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二

字数:21692

◎南直四

◇淮安府东至海岸二百三十里,南至扬州府三百二十里,西至凤阳府泗州百九十里,北至山东莒州五百九十里,西北至山东沂州五百四十里。自府治至京师二千五十里,至南京五百里。

《禹贡》扬州之域。春秋属吴。战国属楚。秦属九江郡。汉属临淮郡。后汉属广陵郡及下邳国。三国魏为临淮、广陵二郡地。晋因之。东晋时建为重镇。义熙中,分广陵立山阳郡。刘宋因之。泰始中,侨立兖州治淮阴县。齐曰北兖州,亦为重镇。梁因之。太清中,没于东魏,改置淮州,又分置淮阴郡。隋开皇初,改置楚州十二年,移治山阳。大业初,州废改属江都郡。唐武德四年,置东楚州。八年,改为楚州。天宝初,曰淮阴郡。乾元初复故。五代时,升为顺化军《旧史》:后唐长兴三年,升楚州为顺化军,授吴越钱元��向为节度使,镇明州。时楚州属于杨吴,盖遥领也。宋亦曰楚州亦曰山阳郡,建炎四年,置楚、泗、承州及涟水军镇抚等使于此,寻废。宋末,改淮安州。元为淮安路,属河南行省。明初,改为淮安府,直隶京师,领州二、县九。今仍曰淮安府。

府阻淮凭海,控制山东。春秋时,夫差欲通中国,道出江淮,即从事于此。及曹丕谋吴,舟师亦繇此而南也。其后南北有事,辄倚为重镇。东晋初以祖约、刘隗,相继守此。荀羡曰羡永和中镇淮阴:淮阴旧镇,地形都要,水陆交通,易以观衅,沃野有开殖之资,方舟有运漕之利。是也。太元三年,苻秦入寇襄阳,其兖州刺史彭超曰:愿更遣重将攻淮南诸城,为棋劫之势,东西并运,丹阳不足平也。坚从之,益发兵寇淮阴、盱眙。盖淮阴去丹阳四百里而近,北对青、泗,则转输易通;南出江津,则风帆易达。繇淮入江,此其必争之道矣。梁沈约曰:山阳北接清、泗,临淮守险,有平阳石鳖,田稻丰饶。北魏高闾谓寿阳、盱眙、淮阴,为淮南之本原,岂不信哉?唐李邕曰:淮阴者,江海通津,淮楚之巨防也。其后杨吴据有淮南,以山阳、清口为门户,遂能挫朱温之锋。及山阳入于后周,而南唐之烽火近在江滨矣。宋人南迁,以江淮立国,于是山阳之势益重。吴表臣曰:山阳控扼之地,失之则无以屏蔽淮东。徐宗偃曰:山阳南北必争之地也。我得之,可以进取山东;敌若得之,淮南不能以朝夕固矣。陈敏曰:楚州南北噤喉也,长淮二千余里,河道通北方者凡五,曰颍、曰蔡、曰涡、曰汴、曰泗,而通南方以入江者,惟楚州运河一处。周世宗自北神堰凿老鹳河,通战舰入大江,唐之淮南,不可复保,此前车也。是故韩世忠尝保山阳,以拒方张之寇陈亮曰:韩世忠顿兵八万于山阳,如老熊之当道,而淮东得以安寝,此守淮之要法也。刘��议塞清口,以阻逆亮之师绍兴三十一年,金亮南侵,刘�姓虺�州,凿敌舟沉清口,敌之舟师不能越也。会淮西丧败,�泄戮�不能独立,又病甚,不能治军,乃引而南,敌势遂益张。及蒙古侵陵,叛臣刘整亦劝其从事于清口、桃源,为进取之计。岂非地利不可或忽乎?元董搏霄曰:淮安南北噤喉,江浙冲要,其地一失,两淮皆未易保。今岁漕数百万,咸取道于淮安,哽咽或生,则京师有立稿之虑,故特设重臣,置屯军以经略之。然则南北安危所系,岂不以淮安哉?

山阳县附郭。汉临淮郡射阳县地。后汉属广陵郡。晋因之。义熙中置县,为山阳郡治,以境内有山阳津而名。宋齐及梁因之。后魏亦为山阳郡治。隋废郡,寻为楚州治。大业初,属江都郡。唐亦为楚州治。宋因之。绍定初,升山阳县为淮安军。端平初,又改为淮安州,寻曰淮安县。德�淘�年,元人于马罗寨立山阳新城,以逼淮安。明年,淮安陷,仍曰淮安县。二年,以淮安并入山阳。明因之。编户一百有二里。

○淮安城即山阳旧城也。沈约云:义熙中,始立山阳县。或曰:城本东晋初所置,太和四年,桓温伐燕,败还,收散卒屯于山阳,即此城矣。自义熙以后,皆为山阳郡治。宋元嘉二十八年,魏主焘南寇,至瓜步,山阳太守萧僧珍悉敛其民入城,蓄陂水令满。须魏人至,决以灌之,魏人还至山阳,不敢留而去。梁太清中,没于东魏。陈大建五年,吴明彻复取山阳,寻没于后周。自隋以后,楚州皆治此。五代周显德四年,周主攻楚州,克其月城,是也。宋末,始改山阳曰淮安。元省。《志》云:今郡有三城,曰旧城、新城、联城,旧城相传即义熙故址。南宋初,复修筑之,北使过此,目为银铸城。是也。其北门曰阊门,南门楼曰宴花楼,西门曰望云城,周十二里有奇。明新城在旧城北一里北辰镇,元所置山阳县城也。张士诚改筑,周七里有奇。明洪武二年,置大河卫于城内。旧城之北,新城之南,有隙地,嘉靖三十九年,筑为联城。今亦谓之夹城,四门,十二楼,为垣凡七千丈有奇。

淮阴城府西北四十里。秦县。汉仍为淮阴县,韩信以楚王改封淮阴侯,是也。寻属临淮郡。后汉属下邳国。晋为广陵郡治。东晋时建为重镇。建兴末,祖逖渡江,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兵而前。大兴四年,以刘隗为青州刺史,镇淮阴。永和五年,荀羡镇淮阴,以地形都要,屯兵无地,乃营立城池。八年,以荀顗监青州军事,镇淮阴。太元三年,苻秦将俱难等寇陷淮阴,既而谢玄等进攻,帅舟师乘潮而上,夜焚淮桥,秦人败遁。淮桥,秦人作于淮上,以渡兵者也。十年,谢玄镇淮阴。明年,以朱序代玄。义熙五年,以南燕屡寇淮北,诏并州刺史刘道怜镇淮阴。宋泰始三年,使行徐州事萧道成镇淮阴。五年,尽失淮北地,淮阴益为重镇,移兖州治焉。七年,谓之北兖州。齐建元初,魏人南侵,遣将拓跋嘉等分道出淮阴及广陵。梁亦谓之北兖州,后又改置淮州及淮阴郡。太清三年,没于东魏,亦曰淮州及淮阴郡,而改淮阴县曰淮恩。后齐因之。陈大建五年,伐齐,淮阴降。九年,没于后周。又改县曰寿张,侨置东平郡治焉。隋开皇初,复改郡曰淮阴,寻废郡,以县为淮阴县,属楚州。大业初,州废,又并县入山阳。唐乾封二年,复析置淮阴县,仍属楚州。宋因之。绍兴五年,废为镇。明年,复故。三十一年,金亮南侵,将自清口渡淮,刘�写斡诨匆酰�列兵运河岸以遏之,敌不敢进。嘉定七年,移县于八里庄,寻复旧治。元至元二十年,并入山阳。

新城在府西三十里。宋咸淳五年,置新城县,为控扼之处,属楚州。元至元二十年,省入山阳。今城东北有仁义二坝自城南引湖水,东北抵坝口,城西北有礼、智、信三坝,亦引湖水,西北抵坝口,每遇清江口淤塞,运船从东二坝入淮,官民商船经西三坝入淮,所谓淮安五坝也。永乐十三年,陈�笏�置。

韩信城府西十里。相传韩信受封时所筑。元至正十六年,张士诚遣兵攻淮安,�敛换�与刘甲拒守,甲别将兵守韩信城,与淮安城相犄角,寇不能陷,会甲奉檄别往击贼,淮南孤危,遂为士诚所破。又有韩王庄,在淮阴故城西北,信冢宅皆在焉。○甘罗城,在淮阴故城北一里,相传甘罗所筑,故淮阴亦兼甘罗之称。《运道考》:甘罗城东有天妃祠,祠东北为天妃口。永乐初,陈�笾眯伦�闸于此,为入淮之口,后移于三里沟,在甘罗城东南,谓之通济闸。万历六年,又移闸于甘罗城南,西接淮口,即今之运道。

仓城在府城东南。《寰宇记》:山阳东南有故仓城,与郡城相接。隋文帝将伐陈,因旧城修筑,储积余百万石。大业末,恒有陈谷,乱后荒废。《志》云:今府东南六十里有仓城。○拓塘城,在府西南四十里。有三城,约围一里许,水经其西,相传炀帝幸江都聚粮处也。又有刘王城,在府东南十里,运河西岸,相传吴王濞所筑。又有西辽城,在府治东二里,相传唐太宗征辽时征兵屯此,因名。

○钵池山府西北四十里。以形似名。冈阜盘旋,凡三四里。今堤此以御河患。又有金牛洞,在府西北十里。五代周世宗尝宿兵于此。

○淮水在城北五里。自泗州龟山北麓东流,稍折而北,至清河县南,黄河来会焉,又东北流至城北。复东流九十里,经安东县城南,又东北流入海,天下之大川,莫过于河,而淮又与之合,两渎同流,奔腾盘曲,郡适当其冲,故水患常多而形胜亦萃焉。今详见大川河淮及川渎异同。

清江浦在府城西。自城外达于淮,凡六十里。旧为沙河,一名乌沙河。《宋志》:楚州北有山阳湾,淮流迅急,每致沉溺。雍熙中,漕臣刘蟠议开沙河,避淮水之险。乔维岳继之,自楚州至淮阴,开导凡六十里,舟行便利,其后淤塞。明永乐中,平江伯陈�笮拗卧撕樱�故老言,城西管家湖西北至鸭陈口,仅二十里,与清河口相值,宜凿为渠,引湖水入淮,以便漕运。�蟠又�,乃凿清江浦,引水繇管家湖,入鸭陈口达淮,繇管家湖筑堤亘十里,以便引舟。其入淮之处,设河口坝,新庄闸,以时启闭。自新庄闸而东,因其高卑,递为福兴、清江、移风等闸,至府南淮阴驿,而合于渎河。复虑北河涨溢,南侵漕河,于是堤北河南岸,长四十里以防之。又虑南河涨溢,北侵漕河,于是筑漕河南高家堰一带,长二十六里以防之。漕河只许粮船及进奉船入口,五日一放,旋过旋塞,设官监督。其大小官民船舰,悉繇五坝车盘,以达外河,无敢阑入者,于是运道通行无阻。后稍废弛,至隆庆四年,淮决高家堰,清口淤塞,粮道艰阻。五年,漕臣王宗沐,于府西南筑高家堰堤,北自武家墩,经大小涧,至阜宁湖,计三十余里,以捍淮之东侵;又于府之北境堤新城,起清江浦,经钵池山,至柳浦湾,凡六十余里,以捍河之南溢。万历五年,漕臣吴桂芳等修新庄等闸,增筑清江浦南堤,以御湖水,加北岸以御黄淮,又创板闸漕堤,南连旧堤,北接新堤。六年,河臣潘季驯复经理之,而运河复为安流。浦旁有仓以备积储,为转输之利,即今常盈仓也。

山阳渎在府城东,古邗沟也。其入淮处,谓之末口。《春秋》哀九年,吴城邗沟,通江淮。杜氏曰:于邗江筑城穿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以通粮道。是也。《国语》:夫差使王孙苟告劳于周,曰:余沿江溯淮阙沟深水,出于商鲁之间,《吴越春秋》:吴将伐齐,自广陵阙江通淮,即此渎矣。历秦汉至南北朝,道出江淮,必繇此渎。隋开皇七年,将伐陈,于扬州开山阳渎以通漕。大业元年,以邗沟水道屈曲,发民浚治,自山阳至扬子入江,渠广四十步,旧自府城东南郭,又西北流,至城北达于淮。唐宋以来,运道皆繇此。明永乐初,创开新河,繇郡西径达于淮,自府南六十里平河桥,南抵瓜、仪,则渎河旧道也。今皆堤湖凿渠置闸设洞,以时启闭,使旱潦相准,为转输之利,亦谓之浊水,亦谓之内河。

老鹳河在城西七十里。五代周显德四年,略唐淮南,欲引战舰自淮入江,阻北神堰,不得度,因凿楚州西北鹳水,以通其道,旬日而成,巨舰数百艘,皆达于大江。盖繇鹳河出山阳渎以入江也。或谓之灌口。隋大业中,筑汴堤,自大梁至灌口,即此。

故城河在府东南五十里。本名寿河。唐景福初,朱全忠将刘瓒据楚州,感化节度使时溥自楚州而南,杨行密将张训败之寿河,遂取楚州,是也。河东入射阳湖,西南连黄浦。明弘治间尝浚之,以达盐城、高邮、宝应、兴化诸处。

永济河在府南十里。一名新河。万历六年,以清江浦浅阻,开此济运,长六十五里,设三闸,东接运渎口,亦曰窑湾闸,又西曰永清闸,又西曰龙江闸,以接于淮。行运一年,议者以妨于部税,旋闭。二十四年,河臣杨一魁以淮水泛溢,乃分引淮流,繇永济河达泾河,下射阳湖入海,既而复塞。天启三年,以淮河正流淤浅,乃浚新河,以通回空等船,而大挑正河。明年,工毕,运船仍繇正河,新河复坝塞之。今涸。常居敬云:新河北去清江浦十里,内有管家湖、徐家湖、二泽潴水,宜时浚之,以防正河之匮乏。

泾河府南五十里。亦入宝应县界,分引漕河涨溢,东流注于射阳湖。又涧河,在府东南五十里,旧为盐城运道,府东境小水,多会于此,下流入射阳湖。○范家河,在府城东。万历十四年,河决范家口。今有石堤防卫。又草湾河,在府西二十里淮河北岸,南对清江浦。嘉靖三十二年,淮河旁决于此,分流成河。万历四年,河臣吴桂芳复开浚之,后通塞不时。十七年,河复繇此分流,凡六十里,至安东赤宴庙,仍归正河。

射阳湖府东南七十里。亦曰射陂,一名博支湖。阔三十丈,长三百里,与盐城、宝应县分界。汉武帝子广陵王胥有罪,其相胜之奏夺王射陂,是也。唐大历三年,尝置官屯于此,寻废。今府境东南诸水,皆汇于湖中,复灌输于淮以入海,而潮沙溢入,浅淤且过半矣。

管家湖在府城西望云门外。宋嘉定间,郡守应纯之言,本州向西一带,湖荡相连,可以设险,合别开新河一道,与运河接,取土填垒捍岸,则旧运河与湖通连,水面深阔,形势益便。遂开河于湖北,筑垒湖岸以限湖水,自马家湾西至陈文庄,于是管家湖与老鹳河相接,楚州西北,宛然巨浸,且练习舟师,为战守计,敌不敢犯。一名西湖,其接老鹳河处,亦谓之新路。○阜宁湖,在府西南五十里,在高家堰之南,又西接洪泽湖。淮水盛涨,往往挟湖水为患,堤防常切焉。

洪泽屯在府东。《唐志》:上元中,于射阳湖置洪泽屯,厥田沃壤,大获其利。又有洪泽闸。宋隆兴中,魏胜守海州,调发兵粮,由运河至洪泽,出闸入淮,是也。○白水塘,在府西南九十里,魏邓艾修此灌田,置屯四十九处,与盱眙破釜塘相连,今详扬州府宝应县。

柳浦湾府东北四十里。万历初,河臣潘季驯筑堤防河处也。《河防考》:柳浦东有高岭巡司,亦河滨要口,季驯自柳浦接筑长堤至此,凡四十里。

马逻港在府东北九十里。由此陆路走庙湾。明初,徐达攻淮安,败张士诚援兵于此,遂拔淮安城。今有巡司戍此。唐顺之曰:自马逻陆路至庙湾,兵势迂而馈饷亦艰。是也。又芦浦港,在府东北百十里,东南入射阳湖。○建义港,在府东北八十里,东南流合通济沟,入射阳湖,又北注于淮。《志》云:通济沟在府东北六十里,东经马逻港而入射阳湖,西自横沟入于淮。○高良涧,在府西南九十里。《志》云:由清河涧沙埠桥西入淮。万历二十一年,淮水决入此。

海府东二百里有大海口,为淮河入海处。其南为庙湾,庙湾之西为刘庄,又西南为盐城县之姚家场,皆沿海大镇也。大海口东南有蛤蜊、麻线二港,为窥伺之径道。宋末,李全作乱,据楚州,遣海舟出海口,繇苏州洋入平江、嘉兴,以习海道。明嘉靖中倭乱,庙湾、刘庄受害尤剧云。

北神堰在府城北五里。古末口也,吴王夫差沟通江淮之处。后人于此立堰,以淮水低沟水高,防其泄也。舟行度堰始入淮,亦号为平水堰。五代周显德五年,自将兵攻楚州,欲引战舰自淮入江,尽略淮南地,而齐云舰大,阻北神堰不得度,谋凿鹳水,以通其道,遣使行视,还言地形不便。周主自往规画,发民夫浚之,旬日而成,巨舰数百艘,皆达于江,唐人大惊,以为神。宋天圣四年,易为水堰。今新河导而北神堰遂废。

高家堰府西南四十里。汉陈登筑堰防淮,此其故址也。明永乐初,陈�笫嘉�筑治。隆庆四年,淮水决于此,王宗沐复修葺之。万历三年,又为淮水决坏。六年,潘季驯更为修筑,堤长六十里。《河防考》:高家堰西有阜陵、洪泽诸湖。隆庆中,淮水挟湖水决于此,合扬州宝应县之白马、汜光诸湖,又决黄浦八浅,山阳高、宝、兴、盐诸境,悉为巨浸。淮既东,黄河亦蹑其后,西灌凤、泗,而清口堙塞,淮黄交病矣。万历中,更为修筑,堰南有越城周家桥,地势稍亢,因筑减水坝,淮水涨则溢入白马湖,消则仍为陆地,而后运道无阻。盖高堰者,黄、淮两河之关键也。

常丰堰在府东。南唐大历中,黜陟使李承置,以御海潮,溉屯田瘠卤,收常十倍他税。又棠梨泾,《志》云:在淮阴西九十里,唐长庆初所开。

通济闸在淮阴故城南,即浊水入淮处。永乐中,陈�笥谔戾�寺东北通河之口,置新庄闸,为运道咽喉之地,自新庄以至板闸,或为四闸,或为五闸,以时增减,达于城南。弘治七年,河灌新庄闸口,至清江浦三十余里,淤浅不通,诏有司修浚。嘉靖末,废新庄闸,改置通济闸于三里沟。隆庆中,河臣万恭复开天妃口闸以济运,既而复闭天妃口,繇通济闸。六年,河臣潘季驯奏迁通济闸于甘罗城南。今因之。

○庙湾镇府东北百八十里,为滨海冲要处。亦曰庙湾场。嘉靖中,倭寇往阑入于此。《志》云:府东北九十里为马逻镇,有马逻巡司戍守,百六十里为北沙镇。又二十里即庙湾,有庙湾巡司。○刘庄,在府东南百五十里。嘉靖二十八年,倭据庙湾,东侵淮安,官兵败之于姚家荡,又败之于刘庄。贼复遁入庙湾,寻败走。官军追至虾子港,贼乘舟开洋遁去。

南昌亭在府西三十里。秦置亭于此,韩信寄食南昌亭长,是也。又欧阳戍,亦在淮阴旧县界。南北朝时,戍守于此。宋泰始中,吴喜使萧道成屯军欧阳,即此。○羊寨,在府东北二百二十里,有巡司戍守,其西为戴百户营,亦海口列戍处也。

周家桥府西南九十余里,北去高堰五十里。又南为翟家坝,淮水东溢,往往从此奔冲,为高、宝一带之患,堤防至切。又平河桥,在府西南四十里,南至宝应县六十里,为往来通衢。○西义桥,在新城西门外,旧名西铁桥,为行旅辏集之所。又东义桥,在新城东门外。《河防考》:清河而下,黄淮交流注海,越二十里,一大折于淮郡之西桥,又五十里,一大折于徐家坝,湍激之势,不可无备。《志》云:府城望云门外有淮阴驿。又崇河、满浦二驿,今革。

清河县府西五十里。西南至泗州百五十里,南至泗州天长县二百十里。汉淮阴县地。唐为临淮县地。乾符中,高骈置淮宁军于淮口,即此。宋为泗州清河口地。绍兴初,屯重兵于此。咸淳末,始置清河军及县。元至元十五年,废军,以县属淮安路。县无城,今编户三十六里。

○吴城县西二十里大清河之涯。有东西二城,宋南渡后,尝置县于此。《会要》云:绍兴五年,罢楚州吴城县为吴城镇。是也。又有清河旧城,《志》云:县初治大清口。元泰定中,黄河决溢,迁于甘罗城。大历初,以地僻水灾,民居稀少,迁于小清河口之西北,即今治也,东去淮阴城十里。

○黄河在县西。自桃源县流入境,至县治西南清河口而入淮,自是河淮合一,沂泗诸流,尽失其旧。○淮河,在县治南,自泗州流入境,至小清河口,黄河流合焉。自此以东,淮皆变为河,而客大主小,决溢不能免矣。

清河在县治西,即泗水下流也。自山东泗水县,流经徐、邳之境,过桃源县北,又东至县西北三十里之三汊口,分为大小二清河,大河繇县治东北入淮,小河繇县治西南入淮,即古清口也,今为河淮交会之口,详见大川清河。

洪泽湖在县南六十里。湖长八十里,与泗州盱眙县相接。又北萍湖,在县南九十里,与淮水通流。○三角湖,在县西北八里,四围高阜,水潴其中,雨潦涨溢,则注于大清河。《志》云:县境湖泽相连,大小以数十计,其下流皆达于河淮,县盖钟水之区矣。又双沟,在县西南三十里,出泗州迮家湾,通流入淮。

○渔沟镇县北四十里。又北二十里,旧为金城驿,亦曰金城乡,往来孔道也。又有浪石镇,在县东北二十里。万历十四年,议者欲自桃源县界三汊镇浚老黄河,经鱼沟、浪石,又东至瓦子滩、颜家河,仍合安东县赤晏庙之正河,是也。

洪泽镇亦曰洪泽驿,在湖北岸。唐咸通九年,庞勋据彭城,其党吴回攻泗州甚急,敕使郭厚本将淮南兵救之,至洪泽,不敢进,辛谠从泗州出求救,因邀五百人至淮南岸,度淮击贼,走之。明设洪泽巡司于此。○马头镇,在县东七里,其下为马头渡,有巡司戍守,亦淮滨要地。

盐城县府东南二百三十里,西南至高邮州二百四十里,北至安东县二百里。汉盐渎县,属临淮郡。后汉属广陵郡。三国时废。晋复置,仍属广陵郡。义熙中,改曰盐城县。刘宋属山阳郡。齐、梁因之。高齐置射阳郡。陈改曰盐城郡。后周因之。隋初郡废,仍曰盐城县,属楚州。大业初,改属江都郡。唐仍属楚州。南唐属泰州。宋复属楚州。绍兴初,属涟水军寻复旧。元属淮安路。今城周七里,编户九十三里。

○射阳城县西九十里。汉县,属临淮郡,高祖封项伯为侯邑。《功臣表》:汉六年,封刘缠为射阳侯,即项伯也。后汉属广陵郡,陈登为广陵太守,治射阳。三国时废。晋复置,仍属广陵郡。刘宋侨置于江南,属临淮郡,而故射阳县遂废。齐、梁因之。隋末,常彻据盐城,置射州于故射阳县,又分置新安、安乐县。唐废射州,省三县俱入盐城。戴延之《西征记》曰:吴王濞反于广陵,射阳侯率众至山阳拒之,县有山阳津,晋因以名郡。○巢城,在县北百二十里。相传黄巢将寇广陵,屯兵于此,因筑是城。

○沙冈在县西北。南抵县西十八里之冈门镇,东北距海,延袤五六十里。

○海在县东,自海浦东北出洋,凡五十里,相传元时漕运繇此港出海,以达直沽,有堤在东门外二里,谓之捍海堰。唐大历中,李承为淮南节度判官,谓海潮漫为盐卤,良田必废,因自县东北接山阳县,南抵通泰、海门,筑堤障岸,绵亘薮百里。宋天圣初,张纶刺泰州,留意修复,时范仲淹监西溪盐仓,力赞之,议移堤势稍西,垒石以固其外,迤逦如坡,不与水争,虽洪涛不能冲击。五年,堤成,长一百四十三里有奇,俗谓之塘潮岸。淳熙八年,淮东提举赵伯昌言,捍海堰遮护民田,屏蔽盐灶,其功甚大。今日就颓圮,每风潮泛溢,辄氵�蚊惶锫�,毁坏亭灶。自宣和、绍兴以来,屡被其害,望敕有司随时修葺。务令坚久,从之。亦谓之范公堤。于是滨海沮洳泻卤之地,复为良田,民得奠居。元詹士龙为兴化宰,复加修葺,民被其利。明景泰三年重修。嘉靖中,倭贼从山阳大海口阑入县境,官军据岸遏之,贼不能前。盖不特田畴攸赖,而亦守御所资也。

射阳湖县西北百四十里。明万历中,兴化令欧阳东凤议,以射阳淤塞,欲于湖旁二十余里开神台河,迤北繇葫芦港,迤西出朦胧喻口,直走庙湾入海,不果。今与山阳、宝应县接界。○大踪湖,在县西南百里,南北径三十里,东西广十五里,与兴化分湖为界,南接鱼鲸湖,北达射阳湖。又马鞍湖,在县西三十里,环三十里,下流亦北入于射阳湖。

芦沟河在县西北六十里。《志》云:县西五十里有东塘河。又西曰西塘河,俱自大踪湖分流至此,合为芦沟河,又西北二十里,合于张岐塘,塘袤三十里,又北经县西北百里之侍其汊,而合马鞍湖之水,又西北达于射阳湖。

运河在县西南七十里。《志》云:通泰以北诸水,经县西南八十里,为东西界河,与兴化县中流分界,西入大踪湖,自界河分流北出,为旧运河。又有新运河,在县东南五十里。流经县东南三十里伍�萄纬。�西北合于旧运河。又西北注于东塘河,又有官河,亦自大踪湖引流而北,至县西五十里注东塘河,谓之盐河。

广惠�舸�县东三里。旧名白波湫,运河水涨则自此决泄入海,以杀水势,夏秋海潮浩大,亦繇此冲入浸田。宋淳熙六年,摄县事教授刘炜始用砖石�嫫觯�名曰广惠。明万历四年,河臣王宗沭修盐城石�舸锖?冢�以疏运河涨水入海之路,即此。《邑志》:广惠�舸铮�宋绍兴五年重修。洪武二十九年复建。

○盐城监在县南,古盐亭也。历代海岸煎盐之所。南唐置监,管盐亭百二十三。《寰宇记》:南唐立盐城镇。周平江淮,因之不改,管盐场九所,曰伍�蹋�曰紫庄,曰南八游,曰北八游,曰丁溪,曰竹子,曰新兴,曰七惠,曰四安,俱在县南北三五十里之间。《邑志》:县人以煎盐为业,不耕种而富饶,公私商运,舳舻千计,此吴濞所以富国强兵,而抗衡汉室也。今府境之盐场凡十,而在盐城者四,曰白驹,曰刘庄,曰伍�蹋�曰新兴。在山阳者一,曰庙湾。在海州者三,曰板浦,曰��渎,曰临洪。在安东者凡二,曰兴庄团,曰徐浦渎。皆民生所赖而国用所资也。

喻口镇县西北百二十里。有喻口渡,淮河津要也。宋绍定三年,叛贼李全据楚州,袭陷盐城,诱射阳湖人造浮桥于喻口,以便盐城往来。明设喻口镇巡司。嘉靖中,倭屯庙湾。唐顺之谓:若从宝应拖船过坝,自清沟喻口水路进攻,路径而饷易。是也。清沟镇,今在县西百四十里,有清沟渡。县西北四十里又有清沟巡司,旧名崖沟。

朦胧镇县北百八十里。《志》云:广洋、射阳诸湖下流,昔时俱经朦胧、喻口,出庙湾入海。又伍�陶蛟谙囟�南三十里,新兴镇在县北十八里,即伍�獭⑿滦硕�盐场也。又沙沟镇在县西百四十里,又县西七十里有大冈镇,又西十里为唐桥镇,皆商民辏集之所。○姚家场,在县西北,商贾辏集,为滨海大镇。

安东县府东北九十里,北至海州二百八十里,西至桃源县百六十里。汉淮浦县地,属临淮郡。后汉属下邳郡。晋属广陵郡,后省。齐建元年,始移东海郡治涟口县,仍侨置襄贲县于此。东魏曰海安郡。隋初废郡,改县曰涟水,属海州。唐武德四年,置涟州。贞观初,州废,县属泗州。总章初,改属楚州。咸亨五年,仍属泗州。宋太平兴国五年,置涟水军。熙宁五年,改为县,隶楚州。元�坛酰�复为军。绍兴五年,废为县。三十二年,复为军。旋没于金。绍定初,归宋,改为县,属宝应州。端平初,又为涟水军。景定初,改安东州,治涟水县。元省县,以州属淮安路。明初改州为县。县无城,编户四里。

○金城县东北三十里。唐武德四年,分涟水县,置金城县。贞观初省。今为金城镇。《志》云:县治东有三城,曰大城,曰东城,二城相连,夹城有濠,谓之市河。又有西城,与大城稍远,百余步亦有濠,俱宋嘉熙中知州萧均所筑。今废。《城邑考》:县北十五里有营城,元末董搏霄驻兵于此。

○淮水在县治南。自山阳县流入境。县西南三里有金刚嘴,突出淮岸,当波流冲激处,因砌筑之,以杀水势,遂为西城捍蔽。过县南,东流五十里,折旋入海。海北有云梯关,亦曰云梯海口。《志》云:县东十五里有淮堤,即范公堤也。

涟水县西北三里,即沭阳县之沭水分流也。在沭阳者曰南涟,在县境者曰北涟,又有西涟、中涟、东涟之名。中涟阔八十丈,北通官河,南通市河。其上流曰西涟,下流曰东涟,皆阔三十余丈,自城东入淮谓之涟口。《汉志》淮浦县有游水,北入海。《水经注》:淮水自淮阴又东至淮浦县,枝分为游水,北至�骶湎赜脬鹚�合。盖即涟水矣。萧齐建元四年,魏人南侵,分遣元泰等一军出涟口。杜佑曰:涟水县有涟口渡,今黄河南注涟水,入于黄河。万历三十六年,水涨,徙去民居,作坝相隔,涟水虽仍入河,离县东涟口已十五里,谓之堑上。

官河县北三十里。一名漕河。《唐会要》:垂拱四年,开泗州涟水县新漕渠,以通海、沂、密等州,南入于淮。宋元符初,工部言淮南开修楚州支家河,导涟水与淮通,赐名通涟河,即此河也。今自西涟南通中涟,至县东北百里,接遏蛮等河,南入淮,北通海州诸盐场,为商旅辏集之道。○一帆河,在县东北五十里,南接东涟,北通海县东北遏蛮、白阳等河,凡十余道,皆西接官河,东入一帆河,以达于海。

支家河在县西十五里。其上流为县西北七十里之古寨河,径县西北十五里,为成子河。又南为支家河,南入于淮。《志》云:支家河西有古月城,去县二十五里。又大义河,在县西北五十里。又西北二十里为小义河,自沭阳县桑墟湖导流,东南达于涟水。

硕项湖县西北百二十里,湖东西四十里,南北八十里,与海州沭阳,赣榆接境,亦曰太湖,又谓之石��湖,一名硕灌湖。其西接桑墟湖,为涟水之上源。○传湖,在县东北八十里,袤十里,广六里。又龙潭在县治东南,南临长淮为堰以潴水,本名澳河,城中市河流入焉。

海在县东北百余里。县境之水,皆汇于此。《志》云:县东迤北有五港、灌口诸处。向为黄河委流达海之道,迂曲周回,几二百余里,深阔不及正流十分之一。

○白头关县东北百里。《舆程记》:繇县东北三十里至金城镇,又四十里为对江口,又三十里为白头关,繇陆路趣海州之道也。○云梯关,在县东北,《舆程记》:自县东水道抵云梯关,凡二百四十里,与海州接界。今详见海州。又老鹳亭,在金城镇东北六十里,自县境趣山东登、莱之道也。

长乐镇在县东北百里,有巡司戍守。又鱼场口镇,在县东北百三十里。又有坝上巡司,在县治东南,即涟水坝也,为淮滨之津要。

桃源县府西北百二十里,西北至宿迁县九十里。南至泗州百九十里。本宿迁县之桃园镇。金兴定初,置淮滨县,属泗州,寻废。元复置桃园县,属淮安路。后讹园为源。今土城周三里,编户四十三里。

○古城县西北六十里。《志》云:晋石崇镇下邳时筑此城,今为古城驿。嘉靖四十五年,改巡司。又灵城,在县北二十里,相传楚灵王所筑,城南二里有章华台故址云。

○马厂坡在县东黄河南岸。明隆庆四年,大河决于此。万历中,因�龈灾�堤,以防溃决。《河防考》:马厂坡地势平漫,黄水涨,则从此入淮而淮淤,淮水涨,则从此分入河而清口溺,筑横堤于此,所以障黄淮之浸淫也。

○黄河在县城北。其西北三十里曰崔镇口,有崔镇渡,河尝决于此。崔镇而东二十里曰徐升口,又东二十里曰季泰口,又东二十里即三汊镇口,东去清河县三十里。万历六年,河臣潘季驯筑滚水石坝于崔镇一带,以防大河之溃溢,皆在河北岸。

崇河县北四十里。上有崇河桥。相传晋石崇尝立仓于此,因开河以通舟楫,西自宿迁县界,接仓基诸湖之水,东入沭阳县界,下流注于涟水。

杜村湖县东南三十里。又五里为大庄湖,黄河余流所汇也,水涨则南通淮河。

○白洋河镇县西六十里,有白洋河渡,与宿迁县接界。又县北八十里有赤鲤湖镇。○三汊镇,在县东三十里,与清河县接界,有三汊巡司。又县东十里有张泗冲镇。○桃源驿,在县北四十里,与崇河桥相近,陆道所必经也。

沭阳县府北百七十里,西南至桃源县百二十里,东北至海州百六十里,西北至山东郯城县百六十里。汉东海郡厚丘县地。刘宋于此置潼县,属北下邳郡。齐属北东海郡。梁置潼阳郡。东魏改为沭阳郡,兼置怀文县。后周改县曰沭阳。隋初郡废,县属海州。唐因之。总章初,改属泗州,后复属海州。宋因之。南渡后,没于金。寻复得之,仍属海州。明改今属。今土城周四里,编户六十七里。

○潼县城县南六里。刘宋置县治此。又有下城废县,在县南三里。魏收《志》:魏武定七年,置下城县,属沭阳郡。是也。高齐仍属沭阳郡。陈大建五年,吴明彻等伐齐,至淮南,齐沭阳郡弃城走,遂省下城入怀文。后周又改怀文曰沭阳县。隋唐因之。五代周广顺二年,慕容彦超以兖州叛归南唐,唐援军至下邳,周遣军拒之,唐兵退屯沭阳,徐州将张令彬进击,大败唐兵,即今县也。俗名潼县城曰旧县城。尝置僮阳驿,今革。

厚丘城县北四十六里。汉县,属东海郡。晋因之。刘宋省。后魏置戍守于此。齐建武二年,魏人攻义阳,诏青、冀二州出军攻魏,以分兵势,军主桑系祖攻魏建陵、驿马、厚江三城,皆拔之,因仍置厚丘县,属北东海郡。魏废。唐武德四年,复置厚丘县,属海州。八年,省入沭阳县。驿马城,或曰在厚丘北,亦魏置戍处。

建陵城在县西北。古郯国地,亦曰中城,后属鲁。《左传》成九年,城中城。杜预曰:厚丘县西南有中城。是也。汉置建陵县于此,属东海郡。景帝时,封卫绾为侯邑。又宣帝封鲁孝王子遂于此。后汉县省。后魏复置建陵县,有建陵山,郯郡治焉。齐建武二年,拔魏建陵城。又梁普通五年,裴邃等攻魏,克建陵城,是也。后周废。

阴平城县西北四十里。汉县,属东海郡,成帝封楚孝王子回为侯邑。后汉仍属东海郡。晋废。章怀太子贤曰:故城在承县西南。盖其地与山东峄县接境。○平曲城,在县东北。汉县,属东海郡,宣帝封广陵厉王子曾为侯邑。后汉省。

○建陵山县西北百里,与山东郯城县接境。山南北长而东西狭,上多陵阜,汉因以名。县又有荻丘山,在县西八十里。○韩山,在县东北五十里,相传韩信为楚王时,曾讲武于此,因名。

○沭水在县治东南。《水经注》:沭水出琅邪东��县西北大弁山。是也。今自山东沂水县,流经莒州,入沂州界,又东南经郯城县,合马脊固诸涧水,流至县境,又东入于桑墟湖。《志》云:沭水至县,分为五道,一入涟水,一入桑墟湖,三入太湖,太湖即硕项湖也。萧梁时,土人张高等于县北凿河,引水溉田二百余顷,俗呼红花水。又宋沈适为沭阳簿,疏沭水为百渠九堰,得上田七千顷。

硕项湖县东八十里。亦曰太湖,与安东县接境。东南各有小河,下达于淮。又桑墟湖,在硕项湖西北,入海州境内。

○曲沭戍在县西北。《水经注》:沭水过建陵县故城东,又南经建陵山西,魏立大堰,遏水西流,两渎之会,置城防之,曰曲沭戍。梁普通五年,裴邃等克魏建陵城,又克曲沭戍。盖曲沭在建陵之西也。

洪沟镇县西六十里,又西六十里而达宿迁县。○桑墟镇,在县北四十里,以近桑墟湖而名。又县东四十里有柳庄镇。皆往来要地也。

新兴营县西北二十里,又县西北十里有西营。元至正间,沂州守将王信所筑以御寇。又黑军营,在县西十五里,县南十里为东营,则董搏霄所筑也。○黄军营,在县西南五里,县东南十五里有南营,东十五里有浮营。《志》云:元至元中,达如真所筑。

附见:

淮安卫在府城内,洪武初建。又大河卫,在府北新城内,洪武初建,又有盐城守御千户所,在县城内。洪武末建,属高邮卫。

海州府北三百七十里。东至海岸二十八里,西南至凤阳府泗州五百四十里,西至徐州四百八十里,西北至山东沂州二百二十里,北至山东莒州四百七十二里。

古徐州地。春秋时郯子国,后为鲁之东境。秦属薛郡,后分为郯郡。汉为东海郡。后汉及晋因之。刘宋泰始中,侨置青、冀二州治郁洲。齐因之。梁置南北二青州治怀仁。东魏改州为海州治龙沮。隋初仍曰海州始治朐山。大业初,又改为东海郡。唐复曰海州。天宝初,亦曰东海郡。乾元初,复为海州。宋因之亦曰东海郡。南渡后,没于金。绍兴七年,收复。隆兴初,复割以畀金。嘉定十二年复。宝庆末,为李全所据。绍定四年,全死又复。端平二年,州徙治东海县。淳�淌�一年,全子�戮葜荩�治朐山。景定二年,�陆担�改置西海州,而海州仍治东海县,寻复以西海州为海州。元曰海州路,又改为海宁府,寻降为海宁州,隶淮安路。明初复为海州,以州治朐山县省入编户九十三里,领县一。今仍之。

州阻海连山,为南北襟要。六朝时,置重镇于此,以掣肘索头南寇之锋。隋平江南,分道朐山,捷出三吴,而东南遂无坚垒。宋魏胜取海州,而山东响应,及群盗李全据之,南窥浙右,北扰青、齐,江淮之间,几于困弊。盖水陆交通,可左可右,用兵之际,未始非形胜所关也。王应麟曰:海、泗者,东南之藩蔽,得泗可以取淮北,得海可以收山东。

○朐山废县今州治。秦曰朐县,属薛郡。汉属东海郡。后汉建武五年,董宪等自郯走,保朐,吴汉进围朐,寻破斩之。晋仍属东海郡。宋初因之,寻废。萧齐建元二年,角城降魏,魏遣将郎大檀出朐城应之,即故朐县也。亦曰朐山。是年,魏将拓跋嘉帅众十万围朐山,朐山戍主玄元度婴城固守,魏人败却。四年,以青州移镇朐山,又东莞、琅邪二郡,俱侨治焉,后没于魏。梁天监五年,青、冀二州刺史桓和克魏朐山城。十年,琅邪民万寿杀东莞、琅邪二郡太守刘晰,据朐山,召魏军,魏徐州刺史卢昶遣兵据之。诏马仙��卑围朐山,青、冀二州刺史张稷权顿六里,以督馈运。魏将胡文骥以朐山降。《梁书》:时改郡曰琅邪,县曰招远。侯景之乱,没于东魏,复曰朐县,仍属琅邪郡。陈大建五年,伐齐,别将刘桃枝克朐山城。寻属后周,亦曰朐山县,兼置朐山郡治焉。隋为海州治。唐宋因之。明初省。《城邑考》:州城,梁天监中马仙��卑筑。宋绍兴中,魏胜复筑之。宝�讨校�李�乱喑⑿拗巍=裼卸�西二城,洪武中,置守御海州中千户所在西城内,守御东海中千户所,在东城内。城周九里有奇。《续通典》:汉朐县故城,在今州西南九十里。

东海废县州东十九里。汉赣榆县地,即郁洲山也。刘宋泰始二年,侨置青、冀二州于此,累石为城,高八九尺,四面环海,虚置郡县,荒民无几。七年,立东海县,属东海郡。《宋志》:明帝于郁洲侨立青州及齐郡、北海郡。泰始七年,又割赣榆立郁县。萧齐时,郁洲为齐郡治。建元初,徙北海郡治齐郡故城,改郁洲为都昌,而分置广饶县。梁仍为北海郡。东魏武定七年,改东海郡治赣榆,仍领广饶县。陈大建五年,吴明彻等伐齐,东海来降。隋初废郡及东海县。仁寿初,复改广饶曰东海,属海州,唐武德四年,置环州。八年,州废,仍属海州。又废青山、石城、赣榆等县入焉。元和十四年,楚州刺史李听攻平卢叛帅李师道,克东海、朐山、怀仁等县,宋仍属海州。端平二年,徙海州治此,寻复故。《城邑记》:东海故城有大小二城,贾似道献捷时,通为一城,西南控海,东北抵山,周围十三里,皆砌以石。元至元二十年,省县入朐山。向有东海巡司戍守。嘉靖十六年,改置巡司于新坝。

海西废县州南百二十里。汉东海郡属县,武帝封李广利为侯邑。后汉属广陵郡。建安初,先主保广陵,与袁术战败,屯于海西。即此。晋县废。宋泰始七年,置郁县,立西海郡。齐建元二年,魏分军南侵,遣将白吐头等出西海,元泰等出连口。永明中,改郁县为都昌。后魏改为安流。魏收《志》:武定七年,分襄贲县地置海西县,属海安郡。梁承圣末,吴明彻围海西,不克,引还,即此。后周并入朐山。连口即涟口,见安东县。

怀仁废县州北八十里。汉赣榆县地。宋为艾塘戍。泰始三年,垣崇祖戍朐山,魏人来袭,戍者皆下船欲走,崇祖绐之曰:艾塘义人已得破贼。谓此也。魏于其地置黄郭戊。齐建武四年,黄昙纷以万余人攻魏南青州黄郭戍,为戍主崔僧渊所败,举军皆没,梁得其地,置南北二青州于此。太清三年,北青州刺史王奉伯举州附魏。胡氏云:梁大通二年,魏北青州刺史元世亻隽以州来降。魏北青州治东阳,去梁境甚远。盖世亻隽以怀仁之地来降耳。东魏武定七年,又改置义塘郡及义塘、怀仁等县,寻并义塘县入怀仁。隋初废郡属海州。唐因之。元和十五年,楚州刺史李听讨李师道,克怀仁等县。是也。南唐又移县治赣榆城,而故城遂废。

龙沮城州西六十里。《城冢记》:楚将龙且所筑也,韩信下齐,项羽遣且筑垒,大小凡二。刘宋泰豫初,以垣崇祖行徐州事,戍龙沮。萧梁置龙沮县,兼置东彭城郡。后魏因之,并移海州治龙沮城。高齐时废。唐武德四年,亦置龙沮县,属海州。八年废。今为龙沮镇。魏收《志》龙沮县有即丘城,盖与山东沂州接界。

青山城州东北六十里青山之麓。唐武德四年,置青山县,属环州,八年废。《寰宇记》:青山之阴,有汉赣榆县故城。○钟离昧城,《郡国志》:在州东南百里伊卢乡。《史记》项王亡将钟离昧家伊卢。是也。城旁有羽泉,相传为舜殛鲧处,《一统志》云:州西八十三里,又有东安废县。东安,汉城阳国属县,后汉属琅邪,在今山东沂水县,或南北朝时侨置于此。

○朐山州南四里。上有双峰如削,俗呼马耳峰,旁有龙潭,水甚清冽。秦始皇三十五年东巡,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东门阙。盖在此。后汉和平二年,朐山崩。宋泰始三年,薛安都以彭城降魏,垣崇祖将部曲奔朐山,据之。朐山濒海孤危,崇祖浮舟山侧,为备。自是每置戍于此。其东北岭曰石棚山,有巨石覆压岩上如棚,因名,岭甚高峻。又州西二里有谢禄山。禄,东海人,赤眉将也,尝屯兵于此,因名。

郁洲山州东北十九里。海中有大洲,周围数百里,谓之郁洲,亦曰郁州,《山海经》所谓“郁山在海中”者也。晋隆安五年,孙恩袭建康,不克,浮海北走郁洲,将军高雅之御之,为恩所执,既而刘裕破走之。宋元嘉二十七年,魏人南寇,进逼彭城,时江夏王义恭督兵彭城,甚惧,长史何勖议席卷奔郁洲,不果。泰始三年,魏人围青州刺史明僧嵩于东阳,刘怀珍自山阳浮海赴救,至东海,闻僧嵩已败,保东莱,怀珍进据朐城,众惧,欲保郁洲,怀珍不可而止,自是青、冀二州皆侨治焉。七年,垣崇祖保郁洲,自洲将数百人入魏境七百里,据蒙山。齐初亦为青州治。《齐志》:郁洲有田畴鱼盐之利,宋刘明善为青州刺史,以海中易固,不峻城雉,乃聚石为之,高可八九尺,后为齐郡治。永明初,徙齐郡治瓜步,以北海郡治焉。梁复为青、冀二州治,天监十二年,郁洲近魏境,民多私与魏人交市,先一年,朐山外叛,郁洲亦阴与魏通,朐山平,心不自安,其民徐道用等遂作乱,夜袭州城,杀青冀二州刺史张稷降魏,魏遣兵赴之,游肇谏曰:朐山滨海,卑湿难居,郁洲又在海中,得之无用,于敌要近,不当劳军旅,费馈运以争之,不听。既而梁北兖州刺史康绚遣兵进讨,复取郁洲。自隋以后,皆为东海县治。《通典》郁洲即田横所保。东魏武定中,置临海镇于此。其山亦名郁郁山,又名苍梧山。山有九峰,俗传自苍梧飞来也。东阳,今见山东益都县。蒙山,今见山东费县。

巨平山州北三十里。一名繇吾峰。南接东海,北抵虚沟,中有龙潭,其南岭上有吕母固。高二里,即王莽时,琅邪海曲吕母招亡命数千,杀县令,还保海岛处也。山之东岭曰栖云山。海曲,见山东莒州日照县。○马岭山,在州西百五十里,与山东沂州接界。

卢石山州东南六十里。山多黑石,因名。相传韩信为楚王,镇于三卢。宋张耒云:三卢者,卢石山、伊卢山、句卢山也。伊卢山在州东南八十二里,近伊卢乡,一名大伊莱山。句卢山在州东南百二十里。○古城山,在州东五里,《地理新书》以为海州故城也,基址犹存,宋时戍守其上。一名孔望山,相传孔子问官于郯子,尝登此望海。

小鬲山州东北六十里。孤峰特秀,三面壁立,俯临深溪,惟东隅可通人行。其上累石为城,亦谓之田横固。又有平山,在州东北百里,其相去十五里曰嘤游山,周回浮海中,群鸟多翔集于此,元时海运所经。○蛎山,在州东南百里海中,四面平坦,潮生则没其半,山多蛎,因名。又州南百里有大、小伊山,南北相距约二十里。又东、西二陬山,亦在州东南百里,一在海隅,一在海中,东西相对,皆滨海守望处也。

○海州东二十八里。南接朐山,北接赣榆,西趣州城,往来渡处广二十余里。《寰宇记》:州渡海处名黑风渡,七月渡者多覆溺之患,余月则否。州东有捍海堰。《南兖州记》:堰有二,一在东海城东北三里,西南接郁洲山,东北至巨平山,长三十九里。隋开皇十五年,县令元暧造,外以捍潮,内以储水,大获灌溉之利。一在城北三里,南接谢禄山,北至石城山,长六十三里,高五尺。开皇九年,县令张孝徵造。亦名东西堰。

桑墟湖州西南九十里。与沭阳县接界。上接沭河,下流入海。又硕项湖,在州南百四十里,与桑墟湖相接,安东、沭阳境内之水,皆蓄泄于此,谓之太湖。又有龙沟湖,源出太湖,东入官河,在州南百三十里。

蔷薇河州治西一里。东北通海,西北通赣榆,南通新坝,直抵淮阴,内接市河入州城,先时漕运繇此入淮,北场盐课亦从此达安东。后以潮汐往来,旋浚旋塞。《志》云:河源出州西北百里之羽山,过州北八里独树浦,达石湫河,其石湫河在州南二十里。旧时州境之水,多汇于此以达海云。○临洪河,在州北十里。自赣榆县流入境,州南二十里有银山,下为银山坝,临洪水流至此,接于石湫河。

涟河在州西南。上引沂沭及桑虚湖之水,经石湫镇及县东南三十里之黑土湾渡入海。又有景济河,在州东南二十里,为运盐通道。○官河,在州西十里,即唐垂拱中所开漕河,自沂密达州至涟水县入淮者也。后废。《志》云:今州南四十里有新坝,西障沂、沭,东捍海潮,导涟河之水,达于官河,东南流接安东县之支家河。又有房山河,在州西南六十里房山镇,源自马岭山,流入官河。又有一帆河,在州东南八十里,自官河分流,至伊卢山,南达安东县。

于公浦州北十里,产盐,以汉于公为名。自此而北有白沟等十余浦,皆通潮汐,居民以煎盐为业。又徐渎浦,在州东北四十余里,上接巨平诸山之水入海,有徐渎浦场。又宿城浦,在州东北七十里,四面俱山,舟楫遇风,则宿于此。

石闼堰在州西南,或曰:即石湫河上游也。宋天禧四年,淮南劝农使王贯之导海州石闼堰水入涟水军以溉田。绍兴中,金人攻海州,先遣一军自州西南断城中饷道,魏胜拒之于石闼堰,金人败退。○沙堰,在州城东北。宋绍兴三十一年,金人围海州,魏胜拒之于北关,金人从间道度河趣关,后胜敛兵入城,金人欲越沙堰,圜城为营,胜据堰拒之,金人败退。今与石闼堰俱堙废。又十三陂皆在州境,《唐志》:海州有陂十三,蓄水溉田,皆贞观以来所筑,今俱废。《志》云:州西十里又有韩信堰,相传信为楚王时,以地氵比下,乃立此堰,今为大路。

永安堤州东二十里。北接山,南环郭,长亘七里。唐开元十四年,海潮暴涨,百姓漂溺,刺史杜令昭筑堤障之,民获其利。○杨口堤,在州南东,自板浦西抵涟河,为南北要地。万历中,海潮浸漫,行旅艰阻,知州杨凤筑堤十五里,商旅称便。又西接刘公堤,长亦十五里,知州刘梦松所增筑也。

○北关州北五里。或云:南宋时筑此,据险戍守,以保障州城。绍兴末,魏胜败金人于北关,是也。自此而北六十里为安东卫,即山东境内矣。

云梯关在州东南海岸,有军戍守。《舆程记》:繇虚沟营飘海百八十里,至高公垛。又一百二十里,达云梯关,又百八十里,达安东县之六套,又六十里,至安东县,此繇山东胶州达淮安之海道也。

虚沟营在州东北。《舆程记》:州东北六十里至塔儿湾,又北三十里为南城,又北三十里为大村,又东北三十里即虚沟营也。又三十里渡海岛,为海州北出山东之水道。○大营,在州西五里,《志》云:蒙古阿鲁攻围海州时所筑。

石湫镇州南二十里,旧有石湫堰。宋绍兴三十一年,金人围海州,张子盖自镇江赴援,至楚州,先趣涟水,择便道以进,至石湫堰,击败敌兵,是也。今镇东北有九洪桥,即旧时堰水处。○新坝镇,在州南四十里,新坝置于此。今为往来冲要。

板浦镇州东南四十里有板浦,堰坝以运盐。河随海潮注泄,易于淀淤,乃设堰坝,以北障海潮,南蓄河流,盐场在焉,为商贾辐凑之所。《舆程记》:自板浦渡海口至州城道五十里。○临洪镇,在州北十里,有临洪盐场。又��渎浦镇,在州东南百四十里,有��渎盐场。

新桥在州北。宋绍兴末,魏胜复海州,金人来争,军于州北二十里之新桥,胜击败之,继复益兵来围,李宝以舟师繇海道赴援,与胜败金人于北关,是也。今废。○高桥,在州西九十里,有高桥巡司。又兴国庄,在州西七十里,今置驿于此。州南百二十里又有惠泽巡司,司南七里即龙沟湖也。

赣榆县州北百二十里,西至山东沂州百八十里,北至山东日照县百六十里。汉县,属琅邪郡。后汉属东海郡。魏省。晋复置。宋因之。齐属北海郡。后魏仍属东海郡。后周县废。唐武德四年,复置赣榆县。八年,省入东海县。南唐改置怀仁县于此。宋因之。乾道三年,金人改曰赣榆。金亡,宋以县寄治东海军,后复废。元仍置县,属海宁州。今城周四里,编户五十六里。

○赣榆城在今县东南,汉县治此。宋白曰:怀仁县东北三十里,有汉赣榆城,一名盐仓城。今县城,唐初所置也。《城邑考》:隋末臧君相据海州筑城,取故赣榆为名,在今县西二十里。近《志》:县北三十里有盐仓城,又北三十里有旧赣榆城。恐误。

纪鄣城县北七十五里。《春秋》昭十九年,齐伐莒,莒子奔纪鄣,齐师入纪。杜预曰:赣榆东北有纪城,即纪鄣也。南北朝时为戍守处。萧齐建武二年,青冀二州刺史王洪范遣军主崔延袭魏纪城,克之。《城邑考》:纪城周一里余,近海。

祝其城县西五十里。汉县,属东海郡。后汉因之。晋仍属东海郡,后废。唐武德四年,复置祝其县,属海州。八年,废。或曰:祝其即春秋时鲁地。《左传》定十年,公会齐侯于祝其,实夹谷。即此云。○虎坑城,在县西北,南北朝时置戍处也。萧齐建武二年,魏人攻义阳、钟离,诏青冀二州刺史张冲出军攻魏,以分其势,冲分遣军主杜僧护攻魏虎坑、冯时、即丘,拔之。三城盖相近。即丘,今见山东沂州。

武陵城县南五十九里。萧梁时,侨置齐郡于此。东魏武定七年,改置武陵郡,领上鲜、洛要二县。魏收《志》:梁置高密县,魏改曰洛要,其地有武陵城,因改置武陵郡。是也。后齐郡废,《寰宇记》:县南五十里有沂州城,宋泰始中,侨置沂州于此。按:宋末尝置沂州。又云:县西十五里有莒城,即古莒国。皆传讹矣。○艾不城,在县东南。相传田横避难,汉使艾不追横,因筑此城。晋时尝移赣榆县理此。《寰宇记》:艾不城在东海县北二十四里。

利城故城县西六十里。汉县,属东海郡。后汉因之。建安三年,曹操尝析置利城郡。魏废。晋仍属东海郡,后废。唐初复置,寻省入怀仁县。又归义城,在县北二十四里,魏收《志》:武定七年,置归义县,属义塘郡,是也。后齐因之。后周并入怀仁县。

○羽山县西北八十里。高四里,周回八里,相传舜殛鲧处。《禹贡》:羽畎夏翟。曾氏注:羽山之谷,雉具五色,山因以羽名,下有羽渊。《志》云:山西北至沂州亦八十里,盖接界处也。又有分水岭,在县北七十里。自岭而北,至日照县九十里,盖与日照县分界。今置递运所于此。○夹谷山,《寰宇记》:在县西三十八里,即孔子相定公会齐侯处。

拦头山县东北七十里。有石拦际海,可遮洪涛,因名。其并峙者,曰阿夜山,山临海,雾气尝昏如夜,因名,亦接日照县界。○怀仁山,在县北四十里,昔以此名县。又有末山,在县西南七十里,《志》云:西北之山,山至此而尽,因名。

○剑水县西南七十里。《志》云:源出沂州界三�┥剑�即弱马沟也,东流入县界,又有尧水,同源东注,合流入海。○腰带河,在城南。《志》云:源亦出沂州,环绕县城,东流入海。又有临洪河,在县南六十里,流入海州境。

海县东十五里。北接山东,东通大洋,汪洋回绕,岛屿参差,称为易守而难犯云。

○荻水镇县东北七十里。有荻水,源出莒州,东流入海。五代汉乾�潭�年,密州刺史王万敢击南唐荻水镇,大掠而还。今有荻水镇巡司。又有临洪镇巡司,在县南六十里。

洛要镇县东南六十里,后魏洛要县盖置于此。○上庄驿,在县南七十里。又县北八十里为王坊驿,自海州北出山东之通道也。又中冈递运所,在县北二十里。

邳州府西北四百五十里。西至徐州百八十里,北至山东沂州二百八十里,东北至海州三百五十里。

古徐州地。夏为邳国。春秋时为薛国地。战国为齐地。秦属薛郡。汉属东海郡。东汉永平中,改临淮郡为下邳国,治于此。晋因之。宋、齐俱为下邳郡。后魏因之。孝昌初,置东徐州梁中大通五年得之,改为武州。后周曰邳州。隋初,废下邳郡。大业初,废州,复为下邳郡移治宿豫县。唐初,仍曰邳州仍治下邳。贞观初,州废,改属泗州。元和中,改属徐州。宋太平兴国七年,置淮阳军。金复曰邳州。元因之,属归德府。明初,改今属,以州治下邳县省入编户四十七里,领县二。今仍之。

州北控齐鲁,南蔽江淮,水陆交通,实为冲要。春秋时,谓之淮北地。《战国策》:苏代谓齐王:有淮北,则楚之东国危。盖淮南襟要,恒在上游也。汉室纷更,徐、淮最为多事。曹操得之,遂以控扼东南。及晋室之衰,纵横驰逐,下邳几无宁岁。刘裕之平南燕也,帅舟师自淮入泗,至下邳,留船舰步进。及卢循逼建康,裕还至下邳,以船载辎重,自帅精锐,步归建康,则下邳实水陆之冲矣。故后魏尉元亦云:宋人向彭城,必繇清泗过宿预,历下邳,趣青州,亦繇下邳沂水经东安。此数者皆宋人用师之要。今若先定下邳,平宿预,镇淮阳,戍东安见山东沂水县,则青、冀诸镇时冀州治历城,可不攻而克。盖争淮北,必争下邳也。历梁、陈之季,下邳尝为战场。后周取邳、徐以临淮南,朱温争邳、徐以阻行密唐光化二年,杨行密攻徐州,不克,引还,汴人追之,及于下邳,杀千余人,亦其证也。盖南北争雄,得失之机,常视淮、泗,下邳岂非必争之地欤?

○下邳城州治东,古邳国也。《左传》昭元年,赵文子曰:商有�裣取②�。此即邳国矣。应劭曰:邳在薛,后徙此,故曰下邳。薛瓒曰:有上邳,故云下。《春秋》定元年传云:薛祖奚仲迁于邳。或以自北迁此,故谓之下邳。秦置下邳县,属薛郡。二世二年,项梁西渡淮,军下邳,是也。汉初封韩信为楚王,都下邳,后为县,属东海郡。后汉建武四年,董宪等保下邳,既而去下邳,还兰陵。五年,帝徇彭城、下邳。永平十五年,东巡,耕于下邳。十七年,改置下邳国于此。建安初,先主为徐州牧,屯下邳,吕布袭取之。三年,曹操破斩布于下邳。四年,先主取徐州,留关羽守下邳,寻为操所败。魏晋皆为下邳国,尝为重镇。晋永兴二年,琅邪王睿监徐州军事,留守下邳。大宁中,没于石勒。永和五年收复。太元三年没于苻坚,坚使扬州刺史戍焉。九年,谢玄取下邳,秦人遂弃彭城,玄进据之。义熙五年,刘裕伐南燕,自下邳步进。宋元嘉二十七年,魏主焘南寇,分遣拓跋那自青州趣下邳,泰始二年下邳,为魏所取。梁天监五年,张惠绍攻下邳,不克,还军宿预。魏孝昌初,置东徐州于此。永熙二年降梁,梁置武州,改下邳曰归政县。太清二年又降于东魏,复曰东徐州。陈大建六年,复得之。十一年,为周所取,亦曰下邳郡,兼置邳州。隋郡废州存,大业初,复置郡于宿豫县,下邳县属焉。唐初置州,寻复为下邳县。宋置淮阳军。金元皆为州治。明初省。《宋武北征记》:下邳城,凡三重,大城周十二里半,其南门曰白门。中城周四里,吕布所筑,南临白门。汉建安三年,广陵太守陈登为曹操先驱,至下邳,攻城,吕布拒之,操引泗、沂二水灌城,擒布,斩之。白门楼下又有小城,累甓坚峻,周二里许,相传石崇所筑。州城西又有一小城,周三百四十步,相传亦崇所筑也。宋嘉定十六年,李全欲攻金邳州,州四面阻水,不能进而还。盖州尝恃水为险云。《志》云:今州东三里有土城故址,即下邳旧城。今城金人所置,明初修筑,周五里有奇。

武原城在州西北八十里。汉县,属楚国。后汉属彭城国。晋因之。宋初废。泰始二年,薛安都以彭城降魏,宋将张永等进军,逼彭城,军于下磕,分遣别将王穆之守辎重于武原,为魏将尉元所破,即故县也。魏仍为武原县,属下邳郡。东魏武定八年,复置武原郡治焉。后周郡县俱废。下磕,见徐州。

良城州北六十里。春秋时邾地。昭十三年,晋侯将会吴子于良,水道不可,吴子辞,乃还。哀十五年,楚伐吴,陈侯使公孙贞子吊焉,及良而卒。《史记》:越王无强谓齐威王使者曰:愿齐之试兵南阳、莒地,以聚常、郯之境。常即良也。南阳,齐西境邑。汉置良成县,属东海郡。后汉属下邳国。晋曰良城县。宋仍属下邳郡。后魏亦为良城县。萧梁尝置武原郡于此。高齐及后周因之。隋郡废,仍曰良城县,属下邳郡。唐属邳州,贞观初省。○郯城,在州东北八十里,汉郯县城也。《通典》下邳县北有故郯县。《志》云:城在沂、武二水间。今见山东郯城县。或云在州北五十里,恐误。

○葛峄山州西北六里。古文以为即《禹贡》之峄山,似误。俗名距山,谓与沂水相距也。今亦见山东峄县。○半戈山,在州西三里,回绕州治,形如半戈。又羊山,在州西南六里,即睢宁县之阳山也。昔在大河南岸,今河经山南,遂为州境。州西九里,又有青羊山。

艾山州北百里,接山东沂州界。魏收《志》:武定八年,置艾山县,属武原郡。盖以此山名也。县旋废。或以为沂水所出,误。○忧路山,在州东北百四十里,峰峦峻险,行者崎岖,因名。又磬石山,在州西南八十里。《禹贡》:泗滨浮磬。《志》以为此山所产石也。山北去泗水四十里,盖洪水时近泗滨矣。

○泗水在州南二里。自山东泗水县,流经徐州,又东入宿迁县界,下流至清口合淮。今为大河经流。《志》云:州东南二十里有匙头湾,在大河北岸,又有张林浦、沙坊诸处,俱扫湾要害也。又郭湾,亦在州东。又东近宿迁县界,为直口、磨儿庄口、刘口,俱为险溜。又东则董家沟矣。今详川渎异同。

沂水在城西一里。自山东沂州西南流经州北,分为二:一绕城北,西南流入泗。一绕城东,至城南,亦注于泗,谓之小沂水。水上有桥,张良遇黄石公处,所谓圯桥也。圯音夷,曹操攻下邳于此,壅沂、泗灌城。《元和志》:下邳沂水一名长利池。《邑志》:古圯桥在今州治东南,亦谓之圯上,今堙。

氵加河在州西北九十里。源出山东峄县,合蛤、�蚵�、连汪诸湖,东会沂水,从周湖、柳湖,接州东之直河,又东南入宿迁县境之黄�龉�湖、落马湖,从董、陈二口,入于黄河。《河防考》:隆庆中,河臣翁大立议开氵加河济运,不果。万历三年,巡漕御史刘光国等,复请从沛县夏镇马家桥,经州北葛墟岭良城侯家湾入氵加口河,至清河县大河口入黄河,计五百三十里,以便漕。议者谓氵加口穿葛墟诸山,皆沙石不可凿,南北大湖相连,不易堤,非计。乃止。二十一年,舒应龙挑徐州北境韩庄中心沟,凿山划石,通彭河水道入黄河,而氵加口始辟。二十五年,刘东星因韩庄故道,凿良城侯迁庄及挑万庄,繇黄泥湾至宿迁之董家口,试行运,而氵加脉始通。三十五年,李化龙复循旧迹,起自夏镇,迄于直口,凡二百六十余里,避黄河险者三百余里,中间开李家港以避河淤,开王市田家口以避湖险,凿郄山以展河渠,建良城台庄、侯迁顿庄、丁庙万庄、张庄、德胜等闸以节宣水利,而氵加河之利始备。崇祯七年,漕臣扬一鹏复议浚之,上言云:氵加河上自沛县李家港,下至直河口,计长二百六十里,今新挑之河,避弯取直,实二百四十里,宿迁至赵村约百二十里,赵村至峄县万家庄约九十余里,万庄至夏镇亦约九十里。自李家港至刘昌庄、全挑新河八里,建闸一座。刘昌庄至万家庄,计长八十里,内除韩庄等处二十里六分旧渠外,全挑新河十六里,浚旧河四十四里四分,建闸一座。万家庄至黄林庄,计长四十里,内浚旧河三十八里三分,全挑新河一里七分,建闸三座。黄林庄至直河出口,计长一百三十一里,内除梁家、纪家、田家集共七十里旧河深阔免挑,并王市东新河三十里派山东助挑外,实浚旧河四里五分,全挑新河二十六里,建闸三座。自是东南之漕,皆取道于此。

直河州东五里。《志》云:蒙、沂诸山之水,汇为沭缨湖,又分派而南,至州东南六十里,为直河口,入于泗河。万历十五年,浊流倒灌,河口遂塞,诸山水俱繇落马湖经董家、陈家二沟出大河,议者谓筑直堤于直河东岸,近北阎家集口,遏诸山水,不使东入落马湖,直河口可不淤也。二十九年,分黄开氵加之议定,运艘皆繇直河而达于氵加河矣。

武河州西北五十里。源自山东峄县马旺山许家泉,流经州西北二十五里,汇为蛤湖。州西北二十里又有�蚵�湖,亦武水所注也,引流五十里,繇乾沟口注于泗河。《志》云:州北百里有营河,自沂州流入境,注于武河。又城子河,在州西北五十里,自沂州芦塘湖流注营河。○洪河,在州东南三十里。又有曲吕河,在州东二十里,自坝头入洪河,合直河而入泗河。

○氵加口镇州西北九十里,亦曰氵加口集。又州北八十里有郭家庄。正统中,刘六等作乱,官军败之于氵加口集,又败之于郭家庄,是也。○源雀镇,在州东北。《金史》:保大中,弃山东地,惟戍守邳州之源雀镇,以拒蒙古。盖其地当山东冲要也。或曰:即故良城矣。

焦墟在州东。宋泰始三年,沈攸之奉诏攻彭城,至焦墟,去下邳五十里,是也。又州境有高迁亭。后汉桓帝延熹中,以诛梁冀功,封尚书令周承为高迁亭侯。《十三州志》下邳有高迁乡。

直河镇州东南三十五里。《志》云:直河驿在州东南六十里。《会要》云:嘉靖四十五年,改置直河巡司于此。又有新安驿,在州西四十里,嘉靖四十五年改巡司。皆滨大河。○余行镇,在州北七十里,《志》云:其地有余行省城,元末沂州将王信所筑。

宿迁县州东南百二十里,东南至府城二百四十里,西南至凤阳府虹县百四十里,西北至山东郯城县百八十里。春秋时,钟吾子国也。《左传》昭二十七年,吴公子烛庸奔钟吾。又三十年,吴执钟吾子,即此。秦为下相县地。汉为蹂犹县,属临淮郡。蹂、仇同。后汉县省。东晋义熙中,置宿豫县,属淮阳郡。宋仍之。泰始中,没于魏。魏置南徐州治焉。齐永元初,魏南徐州刺史沈陵帅宿豫之众来奔,魏人因废为镇。梁天监中得之,改置东徐州。太清三年,东徐州刺史湛海珍降魏是也。东魏改置东楚州,仍曰宿豫郡。陈大建五年,伐齐,克之,改置北齐州,寻改安州。后周改曰泗州,仍置宿豫郡。隋初郡废。大业初,又改泗州为下邳郡,仍治宿豫。唐初,复置泗州,治宿豫。开元二十三年,州移治临淮,以宿豫属之。宝应初,以代宗讳,改曰宿迁,寻隶徐州。五代因之。宋属邳州。元初,省入邳州。至元十二年,复置,属淮安军。十五年,还属邳州。县故无城,今城周四里,编户五十四里。

○宿豫故城在县东南。杜佑曰:故泗口也。晋明帝大宁中,兖州刺史刘遐自彭城退屯泗口,即此。义熙初,始置城邑,其地东临泗水,南近淮水,自后常为重镇。义熙五年,南燕将慕容兴宗等寇宿豫,拔之,大掠而去。宋泰始三年,魏将孔伯恭攻宿豫,宿豫戍将鲁僧遵弃城走,自是没于后魏。梁天监五年,张惠绍侵魏徐州,拔宿豫,执城主马成龙,未几,魏邢峦围宿豫,败梁兵于清南,惠绍弃城南走。七年,魏将成景隽杀宿豫戍主严仲贤以城来降,魏将杨椿将兵攻之,不克。普通六年,萧综以彭城降魏,魏乘胜取诸城戍,至宿豫而还。侯景作乱,为东魏所取。承圣三年,齐宿预民东方白额以城降梁,梁遣将杜僧明助之,齐将王球来攻,败退。寻复入于齐。陈大建五年伐齐,鲁广达克南徐州,诏以广达为北徐州刺史镇其地。十一年,又为后周所陷。隋大业中,下邳郡治焉。唐废郡,寻改县曰宿迁。《志》云:春秋时,宋迁宿国之人于此,因名。欧阳氵加曰:晋元帝督运军储于此。以为邸阁,后因有宿预之名。宋白曰:故城在邳州东南百八十里。近《志》在县西五里,恐误。

下相城在县西北七十里。秦置下相县,项羽下相人也。汉亦为下相县,属临淮郡。应劭曰:相水出沛国,流至此,故曰下相。后汉属下邳国。曹操攻徐州,屠男女四十余万口于下相,泗水为之不流,即此。晋属临淮郡。后魏亦曰下相县。孝昌三年,置盱眙郡。东魏武定八年,改临清郡治此,寻废。

角城在县东南百余里。《宋志》作甬城。晋安帝义熙中,土断,立为淮阳郡治。宋因之,常为重镇。泰始二年,徐州刺史薛安都举兵应晋安王子勋,诏以申令孙为徐州刺史,令孙进据淮阳,降于安都,既而魏将孔大恒攻淮阳,淮阳太守崔武仲焚城走。齐建元二年,角城戍主举城降魏,魏遣将封延等出角城应之。三年,魏主寇淮阳,围军主成买于角城,买败死。永明六年,角城戍将张蒲因大雾,乘船入清中采樵,潜纳魏兵,戍主皇甫仲贤拒却之。梁天监三年,角城戍主柴庆宗以城降魏,徐州刺史元鉴遣淮阳太守吴泰生将兵赴之。五年,将军萧炳击魏徐州,围淮阳,魏将赵怡等救淮阳,按魏将高闾云:角城蕞尔,处在淮北,去淮阳十八里,是角城与淮阳有二城也。东魏亦曰角城县。魏收《志》:武定七年,改梁临清、天水、浮阳三县置,仍为淮阳郡治。高齐改为文城县。周又曰临清县。隋省入淮阳县。淮阳,今见泗州。○栅渊城,在县西南。魏收《志》:下邳郡有栅渊县。武定八年,分宿豫县,置属下邳郡。陈大建六年,樊毅克齐下邳、高栅等六城。高栅,盖即栅渊也。

凌城县东南五十里。汉县,为泗水国治。后汉属广陵郡。晋属下邳国,宋省。应劭曰:凌水所出。《水经注》:水东流,径县城东,又东南入于淮,县以此名。○泗阳城,在县东南八里。汉县,属泗水国。后汉省。或谓之魏阳城,盖曹丕时所改。

司吾城在县西北。汉县,属东海郡。后汉属下邳国。应劭曰:古钟吾国也。晋属临淮郡,后省。梁普通五年,魏东海太守韦敬欣以司吾城来降,是也。今县西北有司吾乡。旧设钟吾驿,在县西南。

济岷城在县北。东晋时,以蜀西、济北流人,置济岷郡。咸和三年,济岷太守刘�缘壬毕纶�内史夏侯嘉,以下邳叛入后赵,郡寻废。沈约《宋志》:淮阳郡晋宁县,本属济岷郡,宋改属淮阳。○樊阶城,在县东。南北朝时,为戍守处。宋泰始三年,魏将孔伯恭造火车攻宿豫,沈攸之退保樊阶城。齐建元三年,遣将桓康败魏人于淮阳,进拔樊谐城,樊谐即樊阶之讹也。又县有高平城,汉临淮郡属县也,后汉省。又汉武封栾大为乐通侯,表在高平。即韦昭曰:在临淮之高平。

○马陵山县北二里。高十五丈,周十二里,陵阜如马。其冈脉曰灵杰山,前阻运河。○峒��吾山,在县北七十里,上有石洞,泉流不竭。宋绍兴中,首领张荣屯此,以拒金人。《志》云:县西北七十里又有司镇山,高五十丈,周十五里。又二十里有塔山,高数丈,周数里,上有土城,相传五代时郭彦威屯兵其上。

○黄河在县南。又东南经废陵城南,入桃源县界,即泗水故流也,亦谓之清水。梁天监五年,将军蓝怀恭与魏将邢峦战于睢口,败绩,峦进围宿预,怀恭复于清南筑城,峦等攻拔之。时张惠绍守宿预,遂弃城南走。

睢水在县东南十里。自睢宁县流入境,俗谓之小河,至此合于黄河,谓之睢口,亦谓之睢清口,今亦曰小河口渡。宋泰始三年,沈攸之与魏人战,败绩于此。今详见大川睢水。

白洋河县东南三十五里。即小河之支流也,亦流入于大河。《河防考》:小河口之通塞,乃归仁堤之关要也,而县东北耿车、时儿滩一带,上自高卓,下至时滩,皆应接筑长堤,使睢水不得漫入于埠子等湖,则河口常通,而归仁之防益固。盖归仁堤所以束睢湖之水,并入于黄河。睢利,则临、睢、宿三县,皆无沮洳之患矣。

落马湖县西北四十里。又西即黄塾湖。县西二里有陈沟口,又西二十里曰董沟口,即落马湖,南通大河之口也。繇湖口至邳州直河东岸马颊口,可五十里,中有河可因者二十里,壅塞宜通者三十里。天启中,议开新河于此,避磨儿庄、刘口等处七十里之险,自是运艘皆繇陈沟口达于氵加河。崇祯八年,河臣刘荣嗣以落马湖阻运,自宿迁至徐州开河注之,黄水迁徙,不可以舟,遂获罪。

仓基湖县东南三十里。《寰宇记》:湖周四十五里,旧为石崇积贮之所,有闸曰石崇闸,其水导流为崇河,入桃源县界。○白鹿湖,在县西南五十里,繇小河入泗。又有上泊水湖,在县南三十里,繇武家沟入泗。《志》云:县西北八十里,有诸葛湖,又侍丘湖,在县东北五十里,水繇新沟口入泗,潘季驯曰:侍丘与落马湖相连,山东蒙、沂诸水,俱繇侍丘、落马诸湖入于大河,湖外有马陵诸山,蜿蜒环抱,为天然遥堤云。

孙溪渚在县东。胡氏曰:在淮阳之北,清水之滨。齐建元三年,魏人围角城,不克而退,齐将李安民等追之,败魏兵于孙溪渚。

○峒��吾镇在峒��吾山下。五代汉乾�坛酰�南唐遣将皇甫晖出沂、泗,招纳淮北群盗,汉徐州将成德钦败之于峒��吾镇,唐兵引还,即此。或曰:即故司吾县也。《志》云:县东北百二十里有刘马庄关,一作刘家庄,有巡司,又东北百八十里而至海州。

睢宁县州南六十里。西北至徐州二百里,西至宿州二百四十里,东南至泗州二百里。本宿迁县地。金兴定三年,以宿迁县之古城置睢宁县,属泗州。元改属邳州。今土城周三里余,编户二十六里。

○新城县南五十里,相传宋韩��胄所筑。

○阳山县西北五十里。上有五层石台,亦谓之羊山。万历中,潘季驯于羊山、龟山土山相接处,创筑横堤数十里,以防大河泛溢,是也。又有刘胡山,在县西北七十二里。山周数里,相传昔有刘胡将军屯此而名。

○黄河县北五十里,与邳州接界。《志》云:县西北七十里为马家浅,东至邳州新安浅二十里,西接灵壁县之双沟,亦二十里。河南岸又有王家口、白浪浅等处,皆河防要地也。又黑山口,在马家浅,西接徐州界,亦为大河东决之口。

睢水在县治北。自宿州灵壁县流经此,又东北流四十里,引芹沟湖水入宿迁县界。《志》云:芹沟湖在县东十五里,周八里,流入睢河。

峰山湖县东北四十里,周十二里。万历中,河臣潘季驯筑双沟遥堤,恐河涨直至峰山湖,分流旁决,因筑羊山横堤以备之。又合湖,在县西北七十里,一名葛湖,流合沂水,南入大河。

○高作镇县东十五里。又县西三十里有子仙镇,县北六十里有本社镇,县西北六十里为新安镇,皆居民商旅萃集之所也。

附见:

邳州卫在州治东南,洪武十三年建。


卷二十一卷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