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会作回忆录 - 邱会作

 第一篇 战斗的历程
  第一章 少年时代
   我的家乡
   红军来了
   苏维埃
   三代同堂干革命
  第二章 战斗在家乡
   第一次战斗
   巧当红军
   肃清「AB团」
   参加粉碎第一次「围剿」
   参加粉碎第二次「围剿」
   参加粉碎第三次「围剿」
  第三章 红色瑞金
   在瑞金
   长征前的准备
   周恩来、叶季壮救了我的命
   出发前夕
   人民为革命付出的代价
  第四章 两万五千里长征
   出发「上前线」
   「全权代表」
   为红五军团送饷
   在遵义
   「娃娃科长」
   相识毛泽东
  第五章 艰苦的岁月
   过大渡河
   翻越大雪山
   红军一、四方面军会合
   过草地
   红军的重大分裂
   最后的难关
  第六章 永远的延安
   初到陕北
   任粮食局长
   在抗大学习
   任军委供给部长
   解决经费问题
   开展生产运动
   边区的财经和供给工作
   抗战初期的国共两党合作
  第七章 华中三年
   中央财经工作团
   淮北往事
   从四师回延安
   到绥德
   胡敏的革命精神和战斗作风
  第八章 参加七大
   在中央党校学习
   整风与七大
   会场集锦
   选举与闭幕
   打回老家去
  第九章 「我们的八纵」
   战斗在热河
   八纵成立
   战斗力提高了
  第十章 辽沈战役
   吉林会议
   政治整军与军事训练
   锦州攻坚战
   辽西会战
   辽沈战役的历史地位
  第十一章 平津战役
   奉命进关
   重要的决策
   三分钟突破民权门
   城市政策纪律
   勇猛果敢的黄永胜
  第十二章 向中南进军
   四野高干会
   将革命进行到底
   向江南进军
   山地运动战的典范
   衡宝战役的重大意义
   进军广西
   执行粤西和桂东南剿匪任务
   统一对剿匪性质的认识
 第二篇 军队建设的征程
  第十三章 从广州到北京
   到广州工作
   华南军区的三反运动
   部队文化教育
   重返后勤战线
   关于肃反问题
   参加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
  第十四章 新军委成立
   军委统帅部的改组
   军委办公会议
   稳定军队的高级干部
   总后的新班子
   林彪批评了朱德
   一点教训
  第十五章 林彪对我军建设的贡献
   广州军委扩大会议
   北顶南放
   北京军委扩大会议
   全军编制装备会议
   研究确定我军编制
   我军后勤的编制
   部队后勤装备
   林彪关于当前部队工作的讲话
  第十六章 准备打仗与后勤建设
   后勤战略方针与后方基地建设
   全国的战略勘察
   后方基地的勘察和建设
   军马生产
   战备物资储备
   划区供应
   机关工作的整顿和建设
   妥善安排老干部
  第十七章 后勤业务改革
   调整干部队伍
   学校整编和学制调整
   加强与建设科研机构
   知识分子政策问题
   改革军服质量和颜色
   改革物资供应
   改革医疗卫生
   改革财务管理
  第十八章 军队农副业生产
   三年灾害对军队的影响
   生产渡荒
   军队生产以「副」业起家
   军队生产以「自」业传家
   全军历次农副业生产会议
   军队的生产效益
   毛主席的《五七指示》
   附:《五七指示》
  第十九章 后勤工作的天职
   正确认识后勤工作的地位
   充分发扬革命干劲
   党委当家,全军办后勤
   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认真管理业务
   反对空头政治
   勤恳办事,勤俭办事,勤巧办事
  第二十章 军队的风雨历程
   林总推选罗瑞卿为总参谋长
   罗瑞卿的变化
   军队内部两个阵营的形成
   全军大比武
   刘亚楼、杨成武、萧华的作用
   叶帅打招呼
   毛主席的底牌
   林彪给毛主席的信
 第三篇 人民军队忠于党
  第二十一章 军队文革的序幕
   上海紧急会议
   我过了关
   中央工作小组会议
   关于「四条」的问题
   罗瑞卿的错误和林总的态度
   罗瑞卿检讨与「自杀」
   罗瑞卿炫耀自己
   叶帅的总结
   杨成武是反罗的干将
   附:关于罗瑞卿同志错误问题的报告
  第二十二章 炮打司令部
   端掉彭、罗、陆、杨
   要进行反击战了
   刘少奇谈彭、罗、陆、杨
   严慰冰事件
   首都工作小组
   毛泽东点火
   十一中全会的特点
   历史的教训
   附:毛泽东《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第二十三章 军队文化革命的方针和三个阶段
   附:「一〇五」紧急指示
  第二十四章 全军文革支持造反
   总政李曼村与总后结「冤家」
   二医大「红纵」发难
   军队院校进京
   天安门上被告了一状
   「一〇五」紧急指示
   江青接见「红纵」头目
   第一次昏倒在批斗场上
   「红纵」把总后变成鬼蜮世界
   五大部长
   凶恶的武斗昏天黑地
  第二十五章 零点得救
   大人物上任全军文革组长
   江青批准「红纵」杀回北京
   徐帅的命令
   造反派的刑法
   零点得救
   全军文革支持三座门静坐
   周总理送我回总后
   正确对待造反派
  第二十六章 军委办事组成立前后
   「五一三」事件
   「七二〇」事件
   新的军队日常办公机构
   杨成武时期的军委办事组
  第二十七章 杨成武倒台
   杨成武倒台的自身原因
   杨成武是军队的台柱子
   杨成武问题的内幕
   江青要把邱会作、杨成武同罪
   抄杨成武的家
   「三二四」大会
   弃杨留吴的问题
  第二十八章 黄永胜时期的军委办事组
   军委办事组改组
   批判军队「二月逆流」
   办事组的主要工作
   「反江青俱乐部」
   反江青的两个不同时期
   李必达事件
   文革往事
  第二十九章 八届十二中全会
   总理的开场白
   全会的任务
   我在小组会上的发言
   主席在闭幕会上的讲话
   林总的长篇讲话
   林彪、江青的矛盾
  第三十章 九大纵观(一)
   关于起草文件的问题
   开幕式
   大会讨论和发言
   毛主席谈两条路线斗争问题
   毛主席谈关于文化大革命和清理阶级队伍的问题
   毛主席谈关于准备打仗的问题
   毛主席谈关于选举的问题
   上海帮批判陈毅
   江青要当接班人
  第三十一章 九大纵观(二)
   军委办事组退选举名额
   大会选举
   三人小组
   黄永胜坚决不当常委
   主席在全会上的讲话
   江青进入政治局的影响
   附:《加强后勤工作的战斗化》
  第三十二章 庐山战火
   不设国家主席目的就是不给林彪留位子
   主席通过江青拉我们
   吴法宪与张春桥的争论
   高高兴兴上山
   政治局常委会
   开幕式上林彪的讲话
   山上的热闹
   整个庐山都狂热起来
  第三十三章 风云突变
   晴天霹雳
   林彪的态度
   吴法宪检讨
   黄永胜上山
   《我的一点意见》
   会议的最后几天
   毛泽东的苦涩
   汪东兴与华北组六号简报
  第三十四章 「甩石头掺沙子挖墙脚」
   关于中央政治局生活会的方针问题
   吴法宪、叶群向毛主席写检讨报告
   全军批陈整风
   毛泽东「甩石头」(三十八军的报告)
   毛主席「挖墙脚」(华北会议)
   军委座谈会
   江青一伙的威风
   军委办事组整风
   我们的检讨报告
   毛主席第一次接见
   北戴河之行
   毛主席第二次接见
   会场上的交锋
   会议给我们下结论
   批陈整风汇报会之后
  第三十五章毛主席南巡
   不在乎,又在乎
   林总的态度
   毛主席为什么南巡
   在武昌的谈话
   在长沙的谈话
   林彪是冤鬼
 第四篇 我的晚年
  第三十六章「九一三」事件——林彪死了
   十三日凌晨的政治局紧急会议
   紧急善后处理
   九月十三日至九月二十三日略记
  第三十七章 泪别周总理
   北门解迷
   周总理的谈话
   三相信
   永远怀念周总理
  第三十八章 在顺义的日子里
   改天换地
   「特殊首长」
   四组同我的关系
  第三十九章 中央项目组的审查
   沙河机场的两次审问
   沙河机场的第三次审问
   关于组建基本建设工程兵
   关于国防工业问题
   陕西省委常委在京举行扩大会议问题
   关于「九六」问题
  第四十章 在秦城的日子里
   押进秦城监狱
   老干部的归宿
   现代黑店
   监狱里的斗争
   黑暗中的星光
   子女探监
  第四十一章 中纪委的审查
   审査的重点
   关于庐山会议的问题
   关于攻击朱德的问题
   关于搞叶帅材料问题
   关于反击徐向前的问题
   关于总政的一些问题
   关于医疗保健问题
   关于罗瑞卿的治疗问题
   关于陈老总的治疗问题
   关于贺龙的抢救问题
   关于徐海东的医疗问题
   关于傅连暲的问题
   所谓迫害干部和群众的问题
   万毅的谈话
   中纪委审查小组最后的话
  第四十二章 移交高检与预审
   补办逮捕手续
   「反革命主犯」问题
   确定我为「反革命」的证据
   递交起诉书
  第四十三章 「公审」闹剧
   宣读起诉书
   第二审判庭
   五次出庭
   判决
   难友合监生活
   走出秦城
  第四十四章 空前的大冤案
   公审是大倒退
   所谓「林彪反革命集团」
   造反派消灭革命派
   恶毒株连是冤案的一大特点
   哭老战友黄永胜总长
   说几句闲话
  第四十五章 全家株连
   母亲饿死在医院
   老伴受到残酷至极的迫害
   五个子女无一幸免
  第四十六章 在西安的日子
   安置西安
   生活问题
   有期等于无期
   百感交集
   落难中的情谊
 代后记

书  名:邱会作回忆录

分  册:上

作  者:邱会作

特邀编辑:蓝岭

照  片:本书全部照片由邱会作家人提供

封面设计:Renee Chiang

出 版 社:新世纪出版及传媒有限公司

联络方式:editors@newcenturymc.com

国际统一书号:978-988-19430-6-4

定价(上、下册):港币238圆

2011年1月,香港印刷。

版权声明

没有新世纪出版及传媒有限公司{New Century Media & Consulting Co. Ltd.}的书面同意,本书的全部或任何一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在任何媒介中复制或传播。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English Title: Memoir of Qiu Huizuo

Volume: 1 of 2

Author: Qiu Huizuo

Project Editor: Lan Ling

Photos: Courtesy of Qiu Huizuo family

Design, Layout and Production: Renee Chiang

Publisher: New Century Media & Consulting Co. Ltd.

editors@newcenturymc.com

ISBN: 978-988-19430-6-4

Price (two volumes): HK $238

Printed in Hong Kong, January 2011.

Copyright ©2011 by New Century Media & Consulting Co. Ltd.,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No part of this publication may be reproduced or transmitted in any form or by any means whatsoever without permission in writing from the publisher.

谨以此书献给与我几十年革命在一起、磨难在一起的老伴胡敏和因我受到株连的老战友和同志们。

邱会作(1914-2002),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一九六九年当选为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二〇〇二年春节,人生最后一张照片。

一九七〇年,军委办事组在西山军委前方指挥所。前排左起:温玉成、刘贤权、邱会作、吴法宪、黄永胜、李作鹏、李德生。

一九七〇年,在文化大革命中。右起:周恩来、叶剑英、邱会作、耿飙。

一九七〇年在长城。左起:李作鹏、邱会作、胡敏、叶群、陈绥圻、吴法宪、黄永胜。

一九七〇年在京西宾馆。前排左起:董其采、胡敏、叶群、吴法宪、项辉方、陈绥圻。后排左起:李作鹏、黄永胜、邱会作。

一九七〇年在长城。左起:黄永胜、邱会作、吴法宪、李作鹏、陈绥圻、叶群、胡敏。

一九七〇年,在庐山九届二中全会期间。

一九七〇年,军委办事组在西山。左起:温玉成、刘贤权、邱会作、吴法宪、黄永胜、李作鹏、李德生。

风雨同舟六十载。邱会作对胡敏说:我是江西的穷苦人,你是陕西的穷苦人,不参加革命我们怎么能走到一起,我们参加革命是对的!

二〇〇八年十月二十三日,邱会作将军去世六年后魂归故里。

「勤恳办事、勤俭办事、勤巧办事是我军后勤工作的天职」

写在前面的话

一九二九年初,毛主席领导的队伍从井冈山下来,到兴国、雩都一带开辟新的根据地,革命的红旗把我们一家穷苦人都卷入革命的队伍,我们家是三代同堂闹革命,那时我刚刚十五岁。经过了枪林弹雨,经过了艰苦岁月,经过了南征北战,在党和毛主席的教育培养下,我逐渐成长起来了。在几十年的革命征程中,我都是积极工作、努力奋斗的,为之流过鲜血、负过伤并付出全部力量,这一切我都认为是革命者的本色。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是伟大的,是英雄辈出、群星灿烂的,我只是灿烂群星中的一颗小星。因此,我过去从没有想到去写个人的回忆录。

在公审之后,我想写回忆录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我原以为公审只是走个过场,是让我们为毛主席,为周总理,为党中央在文革时期工作中的错误担当一些责任。没想到公审竟是以「创造性」的法律形式解决党内路线问题,用不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方法衡量文革时期的工作,还给我们带上一顶莫须有的反革命帽子,甚至还无端地把我们和江青一伙捆在一起。这一切表面上是打击我们,实际上直指毛主席、周总理及党中央。

在文革期间,林彪主持军委的日常工作,并被毛主席钦定为接班人;周恩来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当时我正工作在一线,是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领导下,和当时在台上的老同志们一起为党工作。在极其复杂困难的情况下,大家怎样支撑着党的工作,怎样支撑着共和国的肌体,怎样用夜以继日的工作来使损失减到最小程度,被公审搞得黑白颠倒、面目全非,看来我有必要向党和人民做一汇报,再了此残生。当然在文革中,我在工作上的错误和失误也要认真地总结教训。这就是我写回忆录的初衷。

我要特别指出的是,现在的当权者常自诩和江青一伙做了斗争。他们怎么做了斗争?他们的斗争是在毛主席已经去世,「四人帮」为阶下囚之时,是在文革已被彻底否定的时候;我们怎么做了斗争?我们的斗争是在毛主席健在,江青一伙还是党的领导人,文革还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时候。有些人自己被打成反革命委曲得不得了,但是他们把别人打成反革命又毫不客气。

八一年,我「保外就医」到西安时,才知道老伴胡敏还在「监督劳动」之中,五个儿女也受到无端的株连,我的震惊难于言表!在七一年九月二十四日,我们在人大会堂被抓起来时,周恩来总理当着黄、吴、李、邱的面说:「毛主席决定你们离开工作岗位,反省自己的问题,时间不会太长。你们的老婆、孩子都是革命的,你们回来以后,如果他们遭到什么不是,找我姓周的是问!」说完周总理用手在胸脯上一拍。也许这就叫信誓旦旦吧。

我和老伴已分别十年,真是生死两茫茫。当老伴从劳改农场坐上马车,转坐手扶拖拉机,再换乘长途汽车风尘仆仆赶到西安与我会合时,我眼前出现的己不是饱含热情、充满朝气的胡敏,而是一个饱经苦难、白发苍苍的老太婆。我们只有含泪相望。我对老伴说:「我是江西的穷苦人,你是陕西的穷苦人,不参加革命我们怎么能走到一起,我们参加革命是对的!虽然我们经历了这么大的磨难,但跟着党、跟着毛主席干革命信念从来没有动摇过。我们都是以革命为职业的人,失去了革命工作就等于失去了一切。不过我们还是要坚强地活下去,我们要把一生的经历写出来,看看是不是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儿女,对的起党和人民。」

我的回忆录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从八二年的冬夜开始动笔的,当时不但没有任何资料,生活困难的连纸张都买不起,幸有老伴四处请邻居帮忙,第一部分草稿是用百家纸写就的。我的回忆录,谈不上什么教益,仅作为这段历史的亲历者,有责任做一个记录。但其中肯定会有不少缺点、不准确之处甚至错误,请读者批评指正吧。

谨以此书献给与我几十年革命在一起、磨难在一起的老伴胡敏和因我受到株连的老战友和同志们。

第一篇 战斗的历程

第二篇 军队建设的征程

第三篇 人民军队忠于党

第四篇 我的晚年

代后记


这是第一篇第一篇 战斗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