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中国通史 - 白寿彝 >
- 第十卷中古时代·清时期 >
- 丁编传记 >
- 第四十二章道光帝旻宁
第六节平定张格尔叛乱
嘉庆时,随着吏治的日益腐败,清廷派往新疆地区的办事大臣、领队大臣及侍卫、章京人等,“或意存见小,子女玉帛,嗜欲纷营,又役使回人自恣威福”①。这些满族大员,还与当地伯克相勾结,“敛派回户,日增月盛”,“赋外之赋,需索称是,皆章京、伯克分肥,而以十之二奉办事大臣”②。清廷驻新疆各级官员和维族上层分子的倒行逆施,横征暴敛,激起维族人民的强烈憎恨,他们反抗贪官污吏的事件不断发生。张格尔系乾隆时因叛乱被诛的大和卓木波罗泥都之孙。他起初匿居于浩罕,后在喀布尔。在英国殖民者的支持下,他长期以来即在南疆进行活动,“以诵经祈福传食部落”③。嘉庆二十五年(1820)九月,张格尔利用南路参赞大臣斌静荒淫失回众心的机会,纠众数百寇边。领队大臣色普征额率兵击败,张格尔仅余二、三十人,舍骑步逃。色普征额欲与斌静宴中秋,并未趁胜穷追,张格尔得以逃生。道光四年秋至五年夏,张格尔又屡次骚掠近边,官军往剿则远遁。道光五年九月,领队大臣色彦图,以兵二百出塞四百里追剿,无所获。色彦图竟纵杀无辜的游牧布鲁特妻子百余而还,部落头目汰劣克愤极,率所部二千,追覆官兵于山谷。张格尔叛乱势力益发猖獗。道光六年七月,张格尔率众五百余,由开齐山路突至回城,拜其先人和卓木之墓。领队大臣乌凌阿以兵千余征剿,张格尔率军突围而出,“各回响应,旬日万计”④。叛乱迅速蔓延。这时,浩罕首领率万人至,因张格尔曾与浩罕相约,攻破西四城,“子女玉帛共之,且割喀什噶尔酬其劳”①。张格尔因探得喀什噶尔清军力量单薄,乃悔背前约。浩罕首领愤其背约,遂在我国境内与张格尔叛军火并。这年八月,张格尔率部连续攻陷喀什噶尔、叶尔羌、英吉沙尔、和阗,西四城全陷敌手。张格尔叛乱,使回部城镇沦于战火,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战火的浩劫,亦危及了清王朝在新疆的统治,道光帝决定遣军入疆平叛。清军仅用五个月的时间,即收复了张格尔盘踞的西四城,基本上粉碎了张格尔的叛乱。清政府平叛的迅速胜利,除了由于张格尔“须索科派,人心离散”,“暴虐已极,众心怨恨”的客观原因外,与道光帝的正确调度,也有密切的关系。他果断地派遣大军三万六千人,用署陕甘总督杨遇春、固原提督杨芳等为将帅,筹集充足的粮草、马驼、弓矢、枪炮,责令将帅赏罚公允严明军纪,抚剿并行,因而军事进展迅速,仅五个月的时间,即收复了西四城,在道光七年十二月擒获张格尔,彻底平定了叛乱。
道光帝又综合臣下建议,实行了一系列善后政策,他谕令要“重抚绥”,力图妥善地解决各回城伯克自治问题,明文制定了各回城补放伯克章程。规定各城三品至五品伯克缺出,由本城大臣,照内地体制,造具四柱清册,一劳绩,二资格,三人才,四家世,出具切实考语,将应升应补之人开列四五员咨送参赞大臣验看。为杜绝边吏和伯克等对回民的需索婪求,道光八年,照那彦成等所议,道光帝令将过去边吏伯克等扰累之事勒石永远革除,一勒
①魏源:《圣武记》卷4《道光重定回疆记》。②魏源:《圣武记》卷4《道光重定回疆记》。③魏源:《圣武记》卷4《道光重定回疆记》。④魏源:《圣武记》卷4《道光重定回疆记》。①《清史稿》卷四《属国传》。
各城大臣衙门,一勒各城阿奇木衙门,同时通行刷印,分贴各回庄明白晓谕,明文规定,此后,各城大臣或受已禁陋规或改易名目,仍有侵削,即照乾隆年间规定的办法,立行正法,所有滥应中饱之阿奇木等亦予正法。道光帝所实行的这一系列善后之策,为西部边陲的安宁巩固提供了条件。
在平叛战争中,道光帝多次下达“殄灭丑类,俾无遗种”①,“从逆者童稚不留”②的残酷命令,因而在这场战争中,维族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自然是十分严重的。但是,道光帝领导的对张格尔叛乱的平定,无论是对防止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入侵,还是对巩固中国西部边疆,维护祖国的完整统一,在客观上都有积极意义。
①《平定回疆剿擒逆匪方略》卷15。②《平定回疆剿擒逆匪方略》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