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叶以后的禁军

字数:1177

所谓禁军,乃是皇帝的侍卫亲军,它自成系统,不属于卫。其任务是保卫宫廷,侍从扈驾,与卫兵的防守京城不同。这种禁军在唐初就有,但在府兵制实行的时代,它并非唐室中央的主要武力。直至安史乱起,卫兵( 骑)大衰,禁军才成为唐室的最后力量。而宦官握有禁军兵权,也就成为唐室的实际主宰。

唐代最初的禁军,是由追随高祖起义的士卒所组成的。高祖初以三万人自太原起事,进抵长安时,麾下已有二十万人。其后全国渐定,唐室乃遣散义军,而以留宿卫的三万人组成禁军,号“元从禁军”。后来这批人渐渐衰老,唐室乃以他们的子弟代之,因此又号“父子军”。贞观初年,太宗择其善射者百人,号为“百骑”,以从田猎。其后又置左右屯营,驻于玄武门,以诸卫将军兼领之,号曰“飞骑”。高宗时,扩充飞骑为“左右羽林军”,而百骑仍然存在。武后时,扩百骑为“千骑”;睿宗时,又扩千骑为“万骑”,玄宗便是以万骑讨平韦后的。玄宗即位后,又改万骑为“左右龙武军”,与左右羽林共为四军。至天宝末期,因承平日久,纪律松弛,禁兵空缺甚多,玄宗幸蜀时,从驾者不过千人。

肃宗初至灵武时,兵力异常单弱,因此积极扩充禁军。至德二年(757),置“左右神武军”,又称“神武天骑”,与羽林龙武,总称“北衙六军”。至代宗,又列“神策军”为禁军。神策军始置于玄宗天宝,因哥舒翰攻破吐蕃磨环川(今甘肃临洮县西),唐室即以其地置神策军,以成如璆为军使。及安禄山反,如璆遣其将卫伯玉率千人入援,屯于陕(今河南陕县)。其后因神策故地沦没,肃宗乃以伯玉所部兵号神策军,并以伯玉为节度使,而由宦官鱼朝恩监其军。其后伯玉罢职,军权落入朝恩手中,广德元年(763),代宗奔陕避吐蕃之难,朝恩率神策军迎扈。及京师平,唐室乃以神策军政隶禁军,其后声势渐盛,分为左右厢,渐居其他诸军之上。朝恩并要求京城以外的若干县邑隶于神策,于是其势力又扩展至京师以外的地区。

德宗时,又置“左右神威军”。神威军的前身是肃宗时代的“衙前射生手”。肃宗至灵武后,除置神武军外,又以善骑射者千人任侍卫,名曰衙前射生手,分左右厢。其后名号屡更,德宗贞元二年(786),改称“殿前左右射生军”。四年(788),又改称神威军,与羽林、龙武、神武、神策总称左右十军。肃宗以后唐室所建的禁军,除以上十军外,尚有若干其他番号的军队,但废置不定,只有十军为最盛。

肃宗、代宗时,宦官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等虽均曾典掌禁军,但为时甚暂,其权势尚不十分巩固,因此唐室犹能加以诛除。至德宗,因惩于泾原兵变,不敢信任武人,于是把禁军再度交给宦官统领。贞元十二年(796),他于神策、神威等军,设置护军中尉、中护军等官,以宦官窦文场、霍仙鸣等任之,从此宦官常主禁军,直至唐亡。当时神策军待遇特优,高出边兵三倍,因此诸边将多请遥隶神策军,称神策行营,于是边兵亦多统于宦官。宪宗元和二年(807),省神武军。次年,合并左右神威军为天威军。八年(813),废天威军,以其兵隶神策军,于是神策之势益盛。

德宗以后,若干皇帝与外朝士大夫想夺回宦官的兵权,都告失败。顺宗时,王叔文用事,曾用宿将范希朝为左右神策京西诸城镇行营兵马使。以分宦官之权,结果酿成“永贞内禅”。文宗时,李训欲以京城卫军抢出皇帝,然后消灭宦官,但为宦官仇士良统领的神策军所破,而致功败垂成,发生“甘露之变”的惨剧。昭宗时,也曾以宗室典掌一部禁兵,以分宦官之权,又为藩镇李茂贞、韩建所破坏。直到朱温诛宦官,神策军才废,唐室也跟着灭亡。


(一)府兵与 骑五、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