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务虚笔记作 - 史铁生 >
- 六 生日
注释
[1] 这应该就是作者史铁生的真实生日了。
[2] 一个充满智慧的定理。史铁生的短篇小说《第一人称》的主题可能由此萌生。
[3] 周国平对这一部分的评论是:在认识论上,史铁生是一个旗帜鲜明的唯我论者,史铁生这里的所有表述都十分精彩,这是史铁生哲学素质的证据之一。
[4] 对世界有了“感觉”,史铁生称之为另一意义上的“生日”。
[5] 本节以艺术笔法形象阐释了一个人的意识发生史,精神成长史。可称之为艺术的哲学。
[6] 对一个人意识成长过程精彩的诗性哲学的描述。
[7] 从这段可读出作者记忆和印象中的童年生活,亲切、温馨、童趣盎然!
[8] 教堂的破败与衰落:时代的影像!
[9] “我”懂事记事了,开始以自己的眼光观察、理解这个世界,于是将有一部属于“我”的独特历史,以及,“我”所独特理解的历史。
[10] 社会与我,网与网结。
[11] 在小说里,“我”当然不等于作者,但“生日”这一节,我们总感觉这大致就是史铁生童年生活的回忆。
[12] 这种感觉好哲学啊!这与西方存在主义对人生的感受相通。这种对世界的陌生感、凄惶感,也是一个“生日”。
[13] 人的性格是怎样形成的?天生的吗?确实神秘。性格显示为“心理力量”,人与人的关系就建立在这种心理力量的差异之上,人之相处其实就是这种“力”或“气”的碰撞、较量。
[14] 人是群居动物,对群体有天生的依赖感,所以天生害怕被孤立!
[15] 又一个“生日”!
[16] 多么卑微可怜的心理!怯懦,讨好——让人同情又让人讨厌的人性的弱点!谁让世界那么可怕呢?
[17] 天生的组织才能,强悍的性格,超人的意志,让那孩子“出类拔萃”!注意:这孩子在本节既是写实的,也可以把他“抽象”为一个符号——代表世界中异己的力量,代表“世界的危险”。
[18] 对世界人生刻骨铭心的沉痛体验,对世界的迷惘与恐惧,是写作的触媒、资源与动因。这种体验造就了一个杰出的作家!写作源于“心”的体验,源于对世界的疑问,史铁生的写作观!
[19] 另一种沉痛伤心的体验是Z的命运的拐点,也就是Z的“生日”。
[20] 画家Z——冬天(冷)——进入世界;诗人L——夏天(热)——进入世界。冬夏具象征意义,是解读二人命运的密码。对初始点的依赖性,是史铁生解读出的命运的一个特性。
[21] 不止一次重复的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22] 诗人L的“生日”: 十岁,夏天,无法放弃的初恋,轻信人而被出卖,情感受伤。
[23] 本节猜测曾经被流放,坚信权力可以改变一切不公正的WR的“生日”:应该和“我”、画家Z、诗人L等有共同处,即挫折,受伤。
[24] 性格的微小差异导致命运的迥然不同——命运对初始点的依赖性。
[25] “上帝”是史铁生笔下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指神秘的超人力量,不是基督教教堂里的上帝。
[26] 这种宣判对于一个刚懂事的小孩子的震撼,不是那个年代的人不会感到其分量。
[27] 出身——那时代叫阶级成分,是一个人生下来就必须接受的宿命,它对一个人的命运有决定性影响。
[28] “白专道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特有名词,指学习(技术、业务)好而不问政治之路。
[29] 十几年后WR做了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