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恒产者有恒心

字数:1787

在我平时撰写指数基金文章的时候,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我们投资指数基金,什么时候卖出?

1.巴菲特的卖出三条件

我卖出指数基金,是参考的巴菲特关于卖出的三条件。巴菲特对股票的卖出,有以下三个标准:

基本面恶化

对指数基金来说,基本面跟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密切相关。如果相信一个国家经济能长期崛起,那对应的指数基金的基本面也会随之向上。所以这个标准国内的指数基金一般用不上,主要是依据后两个卖出。

过于昂贵

当指数基金估值过高的时候,它就变得“昂贵”了。例如2007年,当时国内的指数基金,市盈率估值基本都是40+了。到了过于昂贵的时候可以卖出,换成其他的资产大类(例如合适的房地产、债券基金、理财等品种)。

书中前面提到的“盈利收益率低于6.4%卖出”“指数基金进入自身历史高估值卖出”等,都是基于这一标准。

有更好的品种

有的时候,我们持有的指数基金估值正常,但出现了跟持有的品种类似、却更便宜的品种。例如上证50指数与H股指数,有的时候上证50指数远比H股指数估值低,有的时候却反过来。所以如果出现了远比手里持有的基金更便宜的品种,是可以卖出换过去的。

我们投资指数基金也是遵循这三个条件。条件1基本不会出现,因为中国经济还在高速发展。条件2会在牛市中后期出现,我们会发现很多指数基金在我公众号的指数估值表里进入了红色的高估区域。条件3操作比较复杂,需要具体案例具体分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关注公众号。

不过,无论哪个卖出条件,都不是频繁出现的,在卖出之前都需要我们耐心地持有。大多数时间里,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定地持有股票资产,享受它的复利增长。

2.用买资产的角度投资指数基金

不过我发现了一个更有意思的地方,很多朋友对于指数基金是没有长期持有的打算的,大家在指数基金上赚到钱之后会想着把这个“烫手山芋”抛掉,生怕之前的收益没了。其实,指数基金长期是上涨的、在低估和正常估值区域都能提供不错的长期收益,但很多朋友并没有长期持有指数基金的打算。

或者说,大家在潜意识里并没有把它当成是一个可以长期持有的资产。在很多人的心里,定期储蓄、银行理财、保险保单、房子都是可以长期持有的,而指数基金赚了钱就要赶紧卖掉。

其实,没有达到卖出条件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安心持有指数基金就好,就像我们持有其他能产生现金流的资产一样。我们来看一些数据。

美股的道琼斯指数从100点长到20000点,涨了200倍。

港股恒生指数从1964年100点起步,到今天加上分红是涨到60000点,上涨了600倍。

A股历史比较短,但上证综指也从100点涨到了3000多点,上涨了30倍。

除此之外的日本、韩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只要经济发展得还算过得去的,指数基金的长期收益都非常不错。

指数基金短期里会有波动,但长期是不断上涨的,而且从各个国家的历史看,指数基金可以抗通货膨胀、能抵御货币超发导致的居民购买力下降。指数基金作为一个资产大类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但是如果过分地关注它短期的价格涨跌,我们是很难长期坚持持有的。因为在持有过程中,即使背后公司的经营没有什么变化,指数基金也会因为各种不理性的恐慌和贪婪而大涨大跌。这些小波动我们并不需要在意,大多数时间里需要我们坚持持有指数基金,获取背后公司经营的收益,而不是频繁地短期买卖。

3.“迷你”公司

在投资指数基金的时候,最好改变我们的观点,不要把股票看成赌博的筹码,不要过分关注短期的涨跌。

我们可以把每一份指数基金看成是一个“迷你”公司。

比如我们现在买了1万元的低估值指数基金,这就相当于一个市值1万元的迷你公司。买下这个迷你公司后,公司就能赚取每年1100~1200元的净利润(市值/市盈率,得到的就是每年的净利润)。净利润中的350元左右会分红给我们,我们可以拿出一部分去花,剩下的再投入到公司里用于来年的发展,这样可以赚到更多的利润。

你是这个迷你公司的老板,但是并不需要你亲自去管理,不需要你进货、跑工商局、应付客户。更奇妙的是,这个公司几乎不会倒闭,即使你一点都不关心这个公司的发展,它也能一直自己运作下去。

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买入一些这样的迷你公司,只要这些公司还在正常运营、赚取利润,我们就可以耐心持有它们。最后当我们积累下足够多的迷你公司,自然就财务自由了。

有哪个大老板会把自己手里赚钱的公司随便买来卖去呢?

每一个指数基金,背后其实就是一篮子公司。这些公司里有上万名员工在每天辛勤的劳动,为股东创造价值。每一份指数基金,就是这样一个“迷你”公司。我们持有它一天,这个迷你公司就是我们的产业,就会为我们产生利润、创造价值。这些价值会积累得越来越多。除非有人愿意出个大价钱(牛市估值很高),否则我们为何要轻易地卖出在低估时买入的这个“产业”呢?

定投若干年之后,我们大多数人手里会持有价值几千万、年稳定产出几百万净利润的迷你公司,这些“产业”是我们实现财务自由的基石。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持有资产,这是我们实现财务自由的必经之路;而拥有“长期持有资产”的信念,是走上财务自由的第一步。


定投的“双核制”投资者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