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不约而同的提议

字数:3671

1937年11月底,原驻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团长王明等中共领导人从莫斯科回国,带回了共产国际关于“抗日高于一切”的指示,促使中共中央开始对前此统一战线工作进行了检讨。12月9日至12日,中共中央召开专门的政治局会议讨论统一战线的方针问题。会议决定按照国共两党“共同负责,共同领导,互相帮助,互相发展”的方针进行工作,因而明显地改变了前此对国民党关系上的一些做法,以便争取与国民党尽快取得相互间的真正谅解与合作。在与蒋介石谈判的问题上,会议明确主张在边区名称及长官人选方面做出让步,同时允许派联络参谋,不拒绝国民党派团参观边区,对于区域要求也以保证边区安全及需要为主,不着眼于扩大,推行政制度坚持民选,经费力争每月五万,至少三万元,遣散及善后费要求三十万元,新四军则力争编两个纵队,并应要求国民党同意共产党人公开办报。

由于这时中国抗战正处于困难阶段,需要苏联直接援助的呼声甚高,王明恰与共产国际和苏共领导人有着一种特殊的关系,一心指望取得苏联直接援助来抗击日本军队的蒋介石对于王明的回国自然格外重视,因此于12月上旬接连发出邀请,请王明前来武汉晤谈。因此,中共中央12月政治局扩大会议刚一结束,王明、周恩来等即应蒋介石之邀于12月18日来到武汉,很快开始与蒋介石等就中苏关系以及国共关系等问题进行积极的交涉和谈判。

12月20日晚,王明、周恩来等与蒋介石进行了第一次正式交涉。王明首先就当前抗战形势、两党关系、合作任务等问题说明了中共中央的主张,强调军事的暂时失利并不可怕,正确的抗战方针和国内政治团结抗敌可以克敌制胜。进而他又向蒋介石转达了苏联方面关于愿意帮助中国政府组织三十万机械化部队和建立与战争相适应的军事工业的具体提议。随后,博古代表中共中央就前此谈判中的边区政府人选、联络参谋、国民党参观团等问题表示了共产党方面的态度,表示准备接受国民党方面的意见。周恩来也进一步就密切两党关系以及改进抗战政策等问题提出具体建议,这包括成立两党关系委员会,决定共同纲领,出版报纸,建立国防军事机关、征兵委员会,扩充并改造军队,协助政府组织,扩大国防参议会为民意机关等。对此,蒋介石当场表示:“所谈极好,照此做去,前途定见好转,彼想也不过如此。”“彼也认为外敌不足虑,他(指日本)愈前进困难愈多,军事虽失利,并不足虑,只要内部团结,胜利定有把握。”最后,蒋介石希望今后共产党代表能够就两党关系问题与陈立夫“共商一切”。《陈、周、博、叶致洛、毛并中共中央政治局电》,1937年12月21日。

根据蒋介石的意见,王明、周恩来等在当天晚上就继续与陈立夫进行了商谈,陈立夫也表示同意中共方面关于进一步调整两党关系和制定共同纲领的主张。于是,王明、周恩来等立即开始准备起草共同纲领、对时局宣言以及关于边区等问题的协定条款。在关于边区等问题的书面意见中,共产党人提出了如下主张:

一、边区管辖范围定为下列各县:延安、甘泉、鄜县、洛川、延长、延川、安塞、安定、保安、靖边、定边、淳化、栒邑、宁县、正宁、镇原、固原、海原、靖远、盐池、环县、庆阳、合水廿三县。

二、边区组织设边区行政长官一人,副长官一人,下设民政、财政、教育、建设、农工各厅及保安司令部。

三、边区行政长官人选以丁维汾正,林伯渠副,丁维汾因公不赴任,由林伯渠代理,边区行政委员会定为八人,人选为丁维汾、林伯渠、张国焘、徐特立、高自立、马明芳、高岗、成仿吾,各厅长由委员分别担任之。

四、保安队依边区各县之大小而设一中队至一大队,另设八路军补充师以收纳编余壮丁及指定征募区之新兵。

五、经费中央每月补助十万元。

六、边区善后遣散诸费特定为三十万元。《关于边区问题的协议草案》,1937年12月。

12月26日,国共两党正式成立“两党委员会”,并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国民党方面的正式代表为陈立夫、刘健群、张冲及康泽,共产党方面的代表为周恩来、王明、博古、叶剑英。当天,会议决定每五天会商两次,并一致同意起草共同纲领,推定由周恩来与刘健群共同担任起草工作。但实际上刘健群并未参加起草工作,纲领的具体起草工作是由周恩来等完成的。

30日,名曰《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纲领》的两党共同纲领起草工作结束,中共代表团与中共长江局讨论通过,决定送交两党委员会。该草案共分两部分,即“争取抗战胜利纲领”和“初期建国纲领”。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争取抗战胜利纲领:

1.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

2.健全和扩大征募兵役运动,培养大批军事和专门技术人材,加强政治工作,造成政治坚定、武器精良的全中国统一的国民革命军;

3.充实和强固全中国统一的国民政府,加强国防机构,设立增强抗战力量的相当民意机关,肃清贪污腐化,使全国政治机构和一切从政方针能适合抗战胜利的需要;

4.建立军事工业,加速整理交通,并实施战时经济政策;

5.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实行合理负担,帮助贫苦同胞,救济难民失业,优待抗日军人家属及伤残官兵,实行国难教育,动员组织和武装民众,建立巩固后方,肃清汉奸敌探;

6.积极组织和帮助被敌占领区域之民众及武装队伍的对敌抗战行动,组织和奖励国外侨胞努力于保卫祖国的事业;

7.联合回、蒙、藏、满、苗等各民族共同抗日救国;

8.没收日寇汉奸卖国贼之财产土地,充作国家战费和优待抗日军人及其家属经费;

9.联合直接受日本帝国主义蹂躏的民众和民族——日本国内劳苦大众及高丽、台湾等民族——打倒共同的仇敌;

10.扩大国际宣传,联合一切同情中国自卫斗争的人民和国家,取得其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援助。

二、初期建国纲领:

A.关于达到民族独立方面

1.彻底肃清日寇在中国的一切经济政治军事势力,收复一切被日寇占领之土地;

2.与其他订立有不平等条约的国家和平谈判,以逐渐达到根据平等互惠原则重订双方有利之新约;

3.国内汉、回、蒙、藏、苗夷等各民族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教育上一律平等,各民族有自决或自卫之权;

B.关于实现民权自由方面

4.召集由普选权选出的全中国统一的国会,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

5.保障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居住、营业、信仰等自由权利;

6.保证男女在政治、经济、社会地位各方面一律平等;

7.划清中央与地方职权,实行地方自治制度;

C.关于争取民生改善方面

8.平均地权,使耕者有其田;

9.节制资本,使国家工业化;

10.福利劳动,使生产力迅速发展;

11.救灾治水,禁烟济难,使民生安定;

12.普及教育,使人民文化水平不断提高;

13.根除苛杂,实行统一的累进税;

14.利用外资,使有益于国家建设。《中国人民抗日纲领草案》,1937年12月30日。

在此纲领之后,中共方面并提出附件四条:

一、共同纲领商定后,由蒋先生向全国提出,以便两党据此以号召全国人民,共同遵守,共同努力;

二、两党对此纲领须共同负责,力谋实现;

三、全国政府及军队在蒋先生领导下须本此纲领定出具体方案,负责实施;

四、凡违背此纲领者须受到制裁。《中国人民抗日纲领草案》,1937年12月30日。

很清楚,中共对于制定一个足以约束两党的共同纲领极为重视,希望以此来贯彻自己的政治改革方针和抗战路线,希望能够因此使自己跻身于政治领导的地位,真正实现两党合作。但是,这却不是国民党人的想法。

30日,共产党方面将纲领草案正式提交两党委员会,并将关于边区等问题的书面意见交康泽办理。可是,由于国民党正百般求助于苏联,要求苏联出兵相助,以挽救战争危局,而苏方已婉言相拒,因此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的关系这时已经成为国民党求助苏联的最后手段。于是,在这次会议上,国民党代表撇开纲领草案不谈,直截了当地要求中共帮助劝说苏联出兵。然而,在出兵问题上,中共中央早与苏联方面取得一致,因此双方虽反复讨论终于不得要领。

由于共产党人在苏联出兵问题上无法采取合作的态度,一些始终抱有敌意的国民党人再度找到了可以攻击共产党的借口,国共之间的摩擦又开始有所增多,甚至连刚刚得到国民党批准开业不久的武汉中共《新华日报》报馆也遭到捣毁。紧接着,国民党人开始大力鼓吹“一个主义”、“一个领袖”、“一个政党”、“一个军队”的主张,以致公开写文章发社论要求取消“封建割据”的共产党及其政权和军队。参见1938年2月6日《武汉日报》;2月7日《扫荡报》。在1938年1月24日的两党委员会上,国民党代表康泽、刘健群也公开指责八路军不贯彻中央军令,游而不击,要求中共学国民党广西派的样子,把军队交给中央,军校变为中央分校,军政及教育、经理、人事与中央统一,重要领导人离开军队到中央来服务,他们甚至明确提议与八路军交换干部和分散使用八路军。

此时,国民党派驻八路军的联络参谋已经确定,关于新四军和边区问题国民党也已针对共产党方面的提案拟定出具体办法。关于新四军,何应钦核定具体办法如下:

一、该军编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共四个游击支队,每月发给经费一万五千元,及军部经费等,每月共一万六千元;

二、所请陈毅、张鼎丞、张云逸、高俊亭分任第一、二、三、四游击支队司令一节,准与照委;

三、拨遣散费,准发三万元;

四、所称垫借伙食费,应另案清理;

五、开拔费准发给一万元,由该军长叶挺统筹支配。《陈、周、叶致毛电》,1938年1月8日,见中共湖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抗战初期中共中央长江局》,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4页。

关于边区,交涉结果如下:

一、管理县份,限于十八县,不允增加;

二、边区政府,丁正林副并代理正职,可发表。各处依省例分民、财、教、建,不允设农、工,并要丁派两人做事;

三、边区行政经费,依各县、各行政专员总和定津贴两万多元;

四、保安队编制及经费,依陕、甘、川省原例,改由省发给津贴;

五、善后费给二十万;

六、确定联络参谋四人。《陈、周、博、彭、叶、董致中央书记处电》,1938年1月21日,见上引书,第148—149页。

由于上述谈判结果双方在经费、编制等问题上仍有不少差距,因此中共中央仍不能不指派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和新四军军长叶挺继续与国民党方面进行交涉。但实际上,国民党在经费及编制问题上的态度,正如王明等人这时所估计的那样,正是“蒋及其左右不愿我们扩大部队,扩大领土”的表现。不仅如此,蒋介石这时还加派其嫡系的将领胡宗南率六个师移驻西北,一方面加强对西北战略要地的防御力量,另一方面也明显地是为了防范共产党。

鉴于国共之间出现的这一系列问题,共产党人敏感地意识到双方矛盾的症结所在。考虑到国民党正在进行的“一个党”的宣传,中共代表团于2月6日开始设想在对国民党进行正面反击的同时,用提出建立民族革命联盟的方式来解决巩固两党合作关系的问题。至此,国共两党通过组织一个大党来密切组织联系的问题,渐渐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1.分歧与合作俱来3.大党问题的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