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粤分裂时期孙科的“党治”主张
宁粤分裂时期,孙科发表了大量的言论,猛烈抨击蒋介石假“党治”行独裁的行径,继续发展了一九二八年创办《再造旬刊》时期的反蒋精神,并进一步阐述了他的“党治”主张。
一、抨击蒋介石歪曲“以党治国”原则,实际上是行“党专政”
孙科援引孙中山的话,强调“以党治国”,不是以党员治国,而是以党的主义——三民主义来治理国家。他说,“训政时期,国民党以党治国的一个‘训’字,即训导人民参加政治,养成人民有参政的能力”,其目的是为了向宪政阶段过渡。孙科批评蒋介石“利用训政名义”,“遂其独断专行,包办党国大权的欲望”,以军事独裁代替民主政治,不仅“对于训政时期的设施,没有一点诚意去准备”,而且处处限制人民的自由,把“以党治国”变成了“党专政”。孙科指出,“党专政是和本党以党治国的精神绝对不同的”。“党专政”是“个人主义的横暴性之尽量发展”,它的“精神是一个‘专’字,它的方法是取人民之权利而专之”,“和民主精神……自然是势不两立”,“故其结果永远是一党专政”。[20]孙科声称,任何人“要在中国政治上建筑一个地位,维持一个局面”,最重要的,即是“要确立民主基础”,而实现民主政治的关键,则在于贯彻“以党治国”的原则。
孙科指责蒋介石“违背问题民主集权制精神”,“胸襟狭隘卑鄙”,“以个人支配党,使党成为个人的工具”,把党“改成独裁制的党”和“蒋中正私人的党”。[21]其专制“比袁世凯和满清二百六十余年还有过而无不及”,使“党不成党,国不成国”。[22]他揭露蒋介石“一向胡言乱说,自称曾受问题之付托,而为党的领袖”,“此事绝对是假的”。[23]孙科指出,蒋“惟知权谋术数,武力、金钱以为万能”,[24]其“领袖”地位,全是“这几年来用阴谋暴力抢夺篡窃的结果”。[25]孙科控诉蒋介石以“武力动持”国民党中枢机构,[26]使之“不能自由行使职权”;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在蒋“淫威”下,“仅存招牌”,“对于国家大事,无一提及,所讨论者均为一种极无聊的鸡虫小事”。[27]孙科还斥责蒋介石重用亲信吏之高居要津。他说:陈果夫“原不过是交易所的伙计”,“在党内毫无历史和信仰”,却被蒋擢升。陈果夫等“排斥忠实自爱的青年同志,以金钱利䘵引诱无知无耻等为走狗的青年为其爪牙”,“利用党部干涉行政,包揽词讼”,[28]把“中国政治愈弄愈糟”。孙科斥责蒋口称三民主义,“以问题唯一信徒自居”,然而其“革命论调,实与事实背道而驰”,蒋已使“全国几乎无一片净土”,[29]“否则中国统一以后四、五年,训政早已成功了”,因此蒋介石“适为三民主义之仇敌”。[30]孙科惊呼,“今日南京的党,实系‘蒋家党’”,“中国国民党已名存实亡”,剩下的只是一个“脸黄肌瘦的躯壳”,“蒋氏已使我辈入一条不通的穷途”,“一切希望都断绝了”。[31]
二、痛斥蒋介石独裁专制使国家建设无望
孙科谴责蒋介石“是国家和平建设最大的障碍”。他说,“蒋氏在位一日,战祸一日难免,相安一时都不可能,更不必做长治久安的梦了”。[32]孙科揭露蒋自一九二八年“大权在握后”,其控制的南京财政部已整整发了“七万万”的公债,[33]除了一千万用于赈济西北的灾荒外,“其余六万万九千万元全都做了残杀同胞的战费”。[34]他斥责蒋介石“把江浙、上海等地的财源搜括净尽”。孙科说,“南京伪政府每月税收不及一千万,而每月的军饷,却曾用三千万”,所亏空的余额,“都是靠发行公债以维持”,[35]使“国家的财力亦消耗在乌烟瘴气的炮火声中”。孙科怒责道,在蒋介石“独夫统治”下,中央政府“财政更不公开,数年来于国家预算,无一公布,财政部已成为蒋氏可以‘任意攫取’的私库”。[36]
孙科痛斥蒋介石在发展经济方面,“实在绝对无一点好成绩可表现出来”。他断言,在蒋介石“专制独裁”统治下,“和平成为梦想,建设等于空言”,“中国之进步和发展,实为绝不可能”。[37]
三、指责蒋介石使国民党失去人民“信仰”
孙科声称,“国民革命运行,其始发展迅速,其原因为本党之基础,是在有民众之拥护,且具有为民众所崇信的政纲”,然而由于蒋介石已把三民主义、《建国大纲》“一概束之高阁”,“南京政府已日渐离开了民众,愈趋而愈远”。在蒋介石独裁统治下,“高压的、威胁的政治日日增加,层出不穷,驯至人民都要被禁止言论的自由和集会的自由”,老百姓“几乎无一事不受干涉”,“民众不惟没有得到革命利益,并且原日安定的局面也不能维持”。[38]因此“不独一般智识阶级离开了国民党,且城市的商人和乡村的农民对于本党都起了怀疑,甚至有了敌视的态度”。孙科说,他本人就“屡次亲闻”,“素来竭诚拥护南京政府的商人”也抱怨“南京政府实比不上孙传芳的政府”。孙科在列举了全国各阶层人民对蒋介石强烈不满的大量事实后指出,由于国民党已“丧失人心”,“腐败之极”,社会上“几年前拥护三民主义,爱护本党的那种心理消失净尽”,更有甚者,民众已视“本党的宣传,是行一种哄骗的伎俩”。虽然“我们所唱的口号”“极其漂亮”,“但所见所为事事相反”,所以全国民众“对于本党当然有了仇恨心理”。[39]“试看今日全国各大中小学,无一不拒绝蒋家的国民党分子之侵入”,“各地民众对各地党部无不怨声载道”,“党外洁身自爱的青年皆以入党为可耻,为畏途”,“至视党部为万恶之源薮”。孙科斥蒋,“简直把本党先烈以头颅碧血换来的光荣历史和民众同情都摧毁完了”,[40]声称:“蒋介石已成为全国人心之公敌”。[41]
孙科对蒋介石的抨击是尖锐和凌厉的,他站在维护国民党统治的立场,为蒋介石的种种“倒行逆施”而痛心疾首。在宁粤分裂期间,孙科对蒋介石多年的不满如大坝泄洪,全部释放出来。他用了许多诸如“专制魔皇”、“怙恶不悛的反革命”、“最鲜明的反革命东西”等词形容蒋介石。孙科甚至大骂蒋介石是一只“传染甚速的疫鼠”,呼吁全国“急扑杀之”。[42]虽然孙科与蒋介石存在尖锐矛盾,然而这只是在维护国民党统治的基础上,孙科的温和改良主义和蒋介石军事独裁主义之间的冲突,它并不能使孙科的反共态度有所改变,因此,孙科在鼓吹反蒋的同时,仍然坚持反共的立场。
孙科鼓吹粤方“非常会议”的使命,“头一个是倒蒋,第二个是剿共”。[43]他认为,“欲求中国和平统一,必先倒蒋”,“欲使中国国民党复兴”,“端在打倒蒋中正”。蒋若不倒,“全国皆亡不可”。但是,他却把共产党和蒋介石相提并论,同指为“为平统一”的障碍,而提出“讨蒋必剿共、剿共必讨蒋”的口号。[44]他声称,“救中国、求和平、求统一、从事革命建设”,非把“倒蒋”、“剿共”并行,“非此中国是无出路的”。孙科站在反共立场指责“蒋是造成共产党的罪魁”,[45]认为蒋驱使非嫡系部队剿共是“借刀杀人”。孙还攻击蒋“剿共不力”、“大言夸功”。他说,江西红军以前只有“几千枝枪”,而“现在已有了十几万”,“其增加的数量,完全由剿共军送给他们”。孙科挖苦蒋介石“剿共军”,“实在是红军的运输队”,声称“这样下去,再过一年,蒋中正的枪要全给(红军)去了”。“我想再迟十年,他也是剿共不成”。[46]
孙科在强烈谴责蒋介石的“假党治”、真独裁的同时,亮出了他自己的“党治”主张。孙科认为,实行“以党治国”的首要条件就是:
(一)以“公权代替集权”,促万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孙科把蒋介石军事独裁势力膨胀的原因,归之于国民党党权的衰落,因而竭力主张“把党权恢复起来”。他提出,为了“坚固同志的团结”,防止有人包办党务,必须“把政务与党部关系划清”,“将治权整个地归之于政府”,使“各级党部纯粹居于指导监督者地位”。[47]孙科认为,如此才“不仅可以推倒今日之蒋中正,而且可以抑制来日无数之蒋中正使其不能产生”,使全党“跟着三民主义走”。[48]
(二)鼓吹推行地方自治。
孙科认为,根据孙中山的《建国大纲》,训政时期一个重要工作是推行地方自治,它的目标不仅在于“训练”掌握管理自己的能力,而且还是达到民生主义巩固国民党统治基础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断不能因为“中国数千年的专制流毒造成地方自治的基础异常薄弱”而“因噎废食”。他鼓吹国民党应像“‘保姆’教儿童走路一样”,“对人民加以指导训练”,“培养”人民具有完成地方自治所必须的“心理基础”、“人才基础”、“教育基础”、“伦理基础”。他鼓吹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国民党除了在农村加紧“修筑道路”,还必须推广“识字运动”,使人民能够了解法令文告,改变“少数土豪劣绅”对基层政权的“把持操纵”的局面。在孙科眼中,只要采取这些改良主义的方法,不仅国民党统治基础可以得到巩固,而且中国“很容易的就可以和欧美并驾齐驱,甚至可以超过他们的成绩。”[49]
(三)主张改善国民党与人民的关系。
孙科鼓吹,为了改善“青白旗之势力日整一日”的局面,[50]“挽回本党已失去之信仰”,国民党必须设法“改良人民地位,增加人民福利”。他声称,国民党“不是少数人的党,而是全国人民的党”,要求国民党员“千万不要向人民作福作威”,务必使“人民对党发生好感,不要使他们以为本党是特殊阶级”。[51]
字粤分裂时期孙科对蒋介石的“党专政”作了颇为深刻的分析和批判。他幻想通过提高党权、抑制日益膨胀的蒋介石的个独裁以调节国民党内部的严重矛盾,并主张采用一些改良主义措施,来缓和国民党与民众的对立。于是他只能打着孙中山的旗帜,去反对同样打着孙中山旗帜的蒋介石。然而,在不根本改变国民党政权性质的前提下,无论谁鼓吹“以党治国”,都不能挽回国民党在人民中早已丧失的声誉,也不可能使国民党内部的严重矛盾真正得到缓和。
国共分裂后,孙科在反共和维护国民党统治这一点上,与蒋介石是一致的。他们的分歧在于蒋介石一意加强自己的独裁地位,使国民党陷入了四分五裂的严重危机,引起孙科对国民党前途的严重忧虑。孙科由于长期受到英美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一直企望在国民党领导下,进行国家的各项建设。但是在蒋的独裁统治下,经济建设不仅无从开展,共产主义的传播和革命力量的壮大却日甚一日。这又和孙科所主张的用经济建设防范共产主义的思想产生了严重的冲突。在反共方法上,孙科虽曾同意用军事力量反共,但却更强调采用政治和经济的手段,来扩大国民党统治基础以和共产党对抗。虽然孙科在思想上和蒋介石存在严重的分歧并发展到政治上的公开对立,但这种对立更多地表现为双方争夺国民党最高权力的斗争,而这种斗争则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因此,一旦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孙、蒋就完全有可能在共同维护国民党统治的基础上各自作出一定的妥协,重新开始政治上的合作。一九三一年底宁粤对立结束,孙科返回南京。一九三三年,孙科出任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新一轮的孙蒋合作又告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