阵线"。不过,若考虑到当时的环境,这一点却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例如,5月31日,莫洛托夫宣布,组成和平阵线是不可能的,除非英法接受互惠与平等义务的基本原则。具体地说,他要求苏联的邻国——芬兰和波罗的海的三个国家——必须得到与波兰、希腊、罗马尼亚和土耳其所得到的同样的保证。但是,波罗的海各国已与德国缔结了互不侵犯条约,拒绝接受苏联和西方的任何保证。伦敦认为这就结束了提供保证的可能性,而苏联人则把这种见解说成是对这一问题的墨守成规的推托和回避。同样,波兰人拒不同意战时让苏联红军在波兰领土上作战。他们坚持认为,苏联的援助应仅限于提供军用物资方面。从波兰人的观点看,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苏联元帅伏罗希洛夫却反驳道:"正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和美国军队如果不能在法国领土上作战就不可能同法国军队实行军事合作一样,现在,苏联军队如果不能进入波兰领土,也就不可能同法国和英国军队实行军事合作。"
在这一争论的背后是伦敦方面的令人痛苦的怀疑——怀疑苏联人的真正目的是要获得随意进入波兰和波罗的海各国的正当理由;当苏联人坚决主张向波罗的海各国提供的保证除了要针对直接的侵略外还应针对间接的侵略时,这种怀疑被进一步加深。苏联人的这一主张意味着如果波罗的海某国的政治变化看上去有利于侵略者,苏联就会立即采取行动。对伦敦来说,这样的安排是招致苏联扩张主义的一个无法容忍的因素。
就苏联人方面来讲,他们担心,如果他们答应在德国人进攻波兰时参战,而他们又不能派军队开入波兰领土迎战向前推进的德国人,那么,德国人就会很快地占领波兰而到达苏联边界。那时,英国和法国是向德国正式开战,还是按兵不动,让苏联独自对付德国人的猛攻呢?7月,当张伯伦的两位代表按照他的指示向在伦敦的一名德国官员提及签订英-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可能性时,苏联人的担心被进一步加重了;这一条约将使英国摆脱它对波兰所承担的义务。当时,张伯伦因向波兰所作的保证而感到不愉快,因与苏联的谈判而更感到不愉快,因此,他是在抱着恢复他的绥靖政策的目的试探德国人的态度。德国政府对英国的这些主动姿态毫不感兴趣,而这些姿态无疑可用来证实克里姆林宫的怀疑,即张伯伦最感兴趣的是孤立苏联,促使希特勒转向东方。
所有这一切促使斯大林作出了转向以往一向是他的不共戴天的敌人——轴心国的重大决定。8月中旬,他通知"元首"说他准备谈判。莫洛托夫与德国外交部长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会谈,这是一位现实主义者与另一位现实主义者的会谈。8月23日,他们宣布了震惊世界的外交革命。不共戴天的仇敌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并同意缔约国之一如与他国交战,另一缔约国将保持中立。十分重要的是,这一条约不包含如果缔约国之一侵略他国就会使该条约无效的所谓的"例外条款",而包含这种例外条款是苏联与其他国家缔结的互不侵犯条约的特点。也许这种省略与条约中的一个秘密议定书有关,这个议定书规定,如果发生"领土或政治上的重新安排",立陶宛和波兰西部将属于德国的势力范围,而波兰其余地区连同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比萨拉比亚则属于苏联的势力范围。
希特勒因为他的东侧受到了保护,便认为他可放手出击了。8月25日,他命令军队于第二天早晨五点四十五分开始入侵波兰。这时,希特勒希望,失去苏联支持的西欧列强不会设法援助波兰。但是正相反,就在希特勒发布命令的同一天,英国政府的代表与波兰正式签订了联盟条约。与此同时,希特勒听说墨索里尼已决定不参战,至少暂时不参战。这两个挫折使希特勒确信,暂时的退却是必须的,8月25日晚,他取消了入侵命令。
这位纳粹领袖这时满怀希望地等待着外交上的另一个慕尼黑。在以后几天中,欧洲各国外交部纷纷提出了各种和解、调停和公民投票的建议,而紧急关头的这些努力没有一个产生实际的效果。其时,德国将军们正提醒希特勒,只要再过一个月,便是使我们无法在波兰平原上调动坦克的秋雨季节。因此,8月31日,"元首"发布了向波兰进军的最后命令。同时,他发表了相当有节制的十六点建议要求波兰政府考虑;这十六点建议是仅供记录在案用的。在建议送到华沙之前,希特勒就宣布它遭到了拒绝,他企图利用这一欺骗手法来证明这时已发生的对波兰的猛攻是有理的。1939年9月1日清晨,德国军队、坦克和飞机未经宣战就已全线越过波兰边界。9月3日,英国和法国都对德国宣战。墨索里尼尽管发表过有关轴心国"钢铁般条约"的演讲,但仍保持中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已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