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篇 练习题、客厅评分表与读者来信问答

字数:12354

EXERCISES, AND THE MAIL BAG

一、练习题:学习推断阶级属性(答案附后)

指出下列每个人的阶级属性:

1.一个小女孩,当她第一次被带去听交响音乐会时,她这样描述:“一个侍者走了出来,想用小棍子打乐队里的人。”

2.一个50岁的男人,坐在35英尺长的克里斯游艇甲板上,喝着听装的百威啤酒,被三个身穿三角背心、头戴廉价白色快艇帽的美丽可爱的女孩围着。

3.飞机上一个整洁清秀的小伙子,穿着三件套的深色西服、白衬衣,打着老式领带。当他与邻座交谈时,你可以不断听到“电脑界面”、“基金”、“对话”、“生活方式”以及“底线”等词汇。

4.飞机上一个整洁清秀的小伙子,穿着三件套的深色西服、白衬衣,打着老式领带,当他与邻座交谈时,你可以不断听到“青铜锈”(不仅发音准确,而且果断优雅)、“quattrocento① ,以及“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等词汇。

5.纽约一家大公司的一个年轻女律师,喜欢在电视教育频道看莎士比亚戏剧,并经常光顾一些有口碑的风味餐厅。“《纽约客》杂志简直就是我的圣经。”她会这么说。

6.一位中年女教授,在东海岸一所大而历史悠久的大学里教授古碑铭研究专业,夏天和冬天在安纳托利亚(土耳其)的住所与比她年轻许多的男友一起度假。她的母亲是妇女监狱的勤杂工,父亲是伍德肖普的中学老师,两人都热衷于上教堂。

7.一个二十七八岁的男人,穿着三件衬衣,最里面的一件是鲜红色的,然后是一件黄色的,最外面一件是淡蓝色牛津布的、配有领尖纽扣和领圈。

8.一名小镇理发师,他的妻子长得很胖。

9.一对二十来岁的男女,从纽约飞往旧金山,他们都穿着肮脏破旧的牛仔裤,男孩的棉衬衣褪色并被撕破了,透过女孩的衬衣可以清楚看到她的乳头。他们都穿着没有鞋跟的鹿皮鞋,也都不穿袜子。

答案:

1.判断这个女孩属于哪个社会阶层,得看指挥的穿着。如果他打着白色领带,这个女孩就可能是上流社会的;如果是别的颜色的领带,她可能是中上层阶级。中上层阶级以下的小女孩是不会被带去听交响乐的。

2.他是上层贫民阶级的一员,用攒了一辈子的钱买了那艘可怕的船。如果他将那些女孩的帽子摘下来,并用玻璃杯喝啤酒,那他有可能是个中产阶级。如果他让女孩子们穿上男式旧衬衫,并把下摆露在外边,他甚至可能是中上层。

3.这个小伙子是中产阶级,甚至可能是上层贫民,比如某个公司的培训人员,正要去参加“会议”。他以为自己会给人中上层阶级的印象,但他露了馅。他肯定还以为将来某一天他能爬上公司的领导层,但这一点他也错了。

4.这个小伙子要么是上层,要么是中上层。他继承了一笔钱,但他仍然喜欢做点有品味的工作——就他而言,比如,兼职在博物馆当个馆员,或在经营古典艺术品的画廊干份轻松高雅的工作。如果他有一天宣布结婚,他的朋友们定会大吃一惊。

5.她只能是个中产阶级,大概内心深处还怀有不能成为中上层的痛苦。

6.另类,显而易见。她的生活方式与她的家庭背景毫无关系,这里提及她的家庭不过是放烟雾弹罢了。

7.他并不是疯子,只有中上层阶级的人才可能像他那样穿几层衬衣。如果他是从脏乎乎的旧雪佛兰车里钻出来的,那他可能是个上层。

8.他不过是个手艺人,但他仍然被划为上层贫民。如果他的妻子再胖一些,他就会沦为中等贫民。

9.他们要么是上层,要么是另类,这表现在他们旅行时的穿着会使循规蹈矩的人看着别扭。如果他们是中产阶级或者贫民,他们反而会打扮成很体面的样子。再仔细看看,如果他们脱掉鹿皮鞋并赤着脚在通道上轻轻地走来走去,那他们可能属于另类,不过露出乳头已经可以说明他们是另类了。

二、客厅评分表(修订版)

[此表格早期原始版本发表于1935年斯图尔特·查平(F.Stuart Chapin)所著的《当代美国机构》一书]

起始分为100。如表所示,以你家、你朋友或熟人家的起居室为例,加上或减去下列物品所对应的分值。计算出你的得分后,再根据最后的附表来确定你的社会阶层。

硬木地板

+4

镶木地板

+8

石地板

+4

塑胶地板

-6

房间铺满地毯

+2

壁炉

+4

新的东方地毯

-2(每一块)

旧的东方地毯

+5(每一块)

磨出线的旧地毯

+8(每一块)

10英尺高及高于10英尺的天花板

+6

世界知名画家的原作(油画)

+8(每一幅)

世界知名画家所作素描、版画或石版画

+5(每一幅)

所有毕加索的油画、版画或其他作品的复制品

-2(每一幅)

家庭成员所作油画、素描或版画

-4(每一幅)

窗帘:有吊杆,使用拉绳

+5

窗帘:无吊杆,使用拉绳

+2

真的Tiffany台灯

+3

仿制的Tiffany台灯

-4

描绘牛仔的艺术品

-3

任何家庭成员的“专业”油画肖像

-3

任何收藏品的展示

-4

透明塑料家具保护罩

-6

用金属线装饰家具

-3

用玻璃纸装饰的灯罩

-4

没有烟灰缸

-2

客厅里有冰箱洗衣机或烘干机

-6

摩托车存放于起居室内

-10

房间里能看到的期刊:

  《国民探秘者》

-6

  《大众机械》

-5

  《读者文摘》

-3

  《国家地理》

-2

  《史密森学会会刊》

-1

  《科学美国人》

-1

  《纽约客》

+1

  《市镇和乡村》

+2

  《纽约书评》

+5

  《泰晤士报》文学副刊(伦敦版)

+5

  《巴黎竞赛画报》

+6

  《哈德逊评论》

+8

每一张全家福照片(黑白)

-2

每一张全家福照片(彩色)

-3

每一张带纯银相框的全家福照片(黑白或彩色)

+3

结了小果实的柑橘盆栽

+8

棕榈树盆栽

+5

保龄球托架

-6

金鱼缸或热带鱼缸

-4

以流苏装饰的每件家具

-4

任何可以断定为瑙加海德人造革的东西

-3

任何展示一种古代或现代外语的物件(西班牙语除外)

+7

木制软百叶窗

-2

金属软百叶窗

-4

摆在桌上的大理石或玻璃方尖碑

+9

见不到有期刊杂志

-5

墙上少于五幅画

-5

每件家具都有50年以上的历史

+2

放满了书的书架

+7

任何超过75年历史的皮封面书籍

+6

书放得不太满的书架

+5

书架上放不下的书堆在地板和椅子上

+6

嵌进墙壁的书架上摆着碟子、罐子、瓷像,但没有书

-4

墙壁嵌入式电视机和音响系统

-4

咖啡桌上放着装满来自好玩、怪异地方的火柴盒的容器

+1

雕塑(原作,非户主或任一家庭成员所作)

+4(每一件)

雕塑(户主或任一家庭成员所作)

-5(每一件)

每一件指向英国渊源的物品

+1

任何暗指——哪怕是隐晦地——图坦卡蒙时代的物品

-4

每件装框的证书、文凭或奖状

-2

以上每件经过压膜

-3

每样由佛米卡抗热塑料薄板制成,并刷着仿玳瑁漆的物件

+1

每把埃姆斯椅 ②

-2

带有家中任何一个人名字或姓名缩写的物品

-4

房间各处可见的装饰用嵌线

+5

计算结果:

245分以上 上层阶级

185~245分 中上层阶级

100~185分 中产阶级

50~100分上层贫民

50分以下 中层或下层贫民

三、来信问答

亲爱的先生:

我们是一对年轻夫妇,打算买我们的第一个家(home),请问壁炉是否比车库更能提高我们的身份?

——充满希望者

亲爱的充满希望者:

壁炉当然更能提高你们的身份,但车库的意义在于停车。注意不要说买第一个家,这样说不雅。


亲爱的先生:

站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吃着一个热狗或类似的从路边摊上买来的食品,这样的人是什么阶层的?

——迷惑者

亲爱的迷惑者:

只有衣着华贵、相貌英俊的人这样做无损他们的身份。中产阶级这么做只会降低身份。对上层社会的人而言,穿着昂贵的西服出现在午后的球场上是一种荣耀,只会进一步确立他们的身份。作为上层阶级成员,你如果这么做也会在等级上得高分,人们喜欢上层表现得民主。


亲爱的先生:

我是个打算移民到美国的英国人,你能帮我解释一下那儿的社会等级制度吗?

——阿特金斯

亲爱的阿特金斯先生:

不可能,你永远不可能把它弄清楚——太复杂了。你得出生于此,并在此长大。但你不用担心,就因为你在英国出生,便至少可以使你的社会等级上升一级,无论你可能来自多么糟糕和难以启齿的阶层。


亲爱的先生:

公制③ 是不是很粗俗?

——焦虑者

亲爱的焦虑者:

这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从公制背离英国制度的角度看,它显得很俗。但无论如何,一想到法国和意大利都用这种度量衡,那就意味着有某种可以炫耀的地方了,就像说:“我想要半公斤那种看上去挺不错的ris de veau④ 。”我想公制雅不雅最终取决于你计量的是什么东西,毕竟,知道一公升是多少,能很快说明你是个熟识进口葡萄酒的人。


亲爱的先生:

我在乔治敦一直住了三十年,如今,我发现自己必须搬到得克萨斯的德尔里奥去。我会失去已经得到的社会地位吗?

——忐忑不安者

亲爱的忐忑不安者:

这还用问吗?您将永远没机会再出席体面的社交活动,还好您至少不需要搬到迈阿密去。


亲爱的先生:

为了一场打赌,您能告诉我什么东西是粗俗的吗?

——好奇者亲爱的好奇者:

我会认为下列事物是不雅的,但没什么特别的顺序:杰瑞·刘易斯(Jerry Lewis)马拉松式的电视节目;任何“文化中心”;威灵顿牛肉馅饼;矫揉造作的饮料名称,比如“drinky-poos”或“nightcaps”;化纤含量高的餐巾;彩色的葡萄酒杯;描绘家庭成员的油画;塑料压模的文凭和证书。而下列事物不算俗:国庆节的焰火、西冷牛排、纸餐巾、旧衣服。你应该能推导出其中的判断标准,并依此作出判断。


亲爱的先生:

我在教堂里弹竖琴。我听人说竖琴的地位比普通的教堂钟地位低,这种说法对吗?

——敲钟人

亲爱的敲钟人:

恐怕他是对的。不过可以弹些好曲子来弥补这一点,比如用《F大调旋律》来代替《安妮·劳拉》、《灰色老母马》⑤ 和《不可能的梦想》。既然你的信不是来自南加州,我想你实际上宁愿弹奏竖琴也不愿改成大声地放磁带。如果你真的担心自己的等级,最好另找一份工作,并试着找些更老练的人交往。


亲爱的先生:

我儿子现在在佛罗里达州圣彼得堡镇的艾科德学院读书,但他坚持要在车后窗上贴一张哈佛大学的标贴。他这么做错了吗?

——担心者

亲爱的担心者:

他这么做当然错了,不过这件事至少说明他在那儿已经学到了点东西,他也许有一天会远走高飞。


亲爱的先生:

我开户那家银行的工作人员在告别时对我说:“Have a nice day!”(祝你今天愉快),这让我很难受。我不知道该如何作答。您能帮助我吗?

——忠诚者

亲爱的忠诚者:

我想你可以说“You too”(祝你也愉快)或“Have one yourself”(也祝你愉快),尽管后面这句有点像“Have one on me”(我已经很愉快了),听起来有些尖刻。但你永远不要说“Mind your own business”(管好你自己的事),这么说太粗鲁。我认为,对“祝你今天愉快”最好的回答是我的一位英国朋友建议的,他说:“谢谢,但我今天另有计划。”非常礼貌,又能清楚地表明你不属于那个人所属的社会阶层。


① 意大利语,“15世纪”,专指意大利那一时期的文学艺术。——译者注

② 一种胶合板或塑料椅子,由美国设计师Charles Eames于20世纪40年代设计并以其名字命名。——译者注

③ metric system,米千克秒(MKS或mks)单位制,是对英国的英尺-磅-秒单位制感到失望的科学家发展起来的,建立在米、千克、秒三种基本的单位上,为了使计量单位更易于使用。——编者注

④ 法语,“甜面包”。——译者注

⑤ Melody in F是19世纪俄国最杰出的钢琴家、作曲家安东·鲁宾斯坦的作品;Annie Laurie是知名苏格兰民谣;The Old Gray Mare是美国儿歌。——编者注

附录

中译本第1版① 序言

品味——社会等级的最后出路

阅读有许多种标准,有趣是其中之一。经过许多年的阅读,似乎越来越重视一本书的趣味。书架上的书那么多,取哪一本读呢?除非你有严肃的心情,否则不会去碰那些大部头的经典。它们的分量过重,令人望而生畏。不过也有一类书,谈的是严肃问题,读来却意趣盎然。比如谈论社会等级问题,不可谓不严肃,是个想起来就会令人绝望的话题,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曾经产生了大批激进思想家,对他们思想的传播则导致了无数次革命和战乱。但是我想推介给读者的这本书,谈的也是阶级话题,揭示的道理也很深刻(至少我这样认为),但读起来却充满乐趣,有如饮一杯陈年的红酒,它的锋利包裹在厚实的趣味之中。

本书的英文原名是“CLASS”。在英语中,这个词既有阶级、阶层和等级的意思,也含有格调、品味的含意。说一个人是否“classy”或说一个人有没有“class”,并非在说他或她的社会地位和阶层高或低,而是说这个人有没有品味和格调。因此,作者的书名取“class”一词的双重含意,指通过一个人的品味和格调来判断他或她所属的社会阶层。

保罗·福塞尔,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文学教授,著名文化批评家,曾任教于德国海德堡大学、美国康涅狄格学院和拉特格斯大学。他关于“一战”时期美国社会文化的专著曾获得1976年美国国家图书奖。他是英美文化批评方面的专家,擅长于对人的日常生活进行研究观察,视角敏锐,语言辛辣尖刻又不失幽默和善意。本书出版之后在美国立刻引起轰动,一方面好评如潮,另一方面也受到来自社会各阶层的猛烈批评,认为福塞尔夸大了美国的等级偏见,对穷人缺少同情和道义支持,对人类的弱点过于尖酸刻薄,等等。其实作者在著作发表之前就准确地预知到了人们的反应,正如作者在本书开头时写道:“今天,你只需要提及社会等级这个话题,就可以轻易地激怒别人……最近有人问我正在写什么书,我说正在写一本关于美国人的社会等级的书。人们听后会先紧一紧自己的领带,再溜一眼衬衫袖口看看有没有磨损开线。几分钟之后便悄悄地站起身来走开。”

什么是一个人的社会等级标志?在今天这个时代,由于人类生活质量的普遍改善,社会观念的进步,这一问题已经不那么容易回答了。它常常不是你的职业,不是你的住宅,不是你的餐桌举止,也不是你能挣多少钱或者拥有多少财产,而是一系列细微的、你在自觉不自觉中呈现出来的行为特征的混合,正是这一切构成了你在这个世界上的等级定位。眼前的这本书,是我所读过的关于社会等级这一话题的最机智、最有趣、最辛辣、而又多少有些令人恼怒的佳作。

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的社会等级或地位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谁高谁低?怎样识别,识别的标准是什么?作者并没有用学术的社会研究方式回答这些问题,而是绕开理论上的争论,从人的衣、食、住、行以及日常话语里呈现出的特征来分析判断人的社会阶层。按作者的话说,他只从“可以看见的事物和可以听到的话语所传递的信息来分析人的社会阶层,而不考虑他们的种族、宗教信仰和政治观点”。作者认为,宗教信仰和政治观点不可见,而种族虽然可见(肤色),却并非个人选择的结果,因而不在作者的考察范围内。作者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显然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流露出的那些品质。因此在阅读时,这本书不应被看作一本学术研究专著,而应当被看成是一本社会等级表象观察指南。

那么作者的等级标准是什么呢?通过大量的观察之后,作者认为,正是人的生活品味和格调决定了人们所属的社会阶层,而这些品味格调只能从人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比如一个人的穿着,家里的摆设,房子的样式和格局,开什么车,车里的装饰,平时爱喝什么,用什么杯子喝,喜欢什么休闲和运动方式,看什么电视和书,怎么说话,说什么话,等等。作者根据人们的生活方式取向,给美国社会分了九个等级,用辛辣嘲讽的语言归纳了这九个等级在生活品味方面的差异。

从1994年第一次偶读此书到现在,我已经读过至少三遍了,而且每读一次,都会对美国社会各个阶层的行为特征增加新的认识,不光是对周围的普通人,而且也包括celebrity,即所谓社会名流。无论现在他们已经多么有钱,你只须注意一下他或她的衣着和言谈举止,再按照福塞尔提出的标准加以衡量,就能判断出他们最初来自什么阶层,而且完全正确。尽管此书初版于1983年,但在稍微用心观察过周围人的生活之后,我发现作者揭示的许多特征在90年代的美国仍然有效,人们在生活格调和趣味方面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中产阶级仍旧在房间里满铺化纤地毯,贫民阶层仍旧爱打保龄球。习惯于喝易拉罐装啤酒的人们虽然慢慢改为喝玻璃瓶装啤酒了(并非由于趣味的改变而是由于环境保护的原因),但并没有改为喝口味偏干的葡萄酒或者进口矿泉水。我开始意识到作者的尖锐所在,人的生活品味随着他的成长一旦形成之后,一般不再会发生大的改变。即使经由有意识的熏陶和训练(我不由得想起全国各地正在兴起的礼仪学校,刚从礼仪学校毕业的人又开始随地吐痰了),似乎也收效甚微,只能使人再次想到“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说法,是不是贵族倒不那么要紧,但是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格调则绝非易事。由此推论,用生活品味考察人所属的社会等级更为衡常、更为有效。一个人可以在一夜之间暴富,但却不能在一夜之间改变自己的生活格调。这就是我们今天为什么经常看到腰缠万贯的富豪,其举止和品味却还保持着昨日“贫民劳动者”的本色。

当然,作者并非意在贬低某些阶层,抬高另一些阶层。作者实际上嘲讽的是人们在等级问题上暴露出的虚荣、自大、粗俗和缺少品味。这些特征并非偶然的选择结果,而是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比如,美国人数最多的阶层——中产阶级,按照作者的分析是最为虚荣和势利的阶层,原因在于他们像螺丝钉一样可以被随意替换,因而最缺少安全感,生活也最焦虑。在这样的心态中生活,首要的事情就是必须得到他人的认可,要在他人眼里看起来生活得既得体又安全,因此他们的爱虚荣和喜欢炫耀在衣食住行和话语上必然体现出来。但从本质上说,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从更低的社会阶层奋斗上来的,所以不可避免地缺少富人阶级才会有的高级生活品味,因而在生活中追求的必然是那些缺乏个性的、标准的、可以明确指示身份的物品。作者显然非常反感这种拘谨的循规蹈矩,毫无节制的炫耀以及缺乏创造性的生活方式,因此在字里行间毫不掩饰地流露出冷嘲热讽的情绪。

尽管作者的主旨是用人的外在生活特征来分析判断一个人所属的社会阶层,我们还是能够强烈地感觉到作者努力的另一个向度,即为社会等级划分提供新的观察依据。在今天的社会里,社会等级已经由更多的文化标准来确立,而不是简单地以有产和无产、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等标准来划分。人们可以经由提高自己的生活品味来改变社会地位。另一方面,仅仅有钱并不能提高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还必须提高文化品味与生活格调。没有品味的人永远不能改变自己最初所属的社会阶层。

本书另一个最大的特点在于,每个读者都会在阅读过程中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以及自己周围熟悉的人的生活,然后根据作者提出的言行举止特征来检验自己和别人的社会等级,或者感到满意,或者(更多的时候)感到害臊和汗颜,甚至感到一丝莫名的愤怒,因为你发现自己一直以来追求的东西竟然都缺少品味,自己原来是个没有多少格调的人。而且你发现周围的很多人都像你以往认为的那样是些很有档次的人,相反,他们不少人居然只能算是中产阶级甚或是贫民阶层里的一员。这无疑是令人难堪的事情。

我以为,这本书的独到和有价值之处就在于,它指出了品味和格调在社会阶层划分里的重要性,因为品味和生活格调是可以培养和学习的,它恰恰不像金钱和财产那样,获得的过程常常是一个人在精神和道德方面堕落的过程。通过自身的教养,一个人不需拥有很多金钱,就可以通过提高品味和教养,达到较高的社会地位。

作者为了给自己所属的社会阶层定位,提出了X阶层这一概念,即指那些有品味、有创造力、有思想、有影响力、生活得体但并不富有的阶层。这一概念后来成为了美国新一代人的文化标志,比如20世纪80年代的“雅皮”阶层和90年代的“文化另类”(alternatives)阶层,从而进一步地解构了传统的等级社会,为社会分层标准开辟了新的向度。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社会等级分层的新十字路口。几十年的平等社会神话已经打破,人们的社会等级观念正在急速地更新。推动这一变革的最有力因素就是金钱,占有金钱的多少正在把人们的社会地位重新划分。金钱取代了平等和社会公正,开始编织自己的神话和传奇,编织人们的生活梦想,同时毫不犹豫地粉碎着一大批人的致富期望。金钱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社会隐喻,一个可遇不可求的价值符号,一个双重的象征:既象征着全部有关幸福的梦想,又象征着所有追逐金钱者的噩运,于是人们困惑地问道:难道这就是我们要实现的社会理想吗?

这样想或多或少有些过于悲观。事实上,在中国,一种新的社会生活观念已经或正在开始形成。越来越多的人感到,无止境地追求金钱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也未必可以顺利地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追逐金钱耗费了太多的时间、精力和创造力,而珍贵的不能重复的生命却在悄悄地流逝。不管现实中存在多少令人沮丧或使人激动不已的事实,有人发财致富,有人陷于贫困,但处在这两极之间的大多数人的生活质量正在得到明显的改善。他们不再是穷人,尽管他们也远远没达到富人的收入水平。正是这一部分人发出了追问:我们是谁?我们属于什么阶层?如果不喜欢追逐金钱,我们的希望在哪儿?我们的未来是什么?这个社会在金钱统治的道路上还会走多远?

本书正是在这一向度上提出了社会分层的新标准。不管你喜欢不喜欢这种标准,无论你承认不承认这样的事实,有品味有生活格调立刻能够使人们对你刮目相看(文化痞子和玩世不恭者除外。令人欣慰的是,他们的人数同前几年相比正在越来越少),使你获得更多的尊重和欣赏,从而提高你的社会地位。金钱固然重要,但是只有金钱并不能使你获得普遍的认可、尊重和赏识。你怎样花你的钱,用它购买什么样的消费品,这种消费方式使你呈现出什么特征,则成为更加要紧的问题。

尽管作者讨论的是美国社会中的等级现象,但市场经济带来的世界化趋同态势,美国对全世界其他国家越来越深的商业和文化影响,使得本书中描述的种种现象,已经可以在中国找到令人悲哀的对应。美国昨天和今天的等级困境,也许就是中国明天的生活闹剧。如果本书能够成为一面镜子,使中国人可以从中看出每个人未来的或正在显露的鄙俗和丑陋,从而开始注意培养品味和生活格调,也许还来得及避免跌入恶俗的低级生活趣味。

最后,我还想谈的一点是,此书的艺术特色。保罗·福塞尔的写作极具个性,措辞考究典雅,句子长而复杂,是典型的英式写作风格。他在行文中大量地使用了反讽手法,叙述幽默诙谐,有时几乎到了尖酸刻薄的地步。再者,书中对美国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观察和展示精微至极,如果没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社会批判眼光,是绝无可能做到的。这样一种风格,要想在译文中全部体现出来,简直没有可能。倘若我没有在美国长期居住的生活经验,是决计不敢去翻译此书的。好在两位年轻译者对作者语言的把握误差不大,这才保证了译文的基本质量。我想说的是,即便不能完全体现保罗·福塞尔的艺术特色,这个译本在展示作者的思想风格方面,无疑是一次经得住检验的努力。

在停笔之前,我不由地想到法国后现代大师罗兰·巴特,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他所希望的理想生活,他说:“有点钱,不要太多;有点权力,也不要太多;但要有大量的闲暇。”钱和权力对于一个生活在商业社会里的人来说不可全无,否则你会生活得没有尊严和安全感。但无止境地追逐金钱的生活也不值得,因为缺少品味。那么罗兰·巴特渴望得到大量闲暇用来做什么呢?他简单地回答道:“读书,写作,和朋友们交往,喝酒(当然是葡萄酒),听音乐,旅行等等。”简言之,过有品味的生活。因此,读过此书之后每个人都应该认真想想,你真正想过的生活是什么?至少有一种算法是聪明的:有钱并不必然使你的社会地位提高(这里并非在说经济地位,而是社会地位),因为这世界上总是有人不在乎你的钱财。但有生活格调和品味却必然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和欣赏,从而提高你的社会等级。

保罗·福塞尔写作此书的初衷,也许正是为了这一目的。

石 涛

1998年6月于北京


① 1998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编者注

中译本第2版① 序言

等级、格调,新的社会话题

《格调》中译本三年前的出版,在中国读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作为策划者和译者,我感触良多。社会等级和生活品味这样的话题,已经再次进入中国人的生活。但在对此书的评论中,还存在种种试图淡化或消灭这一话题的努力,虽然这样做的结果反而强化了争论。有些批评者将此书的广受关注简单地归咎于“商业炒作”,但在我看来,喜欢将问题简单化的知识阶层“平民代言人”,再一次远离了大众社会生活的现实。

  1. “阶级”还是“格调”

本书的英文名字是“CLASS”,我将其译为“格调”,受到一些批评文章的质疑。尽管我在《格调》第1版的前言中已对书名的译法作了说明,但仍有众多批评者评头品足,我如果不予以正面回答,恐怕真会给读者造成“有意炒作”之印象。

先从词义上说。按照《韦伯斯特大辞典》的定义,英语“class”一词有多重含义,翻译过来相当于中文的“种类、阶级、阶层、等级、班级”以及口语中常用的“格调、品味和档次”。在此种情形之下,取何种中文译法,便要斟酌作者的用意和书的内容来恰当决定,而不能仅从标题的字面意思确定。这大约是翻译工作的常识。

再者,从内容上说,福塞尔尽管是在讨论社会等级,但他的主旨却集中在各阶层人的行为举止、风范、品味和教养上。社会等级自古有之,但根据人们的生活品味来判断等级,却是福塞尔的独到之处。凡读过此书的人都能看出,福塞尔并非在写一本关于美国社会分层理论的学术著作。因此,如果简单地译为“阶级”、“阶层”或“等级”,显然不能准确反映此书的主题,会对读者形成误导。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作者在书中对“class”一词的用法,来寻找恰当中译法的线索。比如,第二章中作者谈到肯尼迪在电视里看到尼克松时说:“The guy has no class”,然后作者补充道:“he was not talking about money”。书中这句话译为:“‘这家伙一点没档次’,当然他指的并非金钱。”那么肯尼迪说的“class”是指什么呢?根据作者上文提到的“……与金钱同样重要的因素还有风范、品味和认知水平”的语境看,此处的“class”指的显然是人的格调、品味或档次,而不是尼克松的社会等级。尼氏当时以副总统身份与肯尼迪竞选总统,如何能没有阶级地位?认为“class”一词必须译为“阶级”的人,除了对此书的理解存在偏差之外,我不得不说,其英文知识也是有限的。

最后,我想问,从什么时候开始,翻译书的书名必须直译而不能意译了?若必须直译,我们今天有多少翻译书需要改名呢?我至今记得,当年傅东华将美国小说Gone with the Wind翻译成《飘》,而不是《随风而去》,曾传为译界佳话;再有,朱生豪先生将莎士比亚的Much Ado about Nothing译为《无事生非》而不是《无事空忙》,以及宋兆霖先生将Wuthering Heights译为《呼啸山庄》而不是《伍瑟林高地》等等,这类例子不胜枚举;并且,港台译界至今绝大多数译著的书名仍根据内容意译。说到底,书名的翻译是译者风格和原作内容结合的产物,从来没有所谓的一定之规。

  1. 真问题还是“伪问题”

有文章称,“格调”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伪问题”(见《南方周末》1999年7月2日《新生活》专栏沈宏非的文章:《一切从〈格调〉开始》),此说法颇令人不解。如果说文章作者自己相当超越,生活格调问题并不进入他的生活,那么此事可以与之无关,但为何却必须与他人无关,因而要贬斥为“伪问题”呢?谁有权力为大众设定“真问题”、“伪问题”的判断标准?

按照社会学理论,社会问题是不能被凭空制造出来的,而是由社会需求、文化变革与经济发展决定的,并成为这些因素的外在表象和场景。随着经济生活的改善和个人财富的增加,人们追求生活格调的愿望也在生长。由于书中对等级社会里的种种恶俗和奢侈进行了精辟的描述和分析,《格调》一书很自然地抓住了中国读者的注意力。简单讲,人们之所以要阅读《格调》,是认为此书讨论的问题与自己的生活相关。

尽管此书谈论的是美国的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但受全球市场和商业文化渗透的影响,各国社会生活中的共通性已经越来越普遍。因此,不仅仅是作者的视角具有启示性,作者描写的生活内容也已经有了大量的中国翻版。无视中国社会今天的生活形态或因对其缺乏观察而妄下断言,恰好暴露了知识分子的褊狭。不同文化中的“不可通约之处”固然存在,但由此便将生活格调处理为中国人的“伪问题”,却不具有任何说服力。

另一方面,按照这些批评家的逻辑,由于《格调》写的是美国,因而不是中国的“真问题”,其言外之意似乎是在说,中国人的生活不需要格调,在我看来这几乎是对国人的冒犯。也许中国人的生活再回到过去的“无差别”时代,才比较符合批评家们为国人设计的价值定位。虽然按照沈文的说法,讨论这个问题会“沦为最没有品味的行为之一”,但这一论断并没能阻止人们用大量的报刊篇幅从事这一“没有品味”的行为。

  1. 中国之现实

既然争论集中在对中国现实的不同理解上,对这一现实的判定便显得十分必要了。我有时会大为好奇,《格调》批评者眼中的中国社会是否和我看到的是同一个现实。

我所使用的判断依据大致有三个方面:物质需求、文化需求和政治需求。在这些层面上,我观察到的情形是,无论衣、食、住、行等物质需求,还是教育、阅读、运动、娱乐、休闲等文化需求,以及越来越多地对法治、权利、社会公正等的政治需求,在今天的中国,都是人们迫切渴望全面改善的事物。如果实现这些需求的过程重新出现了社会分层,恐怕也是历史的必然,它既造成了差异,也提供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如此变化在有些人看来几乎不能容忍?为什么给人们提示阶层定位和理解自己生活方式的书被视为“误导”?难道没有此书的出版,人们就会终止改善自己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的努力?他们到底怕什么呢?

显然,这些文章都认为只有金钱才可能提高生活品味。换句话说,只有金钱是划分等级和品味高下的标准,没钱的人断然不会有品味,由此而判定《格调》一书是在讥嘲穷人,标榜上层阶级的生活方式。这种看似出于同情“劳苦大众”而进行的批判,恰好是在向“劳苦大众”宣判:他们的生活品味将永远得不到改善,因为那是有钱人的专利。

认真读过此书的人知道,这种说法显然歪曲了作者的原意。第一,作者提出通过一个人的格调判断其社会等级,并非意在提倡等级歧视。第二,作者坚定地认为金钱并不决定人的社会地位,他在书中举出许多例子来说明这一论断,比如美国总统的例子,名演员的例子,百万富翁的例子,地方议员的例子等等,他们都很有钱,但都缺少品味。为了说明钱不决定一切的道理,他还举了“蓝先生”与“白先生”的例子。第三,作者提出了“另类”的概念,为人们摆脱等级困境提供了出路。

其实,《格调》批评者的表面说法只是烟雾,问题的根源还在于怎样看待社会分层。

从这些批评中,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嗅出“乌托邦理想”和“平等社会”的潜台词。他们不能容忍存在社会等级差别的现实。为什么?其中的原因我只能猜测,除了对社会现实的隔膜以外,更可能的原因是,在一个存在等级差别和物质不平等的社会里,他们作为“精英分子”难以继续保持自身的优越地位。而在一个“乌托邦”社会中,只有他们掌握话语霸权,“劳苦大众”只能俯首听命。

至于另一篇文章,更是道出了这些人的精神优越感:“《格调》的畅销恰恰是目前趋炎附势、社会庸俗的潮流的集中表现,它掌握、利用并且扩大了这样的趋势和这样的潮流。”(见《深圳周刊》林维稼的文章:《〈格调〉:正在流行的西餐炒冷饭》)

暂且不论《格调》是否具有这样的魔力,单从以上说法的严厉,便可以感觉到这些批评者的颐指气使。他们能够并且必须为大众生活方式的选择操心,必须代表社会良知行使道德权力。在他们看来,社会中的多数仍然是“劳动人民”或“劳苦大众”,需要他们的拯救。他们不愿面对社会转型时期的种种新的社会特征,继续用他们所特有的话语方式指控人们的生活方式,将人们改善自己生存处境的努力斥为“庸俗”。

说到底,一个没有“救世主”的富足的公民社会不符合他们的口味,一个存在等级差异的社会令他们无所适从。为了保住自己曾经拥有的知识和话语权力,他们不得不对诸如生活格调这类会令他们“迷失”的事物展开批判。对于这样一个正在逐渐“边缘化”的知识群体,我想再说几句话。

  1. 知识分子悖论

今天,中国的知识分子群正面临最严峻的挑战,其生活形态和社会定位充满悖论。一方面,知识分子群体成为一个不确定的阶层。新的社会分层使知识分子的社会等级充满变数,他们在社会分层中的走向,大抵取决于其知识转化为社会影响力和生存手段的能力。

其次,在这一深刻的历史转型时期,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开始由过去的单一形态走向多元,若干不同的社会思潮将他们分化为不同甚至相互敌对的阵营,贴上了如“新权威主义”、“制度创新派”、“新儒家”、“民族主义”、“后现代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环境主义”、“女权主义”、“市场主义”等标签。这些标签的使用,显然有其现实理论立场的来源。

再者,大多数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陈旧,过去多年的无效训练难以转化为改善生存的手段,更不足以应付知识更新的挑战,无法适应从前现代社会② 向市场经济和后工业化社会转型的现实。因此,由于社会发展的曲折轨迹和方向,多数知识分子从20世纪80年代社会变革推动者的位置上退下来,回到他们惟一熟悉的传统立场上来。虽然他们希望继续扮演“为民代言者”的角色,但由于持续的边缘化,逐渐失去了观察、体验和判断社会现实的语境。他们的立场固然多从“劳苦大众”的利益出发,但如果语境错位,则不但无法解释和实践历史变革,而且很容易陷入历史的诡吊。举例说,在纳粹法西斯统治德国时期讨论犹太人的“不良”商业行为,就是忽视价值立场和道德底线的做法,即便冠以“学术研究”的名义,其动机仍然十分可疑,即使不是助纣为虐,至少也是极端缺乏良知和人道主义责任。

事实上,“代言人”总是倾向于成为“指导者”。一有机会,“代言人”就打算指导别人的阅读,仿佛读者缺少起码的文化常识,如果没有他们的指导,即使像盆栽柑橘树在广东不说明等级这样的文化差异,人们也会搞不清楚,非得他们来指点迷津。在一个多元化发展的社会里,当人们有权选择自己的价值取向时,这类“指导”就会显得既多余又滑稽。

  1. 也谈“炒冷饭”

既然林文把《格调》一书定位为“西餐炒冷饭”,作为译者,我想沿着林文的思路梳理一下这一说法。

如果说译介西方著作应被称作“炒冷饭”,则自严复翻译《天演论》始的一切引进西方思想的努力均可被称为“炒冷饭”。所谓“冷”者,意思可能是说某一思想或理论已经在西方不时髦了,却又被引进到中国来,实在有辱国人的智力。言外之意是“热饭”可炒,“冷饭”还是留给西方人自己去慢慢吃吧。

若按此分析,便有三个问题需要讨论:一、引进西方思想是否是“炒冷饭”;二、何为“冷饭”何为“热饭”,标准如何定;三、是否只有“热饭”可炒而“冷饭”不可炒。

对于第一个问题,只要具有常识判断能力的人就可以回答,因为中国正是在引进和借鉴西方思想的过程中,开始自己的启蒙和现代性进程的。没有西方思潮的“东渐”,中国仍会在闭关锁国的黑暗笼罩之中沉睡。

第二个问题则相当关键。一百年来,中国对引进“西学”的选择充满血腥的斗争,恰恰因为有此排他性的“冷饭”和“热饭”之分。认为某一理论“热饭”者,便很容易将其视为惟一“真理”,对其他西方思想尽数排斥。而其判断标准,似乎只有一条,即能否为实现其一己的政治目的所用。不能为其所用者,一概作为“冷饭”扫荡之,绝不容许“败坏”国人的精神。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这一习惯仍然未改,即使是一本谈论生活格调与社会等级关系的书,也未能幸免被斥为“冷饭”的命运。

第三个问题最说明价值取向。我以为,有些被视作“冷饭”的东西恰恰是西方文化中的精华,只有不断地“炒”才能使其价值彰显出来。

这篇序言本不欲讨论严肃问题,然而“生活格调”引发的“等级”和“品味”大争论,实在让人无法不“严肃”。也许只有本书作者赞赏的“另类”一族,能真正游离于种种喧嚣之外,不为等级焦虑所困扰。

书通常是给读书人看的,不读书的人有其他的消遣方式。但如果一本书内容严肃却进入了大众阅读领域,则它的话题必然与大众有关。《格调》就是这样的书,无怪书出版后引出了一大堆克隆品种,妄图靠着相似的外貌蒙骗读者的钱财。如今一切都已风平浪静,再读此书,仍有无限乐趣。于是重新修订了文字,再加上敝人一篇描写中国人生活格调的拙作,重新授权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以飨读者。

石 涛

2002年2月于北京


① 2002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编者注

② 相对开放的后现代社会而言,前现代社会较为封闭,除了社会生活,更多的是思想上的封闭。——编者注


第九篇 冲破常规的另类出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