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字数:5402

授奖词

瑞典皇家学院院士 安德斯·奥斯特林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众所周知,授予了俄罗斯作家米哈依尔·肖洛霍夫,他生于一九〇五,今年六十岁。他的童年是在顿河哥萨克地区度过的。他喜欢当地人民的特有气质和那里的茫茫原野,正是这种感情使他和这一地区结下不解之缘。他亲眼看到他的故乡经历了革命和内战的各个阶段。他在莫斯科干过一段时间的体力活儿之后,不久就专门从事写作,写出了一系列描述顿河流域战事的短篇。后来他成为写这一题材的名手。肖洛霍夫开始写作史诗性小说《静静的顿河》(一九二八——一九四〇)的第一部时,年仅二十一岁,这足以证明战争时期一代人的早熟。此书的英译名是《静静地流吧,顿河》,俄文原书名就是《静静的顿河》,然而肖洛霍夫这部杰作中写的却是风雨飘摇、动乱不宁的局面,因此,毫无疑问其中暗暗含有讽刺意味。

肖洛霍夫创作这一巨著,花费了十四年的心血。小说以悲剧性的哥萨克暴动为主线,囊括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革命、国内战争等各个时期。这一长篇巨著的几大部,是在一九二八至一九四〇年这段相当长的时间中先后发表的,受到苏联批评家的长期关注。这些批评家出于政治上的原因,很难全盘接受肖洛霍夫对待哥萨克起义、反抗中央集权这一主题的客观、求实的态度;肖洛霍夫如实地描述了哥萨克反对征服、维护独立的反抗精神,在客观上维护了这种精神,对此,批评家们也不会轻易接受。

看到小说主题引起的争议,不难断定:肖洛霍夫写这部小说,就是迈出了勇敢的一步,这一步的迈出,说明在他的创作生涯中良心已经取得了胜利。

《静静的顿河》在瑞典已经是家喻户晓,在这里作介绍似乎是多余的。这部作品以卓越的现实主义手法,描绘了哥萨克特有的性格,描绘了既是骑兵、又是农民,似乎互为水火、实则水乳交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这样一种传统性格。书中没有对任何东西进行美化。哥萨克性格中粗鲁、野蛮的一面,在书中也详尽无遗地表现出来,毫不掩盖,毫不矫饰,但与此同时,又能感觉出作者对人的一切的尊重。肖洛霍夫无疑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但是他不在书中进行任何意识形态方面的说教。我们看到,他写的战争血泪斑斑,然而是一幅笔力雄浑、气势磅礴的画卷。

哥萨克格里高力一再地从红军倒向白军、被迫违心地进行拼搏,这种拼搏以绝望告终,他既是英雄,又是受难者。他所继承的荣誉观念经受了最严峻的考验。他被历史的必然所击败,历史的必然在这里起了与古典文学中复仇女神一样的作用。然而,我们却同情格里高力,也同情两位令人难忘的女性:他的妻子娜塔莉亚和他的情人阿克西妮亚。她俩都因为他而遭受灾难。最后,他用马刀挖坟,埋葬了阿克西妮亚,回到自己村子里的时候,已经满头白发,除了一个年幼的儿子以外,他这一生中的一切都丧失了。

书中的人物或者置身于人与人的关系中,或者活跃在战争风云中,而在整个人物画廊的背景上,展开的是一幅绚丽多彩、气象万千的乌克兰风景画:变化多端的草原四季风光,村庄周围草香四溢的牧场和吃草的马群,随风起伏的青草,陡立的河岸和河水永不停息的歌唱。肖洛霍夫永不厌倦地描绘着俄罗斯的大草原。有时候,他会中断故事的叙述,来倾吐自己的赞赏之情:“低低的顿河天空下的故乡草原呀!一道道的干沟,一条条的红土崖,一望无际的羽茅草,夹杂着斑斑点点、长了草的马蹄印子,一座座古冢静穆无声,珍藏着哥萨克往日的光荣……顿河草原呀,哥萨克的鲜血浇灌过的草原,我向你深深地鞠躬,像儿子对母亲一样吻你那没有开垦过的土地!”

可以说,肖洛霍夫在艺术创作中并没有什么创新,他用的是使用已久的现实主义手法,这一手法同后来小说创作艺术中出现的一些模式相比,也许会显得简单而质朴。但是,这一主题确实无法用其他手法来表现。他的波澜壮阔、洋洋洒洒的如潮之笔,使《静静的顿河》成为一部名副其实的“长河小说”。

肖洛霍夫后来的作品《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九三二、一九五九),是一部描写强制性集体化和介绍集体农庄的小说,显示了肖洛霍夫喜爱充满喜剧色彩和富有同情心的人物,这部小说也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但毫无疑问,仅凭《静静的顿河》这部作品,肖洛霍夫获得这一奖赏就当之无愧。直到今天才享受这一荣誉,实在过晚了。但令人高兴的是,我们终于将当代一位最杰出的作家的名字列入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的名册。

瑞典皇家学院赞同这一评选决定时,指出了“肖洛霍夫在描写俄罗斯人民生活中一个历史阶段的顿河史诗中所表现的艺术力量和正直”。

先生,这一奖赏是褒奖正直和表示感谢,感谢您对当代俄罗斯文学的重大贡献,在我国和在全世界都十分清楚这一贡献。请允许我代表瑞典皇家学院向您表示祝贺,并请您接受国王圣驾颁发的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受奖演说

米哈依尔·肖洛霍夫

在这隆重的大会上,我认为应当有幸再一次向授予我诺贝尔奖金的瑞典皇家学院表示感谢。

我已经有机会公开表示过,我对此感到高兴,不仅仅是因为,我在事业上的成就和我在文学创作中的特点得到国际上的承认,我还因为这一奖金授予了一个苏联俄罗斯作家而感到自豪。我在这里代表的是我的祖国的广大的作家队伍。

我已经说过,我还感到高兴的是,这种奖赏又是对长篇小说体裁的一种间接的肯定。近来常常可以听到一些实在使我吃惊的言论,这些言论说长篇小说的形式已经过时了,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了。其实,只有通过长篇小说,才能最全面地概括现实世界,并将自己对现实、对现实中的迫切问题的态度以及同道者的态度表现出来。

可以说,长篇小说最能够使人深刻地认识我们周围广大的现实,而不是叫人把自己的小“我”想象成世界的中心。这种体裁实质上是现实主义艺术家最广阔的活动场地。许多新的艺术流派都不赞成现实主义,说现实主义似乎已经不适用了。我不怕有人指责我保守,现在声明,我坚持相反的观点,我是坚决拥护现实主义艺术的。

现在常常谈到所谓文学的先锋派,认为这主要是在形式方面的最时髦的尝试。依我看,真正的先锋乃是那些在自己的作品中揭示出代表当代生活特征的新内容的艺术家们。整个现实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小说,扎根于过去艺术大师们的艺术经验,但是在发展中却获得了在实质上很新的、深刻的当代特点。

我说的现实主义,包含革新现实、改造现实以造福人类的思想在内。当然,我说的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现在叫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其特点是,所反映的世界观,不是消极的,不是脱离现实的,而是号召人们为人类进步而奋斗,指出千百万人向往的目标是可能达到的,并为千百万人照亮奋斗的道路。

人类不像飞出地球引力以外的宇航员那样,成为一个个在失重状态下飘浮着的个人和个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服从地球的支配,正如福音书上说的,我们天天有关心的事,天天有操心事和要求,还有对美好的明天的希望。地球上广大的居民阶层都有一致的愿望和共同的利益,共同的利益使人联合的可能性,远远超过分裂的可能性。

用自己的手和脑创作一切的人,就是劳动的人。我也和许多作家一样,认为能够不受任何限制地用自己的笔为劳动人民服务,这是自己的崇高荣誉和崇高自由。

一切都从这一点出发。对于我这个苏联作家来说,一个艺术家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如何,结论只能从这一点去考虑。

我们生活在不太平的年代,但是地球上没有一个民族希望有战争。有一种势力,想把整个整个的民族投入战火。战争的灰烬,第二次世界大战漫天大火的灰烬,怎能不撞击一个作家的心灵?一个正直的作家,怎能不反对那些妄图让人类自我毁灭的人?

一个艺术家,如果认为自己不是脱离乱世、不问人间疾苦、高踞于奥林波斯山上的神仙,而是人民的儿子、人类的一个小分子的话,那他的使命是什么,他的任务是怎样的呢?

要诚恳地向读者说话;要向人说实话,实话有时候是冷酷的,但总是勇敢的;要增强人们心中的信念,使人们相信未来,相信自己有力量创造未来。要做为世界和平而奋斗的战士,并要用自己的语言在影响所及的地方培养这样的战士。要使人们团结在人类正常的、高尚的追求进步的愿望之中。艺术具有影响人的智慧和心灵的强大力量。我以为,那些运用这种力量去创造人的心灵美、去为人类造福的人,才有资格称为艺术家。

我国人民在自己的历史道路上前进,走的不是平常的道路,这是生活的开拓者和先驱者走的路。我一直认为,我这个作家的任务是,以我过去写的和今后写的一切,贡献给这样的劳动人民、从事建设的人民、英雄的人民,因为这样的人民不侵犯任何人,但是一向能够庄严地捍卫自己的创造的成果,捍卫自己的自由和荣誉,捍卫按照自己的选择建设自己的未来的权利。

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帮助人变得更好,心灵更纯洁,能唤起对人的爱,唤起积极为人道主义和人类进步的理想而奋斗的愿望。如果我在某种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我就是幸福的。

我感谢这个大厅里所有的人,感谢因为我获得诺贝尔奖金所有向我表示祝贺和道喜的人。

[1]沙米尔:十九世纪高加索山民宗教民族主义战争的首领。

[2]两寸马即高两俄尺零两俄寸的马。哥萨克参加沙皇军队,必须自带马匹,马的高度不得低于两俄尺零半俄寸。——作者注

[3]阿塔曼:帝俄时代,哥萨克中所选出的各级长官都这样称呼。顿河军区的长官就叫军区阿塔曼,各镇的长官就叫镇阿塔曼,哥萨克军队出征时要选举特别的阿塔曼,叫出征阿塔曼。从广义上来说,这个词的意思就是首领。随着顿河哥萨克的独立性完全丧失,所有哥萨克军队的阿塔曼这一称号已经归皇位继承人所有了;实际上哥萨克军队都是由派任的阿塔曼在领导了。——作者注译者按:后文中“阿塔曼”这个词将根据具体情况译为“村长”、“乡长”、“将军”等。

[4]霍派尔河是顿河左边的支流,旗尔河是顿河右边的支流。——原注

[5]俄罗斯风俗:结婚时喊“苦”,就是要求新郎新娘接吻。

[6]谢廖什卡是谢尔盖的卑称,谢尔盖·普拉托诺维奇是尊称。

[7]扑克牌里的“J”。这是形容此人的身形的。

[8]沃洛佳是符拉季米尔的爱称。

[9]“爸爸奇卡”是“爸爸”的亲昵叫法。孩子们受他的影响,“ч”音也发不准,所以叫成了“爸爸次卡”。店伙们叫他“擦擦”,也是讥笑他发音不准。

[10]伊丽莎白·谢尔盖耶芙娜是丽莎的尊称。

[11]德米特里是米佳的尊称。

[12]一圈等于四公顷。——作者注

[13]塔甫里亚人是指那些遵照叶卡捷琳娜二世命令,从克里米亚(即塔甫里亚)附近的南部地区迁移到顿河流域的乌克兰人的后代。——作者注

[14]这里是指十九世纪。

[15]柳树节是复活节前的一个星期日。

[16]罗兹是波兰的一个重要城市。

[17]“咕咕村”是鞑靼村的别名。“咕咕”是布谷鸟的叫声。

[18]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诨名:维奥申乡的诨名就叫“公狗”。——作者注

[19]叶兰乡别名“山羊乡”。

[20]德语:我的天啊。

[21]阿尔齐巴舍夫(一八七八——一九二七),俄国“颓废派”作家。

[22]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一句。

[23]达吉雅娜是《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女主人公。她的丈夫是一位老将军。

[24]罗西人就是加里西亚的乌克兰人,现在通称西乌克兰人。

[25]魏列萨耶夫(一八六七——一九四五):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医生日记》是他的代表作,里面描写了官场的腐败情形。

[26]“投帽御敌”是一句成语。表示人多势大,可以压倒敌人。有一点像中文成语“投鞭断流”。

[27]德米特里·顿斯柯依,十四世纪战功赫赫的莫斯科大公。因为加尔梅柯夫向往古代战争,所以这样戏称他。

[28]以上两段译文摘自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二年版《列宁选集》第二卷,六五九——六六〇页。

[29]有人对尤利·恺撒(公元前二世纪罗马的独裁者)的妻子的品行表示怀疑,恺撒回答说:“恺撒的妻子——是不容怀疑的。”这话后来成为谚语。李斯特尼次基引用这话来做比喻。——作者注

[30]原文是德文。以后凡遇到德文,直接译成中文,不再加注。

[31]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一八五六——一九二九):大公,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就担任俄军最高司令官。国内战争时期逃亡国外。他在国外受到弗兰格尔和大部分保皇党的支持,成为觊觎俄国皇位的“复辟者”之一。——作者注

[32]萨克森人,俄国人对德国东部一些州的居民的称呼。

[33]德国人这样称呼哥萨克。

[34]潘捷莱蒙是潘捷莱的全称。

[35]梅列日柯夫斯基(一八六五——一九四一),俄国白银时代作家,十月革命后流亡国外。

[36]意思是说:彼此休戚相关。

[37]“贵妇人”是马的名字。

[38]福列杰里克斯伯爵是沙皇的宫内大臣。——作者注

[39]一九一七年旧历七月三日和五日,工人和士兵曾经在彼得格勒举行反临时政府的示威运动。

[40]一九一七年三月一日,彼得格勒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在革命群众的推动下发布了“第一号命令”。命令宣布:在军队中通过选举成立各级组织,并由这些组织对旧沙俄军官实行监督。——作者注

[41]《战地真理报》是布尔什维克的战地报纸。——作者注

[42]阿丽萨就是亚历山德拉·菲多罗芙娜皇后,尼古拉二世的妻子。入宫前是阿丽萨·盖辛斯卡娅郡主。——作者注

[43]“子虚乌有的”这个词儿可能是错译的。

[44]此处可能有错。

[45]“克伦卡”,克伦斯基临时政府发行的纸币,有二十卢布的和四十卢布的。

[46]拉达,是一九一七——一九一九年乌克兰反革命组织的中央机关。

[47]“五号”,参加立宪会议选举的布尔什维克候选人名单的号数。——作者注

[48]贺里斯托什卡是贺里散福的小称。

[49]反革命的立宪民主党又叫“人民自由党”。——作者注

[50]西维尔司原为帝俄军队的步兵准尉,布尔什维克,一九一七年担任《战地真理报》主编。是乌克兰和顿河地区对白卫军和外国干涉者进行武装斗争的领导人之一。一九一八年十二月受重伤而死。——作者注

[51]苏维埃政府决定自一九一八年二月十四日起实行新历。本书以后提到的日期都是新历的日期。——作者注

[52]峨尔峨他:耶路撒冷旁边的一座小山。耶稣就是在这里被钉死的。

[53]“俄罗斯民族团”是沙皇俄罗斯时代由黑帮分子组成的一个狂热的保皇团体。该团体进行反犹太人的宣传,残酷地迫害犹太人,杀害持不同政见者,接受政府大量的津贴。——原注

[54]阿尼卡:俄罗斯古代民间诗歌中的英雄,自不量力,向死神挑战,结果自取灭亡。

[55]科尔尼洛夫一伙把他们从罗斯托夫往库班撤退称为“冰上行军”。——作者注

[56]廖丽娅是奥丽加的爱称。

[57]这是勃洛克的诗《美丽的陌生女郎》中的一节。

[58]拉撒路的故事见《新约全书》中《约翰福音》第十一章。拉撒路死后四天,耶稣又使他复活。

[59]司捷潘的昵称。

[60]这是俄译《国际歌》中的一句。

[61]《圣经》故事:青年大卫同巨人歌利亚决斗,大卫胜,为犹太王。

[62]果戈理小说《塔拉斯·布尔巴》里的主人公。这里说成是普希金小说里的人物,是表示写信人的无知。

[63]吉克维捷·瓦西里·伊西多洛维奇(一八九四——一九一九)是革命家,布尔什维克,师长,国内战争中的英雄。一九一九年二月十一日,在作战中牺牲。——作者注

[64]烤公鸡是白党对红军的诬蔑,因为烤公鸡是红的。

[65]本应是“潘捷莱耶维奇”,这里少一个“耶”,因为讲话人语速快时,常常会“吃”掉个把音。

[66]引自《圣经·旧约全书·耶利米书》第五十章第二、三节。

[67]同上第四、六节。

[68]同上第六、七节。

[69]同上第七、八、九、十、十一节。

[70]引自《圣经·旧约全书·耶利米书》第五十章第十一、十二、十三节。

[71]见《圣经·新约全书·路加福音》第六章第三十一节。

[72]见《圣经·旧约全书·耶利米书》第九章第十五、十六节

[73]见《圣经·旧约全书·以赛亚书》第六十六章第二十四节。

[74]上文中说杜达列夫是第四团团长,此处又说是第二团团长,显然有误。原文各种版本都是这样。

[75]白军把南方的红军游击队叫做“绿军”。

[76]政治局——这里指的是一九二〇——一九二一年间肃反委员会的州或县的工作机关。——作者注

[77]俄文里的锤子和镰刀分别是молот和сéрп,如果倒过来连着念,就成了прéстолом,意为“皇帝登基”。

[78]萨什卡是亚历山大的爱称。


十八这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