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民族资本工业、运输业和银行业的高速发展,给民族资本商业带来了一时的繁荣兴盛。这一时期,市场上国内生产的商品(土货)和进口商品(洋货)的交易量都是持续增长的。据《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一书估算,1920年市场交易的商品值是69.36亿元,这是下限,上限是92.46亿元,即1920年市场交易的商品值约为70—90亿元①。其中民族商业资本估值,1913年为16.62亿元,1920年为23亿元②。
棉布商业:这一时期,各地棉布商户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以贸易中心城市上海为例,1913年棉布商估计有二三百家,1919年棉布商业会员户数发展为514家,1920年倒闭不少,1921年实存451家。其中棉布批发商数已超过零售店数。上海的棉布零售店在一战期间迅速发展起来。据统计,1920年有142家。上海最大的棉布零售店协大祥成立于1912年,资本1.2万两,在一战期间营业蒸蒸日上,连年盈余,到1922年的十年半时间,共获纯利16.58万余两,为原始资本的13.8倍③。1920年前后,汉口有棉布批
①《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2卷,第996—998页。②《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2卷,第1037、1043、1065、1074页。③上海工商行政管理局等:《上海市棉布商业》,1979年版,第56、135页。
发商30余户,零售店188户。西安1918年有棉布商160户。广州1914年估计有棉布批零商192户。④
五金商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钢铁五金紧缺,价格猛涨,五金商业普遍繁荣。上海的五金字号一般盈余都以10万计,多的达几十万。1918年与1914年比较,上海整个五金行业年营业额,由1062万两增至5076万两,资金由不到300万两增至3349万两。1918年一战结束后,进口迅速回升。到1920年,市场趋于饱和,有少数闭歇者,多数仍因战时盈利而持续发展起来。
百货商业:民族资本经营的近代综合型百货公司在国内的出现和发展,是这一时期民族资本商业发展变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甲午战争后,进口洋百货大幅度增长。洋针、毛线、毛巾、手帕、钟表、肥皂、香水脂粉七类商品的进口值,由1894年的144万关两增至1919年的1197万关两,增长7.3倍。一战期间进口洋百货曾一度减少,而国内搪瓷品、铝制品、橡胶制品、民用电器、罐头食品等轻工业于此时创建,扩大了百货商业的货源,有利于百货商业的发展。这时期,百货商业史上一件大事是先施、永安等新型百货公司的创建。马应彪集资2.5万港元,于1900年在香港创设先施公司。1914年和1917年又先后在广州、上海开设先施公司。上海先施公司是5层楼的大商场,经营商品1万多种,还附设酒楼、娱乐场等。1919年起港、穗、沪三地先施公司实行合并,由香港总公司统一调度,资本共700万港元。郭乐、郭泉兄弟于1907年在香港开设永安公司。1913年开始筹建上海永安公司,资本200万港元,1918年开业。每天营业额达1万余元,开业翌年营业额为455万元,超过了先施公司。先施、永安以及以后续开的新新、大新四大百货公司集中在上海南京路上,蔚为大观。
商业行业多达一二百个,难能一一介绍。总观1912—1920年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据《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一书推算估计,1894年资本总额为11.3亿多元,其中外国在华资本为2.1亿多元,本国资本为9.2亿多元。本国资本中,官僚资本为4757万元,占5%,民族资本为87592万元,占95%。1911—1914年①,资本总额为48亿多元,其中外国在华资本18亿多元,本国资本近30亿元。本国资本中,官僚资本为5.2亿多元,占17.5%,民族资本为24.7亿多元,占82.5%。1920年资本总额近72亿元,其中外国在华资本近24亿元,本国资本48亿元。本国资本中,官僚资本为9亿,占18.8%,民族资本为39亿元,占81.2%。在1920年39亿元民族资本中,民族产业资本为5.8亿元,民族商业资本23亿元,民族金融资本10.2亿元。
从上述可见,1894—1920年,我国资本总额增长了6.33倍,其中外国在华资本增长了11.18倍,而本国资本仅增长了5.2倍,也就是说外国在华
④见《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2卷,第1003—1004页。①官僚资本为1911年,民族资本为1913年,外国资本为1914年。
资本的增长速度比本国资本增长速度快。在本国资本中,官僚资本增长了18.96倍,而民族资本仅增长了4.46倍,也就是说在本国资本中官僚资本比民族资本的增长速度要快得多。从外资与华资在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来看,1894年是19%比81%,1914是38%比6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稍有变化,到1920年是33%比67%。再从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来看,1894年是4%与77%;甲午战争后,官僚资本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民族资本呈下降趋势,1911—1913年是11%与51%;一战期间因外资减少,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均稍有增长,1920年是13%与54%。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各个时期的资本总额中,本国资本数大大高于外国在华资本数,那是因为本国资本中产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而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的比重大的结果,这是产业不发达经济落后的表现。
从产业即工业加交通运输业来考察,在1894—1920年这四分之一世纪里,外国在华产业资本增长了24.6倍,而中国产业资本只增长了18.5倍。显然外国在华产业资本的增长比中国产业资本的增长要快得多。在甲午战争前,本国产业资本已超过外国在华产业资本。产业资本的总额是12155万元,其中外资是5406万元,占44.5%,华资是6749万元,占55.5%。这主要是洋务派官僚努力发展新式工业的结果。在华资中,官僚产业资本是4757万元,占39%;民族产业资本1992万元,仅占16%。甲午战争后,外资涌进,情况大变。1911—1914年,产业资本的总额是178673万元,其中外资是102125万元,占57%,华资是76548万元,占43%。在华资中,官僚产业资本是47807万元,占27%,民族产业资本是28741万元,占16%。在大战期间,外资在华投资暂时受阻,华资又有较快发展。1920年,产业资本总额是257929万元,其中外资是133000万元,占52%,华资是124929万元,占48%。外资仍略占优势。在华资中,官僚产业资本66952万元,占26%,民族产业资本是57977万元,占22%,几近旗鼓相当了。但华资产业资本的增长率已超过外资产业资本的增长率,而民族产业资本的增长率更是远远超过官僚产业资本的增长率。外国产业资本的扩张,主要是在甲午战后到第一次大战前这一阶段,其势甚猛,平均年增长率达15.8%,其后就进入颓势了,1914—1920年平均年增长率才4.5%。官僚产业资本在甲午战争后仍有14.5%的年平均增长率,而1911—1920年平均年增长率降为3.8%。但民族产业资本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甲午战争后一个阶段,年平均增长率为15%,与外资不相上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平均年增长率为10.5%,超过外资一倍。如工业资本,1920年工业资本总额是106484万元,其中外资是5亿元,占47%,华资是56484万元,占53%,已超过外国在华的工业资本。在华资中,官僚工业资本是11414万元,仅占10.7%,而民族工业资本是45070万元,占42%。民族工业资本不仅远远超过了官僚工业资本,并且直接追比外国在华工业资本。详见下表:
1894—1920年资本估值①
外国在华资本
本国资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
2791261554069284668021370
37690644351021256796814515184608
306316944757——4757
84173939047807—4.48952296
18911011992656002000087592
2051582262874116620052000246941
单位:万元
合计
495417956749656002000092349
28932476167654816620056489299237
资本总额
77454410121557488426680113719
6662211205117867323416871004483845(续表)
资本总额
外国在华资本
本国资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
合计
1894
A工业B交通运输业C产业资本D商业资本E金融业资本
合计
1911—1914*A工业B交通运输业C产业资本D商业资本E金融业资本合计
1920
A工业B交通运输业C产业资本D商业资本E金融业资本
50000830001330008700019000239000
114145553866952—2325390205
450701290757977230000102700390677
5648468445124929230000125953480882
106484151445257929317000144953719882
合计*外国资本为1914年,官僚资本为1911年,民族资本为1913年。
①此表引自《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2卷,第10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