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中国通史 - 白寿彝 >
- 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 >
- 丁编传记 >
- 第十二章王建孟知祥
第二节孟知祥
奉命镇蜀
孟知祥(874—934),字保胤,又作保裔,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西南)人。祖父孟察、父亲孟道,世代都在郡里当军官。伯父孟方立官至邢洺节度使,叔父孟迁曾任泽潞节度使。在梁晋争霸之时,孟迁以泽(今山西晋城)、潞(今长治)二州降梁,而孟道一直留在晋方担任并不显要的职务。
孟知祥得到晋王李克用的赏识,李克用把侄女嫁给他,任他为左教练使,颇受信任。李存勗继位为晋王后,作为姻兄的孟知祥更受重用,担任中门使,掌理机要。当时任中门使的人常因得罪而被杀,孟知祥向李存勗请求更换职务,李存勗改任他为马步军都虞候,但要他荐人自代。他推荐郭崇韬继任中门使,郭崇韬因此很感激他。李存勗称帝后,以太原为北京,任孟知祥为太原尹、北京留守。
同光三年(925),李存勗命其子李继岌为挂名统帅、郭崇韬为招讨使带兵伐蜀。临行前郭崇韬向李存勗推荐孟知祥,说他是平蜀后镇守西川的最佳人选。因而前蜀被攻灭后,李存勗就任孟知祥为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孟知祥前去辞行时,李存勗设盛宴款待,言谈很动感情以示亲密无间。次年正月,孟知祥到达成都,其时郭崇韬已经被杀。李继岌带兵东归时,先
②《资治通鉴》卷265,天祐元年七月。③《资治通鉴》卷266,开平二年春正月。①《新五代史》卷63《前蜀世家·王建传》。
锋康延孝反,攻破汉州(今广汉),声势颇大。孟知祥立即派大将李仁罕会合任圜、董璋的部队前去镇压,很快俘杀了康延孝。康的部将李肇、侯弘实率数千人降,孟知祥收为亲军,壮大了势力。
割据两川
同光四年(926)四月,李存勗在兵变中被杀,李继岌在渭南(今属陕西)被害,李嗣源继位为明宗,改元天成。在后唐朝廷发生这一大变动后,孟知祥萌生了据蜀中称王的念头。他训练兵甲,扩大兵力,新增义胜、定远、骁锐、义宁、飞棹等军共7万多人,命李仁罕、赵廷隐、张业等亲信分别统率。与此同时,对于来自后唐朝廷的命令开始实行抵制的政策,首先从两件事情上表现出来。一件是这年冬天,宰相任圜派太仆卿赵季良入蜀要孟知祥送交当初为送李继岌班师时所征剩余的200万缗犒军钱,并由赵季良制置两川征赋,孟知祥大怒,拒不奉诏。赵季良因是他的故交,才得以留在蜀中任职。另一件事是枢密使安重诲觉察了孟知祥的割据动向,不顾明宗已罢诸道监军的做法,派宦官李严入蜀去做监军以加强控制。孟知祥先是陈盛兵于边境,想把李严吓回去。此举无效后,就在成都的酒宴上以“今诸方镇已罢监军,公何得来此”①为由,强加给李严矫诏赴任的罪名杀之。弄得明宗还不便查问,只好改变策略,把扣留在凤翔(今属陕西)的孟知祥的妻儿送到成都以示恩信。从此,双方维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
随着孟知祥在蜀中地位的巩固,他自任赵季良为他的节度副使,事无大小,均与之商量决定。后唐朝廷要离间他们的关系,于天成三年任赵季良为果州(今四川南充)团练使,而以何瓒为节度副使。孟知祥将这些人事命令放置一旁,上表请求让赵季良留任,未获批准后又派雷廷鲁到洛阳(今属河南)再三论请,后唐明宗不得已只好勉强答应,何瓒后来被改任为行军司马。这表明朝廷号令已经大打折扣,而且这种趋势日益明显。
这一年,后唐军讨伐荆南(镇江陵府,今湖北荆沙),命孟知祥出兵三
峡予以配合,他只派毛重威率3000人屯戍夔州应付场面。不久,高季兴病死,其子高从诲听命于后唐朝廷时,他就要求撤军。在未获批准的情况下,他让毛重威鼓动士兵自动溃散返回。第二年,明宗要在南郊举行盛大祭祀礼,派李仁矩去向孟知祥要助礼钱100万缗,他不肯出,拖延到最后以50万缗应景。
建立后蜀
针对孟知祥日益明显的割据意图,安重诲就在东、西两川境内各州安插自己的亲信。以夏鲁奇为武信军节度使驻遂州(今遂宁);任命与东川董璋有矛盾的李仁矩担任新设的从东川分出来的以阆州为驻地的保宁军节度使;又让其表兄武虔裕任绵州刺史。摆出了一付切割两川分而歼之的架势。孟知祥与董璋尽管心存芥蒂,为了共同利益也只好采纳赵季良的意见,与董璋互通婚姻结为同盟对付后唐朝廷,要求撤回派遣的节度使和刺史。明宗虽未照办,也不好发作,只好“优诏慰谕之”①。
①《新五代史》卷64《后蜀世家·孟知祥传》。①《新五代史》卷64《后蜀世家·孟知祥传》。
长兴元年(930)九月,董璋首先发难,攻破阆州,擒杀了李仁矩。接着,孟知祥也举兵反唐。明宗以石敬瑭和夏鲁奇为正副都招讨使前去讨伐,孟知祥则派李仁罕、张业、赵廷隐率兵3万与董璋会攻遂州,袭杀夏鲁奇,占领遂州。石敬瑭部在剑门(今剑阁东北)之战中先胜后败被迫撤军,孟知祥乘机占领利州(今广元)和夔州等地,进一步扩大了地盘。
明宗杀安重诲后,把伐蜀的责任推在安重诲身上,派使者前去招谕孟知祥。孟知祥打算与董璋一起入朝,被董璋拒绝,双方发生战争,结果董璋父子被杀,东川也为孟氏所有,势力大为膨胀。于是更加睥睨后唐朝廷,要求明宗封他为王并按他的意思任赵季良等5人为节度使,蜀中刺史以下等官由他自任。明宗只好答应。于长兴四年二月封他为蜀王、检校太尉兼中书令、行成都尹、剑南东西两川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统押近界诸蛮、兼西山八国云南安抚制置等使,允许他总揽蜀中全权。但是当孟知祥要把先前留在蜀中的数万后唐兵及其家属礼送出境时,明宗下诏不许。这反映了明宗的深层思考,只是由于这年十一月明宗病死,为孟氏称帝提供了一个机遇。
后唐应顺元年(934)闰正月,孟知祥在成都即帝位,国号蜀,史称后蜀,庙号高祖,史称前主。当时后唐朝廷正一片混乱,李从珂在凤翔起兵,李从厚派兵镇压大败,根本无暇顾及西蜀。与蜀地相邻的山南西道节度使(镇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张虔钊和武定军节度使(镇源州,今洋县)孙汉韶都以其地归附于蜀。孟知祥于四月改年号为明德,可是六月在欢迎张虔钊的酒宴上突然发病,七月死去。所以他在帝位仅6个月,终年61岁。其子孟昶继位,史称后主,维持了32年的统治。