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字数:1352

对于命令谢晋元撤退的原因,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有一种说法是,各国使节向中国政府提出照会,要求出于人道主义考虑,撤回谢晋元的孤军。

另一种说法是,由于日军被激怒,各种火力和攻击手段明显升级,租界怕殃及池鱼,坚持要撤出谢晋元的部队。

从谢晋元后来的遭遇看,后一种说法更可信。

10月30日晚,再三表示“全营将士已准备与仓库共存亡”的谢晋元,在安排好阻击掩护后、含泪将自己的部队撤进了英租界。

四行仓库坚守四天,消灭日军200余人,摧毁日军坦克两辆,而谢晋元的部队,牺牲9人、伤28人,300多人的部队,安全撤进英租界。

但一进英租界,谢晋元的部队就被缴械了。

按照原先的约定,是谢晋元的部队通过租界,然后与沪西的中国军队会合,继续投入抗日战场中去的。

但日本人给租界发出了威胁:如果你们敢让谢晋元的部队离开,我们就立刻进入租界,搜捕追击!

最终,租界迫于中国民众压力,没有把谢晋元的部队交给日本人,但也不敢放走他们,而是将他们放在租界内一块15亩大的地方,软禁起来。

这一禁,就是4年。在那期间,谢晋元和他的部队遭受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但他率领一营全体将士,每天准时出操、训练、自办饭食,还自己举办唱歌会、运动会。

在那期间,上海也沦陷了。但上海市民每天都会来到这片“孤军”的营地,给他们带好吃的,告诉他们外面的新闻和战事进展。多的时候,每天有数千人,少的时候,也有数百人。有的上海市民,来了,就远远地朝谢晋元他们鞠一个躬,就转身离去。

在那期间,有无数的日本浪人和特务,试图闯入营地暗杀谢晋元,但都没得逞。1940年汪伪政府成立后,以陆军司令的高官诱降谢晋元,被谢晋元痛斥拒绝。

诱降不成,汪伪的特务只能使出下作的手段了。

1941年4月24日晨5时,谢晋元在照例带兵出早操时,被汪伪收买的四个谢晋元的士兵,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匕首和铁镐等凶器,猛刺猛击谢晋元的胸部和太阳穴。谢晋元重伤后不久就逝世了,年仅37岁。

谢晋元和他的部下

消息传来,举国悲愤,上海市30万市民自发吊唁,几条马路都被堵塞。蒋介石追封谢晋元为少将。

但坏消息并没有结束。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正式对欧美列强宣战。一直试图明哲保身的上海租界,被日军全面接管,而租界营地里的谢晋元孤军,被全部拘禁,然后被发配到各地去做劳工和苦役,更有36个人,被发配到了遥远的新几内亚。

曾经威震敌胆的谢晋元四百壮士,最终落得了这样一个结局。

馒头说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样的冷酷无情。

我们总幻想着英雄们有一个圆满的终场——或者以为至少是一个悲壮的结局,但真实的历史,就是会让你无言以对。

事实上,抗战胜利后,谢晋元留下的这些将士们,也过得不好。谢晋元的遗孀凌维诚在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发现依然在世的六七十个原来谢晋元五二四团一营的将士,都处境艰难。自己也非常穷困的凌维诚,为了他们四处奔走,但当时国民党各个部门相互推诿,没有结果。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无奈的凌维诚写信给了当时的上海市市长陈毅,说明了自己的情况。陈毅很重视,上海市政府当时发出第589号指令,指出必须照顾好为国捐躯的谢晋元家属,拨出吴淞路466号房屋一栋和墓地一块给了凌维诚。但是到了“十年浩劫”的时候,谢晋元的墓碑被红卫兵给砸了。直到“文革”结束后,谢晋元的墓移入上海“万国公墓”,对谢晋元的纪念才慢慢多了起来。

历史虽然冷酷无情,但该记住的,还是会被记住。

在那个被讥笑为“东亚病夫”的年代,在那个被断定“三个月就可以灭亡”的国家,正是这样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的志士仁人,抱着必死的决心,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向世人传递一个声音,就像抗战初期那首传遍全国的歌曲《歌八百壮士》唱的那样——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

……

同胞们,起来!

同胞们,起来!

……中国不会亡!


41937,这座城没有不战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