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蒙菲郿的用水问题

字数:1830

蒙菲郿位于利夫里和晒勒之间,坐落在分开乌尔克运河和马恩河的高地南麓边缘。如今,那里已经成为相当大的市镇,一座一座白墙别墅是终年的点缀,星期日更添兴高采烈前来游玩的士绅。一八二三年那时候,蒙菲郿还没有这么多白房子,也没有这么多喜气洋洋的士绅,那不过是一个林木环绕的村庄,只有零星几座别墅,从那气派,从那盘花的铁栏杆的阳台,从那小块玻璃在关闭的白窗板上映出深浅不同绿色的长窗,可以看出那是上个世纪遗留下来的建筑。然而,蒙菲郿照旧还是个村子,还没有被歇业的商贾和游憩的雅士们发现。但那的确是一片景色宜人的幽境,远离交通要道,物价低廉,人们过着丰衣足食的乡野生活。惟一不足之处是地势较高,缺乏水源。

取水要走很长一段路。靠近加尼那边的村头,要到树林中优美的水塘取水;以教堂为中心的村子另一端靠近晒勒,要走一刻钟,到离晒勒大路不远的半山腰一眼小泉取水。

因此,对每家来说,打水是一件苦差使。大户人家,包括开客栈的德纳第在内的贵族阶层,往往以每桶一文钱买水;在蒙菲郿村以挑水为业的老汉,每天大约可以赚八苏钱。不过,夏季到傍晚七点钟,冬季到傍晚五点,他就收工了;天黑下来,楼下的窗板都关上之后,谁家没有水喝,自己不去打水就得干渴着。

那正是小珂赛特最怕的活儿。读者也许没有忘记那个可怜的小姑娘,记得珂赛特对德纳第夫妇有双重用处:既能向孩子的母亲要钱,又能让孩子干活。因此,在母亲完全停止寄钱之后——在前面几章已经看到她不再寄钱的原因——德纳第夫妇仍然扣留珂赛特:她在那里顶替一个女工。既是这种身份,只要没水她就得赶紧去提。孩子一想到黑灯瞎火要去山泉提水,就胆战心惊,因此,她特别留意,从不让客栈里缺水。

一八二三年过圣诞节,蒙菲郿格外热闹。初冬天气和暖,既没有上冻,也没有下雪,从巴黎来了一帮耍把戏的人,得到村长先生的许可,在村子的主街道上搭起棚子,同时又来了一帮流动商贩,同样得到允许,在教堂前广场上搭起摊棚,一直排到面包师巷;大家也许还记得,德纳第客栈就在那条巷里。这样一来,客栈和酒店都客满了,这个清静的小地方一时笼罩在热闹欢乐的气氛中。我们要忠实地叙述历史,就还应当提到一个情况。在广场上陈列的稀奇古怪的东西中,还有一个动物展览棚,里边有几个穿着破衣烂衫的小丑,不知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在一八二三年,就拿一只巴西产的凶猛的秃鹫给蒙菲郿村民观赏,而国家博物馆直至一八四五年才弄到那样的一只。那种秃鹫的眼睛恰似三色徽章,我想自然科学家称为卡拉卡拉·波利包鲁斯,属于鹰类的鹫族。村里住着几个和善的退役老军人,是波拿巴旧部,他们怀着虔敬的心情前去看那只秃鸳。几个耍把戏的人声称,三色徽章式的眼睛是独一无二的奇相,是仁慈的上帝特意造出来让他们展示的。

圣诞节那天晚上,在德纳第客栈的楼下餐厅里,不少人,有车老板和货郎,围着餐桌四五支蜡烛坐着喝酒。那间餐厅同所有酒馆餐厅一样,有餐桌,有锡酒罐、玻璃酒瓶,有人喝酒,有人抽烟,烛光昏暗,人声嘈杂。不过,一八二三年这个日期却有标志,餐桌上放着两件在有产阶级中时髦的物品:一个万花筒和一盏亮晶晶的白铁灯。德纳第老婆正看着明亮的炊火上做的晚餐;德纳第老公正陪客人饮酒,谈论政治。

主要的政治话题是西班牙战争和昂古莱姆公爵,此外,在喧嚣声中,也能听到纯粹地方问题的议论。例如:

“在南泰尔和苏雷纳一带,酒产量很高。原指望产十桶的,却有十二桶。榨出来的葡萄汁特别多。”“葡萄恐怕没有熟吧?”“那地方,葡萄不能等熟了再收。等熟了才收,酿出的酒一打春就黏稠了。”“这么说,那是很淡的酒了?”“比这地方的酒还淡呢。葡萄还青的时候就收。”

等等……

再如,一个磨坊主嚷道:

“口袋里的东西,我们能管得了吗?里面净是杂质,我们哪有闲工夫挑出去,不管什么黑麦草籽、空壳、麦仙翁籽、大麻籽、加食草籽、野豌豆籽、山萝花籽,也不管许多别的什么杂草籽,全都倒进磨里;这还不算,有些地方的小麦,尤其布列塔尼产的麦子,掺进大量石子儿。我可不爱磨布列塔尼小麦,就像锯工不愿锯有钉子的木头一样。您想想,磨出来的是什么灰渣子。等到吃的时候,都说面粉不好。没道理。出那种面粉,不是我们的过错。”

在两个窗户之间,有个割草工跟一个农场主坐在一起,正在估价来春草场的活儿,割草工说:

“草湿点儿绝没有坏处,反而好割。露水有好处。先生,没关系,您那草还嫩着呢,不好割,刀一下去,草就打弯儿。”

等等……

珂赛特待在老地方,坐在炉灶旁边菜案下面的横木上。她的衣衫破烂,光脚穿着木鞋,借着炉火光在给德纳第女儿织袜子。一只猫崽儿在椅子下玩耍;隔壁房间传出两个孩子清脆的说笑声:那是爱波妮和阿兹玛。

炉角的钉子上挂着掸衣鞭。

从这座房子的什么地方,不时传来一个极小孩子的哭叫声,冲破餐厅里的喧闹。那是前两年冬天,德纳第婆娘生的一个男孩,她常说:“莫名其妙,可能是天冷的缘故。”那男孩有三岁多一点儿,母亲喂他奶,却不喜爱他。等小家伙的哭闹叫人受不了的时候,德纳第就说:“你那儿子又鬼哭狼嚎了,去看看他要干什么。”孩子的母亲却回答:“管他呢!烦死我了!”而那孩子丢在黑屋子没人管,就连续号叫。


第三卷 履行对死者的诺言二 相得益彰的两副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