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其他重工业

字数:7548

兵器

十九世纪中叶,在洋务运动“自强”的口号下,中国近代的兵器工业开始建立,以两江总督曾国藩于1861年创办安庆内军械所为开端,到1865年李鸿章委派丁日昌购买上海旗记铁厂,建立江南制造局,从此,中国的兵器制造由手工步入机器生产的新时代。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清朝末期,几乎每省都建有一个甚至数个规模不等的兵工厂,形成中国早期的近代兵器工业。清朝灭亡后,在北洋政府统治期间,陆军部曾计划集中统一管理全国的兵器工业,统一兵器制式,但随着袁世凯的称帝失败和去世而未能实现。北洋政府分裂后,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各派军阀在各自的割据区域内,或利用清代遗留下来的兵工厂,或建立新的军工企业,生产所需的武器弹药。这一时期,由于注意引进和仿制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出现的新式枪械、火炮和弹药,从而把兵器的生产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枪械利用火药燃气能量,发射直径一般小于20毫米的身管武器,以点毁伤方式,杀伤个体生动目标和装甲目标的兵器,称之为枪。大于20毫米者称之为炮。按枪械的使用特点,可分为步枪、轻重机枪、冲锋枪、手枪和信号枪等,主要用于装备步兵,也用于装备其他兵种。下面分别对近代中国的步枪、轻重机枪、手枪的发展情况进行介绍。

在我国近代兵器工业建立的初期,西方各国的步枪制造技术不断出现突破,步枪品种繁多。我国各机器局仿制的步枪也品种各异,口径大小不尽相同。按弹药装填方式区分,从枪口装入膛内的枪称为前装枪或前膛枪,从枪身尾部装填弹药的枪称后装枪或后膛枪。前装步枪中,枪身未刻来复线的称滑膛枪,刻有来复线的称线膛枪。清朝采用西方技术设备制造步枪则始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大体上经历了由前装到后装、由大口径到小口径、由滑膛到线膛、由单发到连发的发展过程。

1867年,江南制造局仿制成功第一支德国11毫米单响毛瑟前装线膛枪,这也是中国最先采用机器制造的步枪。其他各局也曾先后制造过此枪。这种枪已属西方国家淘汰产品,在后装线膛枪仿制成功后,此枪逐渐淘汰。我国后膛枪的仿造,也始于江南制造局,1867年开始仿造美国13毫米林明敦边针后膛单发枪。同前装枪相比,这种枪的射击精度和射速均有很大提高。1891年,江南制造局综合奥国曼利夏连珠快枪和英国新利枪、南夏枪三者之优点,研制出8毫米5响快利连珠后膛枪,简称快利枪,这是清代在仿造的基础上,唯一有所创新的枪,但由于质量存在问题,1901年停造。此外各个制造局还先后仿造过其他多种步枪。

在清代,促使步枪产量和质量都取得重大成就的是张之洞1890年创办的湖北枪炮厂。1893年,该厂开始仿制德国力佛厂1888年式毛瑟枪,在仿制过程中,因材料和加工存在一定困难,故作了一些改进,1895年投产,定名汉阳式步枪。到1909年共生产步马枪130658支,成为晚清产量最多的一种步枪。由于此枪口径小,性能优良,清政府曾议定将此枪定为制式步枪。1906年陆军部议定将步枪制式由7.9毫米改为6.8毫米,以1904年式毛瑟枪为制式,请德国代行设计6.8毫米步枪。广东制造军械总厂于1907年首先仿制成

功,接着其他各局也先后仿制成功,此后,其他各厂的老式步枪逐步淘汰。进入民国后,1913年北洋政府陆军部决定将7.9毫米毛瑟枪定为制式步枪,此后,7.9毫米制式步枪的生产在全国迅速发展,除个别者外,所有生产步枪的工厂,均统一生产这种制式步枪。在此基础上,汉阳兵工厂(前名湖北枪炮厂)总办刘庆恩于1915年开始设计出一种7.9毫米的自动步枪,这是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支自动步枪。由于自动步枪耗弹量大,加之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分裂,军阀混战,此枪未能组织正式生产。

在机枪方面,我国的机枪制造技术经历手动机枪和自动机枪两个发展阶段,自动机枪的发展又有一个先有重机枪后有轻机枪的过程。1881年金陵制造局开始仿制美国加林托1862年发明的加林托轮转机枪,这是中国最早的手动机枪,四川机器局1884年也开始仿制。1884年金陵制造局又仿制美国诺敦飞1878年设计的多管排列式机枪。由于这两种枪系多管手动,装填弹药费时费事,在自动机枪问世后,逐渐被淘汰。1888年,金陵制造局开始仿制英国人希兰·马克沁1883年发明的第一代单管自动马克沁重机枪,这是我国最早制造的单管7.9毫米自动重机枪,生产30余挺后,1893年停造。1914年,金陵制造局按照德国1899年式马克沁重机枪实样进行测绘,1915年试制成功,至共生产300余挺后1922年停造。除马克沁重机枪外,部分工厂还仿制了1907年式奥地利6.8毫米守瓦兹洛色重机枪等类型的重机枪。丹麦1902年发明的麦特森轻机枪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轻机枪,我国广东制造军械总厂于1908年开始仿制麦特森轻机枪,原枪口径为8毫米,为使与我国的步枪口径一致,1921年将口径改为7.9毫米,定名为79旱机关枪。汉阳兵工厂1915年也开始仿制,但产量不大。此外,1915年上海制造局(前名江南制造局)仿制成功法国哈其开斯轻机枪,此后湖南兵工厂、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也曾仿制生产。

手枪的发展过程,与步枪基本相同,只是各种不同类型的手枪出现的时间,略晚于步枪。据史料记载,在清代已开始生产手枪,四川机器局1902年至1903年曾制造利川前装手枪1970支。在此前后还制造德国毛瑟手枪2824支,此枪是前装手枪还是后装手枪,现有资料无法定论。半自动手枪的制造是在进入民国时期以后开始仿造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在1920年以前,我国所仿制的主要是1900式勃郎宁半自动手枪。此枪系美国约翰·摩西·勃郎宁设计,型号较多,有半自动和自动手枪系列。在我国仿造的是其早期设计的M1900年式半自动手枪中的6英寸和8英寸两种型号。金陵制造局从1913年开始仿造,至1920年共生产1900式6英寸和8英寸勃郎宁半自动手枪1000余支。上海兵工厂1916年至1921年共生产6英寸勃郎宁半自动手枪7600支、8英寸勃郎宁半自动手枪2481支。

(二)火炮中国近代的火炮制造技术主要从西方国家引进,炮的仿造经历了从前装炮到后装炮、从滑膛炮到线膛炮、从采用铜铁铸造到采用钢材加工制造,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向前发展的过程。各种火炮的仿造,一般都落后于当时国外的先进水平5到10年。

前装炮的弹丸从炮口装入,先有前装滑膛炮,后有前装线膛炮。19世纪60年代初,我国从英法等国引进并仿制的前装滑膛炮,一般以生铁为原料,将其熔化为铁水,用铁模铸造,将心轴取出后,再用火将炮身烧透,待冷却后,对内孔外圆进行打磨,使其光滑,然后,钻通引火,即可使用。1864年,苏州洋炮局以蒸汽为动力用天轴皮带机床加工制造的24磅子生铁短炸炮,是中国最早采用机器制造的前装滑膛炮。随后,江南制造局、金陵制造局等也都先后制造过多种型号的前装滑膛炮。随着技术的进步,前装滑膛炮发展为前装线膛炮,通过在炮膛内增加数条螺旋形膛线(来复线),使从炮口飞出的弹丸在空中高速旋转,不仅提高了射程,而且炮弹侵彻力和命中精度都明显提高。1878年,江南制造局仿制的英国阿姆斯特朗式40磅子前装线膛炮,以钢为内管,采用热套工艺,在管外加熟铁箍,以增加炮身强度,是我国最早出现的钢膛熟铁箍前装线膛炮。1880至1885年江南制造局又仿造80、120磅子阿姆斯特朗式钢膛熟铁箍前装线膛炮50门。在后装线膛炮出现后,这种炮很快被淘汰。

后装炮炮弹弹形长,炮弹从尾部装入,采用炮闩将其闭锁于炮膛内,炮弹装填既迅速又简便,这是火炮技术的一大进步。我国仿制的后装炮分为旧式后装炮和新式后装炮两大类。1867至1873年期间仿制的9磅子后膛来复炮,是中国最早的后膛炮。此后的30多年间,江南制造局仿制成功包括英国阿姆斯特朗式80磅子、180磅子、800磅子等在内的多种型号规格的后装炮。而兰州机器局、金陵机器局、湖北枪炮厂、大沽造船所、福建机器局、四川机器局、吉林机器局等也生产过部分后装炮。随着火炮生产技术的发展,十九世纪末,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西方各国研制出一批新式后装炮。这种炮同旧式后装炮相比,系管退式,炮身长,射程远,配有瞄准装置,射击精度高,而且重量轻,机动灵活,既可用于边防,也可用于山地野外作战。二十世纪初,我国一些兵工厂纷纷引进仿造,在1920年前所生产的主要品种有山炮、野炮、榴弹炮等,如:(1)沪造克式75毫米山炮。此炮系江南制造局1905年仿德国克虏伯式14倍75毫米后装管退式山炮而成。(2)沪造克式29倍75毫米野炮。此炮系上海制造局1913年仿德国克虏伯式29倍75毫米野炮而成。(3)汉造29倍75毫米野炮。此炮系汉阳兵工厂1913年仿德国克虏伯式29倍75毫米野炮而成。(4)汉造克式120毫米榴弹炮。此炮系汉阳兵工厂1918年仿德国克虏伯式120毫米14倍口径榴弹炮而成。

(三)弹药弹药品种繁多,包括枪弹、炮弹、手榴弹、航空炸弹、水雷、地雷及其

他爆破器械等,现选择枪弹、炮弹、手榴弹3个主要品种简述其发展。

中国近代枪弹的生产,始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最初引进前装枪用的铜火帽和铅丸进行仿造,进而仿制后装枪用黑药枪弹,直至仿造各种无烟药枪弹。1864年,苏州洋炮局最先采用机器仿制铜火帽和铅丸,用于前装滑膛枪和前装线膛枪。此后兴建的其他局厂,有的也曾一度生产铜火帽和铅丸。由于前装枪使用的铅丸和火药需从枪口装入,装填费时,影响射速,在后膛枪及枪弹出现后,前膛枪弹则逐步淘汰。1867年,江南制造局在仿造后膛枪的同时,开始仿造后膛枪弹。最初的后膛枪弹系无被甲的铅锡合金弹头,发射药为黑火药,用一铜壳(药筒)把弹头、火帽和发射药组装为一个整体,形成定装弹,又称黑药铅弹,这是枪弹生产技术的一次重大发展。此后,其他各局厂也先后生产这种枪弹。由于这种枪弹直径较大,一般均在10毫米以上,发射时初速低,射击后产生烟团,既妨碍射击视线,又易暴露目标,至十九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无烟火药的发明及应用,黑药铅弹逐步被淘汰。1884年,法国发明单基无烟药后,很快被用于枪弹作发射药,使枪弹的技术战斗性能大大提高。1891年,江南制造局生产的新快利枪弹,是我国最先采用无

烟药制造的枪弹。随后其他各局厂也纷纷停产,将黑药铅弹转为生产无烟药枪弹,至1910年前后,我国生产的步机枪弹基本上都属于无烟药枪弹。其品种规格基本随着我国枪械口径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我国近代的炮弹生产,随着火炮生产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前装炮弹到后装炮弹、从滑膛炮弹到线膛炮弹的发展过程。1864年,苏州洋炮局仿造的短炸炮弹,是中国最先采用机械加工的方式生产的前装滑膛炮弹,此后江南制造局、金陵制造局、天津机器局、吉林机器局、福建机器局、云南机器局、杭州机器局、湖北枪炮厂等先后都生产过这种炮弹。前装滑膛炮弹系用生铁铸造,大多为球形,重量约6磅至180磅不等,分空心和实心两种。这种炮弹虽比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用手工业生产方式制造的炮弹技术性能有很大提高,但存在弹丸弹道不稳定等弊端。江南制造局1867年开始生产前装线膛炮弹,有12、18、40磅子等多种型号,直到1897年左右,才停止线膛炮弹的生产。金陵制造局1892年左右制造的瓦瓦司三槽开花弹和铜珠来复炮弹也属于前装线膛炮弹。前装滑膛炮弹和前装线膛炮弹,都必须从炮口装填,操作不便,弹丸弹道稳定性差,发射速度也较慢,在后装炮弹出现后,逐渐被淘汰。

后装炮弹弹形长,弹丸附有弹带,发射时弹带嵌入炮管膛线,赋予弹丸以旋转运动,并可防止火药气体泄出,提高了射速和命中精度。这种炮弹按其生产技术的发展,有旧式和新式之分。旧式后装炮弹,是我国各兵工厂早期仿制的炮弹。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所仿制的旧式炮弹,弹体用包铅作导引部,有简单的碰炸引信,弹体装黑炸药,用黑火药栗色火药发射,无药筒,发射时将发射药用法兰绒或粗棉绸包裹后,进行装填。各式钢膛熟铁箍炮和全钢后膛架退式等火炮均使用这类炮弹。至1890年后至二十世纪初,我国生产的旧式后装炮弹有所改进,弹体已采用铜作导引部,炸药为黑火药或石子药(块状药),发射药为无烟药,开始使用底火和药筒,有较复杂的着发引信。这类炮弹主要供快炮、过山炮等使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西方各国火炮生产技术发展很快,一些性能优良、运动性强,适宜阵地作战的各种管退式山炮、野炮陆续出现,与此相适应的管退式火炮炮弹也得到迅速发展。管退式火炮炮弹的弹体材料,逐步由生铁过渡到钢性铣和钢。弹体炸药也由黑火药逐步过渡到用苦味酸和梯恩梯。引信由单一引信逐步发展到使用着发和延期双用引信。保险机构更加完善可靠。炮弹发射药已完全使用无烟药。我国仿制的新式后装炮弹品种以75毫米山野两种炮弹的生产时间最长,产量最大,使用也最广泛。我国近代的手榴弹制造,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国外引进仿制,逐步发展起来的。最先制造手榴弹的是汕头制弹厂,于1917年开始制造。北洋政府大总统府军事处驻保(定)修械司至迟在1919年就已开始组织手榴弹的制造。

(四)火炸药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的发明和运用于军事,使兵器发生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从而由冷兵器时代进入了火兵器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方一些国家又研究出栗色火药、无烟火药和各种炸药,用于枪炮作发射药和弹体炸药,黑火药的使用范围则大大缩小。中国近代兵器工业建立初期,枪炮发射药和弹体炸药均为黑火药,基本购自西方国家,并称之为洋火药。我国采用机器生产黑火药始于天津机器局。1868年,天津机器局

自英国购买机器,于1870年建成一座生产黑火药的工厂,这是中国第一个以蒸汽为动力,用机器生产黑火药的工厂。继之各兵工局厂也纷纷仿造各种规格的黑火药。虽然工厂较多,但是产量并不大,据对1874至1911年期间的不完全统计,各厂共生产黑火药1921万磅。

随着远程火炮的出现,需要燃速较慢的火药。为降低燃速,美国于1868年至1882年期间,采用降低制造火药所用木材的焙烧温度制成棕色木炭以代替黑色木炭,将火药配方中的硫磺比例降低,用水压机将火药压成高密度、单孔或多孔的几何形状药饼(也称藕形饼),再经低温烘干,制成火药,因其颜色为栗色,故称栗色火药。我国生产栗色火药的仅有两家,天津机器局自1887年开始仿制,1898年具有年产栗色火药20万磅的生产能力;江南制造局1893年开始制造栗色火药。自无烟火药、苦味酸和梯恩梯炸药出现,取代了黑火药和栗色火药作枪炮发射药和弹体炸药,此后黑火药和栗色火药的使用范围更加缩小。

我国化学家徐寿、徐建寅父子于1867至1874年,在江南制造局制成镪水棉花火药,这是中国最早制造的硝化棉,但未正式投入生产。天津机器局自1881年开始仿制硝化棉,1883年获得成功,随后建厂大量生产,这时生产的硝化棉,主要充当炸药使用。中国无烟药的仿制与生产始于江南制造局。1893年,江南制造局从德国购进无烟药生产设备一套,1895年建成投产,这是中国最早的生产无烟药的工厂。此后天津机器局、湖北钢药厂、德州北洋机器局、四川机器局、广东制造军械总厂等纷纷建厂生产无烟药。它们的建立,初步形成了我国的无烟药工业,仿制生产出各种枪炮所需的不同品种规格的发射药。

中国猛炸药的试制与生产起步较晚。1915年,北洋政府陆军部军械司徐尚武试制成功苦味酸,但未投入生产。直到汉阳火药厂1922年和1924年先后研制成功苦味酸和梯恩梯以后,我国才开始小批量生产这种炸药。

化工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由于贸易的不断发展,西方近代化学化工知识逐渐

传入我国,中国近代化工技术由此而萌芽。

(一)西方化学化工知识传入时期(1840—1900)1.化学知识的传入。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兴办了工厂和矿山,修铁路,办电报,办学堂,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包括化学知识也陆续传入中国。

1855年,英国医生霍森(BenjaminHobson)编著的《博物新编》在中国出版,其中第一集介绍了西方近代化学知识,谈及化学元素有56种,介绍了氧(书中称“养气”或“生气”)、氢(“轻气”或“水母气”)、氮(“淡气”)、一氧化碳(“炭气”)以及硫酸(“磺镪水”或“火磺油”)、硝酸(“硝镪水”或“水硝油”)、盐酸(“盐镪水”)等的性质和制造方法。此外,1868年京师同文馆出版的《格致入门》中也介绍了一些化学知识。

第一位比较系统地介绍西方近代化学知识来我国的学者是徐寿(1818—1884)。他在江南制造局参加西方科技书籍的编译工作前后达17年,共编译书籍13种,其中大多数是化学方面的著作。1871年他翻译出版了《化学鉴原》一书,书中概述了一般化学教科书的内容,包括一些基本理论和各种重

要元素的性质。此书曾风行一时,“对西方近代化学知识在我国的传播,起了一定的作用”①。此书述及的元素已有64个,徐寿首创的以西文第一音节造字的原则,被后来的中国化学界所接受,一直沿用至今。此外,他还译有其他化学著作,如《化学鉴原续编》,内容是有机化学方面的知识,《化学鉴原补编》介绍了无机化合物的知识,《化学考质》内容是定性分析,《化学求数》介绍定量分析,《物体遇热改易记》介绍了物理化学知识。1866年,徐寿的儿子徐建寅(1845—1901)翻译出版了《化学分原》,介绍了定性分析的知识。

以上书籍的出版,较系统地介绍了当时西方化学知识的各个方面,为近

代化工技术在中国的萌芽创造了条件。

2.化工技术的传入。随着化学知识的传入,化学工艺操作和技术也陆续传到了中国。1880年,徐建寅和汪振声合译的《化学工艺》出版,书中介绍了制酸制碱等化工工艺知识。1883年前后,徐寿还和一些人发起成立了“格致书院”,在这里举办一些讲座或科学讨论会,也向听讲人作示范性的化学试验。

化工工艺知识的传播促进了化工产品的制造生产。英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首先在我国开设化学工厂,如1853年,英商就在上海开办老德记药房,用以配制西药。1870年英国人在上海开办美查肥皂厂生产肥皂等产品。1889年英商在上海开办美查制酸厂(后来改名为江苏药水厂),用铅室法生产硫酸,供银炉业提炼金银用。这一时期,中国的官办和民办企业也开始生产一些化工产品:1867年上海江南制造局建成了采用铅室法技术制硫酸的工厂。1876年天津机械局建立淋硝厂,也采用铅室法生产硫酸,日产量达2吨。1880年上海燧昌自来火局开始生产火柴,1888年叶澄衷在上海创办“燮昌火柴第一厂”,每日可产梗硫磺火柴36万盒,约占当时全上海火柴日产量(包括外商办的火柴厂)的40%。1896年,叶澄衷又在湖北汉口创办“燮昌火柴第二厂”,生产价廉物美的“双狮”牌火柴。1889年唐廷枢创办唐山细棉土厂(今启新水泥厂)开始生产水泥。1895年江南制造局试制成功无烟火药,并在上海建立了单基无烟火药厂。

(二)化工技术的萌芽时期(1901—1919)随着化学化工知识的传入和少量化工产品的生产,二十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工技术进入萌芽阶段。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外国输入中国的商品减少,稍具规模的民族工业开始生产纯碱、硫酸铵化肥和一些轻化工产品,中国基础化学工业由此起步。

1.制碱。纯碱是一种基本化工原料,制碱工业是中国化学工业中历史最久的行业。1903年,内蒙古鄂托克旗王爷下令放垦土地,山西人李京客在白彦淖设立“大兴号”作坊,开始生产锭子碱。后来,山东人郭永熙设立“天聚泉”碱厂,每年可产10万公斤的碱锭。其生产工艺为:将取自碱湖里的碱块放入化碱锅化成液体,除去泥沙杂草后澄清,加入熬碱锅熬浓结成碱锭。每口锅出一个碱锭子,约50公斤。山西人郑氏(名字不详)在郭永熙之后,在内蒙古察尔汗也用相同方法生产锭子碱。

1910年,北京人董立衡买下吉林省大布苏湖的开采权,成立“天惠”公

①杜石然等《中国科学技术史稿》,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60页。

司,生产面碱。其生产工艺与天聚泉厂基本相同,年产面碱700—800吨,产品畅销东北三省。由于质量好,每年还有相当数量的面碱出口日本,为当时天然碱工业之最。与此同时,有人在吉林省双辽县创办郑家屯鱼碱公司,在玻璃山设有7家作坊生产面碱(年产900吨)和砖碱(年产210吨),从业人员达105人。在20世纪初至大连碱厂投产前30年间,天惠和郑家屯鱼碱公司的产品基本控制我国东北市场。

1917年,范旭东创办永利制碱公司(后改名为永利化学工业公司),1919年在塘沽建设永利碱厂,采用苏尔维法(SolvayProcess)生产纯碱。但这一技术当时为苏尔维公司所垄断,从美国买到手的只是落后的设计图纸和设备。范旭东邀请当时在美国留学并获得博士学位的化学家侯德榜回国担任总工程师。在没有专利的情况下,从事制碱技术的探索,经过3年多的艰苦努力,终于在1924年生产出第一批纯碱。

2.制酸。硫酸工业在中国起步较早,继十九世纪下半叶江南制造局和天津机械局用铅室法生产硫酸之后,1918年河南巩县兵工厂首次采用当时先进的接触法工艺生产硫酸。此厂用煅烧硫磺产生二氧化硫,再通入空气在催化剂铂作用下生成三氧化硫,进而得到硫酸。

3.氮肥。中国最早生产的氮肥是硫酸铵。1916年,抚顺煤矿门德式煤气工厂,采用硫酸吸收煤气中的氨这一工艺,生产硫酸铵。1919年鞍山制钢所开始炼焦,并用同样方法副产硫酸铵肥料。用以上方法生产的硫酸铵产量极小,谈不上规模生产。4.轻化工。这一时期,我国民族资本家在沿海城市陆续建起几个化工厂生产轻化工产品。1915年上海建起了开林油漆厂和瑞太石粉厂。1918年在上海开设振华油漆厂和永和实业公司,主要生产厚漆、喷漆。1918年日本人在大连设厂开始生产二硝基氯苯及硫化黑染料,年生产能力后来达到2000吨。次年,中国商人开始在青岛、上海、天津等港口城市创办了一些染料厂,主要生产硫化染料,所需中间体从国外进口,大多是将国外的原染料运来后拼成各种商品染料。1919年上海大丰化工厂开始生产无机盐类产品。

1915年,归国华侨在广州开设“广东兄弟创制树胶公司”,开始生产胶鞋。此后在上海相继建立上海正泰化工厂、大中华橡胶厂,它们生产的双钱牌,箭鼓牌胶鞋和回力牌球鞋等产品,在东南亚享有一定的声誉。1919年由袁良、钱赏延等集资设立北京溥益实业公司,在山东设制糖厂和酒精厂,利用甜菜作原料,用双碳酸法制白糖,日产糖可达50吨,用糖密发酵法制酒精,每日可生产96%的酒精7000余磅。

上述化工厂生产所需的原料、设备,部分或全部需依赖进口,生产技术

大多十分落后,中国化学工业还要走很长的路。


第四节交通第六节轻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