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译本 >
- 科学的隐忧-汪婕舒译 >
- 第3章 科学的驱动力
化简者与构造者,哪个更多?
化简者想理解这个世界的自然科学系统。构造者想用这些知识来整合新的科学领域。要想对科学生态系统有所了解,就必须了解在这二者中,谁得到的支持更多。科学界外部的世界总是认为大多数科学家都是化简者,实际上,是不是构造者的数量更多呢?想精确计算二者的数量是不可能的任务,一部分原因是每个科学家在人生中的不同时期可能受到不同问题的驱动,因此在不同的阶段可能扮演不同的角色。即使在同一个科研领域中,新的理解可能会很快带来新的实用机会。同时,反向的过程也十分常见。比方说,一个构造者式的科学领域可能不断涌现新的特征,让化简者们充满好奇,想要理解得更加透彻,从而让这个领域成了化简者的关注焦点。
有时,科学家只需读一读一项研究的摘要就能判断它属于化简式还是构造式科学,但这个任务极难被自动化。我们可以大体上假设,产业中的科学家大多是构造者,因为他们的目标是创造新产品。在不同的国家,产业科学家所占的比例也不同,在美国大约为80%,在西班牙和英国大约为35%(如图3-1所示),而在全球的比例约为61%。由此看来,似乎超过一半的科学家都是构造者。
图3-1 1990年和2010年各个国家分布在学术界(下半部分的柱状结构)和产业界(剩下的上半部分)的科学家的比例
要了解构造者究竟比化简者多多少,我们必须了解高校中化简者与构造者的构成,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种方法是,我们或许可以先记录各个院系中学术研究者的数量,然后将院系划分为化简式或构造式,再进行加总。或者,我们也可以从单个科学家出发,用他们发表论文的期刊来判断他们从事的是化简者式还是构造者式的科学(或者,他们工作的哪一部分符合化简者或构造者的标准)。但问题是,许多期刊都同时刊载化简者和构造者两种类型的“论文”(指较为简短的科学报告)。因此,我们必须想办法区分两种论文,分别探索其背后究竟是什么问题在激励和驱动着它们——是对自然世界的探索,还是新发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