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戒(岛崎藤村) - 陈德文译
第一章
一
二
三
四
第二章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第三章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第四章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第五章
一
二
三
四
第六章
一
二
三
四
第七章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第八章
一
二
三
四
第九章
一
二
三
四
第十章
一
二
三
四
第十一章
一
二
三
四
第十二章
一
二
三
四
五
第十三章
一
二
三
四
第十四章
一
二
三
四
第十五章
一
二
三
四
五
第十六章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第十七章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第十八章
一
二
三
四
五
第十九章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第二十章
一
二
三
四
第二十一章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第二十二章
一
二
三
四
五
第二十三章
一
二
三
四
島崎藤村
破戒
根据日本新潮社一九七八年版翻译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破戒/(日)岛崎藤村著;陈德文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
ISBN 978-7-02-016947-4
Ⅰ.①破… Ⅱ.①岛…②陈… Ⅲ.①长篇小说—日本—现代 Ⅳ.①I313.4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1)第241428号
责任编辑 陈旻
装帧设计 刘静
责任印制 王重艺
出版发行 人民文学出版社
社 址 北京市朝内大街166号
邮政编码 100705
印 刷 河北新华第一印刷有限责任公司
经 销 全国新华书店等
字 数 199千字
开 本 850毫米×1168毫米 1/32
印 张 9.875 插页3
印 数 1—4000
版 次 2008年4月北京第1版
印 次 2022年2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978-7-02-016947-4
定 价 69.00元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图书销售中心调换。电话:010-65233595
文前插图
岛崎藤村
出版说明
人民文学出版社自一九五一年成立起,就承担起向中国读者介绍优秀外国文学作品的重任。一九五八年,中宣部指示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筹组编委会,组织朱光潜、冯至、戈宝权、叶水夫等三十余位外国文学权威专家,编选三套丛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丛书”“外国古典文艺理论丛书”“外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与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根据“一流的原著、一流的译本、一流的译者”的原则进行翻译和出版工作。一九六四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成立,是中国外国文学的最高研究机构,一九七八年,“外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更名为“外国文学名著丛书”,至二〇〇〇年完成。这是新中国第一套系统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的大型丛书,是外国文学名著翻译的奠基性工程,其作品之多、质量之精、跨度之大,至今仍是中国外国文学出版史上之最,体现了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界、翻译界和出版界的最高水平。
历经半个多世纪,“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在中国读者中依然以系统性、权威性与普及性著称,但由于时代久远,许多图书在市场上已难见踪影,甚至成为收藏对象,稀缺品种更是一书难求。在中国读者阅读力持续增强的二十一世纪,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空前频繁的新时代,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再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合作,以“网罗经典,格高意远,本色传承”为出发点,优中选优,推陈出新,出版新版“外国文学名著丛书”。
值此新版“外国文学名著丛书”面世之际,人民文学出版社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谨向为本丛书做出卓越贡献的翻译家们和热爱外国文学名著的广大读者致以崇高敬意!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编委会
二〇一九年三月
编委会名单
(以姓氏笔画为序)
1958—1966
卞之琳 戈宝权 叶水夫 包文棣 冯 至 田德望
朱光潜 孙家晋 孙绳武 陈占元 杨季康 杨周翰
杨宪益 李健吾 罗大冈 金克木 郑效洵 季羡林
闻家驷 钱学熙 钱锺书 楼适夷 蒯斯曛 蔡仪
1978—2001
卞之琳 巴金 戈宝权 叶水夫 包文棣 卢永福
冯至 田德望 叶麟鎏 朱光潜 朱虹 孙家晋
孙绳武 陈占元 张羽 陈冰夷 杨季康 杨周翰
杨宪益 李健吾 陈燊 罗大冈 金克木 郑效洵
季羡林 姚见 骆兆添 闻家驷 赵家璧 秦顺新
钱锺书 绿原 蒋路 董衡巽 楼适夷 蒯斯曛
蔡仪
2019— 王焕生 刘文飞 任吉生 刘建 许金龙 李永平
陈众议 肖丽媛 吴岳添 陆建德 赵白生 高兴
秦顺新 聂震宁 臧永清
译本序
本书作者岛崎藤村(1872—1943),原名岛崎春树,出生于长野县西筑摩郡(后改为木曾郡,今属岐阜县中津川市)山口村马笼。这里是南信州一个贫瘠的山乡,藤村晚年在长篇小说《黎明前》,曾对故乡的地理环境作过如下的描写:
木曾路全都在山里,有的地方是峭拔凌厉的悬崖;有的地方是紧临数丈深渊的木曾川岸;有的地方又是山路萦回的峡谷隘口。一条道路贯穿着这片幽深的森林地带。
从东部边境的樱泽,到西部边境的十曲山口,木曾十一座驿站沿着这条公路的两边绵延八十八公里,分布在这条长长的溪谷之间。
岛崎家族是历代的“庄屋”(一村之长),又兼做“本阵”(诸侯赴江户朝见将军时途中停宿的驿站)和“问屋”(批发商)。藤村的父亲正树是本族的第十七代“当主”(首领),国学家平田笃胤的忠实信徒,在当地有着绝对的权力和威望。
藤村在家乡从小受过严格的封建式的家庭教育,十岁时随长兄步行到东京求学,十九岁从明治学院毕业后,度过一段恋爱和漂泊的生活。一八九三年,同诗人北村透谷等共同发起创立青年文学社团——“文学界”,写作浪漫主义诗歌,出版诗集《嫩菜集》,成为日本现代诗歌运动的奠基者。
一八九九年,二十七岁的岛崎藤村,应恩师木村熊二之邀,到信州高原古城小诸出任小诸义塾的国语和英文教员,一直到一九〇六年为止。藤村在小诸生活的七年间,是由诗歌转向散文和小说创作的时代,也是从浪漫主义走向现实主义的重要时期。他在这里完成了散文随笔集《千曲川风情》(一译《千曲川素描》)的写作,更重要的是创作在日本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长篇小说《破戒》。
《破戒》描写了信州饭山小学校的部落民出身的青年教师濑川丑松,遵从父亲的遗言,决心终生隐瞒自己真实的出身而不暴露,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矛盾和苦闷,陷入不能自拔的悲剧之中。这种悲剧产生的根源,当然是来自日本社会中残存的野蛮的身份制度和人们旧的传统道德习惯。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开始走向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日俄战争的胜利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近代国家初具规模。然而由于社会改革的不彻底,封建主义残余势力依然十分顽固,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发达,实际上是建立在国民大众尤其是农民的贫困和落后之上的。维新时代虽然从法律上废除了不平等制度和非人的差别待遇,然而,部落民群众遭受贱视的历史并没有结束,相反,他们的社会地位却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的解决。小说中主人公的父亲临终时再三叮嘱儿子要隐瞒自己的身份,就是慑于这种强大的社会压力,为了保全儿子身家性命而立下的戒律。起先,丑松也想遵从父命,为在社会上争得一块立足之地而将真实的出身隐瞒下去。但是,后来他遇到了猪子莲太郎,在这位前辈的著作与行动的感召下,觉悟到“既然同样是人,那就没有光是自己这一族人受鄙视的道理”,他决定“破戒”,同封建恶习和差别制度进行战斗。
然而,丑松一旦举起反抗的旗帜,立即陷入了所谓“觉醒者的自我苦恼”之中。社会上反动势力的压迫和内心不可克服的矛盾,使他不得不卑屈地作了妥协,跪在自己的学生和同僚面前告白求饶。最后,丑松只得向黑暗势力低头,同自己的恋人告别,到得克萨斯垦荒去了。
明治三十八年(1905)四月,藤村携带着《破戒》的草稿,带领妻儿来到东京,租住于西大久保一座新建的公寓里。此后,不幸接二连三降临到他的头上。为了完成《破戒》的写作,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到东京后的第一周里,三女缝子病死,翌年四月,次女孝子、六月,长女绿子相继夭亡。这期间,妻子冬子因营养不良患了夜盲症。后来他在短文《萌芽》中沉痛地写道:“我想,我为什么要携家带口从山上搬到这片新开辟的土地上来呢?我深深感到我的努力白费了,感到事业的空虚。我一边眺望一边想:‘新芽就要干枯了。’……”
然而,这种悲惨的牺牲却换来了文学事业的成功。明治三十八年(1905)十一月二十八日,长达五百三十五页稿纸的《破戒》完成了。后来,志贺直哉曾对这部小说做过如下的评判:
现在看来,二十多年前,岛崎藤村写作《破戒》的时候,不管做出多大的牺牲,他都决心完成这项工作。他尽可能节衣缩食,家属为此营养不良,几个女儿也相继死去。我读到这里十分生气。我不想评价《破戒》是否值得他做出这般牺牲。几个女儿为此而死,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这不是《破戒》能不能完成的问题。
明治三十九年(1906)三月二十五日,《破戒》作为《绿荫丛书·第一部》在神田街的上田屋发售。此书的出版在文坛内外引起极大反响,初版一千五百部很快售完,接着又增印了一千五百部。与此同时,《早稻田文学》等报纸杂志发表评论文章,伊井蓉峰一座剧团将此小说改编成戏剧,在真砂座剧场上演,由著名导演小山内薰执导。这时,藤村不但确立了自己小说家的地位,而且对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破戒》这一作品被推崇为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纪念碑式的杰作。
在日本近现代文学史上,岛崎藤村虽然属于自然主义文学流派的作家,但他基本的创作倾向是现实主义的。他身经明治、大正、昭和三个时期,由早期的浪漫主义诗人,逐渐成长为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一生留下了数量众多的诗歌、散文、短中长篇小说和童话、杂感等作品,是日本现代作家中最为多产的一位。
岛崎藤村将文学和生活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运用文学的手法表现了他的人生,倾吐了他的感情。他自始至终置身于生活的洪流里,用笔墨记述了自己的苦乐悲辛,把自己的精神世界毫无遮掩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岛崎藤村对生活,对读者有着十分火热的内心,十分忠诚的灵魂,现实中的一切善恶美丑,在他的笔下一一自然显现出来,没有经过任何的伪装和修饰。从这一点上说,藤村文学是最诚实的文学。这也许就是作家能够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依然享有崇高的声望、拥有众多的读者的根本原因吧。
和岛崎藤村同时代而早于藤村去世的一些作家,如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等人,也都以各自卓著的文学成就屹立于现代文坛之上,但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像藤村那样,将自己的整个生涯全部融入文学活动,紧紧合着时代的步伐,使自己的呼吸时时顺应着历史的脉动,将自己的感情完全投进纷乱的生活,同现实中的人物事件化为一体。尽管他们都是天才的作家,他们的功绩和影响不一定就在藤村之下,有的甚至超过了藤村。
就拿夏目漱石和岛崎藤村相比吧。夏目漱石虽然不是贵族出身,但他从小生活在江户,受到了资产阶级各种思想和习俗的熏染,具有“江户哥儿”的机敏和睿智;而岛崎藤村虽然出身于没落的大家族,但处于自然条件恶劣、民众生活穷困的山间地带,他在清寒贫苦的环境中长大成人,同下层庶民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朴实的山乡平民的性格。夏目漱石比较系统地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东京大学毕业后又留校担任英语和国文教员,其后又当过《朝日新闻》的记者,并留学英国三年,同上流社会的人士接触较多,思想感情有许多共同之处。而岛崎藤村没有受过系统的由小学而中学而大学的学校教育,他从明治学院毕业后即留校教书,后来又辗转到仙台、小诸等地,始终未能跨进大学的门槛。比起名学者名教授的夏目漱石来说,岛崎藤村只能算是一个清贫的书生、漂泊的诗人、满怀忧患的小说家。在文学创作上,夏目漱石始终是一个清醒的旁观者,他以“冷眼向洋看世界”的态度,高踞于现实生活的海岸上,用他睿智的头脑和富有灵气的笔墨,描写社会,指点人生,评判善恶美丑。岛崎藤村却不是这样,他与其说是一个生活的表现者,毋宁说是一个生活的实践者。他首先是一个社会生活的参与者,其次才是一名文学家。他的全部文学活动,都没有把自己同社会生活游离开来,相反,他的诗、小说和散文随笔等无不把自己投入生活的洪流,其中一部分就是他本人生命的记录,精神的写照。在藤村笔下时时晃动着的人物,大都是作家本人、家族成员或者周围的亲戚、朋友、同僚的化身。从这一点上说,岛崎藤村是一个热心的自我表现者,一个痴迷的追求者和探索者。还有,夏目漱石除了从事文学创作之外,他同时又是一位学者和教育家。他学识博洽,社交广泛,培养了众多的后进人才,拥有一批新秀弟子,形成了声名显赫的文学上的“漱石山脉”。而岛崎藤村除了进行文学创作之外,拒绝其他社交活动,也没有致力于培养文学新人,和上层社会保持着距离。他虽然富有聪明睿智的头脑,但他不是文学天才,他的成就和影响来自他对现实生活和文学事业的极端忠诚和热爱,来自始终一贯锲而不舍的意志和力量。
岛崎藤村一生只来过中国一次,他同中国现代作家的交往也只限于和周作人、钱稻孙、徐耀辰等少数人的一两次会面(参见周作人《岛崎藤村先生》一文)。在他的著述中,除了鲁迅之外,未见提及过其他任何现代中国作家。
藤村一九三六年底到翌年初,在赴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世界笔会大会回国途中,经过上海,曾在北四川路的内山书店小坐,对不久前新逝的鲁迅先生寄寓了深切的缅怀之情,他在《鲁迅的话》一文中写道:
寂寞的人,鲁迅。我在上海一家常为鲁迅寄寓的U书店的一隅,坐在他生前经常坐着的旧藤椅上,以消歇旅途的疲劳。……到达上海最使我感兴趣的就是倾听这位中国的老朋友U君讲述鲁迅的故事。据说鲁迅晚年经常到这家书店来。我甚至感觉出了他的体温依然存留在这把古老的藤椅上。
一九五四年和一九五八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首先出版了由其翻译的《破戒》,这似乎是国内最早的中文译本。一九五五年,平明出版社和上海文艺出版社分别出版了平白和白云的译本。
一九七八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约我和柯毅文重译《破戒》,我们商定分工合作,我译第一章到第十章,并担任《序言》的写作;柯译第十一章到二十三章。一九八二年,小说出版时,决定仍然使用刘振瀛先生为原译本所作的《序言》,这就是社会上通行的所谓“网格本”。一九九七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将《破戒》和原来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家》两书合成一本,作为世界文学名著文库再版,改由文洁若先生作序。二〇〇七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再次出版《破戒》,鉴于原译作存在一些讹误和缺憾,这次再版是修正错误、弥补不足的好机会。但是,柯毅文先生已辞世多年,他原来担当的后半部分译作,已无法进行审订。经协商,我除了将自己原来译的前十章加以修订之外,再将第十一章至第二十三章重新译出。这样做,一方面既订正了原版译文中的错讹和不足,又使全书译文的语言文字风格更加趋于一致。
当然,这不等于说目前这个译本已经臻于完美,它或许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之处,这些只能有待读者朋友的批评指正了。
最后,我要感谢日本长野县小诸市原市长盐川忠巳先生和小诸市教育长小山纪夫先生对新译版《破戒》的关怀和协力。感谢原小诸高原美术馆馆长、画家田牛良则先生为本书制作了精美插图。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各位编者为本书的筹划、编排、出版付出的辛勤劳动。
陈德文
二〇〇七年八月初秋记于
日本爱知县春日井寓所
这是第一篇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