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中国通史 - 傅乐成 >
- 第二十章 北宋与外族 >
- 三、宋室的偏安
(一)宋的联金灭辽
宋自徽宗信用蔡京,专务奢侈,内政日坏。蔡京为宦官童贯所进,贯也受徽宗亲任,掌握兵权。政和五年(1115),与西夏之战,宋师大败,童贯却以捷闻,可以想见他的骄恣。徽宗好花石,以朱勔主其事,至两浙采办。当时载运花石的船只,络绎不绝,号“花石纲”。这类花石,大都强取于民间,官吏乘机为奸,民不堪苦,因而盗贼蜂起。宣和二年(1120),摩尼教余孽方腊起兵于睦州(今浙江淳安县西),以讨朱勔为名,聚众数万,连陷州县。宋以童贯讨之,次年乱平,但地方的损害极大。总计此次叛乱,凡破六州五十二县,杀义军十五万人,平民二百余万。徽宗虽罢除花石纲,但对当时的局势,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和惕励,政事一直败坏下去。这时的辽,也和宋一样,日趋衰落。
辽于兴宗和道宗时,国势渐弱。兴宗尚称有为,但始终不能克服西夏。道宗在位四十七年,他的才具平庸,信用奸幸,晚年尤为昏聩,以致诸部离心,渐至跋扈。同时兴道二宗,都崇信佛教,寺院遍布于全国。僧尼的数目极多,他们都是不耕不织的纯消费者,受着种种优待,甚至有官至三公的,因此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生产力。此事在兴宗时,已成为社会问题,而道宗推波助澜,更加深经济的危机。由于社会的崇佛,使契丹民族的强悍风气,也日趋消沉。建中靖国元年(1101),辽道宗死,孙延禧立,是为天祚帝。他为人昏乱荒淫,政治益不可为。就在辽日就衰微之时,东北的女真族乘时崛起,成为辽的大敌。
套马图,金人绘,辽宁博物馆藏。图中所绘金代女真骑士剽悍非常,胯下坐骑与所套骏马奔驰若风,画面极具张力。
据旧史说,女真的祖先,是隋唐时代居于今东北地区的靺鞨,其族原有七部,世居混同江(今松花江)以东、长白山及鸭绿江上源一带。唐初有黑水靺鞨及粟末靺鞨,其他五部无闻。粟末靺鞨初附高丽,武后以后,建渤海国,黑水靺鞨受其役属。五代时,契丹取渤海地,黑水靺鞨服属于契丹,分为二部。其居地在北者号生女真,不隶籍于契丹;其在南者号熟女真,隶籍于契丹。契丹对女真,本来控制极严,及辽天祚帝立,荒于畋猎,每年遣使至海上采办名鹰,道出生女真,使者贪纵征索,激起女真的反感。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生女真完颜部酋长阿骨打起兵,攻下宁江州(今吉林松原市北部),辽伐之,大败。次年,阿骨打称帝,国号曰金,是为金太祖。并取辽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县),辽伐之,又败。六年(1116),金取辽东京(今辽宁辽阳市老城)诸州县,势力遂达于辽河一带,对辽的威胁日亟。次年,金遣使求封册于辽,辽许之。既而金主乞辽主以兄礼事之,辽人不愿,迁延久之,于是兵争又起。宣和二年(1120),阿骨打自将伐辽,取辽上京(今内蒙古赤峰巴林左旗林东镇),辽人大震。
宋室听说金兵攻辽,每战辄胜,蔡京、童贯便怂恿徽宗,联金攻辽。徽宗从之,于宣和元年(1119)遣马政等自登莱浮海使金,相约合力攻辽。宣和二年(1120),又遣辽降人赵良嗣(原名马植)使金。良嗣至金后,与金人约定,金兵攻辽中京(今内蒙古赤峰宁城县老哈河北岸),宋攻辽燕京(即辽南京,今北京西南),灭辽之后,宋只求收回五代时石晋赂辽的故地,而将输辽的岁币,转输给金。约议既定,金遂于次年出兵攻辽。四年(1122),金破辽中京,天祚帝逃至夹山(今内蒙古武川县、固阳县、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右旗交界处),既而金又克辽西京(今山西大同市)。辽臣耶律大石(辽太祖八世孙)拥立秦晋王耶律淳(天祚堂弟)于燕京,自称天锡皇帝。同年,宋遣童贯率兵十五万伐辽,大败而回。其后不久,耶律淳死,辽人遥奉秦王定(天祚次子)为帝,而由淳妻萧氏主政。于是童贯再度出兵,辽将郭药师以涿(今河北涿州市)、易(今河北易县,宋太宗时为辽所得)二州降。宋师继攻燕京,又为辽人所败,弃尸百余里,结果燕京反为金人攻下。
燕京既下,宋遣使至金,除索石晋赂辽故地外,并求增地。金人不许,并责宋出兵失期。经往返交涉,金人始于宣和五年(1123)以燕京及蓟、景(辽置,今河北遵化市)、檀、顺、涿、易六州二十四县地归宋。宋除给金岁币银绢四十万外,又以金兵克燕,租税应归金有,因而每岁再加钱一百万缗,谓之“代税钱”。但燕京及六州财富,尽被金人席卷而去,宋所得的,只是几座空城。同年,阿骨打死,弟吴乞买立,是为金太宗。
金人取燕京后,辽西燕东之地俱下。金人自阿骨打叛辽,前后不过十余年,尽有辽的故境,而与宋比邻。宣和七年(1125)二月,金人擒天祚帝于应州(今山西应县)以东的余睹谷,辽乃正式灭亡,历祚二百十九年。耶律大石于金兵取燕时,西依天祚帝。大石因曾立耶律淳,为天祚所责,内不自安,乃于宣和六年(1124)率铁骑二百宵遁,集各部精兵万余人,假道于回鹘(即宋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西向进军,准备先在西域觅一安身之地,然后再图复国。他率兵行经万里,沿途奋战,后至寻思干(即今中亚撒马尔罕Samarkand),大败西域诸国联军,降花剌子模(即回回国,位于阿姆河 Amu Darya下游)。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大石称帝于起儿漫(Kermaneh,在撒马尔罕与布哈尔Bukhara之间),号葛儿汗(华言“普遍汗”),又称天祐皇帝,建都于虎思斡耳朵(在吹河Chu之南,今Tokmak附近),国号仍称辽,史称“西辽”。其国土东北至叶密河(今新疆额敏河),东有今天山南路之地,西至今咸海(Aral Sea),南至今阿姆河,为西域的最大强国。大石称帝时,宋帝国的北部已陷于金人,宋室正在南方建立起偏安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